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版)》第十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版)》第十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版)》第十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版)》第十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版)》第十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第一节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第二节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2概要3第一节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一、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抗战文艺运动与抗日战争几乎同时起步。作家们凭借敏锐的历史眼光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运动。在抗日战争初期,篇幅较长的各种体裁的作品明显减少,代之而起的是能够迅速反映抗日斗争现实、容易发挥宣传鼓动效果、人民大众乐于接受的大量小型抗日作品,比如战地通讯、报告文学、街头剧、街头诗、朗诵诗、通俗文学等。时代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不促使文学本身也发生很大变化。作家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感受到颠沛流离的现实生活,耳闻目睹抗日战争的艰辛,与人民大众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既扩大了生活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促进了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他们积极探索新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宣传抗日主张,亲身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拿起笔来投入战斗。4在上海,文艺界、戏剧界的抗战救亡运动迅速展开。上海沦陷后,武汉成为文学活动中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统区的抗日进步文学活动呈现某种停滞状态。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又在上海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坚持文学活动,创作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1940年前后,文艺界又有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学习和讨论,毛泽东也提出“新鲜活泼的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等看法。而胡风等人,则从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上,以更广阔的文艺视野论述民族形式问题,将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见解独到深刻。这一场讨论,对于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五四”新文艺的方向在讨论中得到了肯定和发展。5二、抗战文艺运动的特点6抗战文艺运动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第一,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它是继戏剧界抗敌协会之后最早出现的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武汉。周恩来同志在“文协”成立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大会选出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许地山、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陈西滢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理事会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在全国组织了数十个分会及通讯处,其会刊《抗战文艺》于同年5月创刊。在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文艺要不要为抗战服务以及怎样为抗战服务?这是当时文艺界思想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卢沟桥事变前后,就有些评论家把当时大量出现的通俗的小型抗日作品,称为“抗战八股”,把作家积极从事抗日文艺活动,深入前线,叫做“前线主义”。武汉失陷后,梁实秋提出了文艺“与抗战无关”论。他在重庆《中央日报》的副刊上发表《编者的话》,对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文协”提出异议,并公开征求描写“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声称“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写出来的却是“空洞的抗战八股”。梁实秋的主张,在当时遭到许多批评。重庆的《抗战文艺》、《文学月报》、《大公报》、《新蜀报》等,连续发表了罗荪、陈白尘、宋之的、张天翼等人的批判文章,认为:在抗日战争中,“作为时代号角,反映现实的文学艺术,更其不能例外的要为祖国的抗战服务”,不可能与抗战无关。7第三,抗战文艺运动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抗战初期,国民党文禁有所放松,作家抗日情绪高涨。各种朗诵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小型作品大量涌现,是这一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小型通俗作品适应了迅速反映抗日斗争现实的需要,较快发挥出宣传鼓动的作用,使人民大众乐于接受。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小型戏剧十分繁荣。广大戏剧工作者针对部队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流动演出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街头剧、活报剧和独幕剧,以简便、灵活的形式发挥了文艺的宣传功能。89知识链接:统一战线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成立,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文协”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创办《抗战文艺》等,积极推动抗战文艺运动,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协”成立的同时,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第三厅”)在武汉建立。第三厅是以进步文艺工作者为主的文艺机构,对于推动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战文艺运动发挥了骨干的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第三厅组织的演剧队,他们足迹遍及全国和东南亚一带,在抗日文艺宣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艺运动武汉失陷以后,抗日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度在武汉形成的热烈而广泛的抗战文艺运动,受到严重的挫折,相对地显得比较沉寂。这时期,抗战文艺运动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国民党统治区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在文艺思想和理论上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围绕着文艺要不要为抗日战争服务,针对战争初期创作上一度出现的公式化现象,引起“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接着,由于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被日本报刊译载,引起关于文艺作品能否暴露抗战阵营内部黑暗问题的讨论。1941年1月,国民党政府发动“皖南事变”,在国民党统治区加紧镇压与限制进步文艺活动,抗战文艺运动又面临一次严重的考验。但在艰难的条件下,“文协”及其各地分会仍然展开各种活动,例如桂林的戏剧活动。第三厅改组后,郭沫若等人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继续从事进步的文化活动。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演出极为普遍的一个剧目。它由集体创作,并在演出中不断得到补充和丰富。剧本描写了父女两人,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家乡,“中国兵说是受了什么不准抵抗的命令,都撤退了”,他们被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靠卖艺为生。剧作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造成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剧中父女两人的遭遇,在战争初期具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容易激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和民族义愤,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在表演艺术上它采取了灵活的形式,如让演员混杂在观众中间等,使戏剧效果更为逼真。有些流动演剧队,一日之内连演数场,盛况不衰。10值得注意的是,初期还出现了集体创作戏剧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保卫卢沟桥》,全剧气势宏伟,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日精神。剧本着重在气氛的渲染,对于人物的塑造不够注意。这种戏剧的集体创作形式,适合及时反映抗日现实的需要,在延安有周扬、沙可夫等的《血祭上海》,在广州有夏衍等的《黄花岗》,在西安有萧红、端木蕻良等的《突击》,在武汉有罗荪、锡金等的《台儿庄》和崔嵬、王震之等的《八百壮士》,一时成为风尚。在小型戏剧繁盛的同时,诗歌创作也相当活跃。不但像郭沫若这样“五四”前后登上诗坛的著名诗人,写出了抗战的作品,而且原来的一些小说家,如王统照、艾芜、老舍等,也写出了一些反映全民抗战的诗篇。一些青年诗人,如艾青、田间、臧克家、何其芳等,纷纷成长起来,成为抗战诗歌阵地上的先锋和主将。短诗占据了抗战初期诗歌的主要地位,其中尤以朗诵诗和街头诗最为风行。它反映了抗战诗歌运动的特色和新动向。11街头诗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等,顾名思义,这些诗歌写出来后,或在街头、岩石上张贴,或印成传单散发,是一种紧密配合当前斗争,比较直接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诗的战斗形式。因此,作为一个运动,它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环境里,必然会受到各种阻力,无法广泛地开展;街头诗运动主要是在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里流行。1938年8月7日,被当时在延安的诗人称为“街头诗运动日”,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城墙上张贴起街头诗。《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号召人们“不要让乡村的一堵墙,路旁的一片岩石,白白地空着”,认为街头诗运动“是使诗歌服务抗战,创造大众诗歌的一条大道”。稍后,在一些抗日民主根据地,街头诗运动也逐渐展开。12报告文学在这时也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它在抗战爆发后,进一步蓬勃发展。由于这种文学形式具有活泼、敏捷和富有战斗性的特点,能够将当前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通过形象的手段迅速地反映出来,适合人民大众的需要,因此,抗战初期各种报章杂志广泛地登载报告文学作品,成为一时的风尚。除个人的作品之外,集体创作的大型报告文学集也多有问世,由梅益等在上海“孤岛”编选的《上海一日》,对淞沪战役和上海失陷后的社会状况,作了广泛而真实的描述。报告文学的写作者,很多是第一次从事创作的青年作者,他们有饱满的热情,有一定的生活实践,但对生活的观察不深刻,不善于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创作,往往只凭着个人的直观印象和片断经验。因此,不少报告文学作品近乎新闻记事,或流于空洞的叫喊,缺乏艺术的感染力量。但它广泛地反映了战争初期的真实景象,却是不可抹杀的事实。13

在通俗文学和戏曲的创作方面,京剧、地方戏、鼓词、快板、相声、数来宝、山歌等,几乎所有的旧形式都被广泛地采用,范围十分广泛。出现了一批专门登载通俗文学的报刊,如武汉的《七日报》、《大众报》,成都的《星芒报》、《通俗文艺五日刊》等,成立了一些提倡通俗文学的社团。通俗的大众读物广为流行。“文协”曾经发出征求通俗文学一百种的号召,大力推动通俗文学的创作。通俗文艺的作者除了专业作家,还包括大批的戏曲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很多作家在抗战初期都致力于通俗文艺的创作,老舍在这方面的努力尤为突出,收在《三四一》一书里的是他这一时期主要的通俗文艺作品。他运用民间文艺活泼诙谐的特点,与抗日的内容相结合,作了比较成功的尝试。他还利用数来宝、河南坠子等形式创作通俗文艺。抗战初期大量出现的通俗文艺,对于宣传抗日、教育民众,曾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当作者们进一步与群众接触时,其作品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也更为明显地暴露出来。14知识链接:《京报》最初是清朝在北京出版的半官方性质的中文期刊,也称“邸报”。由官方特许经营的报房投递。由于《京报》只是从政府专设机构中誊抄官方拟向公众传递的资讯,只能起到公告板的作用,故不能算作现代意义上真正的报纸。民国初年影响巨大的《京报》则由邵飘萍创刊于1918年10月5日。1926年4月,《京报》揭露事件真相惹怒了当权军阀,招致邵飘萍被杀害而停刊。1929年,在邵飘萍夫人汤修慧女士的主持下,《京报》得以复刊,并一直坚持到“七七事变”后而正式停刊。清朝时兴起的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钞,都统称为“京报”,它们都有各自的名号,如聚兴、周文、永兴等等。迄今为止,最早的京报实物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一家名为“公慎堂”报房出版的。15

第四,抗战文艺运动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比较现代文学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第二阶段以上海为中心的情况而言,抗战时期出现了国统区、解放区、上海“孤岛”以及长沙、武汉、重庆、昆明、桂林、香港和延安等众多的文学中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从相持到抗战胜利前夕这一阶段,国统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宣传与表现抗战的同时,也对国民党专制统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艺术表现上则逐渐由小型趋向大型,由粗放走向精雕细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时最活跃的是多幕剧的创作。这一时期小说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长篇小说的创作方面。该时期内的散文主要有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张爱玲的《流言》等若干佳作。16

相对说来,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统区的诗歌创作缺乏高大的洪峰。当特定的历史沉重感压迫着诗人时,一大批感受着时代脉搏与社会神经的诗人突破重重封锁奔赴革命根据地,在解放区新的天地中放声歌唱。艾青、田间、何其芳等都经历了这样生活与创作上的历程。“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等从不同侧面暴露国统区的黑暗现实,在艺术上也进行大胆创新,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诗歌流派。“孤岛”和沦陷区的文学也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即“孤岛”的特殊环境,坚持抗日文学运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租界被日军侵入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孤岛”进步作家以报刊、戏剧舞台为阵地,并争取和利用出版机构,出版、发表了大量进步文艺刊物、作品。1718第二节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延安为中心,在西北、华北地区,陆续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许多左翼作家及大批文艺青年,来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使解放区文学运动蓬勃兴起。解放区文学运动继承和发展了苏区文学运动与现实斗争密切结合及群众性的特点,作家采取多种形式到抗战现实中去,到群众中去。从抗战爆发前后到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这一阶段,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和各种文艺团体,如边区文协、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文抗”)等,编辑出版了《文艺突击》、《谷雨》、《大众文艺》等大量刊物,宣传抗日。作家创作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到抗战现实中去,到群众中去。如由丁玲、周立波等组成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刘白羽、吴伯箫等的抗战文艺工作队,分别到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一面进行宣传慰问,帮助部队和地方建立文艺团体、开展文艺活动,一面了解体验敌后军民生活和斗争,进行文学创作。19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讲话》紧紧围绕着“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和“如何去服务”两个问题展开,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才能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新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20

二、解放区文学的新面貌《讲话》使解放区的文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文艺发展的情况来看,解放区文学创作基本上可以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作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1942年以前,比较易于抒发感情、激励士气、传递战争信息、反映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和斗争的诗歌、报告文学、速写和小说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就诗歌来说,抗日初期最值得注意的是开始出现了塑造工农兵形象的作品。柯仲平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即属于这一类。至于报告文学、速写,熔政治性、新闻性、真实性于一炉,比战前的报告文学、速写跃进了一步。相对来说,抗战初期根据地的小说创作短篇居多,数量较少,题材也比较单一。雷加的《炮位周围》、《一支三八式》,严文井的《儿子与父亲》等都是描写前线战斗及军民关系的,也是适应战争形势需要的。21

成就较大、具有影响的作品,小说方面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和《嘱咐》,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马烽、西戎的《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