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_第1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_第2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_第3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_第4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兰州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2006年9月

前言应广大同学的要求,我教研室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生物化学》第六版(周爱儒主编)编写了这本习题集。以便协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与以前的习题集相比,我们相对增加了一些关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习题。本习题集适合临床、预防、口腔、影像医学,检验、护理、妇幼、中西医结合本科及药学本科生使用。本习题集分为21章,其中第19章由同学自学,不另编写习题,第22和23章合为一章编写。每章又分为六种题型:1.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2.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3.填空题;4.判断题;5.名词解释;6.问答题。参考答案部分主观题有些只有答案要点,目的是让同学通过认真阅读课本以及一些相关的教材能够自己找出完整答案,提高同学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防止一些光看答案不做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些习题的深度超出了本教材,供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使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2006年9月

目录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5第三章酶 8第四章糖代谢 14第五章脂类代谢 21第六章生物氧化 26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30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34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39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 43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 47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51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控 55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59第十五章细胞信息传递 64第十六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70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72第十八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75第二十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81第二十一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84第二十二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87第二十三章基因组学与医学 87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87-四、判断题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基因表达过程都产生蛋白质。真核基因是连续的。真核基因内含子与外显子相间排列,同时被转录。基因表现为严格的规律性,及时间、空间特异性。真核基因启动子是结合RNA聚合酶的位点。在乳糖操纵子的表达中,乳糖的作用是使阻遏物变构而失去结合DNA的能力。蛋白质合成的调节主要在翻译水平。五、名词解释基因组genome管家基因housekeepinggene操纵子operon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基因表达geneexpression衰减子attenuator启动子promoter增强子enhancer沉默子silencer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s六、问答题在有葡萄糖存在时,细菌是不利用乳糖的,当葡萄糖耗尽后,细菌才利用乳糖,试用乳糖操纵子解释其机制何谓基因表达?基因表达的特点及方式如何?试述真核基因结构特点。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何在?叙述转录衰减的机制及其意义?下列的每种突变的结果是什么?

(1)lac调节基因的缺失

(2)trp调节基因的缺失lac操纵子的超抑制突变种(is)表现为非可诱导变种。在部分二倍体中is基因对i+显性。这种突变的本性可能是什么样的?一种E.Coli的变种无论有无诱导物存在均可合成大量的β-半乳糖苷酶。由此变种生成的部分二倍体和Fi+O+Z-同样无论是否有诱导物存在均可合成大量的β-半乳糖苷酶。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果?有一种野生型培养基中分离出一种变种,在半乳糖、乳糖、阿拉伯糖和几种其它碳源上不能生长,在此变种中,cAMP的水平正常。什么样的突变可得出这样的结果。【参考答案】一、单选题ADADD BAACD二、填空题转录翻译时间特异性空间特异性特异DNA序列调节蛋白DNA-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DNA聚合酶编码序列启动序列操纵序列调节序列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维持个体发育与分化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P序列O序列CAP结合位点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CAP的正性调节协调调节基本转录因子特异转录因子DNA结合域转录激活域介导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三、多选题ABCD ACD ABCDBC BCD四、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或病毒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或整套基因。管家基因:是指一个生物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其基因产物对生命过程是必须的或必不可少的一类基因,其表达较少受环境影响。操纵子:原核生物能转录出一条mRNA的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的调控区域。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在分子遗传学中,相对同一分子或染色体为顺式cis,相对不同一分子或染色体为反式trans。反式作用因子:真核生物能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作用另一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基因表达:就是基因转录及翻译。衰减子:原核生物基因转录不依赖ρ因子的结构一茎环结构紧接约6个U,使RNA聚合酶脱落,转录终止。启动子:真核基因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点周围的一组转录控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录起始点及一个以上的功能组件。最典型的功能组件是:TATA盒。增强子:就是远离转录起始点,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由若干功能组件增强体组成的DNA序列。其发生作用的方式通常与方向距离无关。沉默子:是负性调节DNA序列,当特异蛋白因子结合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转录因子:是RNA聚合酶解结合启动子所必须的一组蛋白因子,决定三种RNA转录的类别。六、问答题(要点)介绍乳糖操纵子的概念、结构。

叙述乳糖操纵子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CAP的正性调节,协调调节过程。基因表达的概念、特点(时间,空间特异性),方式(诱导和阻遏表达,做成性表达)。简述真核基因结构特点: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单顺反子;重复序列;基因不连续性。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

维持个体发育与分化。色氨酸操纵子的概念、结构、调节机制及意义。(1)lac调节基因的缺失,不产生阻遏蛋白,致使乳糖操纵子处于开放状态,。

(2)trp调节基因的缺失,trp操纵子处于开放状态,但并不一定导致色氨酸生成过量。非可诱导变种,使乳糖操纵子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突变种不能利用乳糖。lac-A型突变可产生这样的结果。cAMP的水平正常说明正性调节正常,lac-A突变,lac-Z突变可得出这样的结果。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一、单选题1.如果DNA序列是随机的,那么四核苷酸识别序列出现一次需要多少个碱基()A.0.0256kb B.4kbC.65kb D.256bp2.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有内切酶和甲基化酶活性且常识别回文序列B.仅有内切酶活性C.识别甲基化的反向重复序列D.有外切酶和甲基化酶活性3.在基因工程中,可用碱性磷酸酶()A.防止DNA自身环化B.同多核苷酸酶一起进行DNA

5′-末端标记C.制备突出的3′-末端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4.与DNA聚合酶Ⅰ相比Klenow酶丧失了哪种酶活性()A.5′→3′合成酶B.3′→5′外切酶C.5′→3′外切酶D.转移酶5.下列序列中不属于完全回文结构的是()A.AGAATTCTB.TGAATTCAC.GGAATTCCD.CGTTAAGC6.具有反向重复序列的是()A.CGGTAGCTAGTTCGB.CGAGGATTAGGAGCC.AAGGTTCGAACCTTD.TTACGTATTACGTA7.DNA克隆依赖载体的最基本性质是()A.自我转录能力B.卡那霉素抗性C.自我复制能力D.抗核酸酶能力8.下列哪种载体对外源DNA的容量最大()A.质粒B.腺病毒载体C.λ噬菌体D.酵母人工染色体9.典型的插入序列包括()A.一个反向重复序列和一个转座酶B.一个正向重复序列和一个转座酶C.一个正向重复序列和一个转座酶基因D.一个反向重复序列和一个转座酶基因10.在E.coli的同源重组过程中切割Holiday中心体的酶()A.RecA B.RecCC.RecB D.RuvC11.有关同源重组的不正确叙述是()A.需要特异序列B.依赖两分子之间序列的相同或类似C.与宿主DNA同源的外源DNA可整合进宿主染色体D.原核、真核生物中都有同源重组现象12.催化3′羟基末端进行同质多聚物加尾的酶()A.多聚核苷酸激酶B.碱性磷酸酶C.末端转移酶D.DNA聚合酶13.不能用作克隆载体的DNA是()A.质粒DNAB.噬菌体DNAC.细菌染色体DNAD.腺病毒DNA14.直接针对DNA进行筛选重组体的方法是()A.青霉素抗性B.分子杂交C.α互补D.免疫学法15.某一限制酶切割G↓GATCC后产生的粘性末端含()A.1个核苷酸B.2个核苷酸C.3个核苷酸D.4个核苷酸16.某一限制酶切割GGTAC↓C序列后得到()A.5′磷酸粘性末端B.3′羟基粘性末端C.3′磷酸粘性末端D.5′羟基粘性末端17.表达人类蛋白质的理想受体细胞是()A.E.coli细胞B.原核细胞C.酵母细胞D.哺乳类细胞18.在整合酶催化下,在两个DNA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叫()A.同源重组B.人工重组C.随机重组D.特异位点的重组19.重组DNA分子的生成由哪个酶催化()A.DNA聚合酶B.DNA末端转移酶C.DNA连接酶D.DNA整合酶二、填空题自然界基因转移伴发重组有以下几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转座。一个完整的基因克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充当克隆载体的DNA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有两种类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重组DNA时所采用的载体性质不同,导入重组子分子有三种不同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重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所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DNA均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末端。目的基因的获取有四种途径或来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表达系统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多选题1.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式()A.转化 B.接合作用C.转染 D.转座E.转导2.良好的克隆载体DNA应具备的条件()A.能独立复制B.有一定的筛选标记C.有多个单一的限制酶酶切位点D.拷贝数高、易与宿主DNA分离E.载体分子本身应尽量大,以便容纳较大的外源DNA片段3.与Holiday中间体生成有关的蛋白有()A.dna连接酶 B.RecBC.RuvD D.RecCE.RuvC4.属于完全回文结构的是()A.…GGCCTAGGCC…B.…GTCCAAGGTG…C.…AGGATCCT…D.…GCTGGCCAGC…E.…ATCGGCTA…5.在基因重组技术中,目的基因可来自()A.原核细胞染色体DNAB.真核细胞染色体DNAC.反转录得到的cDNAD.PCRE.化学合成的DNA6.重组体筛选的直接选择法有()A.抗药性标志选择法B.免疫化学方法C.酶免检测分析法D.标志补救法E.分子杂交法四、判断题DNA克隆就是指核酸分子拷贝数的集合。Ⅱ型限制酶可独自构成细菌的限制-修饰防御体系。位点特异的重组,是指整合发序列的上。典型的插入序列和转座子都包含两个反向重复序列、转座酶基因和一定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基因治疗常用的载体有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腺病毒载体和逆转录病毒载体。PCR是指体外进行的聚合酶链反应。五、名词解释接合作用转化作用转导作用限制性内切酶回文结构标志补救基因工程plasmid转座α互补六、问答题叙述基因重组的过程。叙述原核与真核表达体系的优缺点。叙述DNA重组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知为某一蛋白编码的基因的一级结构(如图所示) 1 2 3ACTTAGGATCC CATAGGATCCTTGCA名称识别及切割位点HindⅢ...AAGCTT...BamHⅡ...GGATCC...PstⅠ...CTGCAG...请根据所学理论设计一生产该蛋白的实验方案要求: (1)说明所用的具体的工具酶 (2)详细说明每一实验环节中所用的具体方法 (3)说明所用的具体的载体和受体细胞 (4)说明筛选阳性重组体的原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DBACD CCDDD ACCBDBDDC二、填空题转化作用转导作用转座插入序列转座子目的基因的获取克隆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改造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出含感兴趣基因的重组DNA转化细胞质粒DNA噬菌体DNA病毒DNAcDNA基因组DNA转化转染感染(转导)同源重组特异位点重组转座重组5′磷酸集团3′羟基集团化学合成法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聚合酶链反应酵母昆虫哺乳类动物细胞三、多选题:ACE ABCD ABCDACD ABCDE ADE四、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接合作用:当细胞(细菌)相互接触时,质粒DNA就可以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胞(细菌),这种类型的DNA转移就称为接合作用。转化作用:由DNA外源性导入宿主细胞,并引起生物类型改变的过程(或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或带有宿主DNA的噬菌体或病毒,在感染另外的宿主的过程中发生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称为转导作用。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回文结构:DNA的核苷酸序列成二元旋转对称结构(或正读反读序列相同的DNA序列)。标志补救:如克隆基因能够在宿主菌表达,且表达产物与宿主菌的营养缺陷互补,那么就可以利用营养突变菌株进行筛选,即标志补救。基因工程:是指将DNA重组体引进受体细胞中,建立无性系的过程。因此,又称为基因克隆。克隆某一基因或片段过程中,将外源DNA插入载体分子所形成的复制子是杂合分子嵌合DNA,所以又称为重组DNA。质粒: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以外的环状DNA分子。转座:是指一个或一组基因从一个位置转到基因组的另一个位置。可移动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故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转移或重拍称转座。α互补:M13噬菌体的基因间隔区插入E.Coli的调节基因及LacZ(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N-端146个aa残基编码基因,其产物为β-半乳糖苷酶的α-片段。而突变型Lac-E.Coli可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ω-片段(酶的C-端),单独的α-片段及ω-片段均无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当含有LacZ的M13噬菌体转化突变型Lac-E.Coli细菌时,α-片段及ω-片段共同表达,宿主Lac-E.Coli细菌才有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使特异的作用物变为蓝色无化合物,(生长的细菌为蓝色)即α互补。六、问答题(要点):要点:基因重组的基本过程(6点)。略。重组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要点:疾病基因的发现;发展生物制药;DNA诊断;基因治疗;遗传病的预防。要点:

(1)目的基因的获取: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BamHⅡ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2)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

(3)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酶消化后重组连接(酶及方法)

(4)重组DNA导入受体菌

(5)重组体的筛选:筛选方法(如:抗药性标志选择或者酶免疫检测分析)及原理

(6)克隆基因的表达:原核或真核表达的方法和原理

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传递一、单选题1.催化ATP生成cAMP的酶是()A.PKAB.磷酸二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D.鸟苷酸环化酶2.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A.主要是多肽类激素的作用途径B.主要是类固醇激素的作用途径C.主要是肾上腺素的作用途径 D.主要是某些药物的作用途径3.催化PIP2水解成IP3和DAG的酶是()A.PKA B.PKCC.PLC D.TPK4.关于PK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一条多肽链组成B.含有一个催化结构域和一个调节结构域C.调节结构域有DAG与Ca2+的结合部位D.PKC激活后使肌浆网中的Ca2+浓度减少5.下列哪个化合物不属于第二信使()A.cGMP B.DAGC.生长因子 D.IP36.下列哪种物质对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A.胰岛素B.抗血管紧张素ⅡC.生长激素抑制素D.茶碱7.关于七次跨膜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全部是含一条多肽链的糖蛋白B.N端在胞内,C端在胞外C.可以影响AC或磷脂酶C的活性D.可以和G蛋白偶联8.关于PK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基因的活化分为早期与晚期反应两个阶段B.cGMP能激活PKGC.NO在平滑肌细胞中通过激活GC进一步激活PKGD.激活后的PKG催化有关蛋白或有关酶类的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9.关于Ras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由原癌基因Ras编码B.与GDP结合时无活性,与GTP结合时有活性C.也叫p16蛋白或小G蛋白D.激活后的Ras蛋白可进一步活化Raf蛋白10.通过核受体发挥作用的是()A.肾上腺素B.胰岛素C.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D.甲状腺素11.通过受体型TPK途径发挥作用的是()A.甲状腺素 B.胰岛素C.心钠素 D.肾上腺素12.下列关于MAPK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化中介分子Grb2和SOS,进而激活Ras蛋白。B.Ras是一种MAPKKK(MAPKK激酶),可级联激活MAPKK(MAPK激酶)和MAPK。C.能活化的JAKs,再通过激活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最终影响到基因的转录调节。D.可使胞内效应分子的丝/苏氨酸磷酸化,并转位至细胞核内,使许多靶分子(如转录因子)丝/苏氨酸磷酸化导致基因转录或关闭,调控细胞增殖。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第二信使的有()A.DAG B.cGMPC.PKC D.TPKE.Ca2+2.下列关于G蛋白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活性G蛋白由α、β、γ亚基组成B.无活性G蛋白由α、β、γ亚基组成,α亚基并与GDP相连C.有活性G蛋白由α、β、γ亚基组成D.有活性G蛋白由α、β、γ亚基组成,α亚基并与GTP相连E.有活性G蛋白由α亚基与GTP相连组成,βγ亚基已解离3.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取决于()A.受体的结合域B.配体的结合部位C.受体的构象D.配体的构象E.受体的数目多少4.细胞间信息物质包括()A.局部化学物质 B.激素C.神经递质 D.Ca2+E.cGMP5.关于PK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四聚体(C2R2)组成的别构酶B.C是催化亚基,R是调节亚基C.每个调节亚基上有4个cAMP结合位点D.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相结合时,PKA无活性E.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相结合时,PKA有活性6.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有()A.cAMP B.cCMPC.cGMP D.cTMPE.cUMP7.以下关于TPK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中分为两大类,位于细胞质膜上的称为受体型TPK,位于胞浆中的称为非受体型TPK B.受体型TPK最终激活JAKs-STAT途径C.非受体型TPK最终激活Ras-MAPK途径D.受体型TPK活化后还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多种磷脂酶等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E.受体型TPK和非受体型TPK都能使蛋白质底物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8.胞内受体是指()A.细胞膜受体B.细胞外受体C.细胞核内受体D.细胞浆内受体E.以上都不对三、名词解释第二信使G蛋白cAMP立早基因第三信使受体配体ACGCPKAPKC四、填空题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催化cAMP降解成5′-AMP的酶是_______________。心钠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激活_______________,使GTP转变成cGMP。在基因转录调控区中有一类cAMP应答元件,它可与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调节基因的转录。G蛋白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构象。受体型TPK-Ras-MAPK途径中,活化的Ras蛋白可激活具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______________,由此启动了MAPK的三级级联激活。五、判断题蛋白质经磷酸化就一定被激活。G蛋白是一类与鸟苷酸结合的蛋白质,常见的有Gs、Gi和Gq三种。cAMP-蛋白激酶途径起主要作用的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C。单个α螺旋跨膜受体都有TPK活性。环状受体可以控制离子通道的开关,主要在神经冲动的快速传递中起作用。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是不可逆的。旁分泌信号不进入血循环,通过扩散作用到达附近的靶细胞。胞内受体多数是镶嵌糖蛋白,膜受体多数是DNA结合蛋白。六、问答题试述PKA和PKC的调节作用。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有哪些特点?什么叫第二信使?什么叫第三信使?各有哪些种类?试述TPK的调节作用。举例说明胞内受体的种类及作用机制。NO在体内是一种细胞间的信息分子和神经递质,试述其生成过程并解释硝酸甘油治疗心脏疾病的作用机制。【参考答案】一、单选题CBCDC DBACD BD二、多选题ABE BE ABCDABC CE ACBC CD三、名词解释第二信使:靶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包括Ca2+、二脂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cAMP、cGMP等。G蛋白: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是一类和GTP或GDP相结合,位于细胞膜胞浆面的外周蛋白。由α、β、γ亚基组成。G蛋白非活化型(αβγ-GDP)与活化型(α-GTP)。并根据α亚基种类分为Gs、Gi、Gq等蛋白。由不同种类的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cAMP-蛋白酸酶途径和Ca2+、DAG-蛋白激酶C(PKC)途径等。cAMP:环磷酸腺苷,是一种第二信使,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生成。cAMP浓度升高,激活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PKA),通过蛋白激酶A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是激素调节物质代谢的主要途径。此外,磷酸二脂酶可使cAMP转变成5′AMP,从而降低胞内cAMP的浓度。立早基因:多数为细胞原癌基因(如c-fos、AP1/jun),它们表达的蛋白质产物寿命短暂,具有跨越核膜传递信息之功能,因此称为第三信使。第三信使:由立早基因表达的、寿命短暂,且具有跨越核膜传递信息之功能的蛋白质。由于其特殊的跨越核膜传递信息之功能与细胞间的信息分子即第一信使与细胞内的信息分子即第二信使传递信息的部位及作用方式不同,因此称为第三信使。受体:receptor是靶细胞上或细胞内能特异性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蛋白质分子。配体:ligand细胞间信息物质就是一类最常间的配体,它是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此外某些药物、维生素、和毒药也可以作为配体而发挥生物学作用。AC:腺苷酸环化酶,由αs-GTP激活,可催化ATP生成cAMP,使胞内的cAMP浓度升高。GC: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cGMP,使胞内的cGMP浓度升高。PKA:蛋白激酶A,无活性的PKA是由两个调节亚基(R),与两个催化亚基(C)共同组成的四聚体。每个调节亚基上有两个cAMP结合位点,当胞内的信息分子cAMP的浓度升高时,cAMP即可结合到PKA调节亚基上的cAMP结合位点,催化亚基与调节亚基解离而被激活,生成活性的PKA,其作用是在ATP的存在下磷酸化许多底物蛋白的丝(苏)氨酸残基。PKC:蛋白激酶C,由一条多肽连组成,包括一个调节结构域和一个催化结构域。调节结构域能和Ca2+与DAG结合。当调节结构域上结合了Ca2+与DAG后,PKC即发生构象改变而暴露出活性中心从而被激活。四、填空题高度专一性高度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特定的作用模式磷酸二酯酶鸟苷酸环化酶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活化型非活化型Raf蛋白五、判断题×√××√ ×√×六、问答题(一)(1)PKA,即蛋白激酶A,无活性的PKA是由两个调节亚基(R),与两个催化亚基(C)共同组成的四聚体。每个调节亚基上有两个cAMP结合位点,当胞内的信息分子cAMP的浓度升高时,cAMP即可结合到PKA调节亚基上的cAMP结合位点,催化亚基与调节亚基解离而被激活,生成活性的PKA,其作用是在ATP的存在下磷酸化许多底物蛋白的丝(苏)氨酸残基。

PKA的作用包括对代谢的作用和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PKA对代谢的作用即通过磷酸化细胞内许多底物蛋白的丝(苏)氨酸残基,使得底物蛋白的活性发生改变(或激活或失活),从而调节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

PKA对基因表达的作用,通过在细胞核中,磷酸化CREB(一种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位点,使磷酸化的CREB形成同源二聚体,并结合在DNA上的CRE(一种顺式作用元件),激活受CRE调控的基因。

(2)蛋白激酶C(PKC)由一条多肽连组成,包括一个调节结构域和一个催化结构域。调节结构域能和Ca2+与DAG结合。当调节结构域上结合了Ca2+与DAG后,PKC即发生构象改变而暴露出活性中心。

PKC对代谢的调节作用是使一系列靶细胞的丝氨酸残基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包括代谢关键酶、膜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以及肌球蛋白轻链等。比如,PKC可催化肌浆网的Ca2+ATP酶磷酸化,使钙进入肌浆网降低Ca2+,催化质膜的Ca2+通道磷酸化,促进Ca2+流入胞内,提高Ca2+浓度。

(二)PKC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的作用分为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早期反应:PKC激活后,先磷酸化一些立早基因的反式作用因子,促进立早基因的表达。

由立早基因表达的、寿命短暂,且具有跨越核膜传递信息之功能的蛋白质即第三信使进一步引起晚期反应。晚期反应:第三信使形成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经磷酸化后能识别DNA上受PKC调控的佛波酯反应元件(TRE),调控有关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称为晚期应答基因,最终活化晚期应答基因并导致细胞的增生或核型变化。高度专一性,高度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特定的作用模式。第二信使是在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第三信使是具有跨越核膜传递信息之功能的蛋白质。第二信使包括Ca2+、二脂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cAMP、cGMP等。立早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常作为第三信使参与基因调控。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包括受体型和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PKR)介导的信号转导也叫受体型TPK-Ras-MAPK途径;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又称为JAKs-STAT信号传导通路,其受体缺乏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途径(TPKR)介导的信号转导也叫受体型TPK-Ras-MAPK途径。是以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型的酪氨酸蛋白激酶(TPKR)的自身磷酸化并磷酸化中介分子Grb2和SOS,进而激活Ras蛋白,通过Ras通路,最终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系统,MAPK系统可使胞内效应分子的丝/苏氨酸磷酸化,并转位至细胞核内,使许多靶分子(如转录因子)丝/苏氨酸磷酸化导致基因转录或关闭,调控细胞增殖。此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PKR)均属催化型受体,包括胰岛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以及某些原癌基因编码的受体。

此外,受体型(TPK)活化后还可激活AC、PI-PLC、磷脂酶A等,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

JAKs-STAT途径又称为JAKs-STAT信号传导通路,其受体缺乏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但能借助细胞内的一类具有激酶结构的连接蛋白(JAKs)完成信息转导。配体与这类受体结合后,能活化各自的JAKs,再通过激活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最终影响到基因的转录调节。生长激素、干扰素、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些白细胞介素、部分生长因子、大部分细胞因子和激素的受体即属此型。细胞内受体分为位于胞浆的Ⅰ型受体与位于核内的Ⅱ型受体。Ⅰ型受体的配体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Ⅱ型受体的配体包括甲状腺激素、维甲酸等。胞内受体本身就是转录因子,可以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激素反应元件。

甲状腺激素透过靶细胞的膜,进入胞浆内,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构象改变,穿过核膜进入核内,作用于DNA,促进转录出特异mRNA,翻译出特殊蛋白质,表现出代谢反应。NO在体内由NO合成酶(NOS)催化L-精氨酸与O2和NADPH反应而生成。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NO或与平滑肌接头的神经细胞合成的NO很容易扩散到临近的平滑肌细胞中,并激活一种可溶性的鸟苷酸环化酶(GC),产生cGMP,cGMP再激活蛋白激酶G(PKG),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临床上常用的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就是因为它们能自发产生NO,从而通过上述途径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达到治疗心脏疾病的目的。

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一、单选题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血浆清蛋白浓度B.血浆球蛋白浓度C.血浆Na+浓度D.血浆磷酸盐浓度2.血红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A.HMG-CoA合成酶B.HMG-CoA还原酶C.ALA合酶D.ALA脱水酶3.下列那种血浆蛋白是由浆细胞合成的()A.清蛋白 B.纤维蛋白原C.脂蛋白 D.γ-球蛋白4.将血清置于pH8.6的缓冲液中进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通常可显示出的区带条数是()A.3条 B.4条C.5条 D.6条5.成熟红细胞的能量主要来自()A.糖的有氧氧化B.糖异生C.糖酵解D.磷酸戊糖途径6.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最主要的成分,它是由()A.清蛋白和血红素组成B.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C.珠蛋白和胆红素组成D.清蛋白和胆红素组成7.血红素的生成部位是()A.微粒体 B.线粒体C.内质网D.线粒体和细胞质8.血浆中的主要固体成分是()A.葡萄糖 B.脂类C.蛋白质 D.无机离子二、多选题1.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基本原料有()A.珠蛋白 B.琥珀酰CoAC.甘氨酸 D.谷氨酸E.Fe2.血中的非蛋白氮包括()A.肌酸 B.氨C.尿素 D.肌苷E.尿酸3.人在登高山时,体内的()A.pH值升高B.pH值降低C.氧解离曲线右移D.2,3-BPG浓度降低E.2,3-BPG浓度升高4.成熟红细胞代谢的主要特征为()A.有2,3-BPG旁路B.有磷酸戊糖途径参与C.可以从头合成脂肪酸D.糖酵解是供能途径E.糖的有氧氧化是主要供能途径5.红细胞中ATP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的正常运转B.维持红细胞膜上钙泵的正常运转C.活化葡萄糖,启动糖酵解D.少量ATP用于GSH的合成E.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的脂质进行交换三、填空题_______________是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红细胞内2,3-BPG虽然也能供能,但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ALA合成酶的辅酶是__________。正常的清蛋白与球蛋白浓度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常用的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四、判断题血红素主要在骨髓、肝脏及成熟红细胞中合成。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液内血细胞数和蛋白质的浓度。清蛋白是血浆中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3-BPG浓度升高,可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血红素的生物合成主要在细胞线粒体中完成。五、解释名词2,3-BPG旁路NPN六、问答题简述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简述血红蛋白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ACDC CBDC二、多选题BCE ABCDE BCEABD ABCDE三、填空题糖酵解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磷酸吡哆醛1.5~2.5电泳四、判断题×√×××五、名词解释是红细胞糖酵解途径的侧枝循环,分支点是1,3-BPG;1,3-BPG在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下转变为2,3-BPG,再由2,3-BPG磷酸酶催化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该旁路产生的2,3-BPG可以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非蛋白氮,血浆中存在的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尿素、肌酸、肌酐、胆红素和氨。六、问答题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浆pH的恒定;运输作用;免疫作用;催化作用;营养作用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1)血红素的生物合成:基本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辅酶A和Fe2+。分4个步骤,即ALA的合成、胆色素原的生成、尿卟啉原与粪卟啉原的生成、血红素的生成。(2)血红素生成后,从线粒体转运到胞浆,在骨髓的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中与珠蛋白和结合成为血红蛋白。

第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一、单选题1.肝脏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是()A.白蛋白 B.凝血酶原C.纤维蛋白原 D.α球蛋白2.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途径是()A.转变为糖皮质激素B.转变为性激素C.转变为胆汁酸盐D.转变为盐皮质激素3.下列哪项不属于肝脏的功能()A.合成维生素 B.合成糖原C.合成胆固醇 D.合成尿素4.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初级胆汁酸()A.牛黄胆酸B.牛黄鹅脱氧胆酸C.胆酸D.脱氧胆酸5.血红素加氧酶位于肝、脾、骨髓、网状内皮细胞的()A.线粒体内 B.微粒体内C.溶酶体内 D.质膜上6.血红素经加氧酶催化生成的产物是()A.CO及胆绿素B.CO、Fe及胆绿素C.CO2、Fe及胆绿素D.CO2、Fe及胆红素7.催化胆红素生成胆绿素的辅酶是()A.NADPH B.NADHC.FADH2 D.NAD+8.下列哪种物质是初级结合型胆汁酸()A.牛黄鹅脱氧胆酸B.石胆酸C.脱氧胆酸D.鹅脱氧胆酸9.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唯一器官,下列何种情况下酮体生成过多()A.肝中脂肪代谢紊乱B.脂肪摄入过多C.肝功能不良D.糖的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10.排入肠腔的胆红素经细菌还原生成的无色化合物是()A.胆色素 B.胆红素C.胆绿素 D.胆素原二、多选题1.肝内储存的维生素有()A.维生素C B.维生素EC.维生素D D.维生素AE.维生素K2.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作用时,下列哪种物质能作为结合反应的供体()A.UDPGA B.PAPSC.SAM D.GSHE.CH3CO-SCoA3.能代谢生成胆红素的物质有()A.血红蛋白 B.肌红蛋白C.胆固醇 D.细胞色素E.过氧化物酶4.下列反应过程主要在肝中进行的是()A.酮体生成 B.胆固醇合成C.胆汁酸合成 D.糖原合成E.尿素合成5.关于生物转化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B.有解毒和致毒的双重性C.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D.生物转化作用就是肝脏的解毒作用E.使非营养物质的极性降低三、判断题肝脏是体内唯一能进行生物转化的器官。血浆中的胆红素主要与清蛋白结合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是胆红素在血液中的重要运输形式。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胆红素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肝细胞中与Y或Z蛋白结合成为胆红素-Y蛋白或胆红素-Z蛋白,称为结合胆红素。正常人尿液中无胆红素,有尿胆素。四、填空题多种激素在发挥其调节作用后,主要在肝中转化、降解或失去活性,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生物转化过程所包括的许多化学反应可归纳为两相。第一相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第二相反应主要为______反应。___________作为体内活性硫酸的供体,参与生物转化反应。肝细胞以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初级胆汁酸,这是肝清除胆固醇的重要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五、解释名词生物转化作用结合胆红素六、问答题简述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特点及生理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选题ACADB BAADD二、多选题BDE ABCDE ABDEABCDE .ABC三、判断题×√√×√四、填空题激素的灭活氧化还原水解结合PAPS胆固醇胆固醇7α羟化酶五、名词解释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将非营养物质经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代谢转化,使其极性或水溶性增加,易于随尿会胆汁排出体外,这种化学处理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胆红素在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内,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催化下与来自UDP-葡萄糖醛酸的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六、问答题概念(参见上题1);反应类型: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举例说明);特点: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有解毒和致毒的双重性。生理意义: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有利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第十八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种维生素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A.视黄醇 B.维生素DC.生育酚 D.吡哆醇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维生素的特征:()A.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B.人体可以完全自身合成C.每天需要量较少D.有缺乏病3.下列哪一种维生素不属于水溶性维生素:()A.硫胺素 B.泛酸C.维生素K D.维生素C4.在视觉细胞中,和视紫红质结合的维生素形式是:()A.全反式视黄醛B.11-顺式视黄醇C.11-顺式视黄醛D.视黄酸5.下列哪一种物质和感受弱光(或暗光)有关:()A.视红质 B.视青质C.视蓝质 D.视紫红质6.当维生素A缺乏时,哪一种不是其表现症状:()A.夜盲症 B.多糖-脂堆积C.上皮组织干燥、增生和角化D.抗凝血7.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属于维生素原:()A.胡萝卜素B.7-脱氢胆固醇C.麦角固醇D.叶黄素8.下列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的是:()A.视黄酸B.1,25-二氢胆钙化醇C.TPPD.视黄醇9.下列哪一种维生素不是脱氢酶辅酶:()A.FAD B.NAD+C.磷酸吡哆醛 D.FH410.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A.生物素 B.硫锌酸C.Fe4S4中心 D.维生素B1211.微量元素是指每天需求量在多少以下的元素:()A.1000mg B.10mgC.1mg D.100mg12.在碘与人体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碘全部集中于甲状腺中B.可以由汗腺排出C.成年人每日约需100-300mgD.缺乏和过量都表现出临床症状13.维生素的来源,正确的说法为:()A.谷皮中富含VB2B.肝脏中VC丰富C.胡萝卜可补充VAD.泛酸容易缺乏14.下列维生素组合中,具相似功能的是:()A.VA和VD B.VC和VEC.VB1和VB6 D.泛酸和叶酸15.不易被氧化的维生素有:()A.VA B.VB1C.VC D.VD16.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C.维生素E D.维生素K17.下列那一种辅酶能与焦磷酸硫胺素一起在丙酮酸转变成为乙酰辅酶A的过程中起作用:()A.维生素B3 B.硫辛酸C.维生素C D.NADP18.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后者在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所起的作用:()A.脱羧基作用 B.酰基转移作用C.脱氢作用D氧化作用19.来自于食物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不影响那一种酶的催化反应:()A.琥珀酸脱氢酶B.β-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C.乙酰辅酶A羧化酶D.丙酮酸羧化酶20.下列维生素名—化学名—缺乏症名组合中,哪个是错误的?()A.维生素B12—钴胺素—恶性贫血B.维生素B2—核黄素—口角炎C.维生素E—生育酚—不育症D.维生素F—亚油酸—脂肪肝21.人类最能耐受下列那类物质的缺乏:()A.蛋白质 B.维生素C.脂肪 D.钙离子22.长期摄入那一类维生素容易引起蓄积性中毒:()A.维生素B1 B.维生素B12C.维生素B6 D.维生素A23.辅助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应该选择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D B.维生素B6C.维生素C D.维生素B2二、多选题:1.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有:()A.视黄酸 B.视黄醇C.视紫红质 D.视青质E.β-胡萝卜素2.在维生素D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一种类固醇衍生物B.可促进钙磷的吸收C.有利于新骨的生长D.无缺乏症E.1,25-二羟胆钙化醇是其活性形式3.下列物质中,具抗氧化作用的是:()A.FH4 B.NADP+C.β-胡萝卜素 D.VEE.VC4.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为脱氢酶的辅酶:()A.TPP B.FMNC.NAD+ D.VCE.FH5.当VB1缺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酮酸的堆积B.导致神经末梢炎症C.引起癞皮病D.乙酰胆碱分解增加E.脂肪酸合成受阻6.下列哪些物质和核苷酸的合成有关:()A.TPP B.FH4C.VB12 D.维生素AE.泛酸7.FAD是下列哪些酶的辅酶:()A.琥珀酸脱氢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C.细胞色素C氧化酶D.NADH脱氢酶E.叶酸还原酶8.维生素PP缺乏症是:()A.皮炎,常对称出现B.腹泻C.末梢神经炎D.引起口角炎E.痴呆9.下列哪些是硫胺素缺乏引起的:()A.神经组织供能不足B.磷酸戊糖代谢障碍C.乙酰胆碱分解增加D.消化不良E.引起恶性贫血10.维生素B6的生化作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糖代谢中脱羧酶的辅酶B.氨基酸代谢中转氨酶的辅酶C.氨基酸代谢中脱羧酶辅酶D.与血红素合成有关E.与糖原磷酸化有关11.哪些是维生素C作为羟化酶辅酶的功能:()A.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B.脯氨酸和赖氨酸的羟化C.胆固醇到VD3的转化D.肾上腺素的生成E.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12.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有:()A.吡哆醇 B.磷酸吡哆醇C.吡哆胺 D.磷酸吡哆醛E.磷酸吡哆胺。13.下列哪些物质是转移酶的辅酶:()A.辅酶A B.ACPC.FH2 D.FH4E.5′-脱氧腺苷钴胺素14.下列哪些属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A.促进铁的吸收B.维护巯基的还原状态C.保护细胞膜D.抗坏血病E.叶酸的再生15.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铁 B.钙C.磷 D.硒E.碘。16.下列哪种物质缺乏易造成红细胞贫血:()A.叶酸 B.维生素B12C.维生素C D.铁E.维生素K17.下列那种疾病不是由维生素缺乏引起:()A.夜盲症 B.大骨节病C.软骨病 D.脚癣E.坏血病18.可由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疾病有:()A.克汀病 B.克山病C.贫血 D.甲亢E.巨幼红细胞贫血19.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原料之一B.化学本质为结合蛋白质的酶的辅酶或辅基都是维生素C.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唯一原因是摄入不足D.机体需要量极少E.肌体可以不需要维生素20.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的化合物是:()A.胡萝卜素 B.葡萄糖C.7-脱氢胆固醇 D.磷脂E.色氨酸21.NAD+、NADP+、CoA-SH、FAD中都含有下列那种物质:()A.磷酸 B.核糖C.腺苷 D.脱氧核糖E.嘧啶碱22.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A.25-(OH)-D3 B.1-(OH)-D3C.1,25-(OH)2-D3D.胆钙化醇E.24,25-(OH)2-D3。23.下列维生素的缺乏不导致能量代谢障碍:()A.维生素B2 B.维生素B6C.维生素B12 D.维生素B1三、判断题:α-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K是水溶性维生素。全反式视黄醛参与视色素的合成。胆固醇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活性形式。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人体可自身由葡萄糖酸合成维生素C。微量元素是指人体几乎不需要的化学元素。植物种子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植物种子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C是抗坏血酸,其本身就是辅酶。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人,体内不会缺乏维生素A。牛奶应闭光保藏,以免维生素B2破坏。维生素对人体有益,所以摄入的越多越好。素食者易发生维生素B12

的缺乏。辅酶或辅基对酶蛋白的专一性是非常重要的。摄入的维生素C越多,体内储存的维生素C就越多。四、名词解释:维生素(vitamin)抗维生素维生素缺乏病维生素原维生素蓄积症维生素抗氧化作用微量元素五、问答题:叙述视觉感光反应中,视紫红质受光分解及重新合成过程?维生素A在糖蛋白合成中的作用及缺乏症?试述维生素B1和乙酰胆碱的关系?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的原因?试述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作用的生理意义?维生素D在体内是怎样代谢转化的?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维生素B6和转氨作用有什么联系?举例说明维生素原和维生素之间的关系?维生素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维生素D是一个激素原,对吗?为什么?试述磺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原理?维生素C为何又称抗坏血酸?有何生理功能?六、填空题:维生素A是带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可被氧化成____________,它作为_______________的组成在暗视觉中起作用。维生素D是___________类化合物,它在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B1的衍生物TPP是催化____________反应的一种辅酶,又称________________酶。维生素B2是由____________和6,7-二甲基异咯嗪缩合成的橘黄色针状结晶,又称_________________。FMN、FAD在酶促催化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_作用,这是由于维生素B2分子中_________环上的1位和10位氮原子具有活泼双键能可逆的结合氢的缘故。维生素C是__________的辅酶,它参与胶原分子中_______________的羟化过程。维生素K促进___________的合成。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DBCCD DDCDD DACBDDBBAD CDB二、多选题AB ABCE CDEBC ABDE BCAD ABE ABCDBCDE ABCDE BDEABDE ABCE ADEABD BD ABCABCE AC ABCCE BC三、判断题××××√ ××××√√×√×√ ××四、名词解释略;某些化合物的结构类似与维生素的结构,他们在体内与维生素竞争,使维生素不能发挥作用,这些化合物称为抗维生素。在研究维生素的缺乏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维生素的抗维生素来造成动物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当维生素缺乏时,造成机体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发生疾病,这种由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病。缺乏维生素的主要原因有:摄入不足或缺乏;维生素的吸收发生障碍;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某些物质本身不是维生素,但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称为维生素原。如:胡罗卜素是维生素A原,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原。维生素摄入过量时引起的疾病,也称维生素中毒。略;略。五、问答题简述视蛋白和视黄醛在对光反应中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主要指维生素A在膜蛋白合成中以及小肽等物质的跨膜转运中的作用。缺乏症为干眼病和皮肤干燥。主要指TPP在丙酮酸氧化脱氢中的作用,乙酰胆碱是由乙酰CoA合成的。主要指维生素C作为羟化酶的辅酶在胶原合成中的作用。胶原合成的减少会引起毛细血管的脆弱,皮肤出现小血斑,牙龈发炎出血,牙齿动摇。略。转变成其活性形式1-25-(OH)2-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的作用(小肠黏膜的吸收、肾脏的排出、骨骼的发育)。其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转氨酶的辅酶。略。略。对;符合激素的所有特点:(生成、转运,独特的作用靶位点和作用方式)在叶酸的代谢中起作用,从而影响一碳单位的转运。(见4题)六、填空题视黄醛视紫红质类固醇1,25-二羟胆钙化醇α-酮酸氧化脱羧辅羧化酶核糖醇核黄素传递氢6,7-二甲基异咯嗪脯氨酸羟化酶脯氨酸凝血酶原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一、填空题癌基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原癌基因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选题1.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或低表达状态B.进化上表现出高度保守性C.一般对正常细胞有害,且通过其表达的蛋白质来体现D.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2.关于原癌基因激活的错误叙述是:含有启动子和增强子LTR的序列()A.插入到原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B.插入到原癌基因的3′-附近C.插入到DNA分子上任意部位D.插入到原癌基因内部3.PDGF的作用是()A.促进表皮上皮细胞的生长B.促进血管的生长C.与DNA结合,调节基因表达D.引发基因转录4.病毒癌基因()A.来源于宿主细胞的原癌基因B.病毒基因突变产生C.病毒基因组自身随机重组产生D.病毒基因易位产生5.myc家族表达的产物是()A.生长因子B.生长因子受体C.核内转录因子D.lyr蛋白激酶6.编码产物属于G蛋白的癌基因()A.src家族 B.myc家族C.sis家族 D.ras家族7.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是()A.P53 B.P16C.NF1 D.Rb8.M期细胞,含量水平最高的是()A.低磷酸化的Rb蛋白B.高磷酸化的Rb蛋白C.低甲基化的Rb蛋白D.高甲基化的Rb蛋白9.P53蛋白的作用是()A.激活P21基因B.激活Rb基因C.促进Rb蛋白的磷酸化D.诱导bcl-2基因表达三、多选题1.关于P53的正确叙述()A.P53蛋白磷酸化后被激活B.活化的P53蛋白激活P21基因表达C.P53蛋白通过P21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D.突变的P53蛋白其功能更强E.活化的P53蛋白诱导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2.P53基因表达产物的特点()A.以二聚体形式存在B.以四聚体形式存在C.N端由酸性区D.C端有碱性区3.细胞转化可能由于()A.癌基因激活,出现新的表达产物B.癌基因在不该表达的时候表达C.抑癌基因的丢失D.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突变E.上面各种形式的组合4.核内转录因子()A.有DNA结合域和反式激活域B.sis,myc,myb癌基因编码的产物属于核内转录因子C.其DNA结合域具有与DNA顺式作用元件相结合D.反式激活域通过与反式作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增强转录作用E.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四、判断题PDGF和EGFR都属于生长因子类基因。src家族和raf家族都属于ser/thr蛋白激酶类基因。ras家族属于G蛋白类癌基因。ras的表达产物是P21蛋白。最常见被插入激活的原癌基因是c-myc。癌基因激活中的基因移位是指:由于移位使原癌基因失去了正常的转录调控环境而被激活。五、名词解释癌基因抑癌基因apoptosis生长因子七、简答题癌基因活化的机制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病毒癌基因细胞癌基因细胞外的生长因子跨膜的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内信号转导体核内转录因子二、单选题CCBAC DDBA三、多选题BDE BCDE ABCDEACD四、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癌基因:是指凡能编码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内生长信息传递分子,以及与生长有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的基因。最初的概念指能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的基因。它是细胞内总体遗传物质的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处于静止或低表达的状态,不仅对细胞无害,而且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其受到致癌因素作用被活化并发生异常时,则可导致细胞癌变。如myc、ras等。抑癌基因:它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如Rb、APC等。Apoptosis:其中文名为细胞凋亡,是指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接受到某种信号所触发的并按一定程序缓慢死亡的过程。生长因子:它是调节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多肽类物质。如PDGF、EGF等。六、简答题获得启动子和增强子,基因易位,原癌基因扩增,点突变。

第二十一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一、单选题1.关于基因诊断的错误论述是()A.属于病因诊断,针对性强B.有很高的特异性C.对诊断肿瘤作用不大D.可以用于器官移植2.最确切的基因诊断方法是()A.基因测序B.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法C.PCR/ASO分析法D.RFLP法3.目前,基因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A.基因矫正B.“自杀基因”的应用技术C.基因失活D.基因增补4.全世界第一例基因诊疗成功的疾病是()A.血友病B.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症(ADA-SCID)C.囊性纤维病变D.苯丙酮尿病5.产前诊断学方法,可特异地分析出胎儿的某种酶的缺陷,通常通过羊膜腔穿刺等取少量胎儿细胞进行分析,其最常用的方法为()A.Southern印迹杂交B.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RFLP)法C.PCR杂交后测序D.RNA杂交后测序6.镰刀性贫血是第一个采用基因诊断的疾病,所采用的方法是()A.原位杂交B.DotblotC.SouthernblotD.Northernblot7.逆转录病毒的特点中不包括()A.转染细胞后产生高滴度病毒B.容量小于9kbC.只转染分裂状态的细胞D.基因转移效率高8.M是血友病基因的探针,N是正常基因的探针,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携带血友病基因的杂合子()A.受检者DNA只与N杂交B.受检者DNA只与M杂交C.受检者DNA不与M杂交,也不是与N杂交D.受检者DNA同时与M、N杂交9.基因治疗的间接体内疗法的基本程序中不包括()A.选择治疗基因B.选择载体C.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体内D.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10.腺相关病毒载体的特点中不包括()A.只转染分裂状态的细胞B.优先整合与宿主染色体19q位点上C.外源基因能稳定表达D.安全性好二、多选题1.基因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为()A.核酸分子杂交技术B.聚合酶链反应C.蛋白质印迹技术D.基因测序E.亲子鉴定技术2.DNA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包括()A.ASO杂交B.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法C.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D.RFLPE.PCR3.RNA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包括()A.反转录PCR(RT-PCR)B.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法C.点杂交D.Northern杂交E.ASO杂交4.基因治疗可用于()A.遗传病 B.恶性肿瘤C.心血管疾病 D.免疫缺陷E.AIDS5.在基因治疗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的物理方法有()A.氯化钙沉淀法B.显微注射C.电穿孔D.DNA直接注射法E基因枪技术三、填空题在基因水平诊断和治疗疾病是______________的趋势。基因失活早期是指______________技术。在人类基因治疗实施中导入基因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Leber遗传性神经病患者是由于线粒体DNA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所致。在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中,研究者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来防止血栓形成。四、名词解释genediagnosis基因治疗DNA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ASO)杂交法PCR五、问答题基因诊断的特点和常用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