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邓剑东【内容提要】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并能在社会大浪中淘成真金,必须从小培养多方面的语文素养,树立积极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在不断进取的终身学习中,做一个综合素养多元发展,适应多元社会的文化人。【关键词】培养语文素养发展多边整合积累文化人终身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狭义地看,巢宗祺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它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广义来说,《语文课程标准》又谈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显而易见,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的素养,也是整合的素养。根据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要求、现状和将来社会的要求,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作如下探析。一、从学习中来,到学习中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实无非就是学习中提高素养,进而能够活学活用。不过,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利用所学所感,促进再学习,帮助学生继续学习。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正是素养培养的过程。学得好,素养自然就更上一层楼;反之,语文素养又要回归课堂,为学习服务,如此才能授之学生终生学习的“渔”,实现双边“互惠”,既能促进学习,又能为语文素养的提高而“锦上添花”。二、多边整合,海纳百川记得上过一堂看图写话的作文课,是关于春天风景的,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感受,进而联想,然后在有所悟之中提笔写作。然而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居然有个学生在动笔画画,在努力压制住对学生如此“不认真”的气恼后,倾听了学生平心静气的解释,才豁然开朗,原来,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美术,甚至每次写日记都会配上插图和花边,平时看她的日记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次习作,她对春天的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感悟很深,所以情不自禁地画起画来,我想:以画代写,以写描画,这不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看图写作吗?想到这里,我甚至提议班上一个歌声甜美的女孩子为大家领唱了一曲《春天在哪里》,和着轻松的纯音乐,孩子们顿时文思泉涌,奋笔疾书,整个课堂也变得“鸟语花香”起来。那堂课给我感触极深,原来,语文并不是文字的语文,还可以变得如此“绘声绘色”,正是通过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内容相互融合促进,才有了那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要求的提出,仅仅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而多学科的融合将为语文教学注入多彩新鲜的血液,其中有相当部分有着语文课堂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语文课堂只有海纳百川,才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最优化。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因为积累是人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是语文素养的基石。积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高低、优劣的显性标准,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贴在文章上的标签,需要学生遵循一定的路径才内有所体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越出纸面,学生多方面的感知了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写事物的美。如《观潮》教学中,当学生读到“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时,学生平时积累过好词“人声鼎沸”,一读到嘴里,语气就如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变得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学生仿佛感觉自己变成了观潮的一员,站在大堤上感受江面的清风,倾听岸边的欢呼,感受“潮来了”的震撼。要重视积累和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文化的熏陶,语言积累有文化的积累,但文化积累的外延远比语言积累要大得多,如在熟记成语的同时也感性地积累成语文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及上网浏览,扩大学生的文化积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在阅读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四、脚在课堂,路在课外课堂教学,扎实奠定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教给了学生学习和积累的方法,是学生学习之路的起点,以课堂为契机,学生站在这里,便好比站在征途的起点,没有课堂教学中的“授之以渔”,便没有将来的满载而归。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背诵,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积累语言,,促进写作,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都有赖于背诵。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以便将来“用有所学”。多读,是拓展语言能力唯一的好方法。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显然,课堂只能给学生标明起点,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只有不间断、无休止地涉猎课外优秀读物,才能既开阔视野,又促进课堂学习,利于语文素养的扎实培养。五、自主的“天空”、合作的“土壤”、探究的“海洋”《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课程应致力于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身心发展和的特点,关注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开辟自主的天空。为了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以便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由的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教学中,我总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比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先通过一系列趣史,交待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便由学生自主设想两位诗人别离的场景和话语,并和你的好友演绎“别理情”;于是,课堂上一对对李白孟浩然挥泪相别,好不感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兴趣大增,而且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锤炼了自主意识,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在难点学习中,滋生合作的土壤,培养初具团队合作素养的社会人。在现代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合作”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思想,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必须学会认同别人赞赏别人,必须有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了人文素养中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在课堂延伸中,扬起探究的风帆,驶向知识的海洋。“探究”是一个人对未知领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教学《新型玻璃》时,首先让学生自学了解新型玻璃的技术和应用范围,悄然开启学生兴趣的门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组内探究,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新型玻璃,思考新技术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于是一个个“美味玻璃”、“大棚玻璃”“太空玻璃”“深海玻璃”应运而生,这哪里是一群小孩子在学课文,分明就是一群科学院研究员的新技术交流会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有培育出一代具有创新素养的栋梁,才能保证我们中华民族的振兴。六、做文化人,启蒙人生价值观,启迪终身学习。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的确,将来学生要适应社会而存在,不仅要学好固有的书本文化,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培养“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的多元文化素养,做一个社会的文化人。平时教学中,既要在语言积累中丰富文化积累,如在熟记成语的同时也感性积累成语文化,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而扩大文化积累。每天学生都能通过班级里的“大千世界”竞赛角了解千奇百怪的世界;每周还要组织学生读读自己感兴趣的综合类书刊,比如《小学生周报》《世界文摘》《少年文艺》等等;每周还组织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竞赛或者学习;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收看“新闻联播”,了解时事。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Froebel,1782-1852)在其《人的教育》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忠诚的、纯洁的、宁静的也便是神圣的人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5月发表的《学会生存》报告书中对教育目的作了如下论述:“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最早提出“学习社会”(LearningSociety)这一概念的美国著名学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R•M•Hutchins)在其《学习社会》一书中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个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完美。如果不把人性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彻底的转变以往的传统价值观,那么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也更谈不上学习社会的创建。他说:“教育必须从单纯的职业获得及人材的养成中解脱出来,而向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