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芜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的结果分成()。A.稳定选择B.定向选择C.分裂选择D.以上三类
2.生态效应指的是()。
A.在空间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那些最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的种,能较好地生长,并在竞争中取胜
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
C.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通过对种群大小施压,影响种群内个体的适应性,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4.()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
5.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6.生长在水中的溞在夏季具有发达的头盔,到冬季头盔就消失,这是溞对温度变化的()
A.生理适应B.形态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7.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A.丰富度和均匀度B.丰富度C.均匀度D.多度
8.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A.稀树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9.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10.在自然界中可能性很小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A.异域性物种形成B.邻域性物种形成C.同域性物种形成D.以上三种都不是
11.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个因子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程度,则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是()的具体表现。
A.李比希最低率B.耐性定律C.有效积温法则D.不可替代性作用
12.群落成层性是评估()的一种指标。
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环境质量D.生物多样性
13.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14.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
15.下列生物类群属于r对策者的是()。
A.种子植物B.哺乳动物C.细菌D.鸟类
16.林业上常使用“层积法”进行种子处理,其作用是
A.筛选种子B.打破休眠C.保存种子D.促进后熟
17.下列不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18.
A.种群初始数量B.环境容量C.种群增长率D.增长时间
19.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20.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周期性演替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2.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A.紫外光B.红外光C.红橙光D.绿光
23.当一种植物最初侵入某地时,常呈()
A.随机分布B.集群分布C.均匀分布D.其他
24.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A.内禀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世代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25.下列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A.锌B.铝C.磷D.锰
26.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A.优势种B.亚优势种C.建群种D.伴生种
27.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之前,世界森林面积约为()
A.40亿公顷
B.50亿公顷
C.60亿公顷
D.70亿公顷
28.温带草原在半湿润区的群落类型是()
A.草甸草原B.典型草原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29.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A.DNA突变B.RNA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0.生物群落分类实质都是()。
A.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分组
B.按照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分组
C.按照对群落实体的不同看法分成不同学派
D.按照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分类群落的生态关系
二、填空题(20题)31.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
32.在海洋某深处,某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正好与其呼吸消耗相平衡,这一点就是该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
33.19世纪末,挪威为了保护雷鸟,大力奖励捕杀食雷鸟的猛禽和兽类,结果球虫病和其他疾病在雷鸟种群中广泛传播,造成20世纪初一次又一次雷鸟的大量死亡。这一事实说明,捕食者与猎物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34.磷和硼可影响光合作用的运输作用。如果缺磷或缺硼就会影响、降低光合作用,因此对光合作用起了______。
35.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______。
36.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_生物。
37.瞪羚与猎豹在奔跑上的协同进化是:瞪羚为了逃避被捕食,跑得越来越快,这种生存压力也促使猎豹加快奔跑速度。这是建立在生存竞争上的______。
38.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
39.昆虫完成某一生长发育期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常数称为__________。
40.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其他的因子则为__________。
41.能表现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42.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入侵、定居、__________和反应等阶段。
43.生态系统中的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44.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服从______定律。
45.______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初级生产者十分分散,有的成灌木状或匍匐状生长,主要是一些有很强抗旱性的植物类群。
46.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其形式,称为______或内分布型。
47.根据土壤质地组成,可以把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
48.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49.群落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也就是以______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
50.由一个物种经过趋异进化而形成很多物种的现象叫做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A.正确B.错误
52.人类活动的干扰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A.正确B.错误
53.从沿海向内陆延伸,降水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生物量也逐渐减少。[]
A.正确B.错误
54.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A.正确B.错误
55.逻辑斯谛增长区别于指数增长的地方就是它引入了环境容量这一参数。[]
A.正确B.错误
56.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A.正确B.错误
57.海岸潮汐带的一些蚌类是均匀分布的。()
A.正确B.错误
58.高粱、玉米、小麦等植物都是抗旱性强的植物。()
A.正确B.错误
5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60.温室效应是解释全球变暖的理论。()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62.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几个类型?
63.简述顶级群落的特征。
64.什么是引起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的主要因素?
65.简述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类型。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67.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68.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69.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70.论述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6.B
7.A
8.C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
9.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10.C
11.B
12.C
13.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14.C
15.C解析:r对策者的特点是个体小,数量多,繁殖率高,四项中只有C项符合。
16.B
17.D生态失调的原因主要受气候变化、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的影响。
18.A
19.B
20.B
21.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2.A
23.A
24.A
25.C
26.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27.C
28.A
29.D
30.A
3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32.补偿点补偿点
33.协同进化
34.间接影响间接影响
35.工业固氮工业固氮
36.指示
37.协同进化
38.绿色植物
39.有效积温
40.次要因子
41.群落最小面积
42.竞争
43.环境环境
44.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45.荒漠生态荒漠生态
46.种群空间格局种群空间格局
47.黏土黏土
48.自转和公转
49.顶级群落顶级群落
50.适应辐射适应辐射
51.B
52.B
53.A
54.A
55.A
56.B
57.B
58.B
59.Y
60.A
61.答案见解析(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62.①长日照植物。②短日照植物。③中日照植物。④日中性植物。
63.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的特征为:(1)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稳定。(3)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4)顶级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64.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使生物失去栖息地。另一方面滥砍乱伐森林、盲目开荒草原的盲目放牧和沼泽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都会引起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环境的污染。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使生物失去栖息地。另一方面,滥砍乱伐森林、盲目开荒,草原的盲目放牧和沼泽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都会引起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环境的污染。
65.自然选择就是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消除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类型,而将那些适应环境的类型加以保留。自然选择的类型有:(1)稳定性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2)定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使种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3)分裂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个体,使种群分成两部分。
66.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
67.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
68.(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2)影响因素: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二氧化碳、温度、土壤及水分);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3)提高途径: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②优化群落结构(如间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2)影响因素: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二氧化碳、温度、土壤及水分);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3)提高途径: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②优化群落结构(如间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
69.(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70.①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地球表面生态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型: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前者约占地球表面的1/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2/3。后者正好相反。水域生态系统约占地球表面的2/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1/3。②陆地上的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③海洋中初级生产量又有从河口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的趋势。④可根据生产量的高低将全球初级生产量进行等级划分。
71.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安徽省芜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的结果分成()。A.稳定选择B.定向选择C.分裂选择D.以上三类
2.生态效应指的是()。
A.在空间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那些最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空间的种,能较好地生长,并在竞争中取胜
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
C.一种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通过对种群大小施压,影响种群内个体的适应性,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4.()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
5.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6.生长在水中的溞在夏季具有发达的头盔,到冬季头盔就消失,这是溞对温度变化的()
A.生理适应B.形态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7.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A.丰富度和均匀度B.丰富度C.均匀度D.多度
8.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A.稀树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9.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10.在自然界中可能性很小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A.异域性物种形成B.邻域性物种形成C.同域性物种形成D.以上三种都不是
11.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个因子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程度,则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是()的具体表现。
A.李比希最低率B.耐性定律C.有效积温法则D.不可替代性作用
12.群落成层性是评估()的一种指标。
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环境质量D.生物多样性
13.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14.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
15.下列生物类群属于r对策者的是()。
A.种子植物B.哺乳动物C.细菌D.鸟类
16.林业上常使用“层积法”进行种子处理,其作用是
A.筛选种子B.打破休眠C.保存种子D.促进后熟
17.下列不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18.
A.种群初始数量B.环境容量C.种群增长率D.增长时间
19.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20.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周期性演替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2.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A.紫外光B.红外光C.红橙光D.绿光
23.当一种植物最初侵入某地时,常呈()
A.随机分布B.集群分布C.均匀分布D.其他
24.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A.内禀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世代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25.下列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A.锌B.铝C.磷D.锰
26.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A.优势种B.亚优势种C.建群种D.伴生种
27.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之前,世界森林面积约为()
A.40亿公顷
B.50亿公顷
C.60亿公顷
D.70亿公顷
28.温带草原在半湿润区的群落类型是()
A.草甸草原B.典型草原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29.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A.DNA突变B.RNA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0.生物群落分类实质都是()。
A.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属性、数据分组
B.按照群落自身固有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分组
C.按照对群落实体的不同看法分成不同学派
D.按照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分类群落的生态关系
二、填空题(20题)31.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
32.在海洋某深处,某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正好与其呼吸消耗相平衡,这一点就是该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
33.19世纪末,挪威为了保护雷鸟,大力奖励捕杀食雷鸟的猛禽和兽类,结果球虫病和其他疾病在雷鸟种群中广泛传播,造成20世纪初一次又一次雷鸟的大量死亡。这一事实说明,捕食者与猎物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34.磷和硼可影响光合作用的运输作用。如果缺磷或缺硼就会影响、降低光合作用,因此对光合作用起了______。
35.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______。
36.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_生物。
37.瞪羚与猎豹在奔跑上的协同进化是:瞪羚为了逃避被捕食,跑得越来越快,这种生存压力也促使猎豹加快奔跑速度。这是建立在生存竞争上的______。
38.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
39.昆虫完成某一生长发育期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常数称为__________。
40.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其他的因子则为__________。
41.能表现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42.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入侵、定居、__________和反应等阶段。
43.生态系统中的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44.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服从______定律。
45.______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初级生产者十分分散,有的成灌木状或匍匐状生长,主要是一些有很强抗旱性的植物类群。
46.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其形式,称为______或内分布型。
47.根据土壤质地组成,可以把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
48.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49.群落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也就是以______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
50.由一个物种经过趋异进化而形成很多物种的现象叫做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A.正确B.错误
52.人类活动的干扰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A.正确B.错误
53.从沿海向内陆延伸,降水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生物量也逐渐减少。[]
A.正确B.错误
54.水生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表现在通气组织发达。()
A.正确B.错误
55.逻辑斯谛增长区别于指数增长的地方就是它引入了环境容量这一参数。[]
A.正确B.错误
56.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A.正确B.错误
57.海岸潮汐带的一些蚌类是均匀分布的。()
A.正确B.错误
58.高粱、玉米、小麦等植物都是抗旱性强的植物。()
A.正确B.错误
5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60.温室效应是解释全球变暖的理论。()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62.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几个类型?
63.简述顶级群落的特征。
64.什么是引起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的主要因素?
65.简述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类型。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67.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68.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69.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70.论述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6.B
7.A
8.C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
9.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10.C
11.B
12.C
13.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14.C
15.C解析:r对策者的特点是个体小,数量多,繁殖率高,四项中只有C项符合。
16.B
17.D生态失调的原因主要受气候变化、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的影响。
18.A
19.B
20.B
21.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2.A
23.A
24.A
25.C
26.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27.C
28.A
29.D
30.A
3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32.补偿点补偿点
33.协同进化
34.间接影响间接影响
35.工业固氮工业固氮
36.指示
37.协同进化
38.绿色植物
39.有效积温
40.次要因子
41.群落最小面积
42.竞争
43.环境环境
44.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45.荒漠生态荒漠生态
46.种群空间格局种群空间格局
47.黏土黏土
48.自转和公转
49.顶级群落顶级群落
50.适应辐射适应辐射
51.B
52.B
53.A
54.A
55.A
56.B
57.B
58.B
59.Y
60.A
61.答案见解析(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62.①长日照植物。②短日照植物。③中日照植物。④日中性植物。
63.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的特征为:(1)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稳定。(3)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4)顶级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64.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使生物失去栖息地。另一方面滥砍乱伐森林、盲目开荒草原的盲目放牧和沼泽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都会引起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环境的污染。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使生物失去栖息地。另一方面,滥砍乱伐森林、盲目开荒,草原的盲目放牧和沼泽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都会引起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环境的污染。
65.自然选择就是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消除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类型,而将那些适应环境的类型加以保留。自然选择的类型有:(1)稳定性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2)定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使种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3)分裂性选择:选择对正态分布线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个体,使种群分成两部分。
66.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
67.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严格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安徽省租赁房屋租赁合同解除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多功能会议场地租赁服务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废渣运输合同环保评估与整改方案3篇
- 二零二五版公积金贷款个人公积金提取借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项目承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房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检测维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集成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机床设备采购与客户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抖音广告创意策划与投放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新型环保建材生产与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合同3篇
-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
-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科技大学
- 2024年预制混凝土制品购销协议3篇
- 2024-2030年中国高端私人会所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经营管理分析报告
- GA/T 1003-2024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规范
- 《消防设备操作使用》培训
- 新交际英语(2024)一年级上册Unit 1~6全册教案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孵化合同
- 2024年电动汽车充电消费者研究报告-2024-11-新能源
- 湖北省黄冈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