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
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1
一、班会时间:
20__年5月15日
二、班会地点:
五二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长
五、班会主题: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六、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关于地震的相关常识,以及在
地震来临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进行避震等。让学
生懂得怎么样进行避震减灾,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内容:
1、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第1页共18页
2、使学生学会判断大震前的前兆;
3、让学生懂得地震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及其避震要点;
4、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伤害的图片和资料,采用主持人介绍避震
减灾的尝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进行避震减灾,组织学生在模
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演习。
九、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3、组织学生学习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状
况。
4、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十、活动小结:
1、活动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
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
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
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在整个活
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
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
第2页共18页
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不足之处:
(1)、班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2)、在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过程中,
秩序出现一点混乱,但在主持人的维持下得到很好控制。
(3)、在组织讨论和交流时学生的发言不够踊跃,可知学生的准
备活动不充分。
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2
活动目的:
1.马上就一年了,回顾历史了解汶川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
2.掌握灾害时自救的常识。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男: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这一时刻,是全人民都
不该忘记的时刻。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
了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也是历史罕见的。
此次地震,振源只离地表30km,振动了大半个。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400个原子弹的威力,且余震多达一千多次。可谓是天将降大难于!
女:瞬间,有多少人的生命轨迹发生了逆转,他们不得不接受
生离死别,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家园变成凄惶的废墟。在那片废墟上
的是形单影只,哭红双眼的家人和一只只仿佛在留恋徘徊的黑色蝴蝶。
第3页共18页
男:让我们随着短片,走进这令人沉痛的汶川大地震,为死去
的同胞默哀!
(放视频《快一年了!回顾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事件》)
女:面对灾难和死亡,人们没有屈服。伴随着温总理奔忙的脚
步,我们的心里一直燃烧着希望;在房梁塌陷的一瞬间,是教师完全
燃尽正旺的生命,照亮孩子稚嫩的脸庞;面对救援战士“再让我救一
个”的呐喊,我们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男:让我们把一首诗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送给灾区的
人民,让故去的人们得以安息!诗朗诵。
二、诗歌朗诵《孩子,抓紧妈妈的手》
三、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
女:大地震已造成6万9千多人死亡。数字是触目惊心,令人
沉痛的。但是在此次大地震中,与北川相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学生
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究其原因,是校长叶志平4年来坚持组织
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时,1分36秒内全校师生2多人按指
定路线有序撤到操场上。
男:痛定思痛!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常识,就能
在灾难中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地震发生后,同学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言)
女:看来,汶川大地震确实教育了我们,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
自救常识,让我们再来讨论如果其他灾害发生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四、小组讨论上一个问题。
第4页共18页
五、主题班会。
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
团结一致,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我们怀着希望起程,一切困难、灾难
都将被我们踩在脚下。
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
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
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
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
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
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第5页共18页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
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
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
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
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
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发布临时地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
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
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
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第6页共18页
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
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
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
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
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
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
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
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f.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
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四、本课小结
本堂课我们通过图片,儿歌,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
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
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我们预期目的。大家都
是好样的。
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
____
第7页共18页
六、课外拓展: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考他们掌握多少防震知
识。
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4
一、公众防震知识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
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
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
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看一
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
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
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
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
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
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
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第8页共18页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震时人们能
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
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
的希望。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
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
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
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
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
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
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
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
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
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
第9页共18页
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
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
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
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
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的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
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
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
设法转移。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
要昼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
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
爆品仓库等。
6、如果被埋压如何处理
第10页共18页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
尽量改善自已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
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
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
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
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
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
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7、积极参加自救互救
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
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
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
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
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
人员,以增加帮手。
8、灾后特殊情况下的生活小常识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512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班会教案5
【班级】
第11页共18页
二年级
【班会目的】
1、掌握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关爱生命,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
【时间】
20__年5月12日
【班会内容】
一、话题引入:
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每
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__年的唐山大地震,20__
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二、地震的.前兆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发生之前有时会有一些前兆,我
们如果能掌握这些前兆,就会对地震的预防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
如地震前往往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
畜惊慌、野生动物反应异常,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
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决不能预报“地震了”,
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三、地震发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
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
第12页共18页
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四、学习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
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
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
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
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学生在学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教室上课的,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
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
上去!如果正在操场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
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
离,必要时应当在室外上课。
3、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
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
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
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
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
第13页共18页
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
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
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
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
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
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
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
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
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
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
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
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
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
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
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第14页共18页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
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户外如何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
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
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
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6、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
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
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
易爆气体。
7、专家建议,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
第15页共18页
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
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
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
可能从室内跑出去。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
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
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
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
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
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
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
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
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
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
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需要特别注
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
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
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