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知识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练习题-高中_第1页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知识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练习题-高中_第2页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知识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练习题-高中_第3页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知识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练习题-高中_第4页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知识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练习题-高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知识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练习题-高中一、考情介绍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承隋唐之后,连续有所进展。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富强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动身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富强、世俗文学的消失,是这一时期文学进展的特点。随着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老师资格考试中理学进展、文学艺术成就、科技成就是考查的重要内容,在此我们做好了相关练习题的整理,供大家参考。

二、典型例题

1.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得意,四时佳兴与

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问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进展的词人是()。

A.柳永B.苏轼

C.李清照D.辛弃疾

3.由于仕进的道路被堵,元代很多学问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与艺人为伍,他们把为杂剧演员编撰剧本当作谋生的手段。因此他们在编撰剧本时,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这表明元杂剧()。

A.舞台语言通俗易懂B.是阶级冲突激化的产物

C.缺少精炼的艺术特色D.完成了史书的平民化

4.下列能充分反映宋代商品经济进展状况的画作是()。

A.《洛神赋图》B.《清明上河图》

C.《天王送子图》D.《女史箴图》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月,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有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富强,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富强。

摘编自房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详细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觉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进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浪费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依据《高校》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学问。'

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进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学问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熟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此诗的大意是,闲暇的时候事事都从容拘束,睡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升起了。静观万物,都能体会到悠闲得意,人们对四季中的奇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我所遵以的"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而我所思索的事,像风云变化那样一刻不息。富贵贫贱都能保持本心,男儿能修养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英雄了,因此,人与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样的,故B项正确;道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A项错误;材料表现的是理学家所强调的"道',是静观,是去欲,是富贵不淫贱乐的人生境界,不是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项错误;道家强调无为而治,D项错误。

2.【答案】B。解析:依据"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可知,该词的风格豪迈奔放,属于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其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润的社会人生,故B项正确;柳永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AC项错误;辛弃疾是豪放派,但是材料的评价是对苏轼的评价,D项错误。

3.【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他们在编撰剧本时,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可以得出元杂剧舞台语言通俗易懂,故A项正确。

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为东晋顾恺之作品,故AD排解;《清明上河图》为宋代张择端作品,反映宋代商品经济进展状况,故B正确;《送子天王图》为唐代吴道子作品,故C排解。

5.【参考答案】

(1)市民阶级正式产生。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3)进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