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中一、二、三产融合方式研究-以武汉某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例
Summary: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发展新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全国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全国相继开始启动。本课题主要结合武汉某具体项目,对武汉市的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进行研究解读,并对田园综合项目中一、二、三产融合进行研究,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Keys: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国家政策正文:前言1.1研究背景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1。武汉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发展乡村经济,全面推进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在东西湖、新洲、江夏、汉南四个行政区打造8-10个都市田园综合体。2020年6月,木兰花乡、未来家园、兰岛等十个项目通过武汉市田园综合体评审,获得武汉市政府的支持。自此武汉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启了新的历程。1.2研究目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作为一个新兴发展项目概念,以农业为核心,以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一定的效果和经验。但随着农村产业融合加速,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也加入到建设中,提供了资源支持,有效地促进了田园综合体的产业融合,提振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效能。但由于发展条件的不同,园综合体的产业特性表现也有所不同,再加上社会资本的逐利性,也加深了其在发展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出现了产业融合度不够、项目特色不突出、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本课题结合相关案例、政策进行研究解读,总结建设途径与模式。对如何在田园综合体项目中实现一、二、三产融合进行探索,为新时期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田园综合体概念及政策研究
2.1田园综合体的概念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一、农业活动为基础,打造田园综合体是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本土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乡村的特有景观,特有生产模式,进行观光旅游的外延,打造成一种新型的旅游综合体。但是其农业活动本质未发展改变。二、参与主体社会化、开发模式多元化。田园综合体是以一种可以让社会资本参与的多方共建开发模式。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建设推进。其开发模式必然由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由单纯的农业生产向田园度假、养老养生、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转变,也必然涉及到土地开发模式的创新与升级。2.2田园综合体现行政策研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频出,为项目的发展提供支持、引导和推动作用,以武汉政策为例,通过对现行的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研究解读,了解其开发模式及要点。一、《武汉市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申报指南》解读2021年6月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武汉市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申报指南》,该文件对于在武汉市范围内创建都市田园综合体的申报条件、创建标准、申报程序、实施与监管、奖补资金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对于符合条件并申报成功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解读文件政策:从本次申报指南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发实施计划,还是验收条件;无论是具体的资金奖补政,还是基础性和生产性项目内容;无论是具体的开发规模,还是投资总额,本次申报指南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侧面印证了政府对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政策扶植力度,反应了国家对改变现有农村格局的战略重大布局。二、《关于加强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解读2022年2月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强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文件对于在武汉市范围内创建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实施监管、如何进行资金奖补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解读文件政策:本次管理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创建主体应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和创建项目清单,年度创建项目计划金额应不少于3000万元。投入完成后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同时每年根据年度实施方案进行验收,合格后在通过市级评估,评定不合格、合格、优秀等次。总体奖补根据市级总结评估结果按照合格、优秀等次给予三年新建项目投资总额的20%、25%,最高给予4000万、5000万市级总体奖补。区级专项奖补资金按照市级专项奖补资金额度叠加奖补,市区专项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新建项目投资总额的5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田园综合体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将奖补政策与建设开发行为挂钩,更大程度的激发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同时对验收标准要求更为严格,有效的杜绝了骗补、骗奖等行为。更深层次,凸显了在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如何发展等问题的探索与试验中政府的决心与投入。三、《武汉市关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点状用地的指导意见》的解读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涉及林地、山地、农地等非建设用地。由于土地性质的属性限制,无法实现开发建设。武汉市人民政府为了助力乡村发展,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解决农村建设用地难题,为农业综合体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解读文件政策: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类一般控制在项目区面积的2~3%,新增点状用地规模不超过30亩的;农村生活服务设施类点状用地规模依据相关建设标准规范确定。点状用地符合《土地管理法》征收管理规定的,可按照“征转合一”方式办理征收和农用地转用手续。使用集体土地的,可按照“只转不征”方式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点状用地项目区内的农林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以及生态保留用地可“不征不转”。田园综合体的开发与建设必然涉及新建、改造部分建构物、小品设施,必然对现状农业用地进行局部微调。如何合理的利用与开发农业用地、提高农业用地的产出,又不能减少农业用地数量,保证基本的国家粮食安全,是田园综合体开发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本次《点状用地的指导意见》是政府随着田园综合体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用地问题,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用地条件的创新,一次探索之旅。其他田园综合体项目案例研究当前越来越多的省份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陆续开展田园综合体项目申报,并开始着手打造,其中有不少项目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选取两个较成功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了分析探讨。3.1无锡田园东方田园综合体项目一、地理位置无锡田园东方项目位于无锡市阳山镇地处我国的"长三角”地区,东邻上海、苏州,西接南京,南临太湖.北靠长江。坐高铁45分钟可达上海,15分钟可达苏州、常州。二、周边环境自然环境方面,“水蜜桃之乡”阳山镇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桃林大约2万亩,生态林7000多亩,山地约10平方公里,素有“绿色大氧吧”的美誉。旅游资源方面,阳山镇拥有亿年火山、万亩桃园、千年古刹,百年书院。三、运营模式项目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的产品功能,通过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复合功能。四、盈利模式旅游项目盈利旅游项目亦是田园东方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但旅游项目的盈利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且其收入难以覆盖到投入,往往只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社会资本往往望而却步。地产项目盈利田园东方地产销售是其获得利润重要的一环。田园东方地产项目销售带来的资金会反哺其他项目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解决了旅游项目短期难以实现盈利的通病。在地产项目销售的支持下:田园东方的休闲旅游项目在经营方面就能更加完善,地产项目销售同时还能宣传旅游项目,为旅游项目提供客流保障。3.2四川成都多利农庄田园综合体一、项目区位优势成都多利农庄,位于成都市西北方向上风上水的郫都区。项目为三村(社区)连片规划建设,总规划面积10659亩。项目位于成都近郊,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近,区域内具有集优质有机蔬菜种植、美丽乡村、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为一体的潜力和优势。二、建设规模成都多利农庄围绕打造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区红光镇、三道堰镇等6村连片规划建设多利有机小镇。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总规划面积约2万亩,其中规划建设52万平方米农村新型社区、63万平方米家庭农庄和上万亩的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5万亩有机生态农业发展。三、运营模式产村相融、三产互动、城乡统筹。集农业休闲康养于一体打造集农业休闲康养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六次产业全链条增值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和“宜业宜游宜居”的都市有机农业小镇,形成产村相融、三产互动、城乡统筹的综合示范效应。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已建成600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1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和分拣包装中心的有机农业发展规模。文旅:2000平方米文创空间的农业双创载体平台,通过设立都市农业双创基金、提供全程双创孵化服务等支持政策,相继引入了创客咖啡吧、家庭农场等30多家市场主体,28个农业创业项目相继入驻园区开展农业发展上的创业创新。度假:作为第一个入驻中国乡村的全球性度假酒店,法国LUX酒店管理集团以运营管理乡村酒店方式,打造乡村旅游度假新体验,带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目前,已启动一期4000平方米LUX主题酒店建设,酒店配套的LUX咖啡吧已对外开放。四、经营机制及土地利用总规划面积约2万亩,其中:集体建设用地约2900亩,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地约1000亩,特色小镇和家庭农庄建设用地约1900亩(已依法取得128.3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启动了4个组团度假酒店和家庭农庄建设)。上万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已建成600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1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和分拣包装中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路径。3.3小结通过对案例深入研究。分析得出项目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充分发掘当地自然资源、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遵循以农为本、共同发展、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以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为建设基础,打通一、二、三产之间的屏障。项目往往以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建设为主要模式的新型乡村规划策略。充分武汉某田园综合体项目实践探索4.1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区位项目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南部,距离武汉市主城区1个小时车程。项目区域内有S103省道贯穿基地南北,北距汉洪高速湘口匝道口不到一公里。二、地形地貌与气候项目区自然地貌呈东南高,西北低,沿河高,腹部低。东南部、南部及西部为江河冲积平原以及由湖泊淤积而成的宽阔平原,地势平坦,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平均海拔21~32米之间。三、人口与社会经济项目所在地涉及水一村、水二村、新沟村。其中:水一村行政区域面积467公顷。有居民1445人。耕地面积2817.5亩,人均收入11080元,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水二村行政区域面积310公顷,有居民1573人,耕地面积3768亩。人均收入13000元,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大豆。新沟村行政区域面积210公顷,有居民667人,耕地面积1402亩,人均收入14882元,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四、土地利用项目建设6433亩,实际流转农用地5571亩。现状土地利用以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为主,可实施以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核心区面积5571亩以上。项目范围可延伸至西边汉南国有农场,农用地辐射面积近万亩乃至十万亩,为田园综合体远期发展提供用地支持。其中,项目范围内22亩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作为先期用地,已开工进行建设。五、道路交通项目区内部道路系统较为完善。重要性交通干道有汉洪公路(103省道)、洪康路、潇湘路、都湾路、洪兴路等,但有部分道路尚未硬化和连通,缺乏贯穿全区的横向性交通干道。六、基础设施供水设施:项目区所在地邓南街水洪片区现有水厂1座,现有制水能力为8万立方米/日,承担该区及周边地区用水需求,取水水源为长江。排污设施:项目区排水非汛期通过现状闸自排出内荆河,汛期通过湘口河北侧汉南泵站抽排出长江。项目区内部规划有湘洪污水处理厂,规模为4000m3/d。供电设施:项目区建设地点电压稳定,能够满足项目所需的电力供应。项目区域已完成农网改造,内部有国网邓南110KV变电站,可直引入电源至项目区配电室,满足该项目供电要求。通讯设施:项目区域内通讯市政通讯网相联,线路畅通。省、市联网的电视网、宽带网已建设完成,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全区,程控电话可直拨国际、国内长途,开通了电传、图文传真和邮件特快专递业务,通讯极为方便。4.2规划理念与规划定位一、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尊重主体。充分考虑村镇自然条件、资源享赋、经济发展、民俗文化等,尊重农民发展的主体地位,以富民发展为目标,重视生态保护,突出环境风貌整治。三生同步,三产融合。充分尊重村民发展意愿,让其充分参与和收益,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探索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落地实现,促进一、二、三产三产融合。突出示范,发展共享。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支撑,以农民合作发展为主要载体,搞好试点片区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村庄脱贫发展,整合要素,形成机制,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二、规划思路梳理自然生态格局,提炼田园社区典型乡土模式,强化生态本底塑造,推动乡村风貌整治与基础设施提升,进一步彰显富有特色的汉南地区典型“水一田一居”田园格局。三、规划定位项目以绿色农业为产业核心,以满足都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建设蔬菜全产业链,构建由生产基地直达社区居民的“产销直供”模式,打造集农业产业示范、个性化定制服务、潮农时尚体验、艺术民宿度假等于一体的高端小众型田园综合体。4.3项目建设规模项目规划用地6433.00亩,以资源为依托,科技为载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规划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以田园文化为中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4.4产业布局及土地利用结合该项目地块特点,依据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规划设计,项目整体分为四大板块进行打造,包括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产业配套服务区、农旅互动体验区、美丽乡村休闲带。一、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项目主导产业区,为达到高标准高产值目标,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引入数字化农业管理系统高标准发展蔬菜、粮油种植,积极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品牌,同时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发展“农旅”项目,提升项目主导产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1)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规划蔬菜种植示范基地3000.00亩,按高标准农田标准建设,着力发展种植小白菜、菠菜、生菜、茼蒿菜、上海青、韭菜、菠菜等种植周期短的叶菜类速生菜,根据市场反馈情况进行订单式种植。(2)特种蔬果种植基地规划特种蔬果种植基地380.00亩,按高标准农田标准建设,发展种植市面很少见,市场价值高的特种蔬果,具体选品根据市场反馈情况进行订单式种植。(3)粮油轮作种植基地规划粮油轮作种植基地720.00亩,按高标准农田标准建设,采用“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模式,在发展传统粮油种植的同时,发展“油菜花花海”及“麦浪”为主题的“农旅”结合项目,确保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达到提质增效。(4)水肥一体化生产大棚规划水肥一体化生产大棚200.00亩,按照基本农田简易大棚建设要求,依据水肥一体化种植大棚建设标准对部分已建大棚改造进行改造并按要求新建大棚。项目以有机农产品种植为核心,以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兼具展示、采摘、示范等功能,通过应用新型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数字化农业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同时培育出绿色、健康的有机蔬果。(5)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规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0.00亩,按高标准农田标准建设,主要发展茄果类及叶菜类科技成果新品种。规划依托项目“科技转化服务中心”研发的智慧农业新品种,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做好科技蓄能。(6)甜玉米种植基地规划甜玉米种植基地500.00亩,采用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汉南甜玉米,其玉米感纯正香甜、柔嫩皮薄、风味独特,具有旅游产品品质。虽然甜玉米直接产值不高,但其良好的旅游产品属性对提高项目农旅品质有积极作用。二、产业配套服务区产业配套服务区规划用地240.00亩,位于水一村工业园以西以及新沟村以北的部分区域。该区域主要功能为接待集散、科研服务、产品展销、产品分拣。主要包括游客接待中心、科技转化中心、智慧农业综合运营中心、农产品冷链仓储与质检中心。(1)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用地22.00亩,与“高端民宿品牌达成合作,以田园生活体验为主题,针对家庭旅游度假群体,打造多样化的田园艺术民宿酒店聚落群。(2)科技转化中心建科技转化中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新品种工厂化栽培、防疫及物资存放。(3)智慧农业综合运营中心建智慧农业综合运营中心主要用于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包含系统平台管理软件、服务器、显示器及管理中心配套设施,系统管理中心运用智能配套设施、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与农业灌溉相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统筹管理,让项目农业灌溉更科学、方便、有效与安全。(4)农产品冷链仓储与质检中心建农产品冷链仓储与质检中心主要用于农产品分拣、冷链仓储及质量检测,是项目打造“种植、生产、仓储物流、销售”一条龙农产品产业链中重要环节。三、农旅互动体验区农旅互动体验区规划用地800.00亩,位于水一村工业园以西103省道以东的部分区域。规划主要产业为农业,同时打造以文化传承、回归自然为理念,结合区域农业及田园自然环境,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场所。主要功能为农业种植,配套打造田园科普教育、潮农体验、亲子游乐等文化旅游设施。旅游设施配套主要包括疯狂的玉米、稻田营地、田野课堂、田园疗愈场、艺术星田。(1)疯狂的玉米疯狂的玉米规划200.00亩,种植汉南特色甜玉米,并打造根据玉米田园文化活动相关适应农旅的景观设施。(2)稻田营地稻田营地规划260.00亩,规划发展稻鱼共生种养殖,利用规模化种植规划设计稻田画、稻田小品等特色景观,开展稻田捉鱼等体验活动,实现既是产业园又是景观园还是体验园。(3)田野课堂田野课堂规划210.00亩,规划发展速生菜种苗种养殖,根据种植农产品规律,设置临时场地及设施,开展寓教于乐的“节气游”,紧密结合亲子研学,把课堂搬到田野里,让人身临真情境,使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4)田园疗愈场田园疗愈场规划用地55.00亩,围绕民宿周边种植观赏性作物、芳香花木景观,整理水系景观,配套建设奇思妙想菜地、芳香花田、休闲草坪、儿童娱乐场、帐篷和船舫营地项目,在田园风光里实现内心的疗愈。(5)艺术星田艺术星田规划用地75.00亩,结合田园、水系、绿林环境基底,打造“夜经济+乡村振兴”的星空田园,形成“夜宿、夜玩、夜购”的闭环,以科技光影、艺术装置打造超级吸引核包括森林光影秀、幻光故事、水幕全息秀、草地精灵、星空长桌宴等产品,呈现美轮美奂的游园体验。四、美丽乡村休闲带美丽乡村休闲带用地393.00亩,主要位于园区东南面新沟村北面部分区域,并主要围绕贯穿项目的103省道进行打造。该区域主要功能为乡村改造与建设、民宿体验、文创艺术休闲。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文创集市、田园社区、蝶恋花境、水杉林荫道、入口门户景观、乡村驿站。(1)文创集市文创集市规划用地30.00亩,利用已有的闲置民居进行改造,符合当地已建建筑形式及集市商业需求。区域已建有红砖白墙知青文化形式建筑,项目依托现有闲置农房改造一条大众化、多元化的田园文化休闲街区,科学配置餐饮、购物、休闲文娱等商业业态,融入本地特色小吃、民俗文化。(2)田园社区田园社区规划用地240.00亩,利用已有的闲置民居进行改造。利用现有闲置农房改造成高校教授、企业高管、高知人群下乡居住、文创休闲的民宿和工作室。(3)入口门户景观在项目北侧入口处,103省道旁,建一处入口门户景观,建筑占地面积100.00㎡。该入口景观是连通项目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重要交通节点与景观节点,是整个项目景观序列的起始部分。(4)乡村驿站沿103省道打造4处乡村驿站,共50.00㎡,作为引导项目产业发展、传承田园文化、提供村民就业培训、导入外部资源合作等功能前哨站。(5)水杉林荫道对项目内103省道沿线特色水杉林荫道进行改造,主要为道路两侧进行整治亮化,主对现有乔木进行修枝,对树下进行草皮铺设整理,使林荫道更具观赏性。结论回顾全文,在前文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1)田园综合体是以田园为核心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综合化发展为特色、以多元合作为载体,推动参与主体综合化、功能综合化、产业综合化、发展模式综合化,打造田园景观、修缮田园建筑、改善田园生活。2)田园综合体打造以三产融合的模式建设。在田园综合体功能定位准确、基础条件较优、生态环境友好、政策措施有力、投融资机制明确、带动作用显著、运行管理顺畅的前提下,以农为本、共同发展、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围绕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行六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建设,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3)田园综合体建设要以生态田园为基础,以综合化产业为特色,以休闲体验为打造核心。在充分发掘当地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结合加工产业、旅游服务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以此发展村庄经济;充分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塑造特色文化景观;以生态田园景观为基础,以综合化产业为特色,以休闲体验为打造核心,在政府、企业、村民的带动下,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同步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Reference[1]刘冰冰,王志标.田园综合体模式分析及其优化路径——以首批国家级试点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1):17-23.DOI:10.19747/ki.1009-2463.2022.01.003.[2]王艳蕊.农旅融合导向下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0.DOI:10.2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股权转让协议样本
- 2024学校电路安装合同模板
- 2024购房协议书和购房合同
- 2024年度船员招聘与选拔合同
-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开发区发展研究》
- 2024年度演艺经纪合同法律问题详解
- 2024年度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运营与管理合同
- 04版屋顶绿化草坪购销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度茶山租赁经营合同书:涉及茶山文化与艺术活动举办
- 招标合同协议书范本
- 植物营养学课件:植物的钙镁硫营养
-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批非教学科研岗位招考聘用模拟试卷【共500题附答案解析】
- 糕点生产工艺流程图新
- 小学英语工作室个人年度总结5篇
- 音乐剧《猫》教案
-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监控日志规范
- 干细胞精品课件
- 介绍长沙课件
-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完整版课件
-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集束化护理核查表
- 北京版语文一下《门牙掉了》word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