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睡眠障碍_第1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_第2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_第3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_第4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卒中后睡眠障碍

周官恩目前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2023/4/28我们的睡眠左图:反映正常睡眠阶段的EEG模式右图:睡眠阶段(觉醒→S1→S2→S3→S4→S3→S2→REM→S2→S3→S4→S3→S2→REM......)目前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2023/4/28人类一生的睡眠模式目前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卒中后睡眠障碍卒中引起的睡眠障碍(poststrokesleepdisordersPSSD)又称器质性睡眠障碍,主要是指睡眠质量、数量或时间发生紊乱,包括睡眠结构紊乱、睡眠持续时间异常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患者功能恢复,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PasicZ,SmajlovicD,DostovicZ,etal.Incidenceandtypesofsleepdisordersinpatientswithstroke[J].MedArh,2011,65:225-227.目前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卒中后睡眠障碍是疾病较重的一个标志,多发生于高龄患者。研究显示,合并睡眠障碍的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重,住院及康复时间延长,甚至会增高病死率。卒中后睡眠障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且表现形式多样,因此在制订治疗策略时应综合考虑。目前五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主要表现形式失眠:即睡眠起始和维持困难、早醒、睡眠质量低并引起白天不适(无力、疲劳、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易怒);嗜睡:夜间睡眠时间延长或常见日间过度睡眠。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呼吸事件,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SAHS)、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目前六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主要表现形式发作性睡病:即使夜间没有持续的睡眠不足,日间仍有很强的难以抵御的发作性睡眠症状。异象睡眠:夜间入睡后常伴有精神症状,如自语、不自主摸索动作、兴奋躁动、情绪欣快或愤怒发作、强哭等精神症状,睡行症、睡惊症。目前七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目前八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的流行病学国外研究显示,高达78%的急性卒中患者伴发睡眠障碍,而国内报道PSSD约46%不同睡眠障碍形式发生情况有所不同。我国香港有研究报道睡眠呼吸障碍见于67%的卒中患者,国外为44%~95%。失眠作为卒中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之一,国内报道急性卒中失眠发生率为57.9%,国外报道为56.7%。国外研究显示日间嗜睡见于近一半的卒中患者,与我国香港的数据一致(47%)目前九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的流行病学发作性睡病见于0.5%的患者,而国内未见相关报道。可见约半数的卒中患者伴发睡眠障碍,明显高于临床明确诊断的病例数。因此,临床医师对PSSD的诊断应引起重视。SandbergO,FranklinKA,BuchtG,etal.Sleepapnea,delirium,depressedmood,cognition,andADLabilityafterstroke[J].JAmGeriatrSoc,2001,49:391-397.目前十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

PSSD相关危险因素目前认为,PSS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解剖部位、神经生物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学因素。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解剖部位PSSD的发生与睡眠-觉醒系统调节障碍有关,基于动物研究的“触发转换”双稳态模型是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一种睡眠-觉醒调节模型。该模型认为觉醒维持系统包括组胺、腺苷、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类、下丘脑分泌素等神经递质,以及脑干神经核、下丘脑视前核及丘脑等解剖结构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睡眠与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与REM睡眠及觉醒的维持有关五羟色胺5-HT:与NREM睡眠有关,乙酰胆碱Ach:主要与REM睡眠的维持有关γ氨基丁酸GABA:有镇静作用目前十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卒中患者上述解剖结构受损可打破稳态,引起睡眠-觉醒紊乱,产生睡眠障碍,如睡眠维持区域(如下丘脑视前核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及觉醒维持区域(如下丘脑背外侧增食素能神经元)受损时,两者之间的功能失衡可导致失眠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与卒中部位是否存在相关性,与哪些部位相关,尚无确切结论。有研究认为卒中病灶发生在额叶皮质、基底节区、脑干部位时PSSD的发生率高。一项纳入200例急性卒中患者的研究,将病灶部位分为左、右及双侧大脑半球,分析卒中侧别与睡眠障碍的关系,结果虽然显示右半球病变发生卒中睡眠障碍高于左侧,但差异无显著性。目前十五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卒中部位不同,睡眠障碍具体形式也有所不同。众所周知,丘脑、中脑或脑桥卒中可引起嗜睡。延髓卒中如Wallenberg综合征时可导致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十六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神经生物学因素5-HT对觉醒-睡眠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5-HT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中缝核,其降解产物主要为5-羟吲哚乙酸(5-HIAA)。目前研究多以5-HIAA/5-HT(即5-HT转化率)作为5-HT能神经元兴奋性指标。Imeri等用伏安法在体内测试细胞外5-HIAA浓度发现,与睡眠期相比,觉醒期5-HT的转化率明显升高,提示觉醒状态的维持需要高水平的5-HT释放。因此,若卒中病灶部位5-HT能神经元受损,导致5-HT释放减少,可引起睡眠障碍。目前十七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褪黑素(melatonin,MT)与睡眠同样密切相关。已证实MT对睡眠障碍具有改善作用。MT的分泌受光周期的调节,其水平呈昼夜节律改变,夜间MT分泌量明显高于日间。研究发现卒中患者MT依然存在昼低夜高的分泌节律,但夜间血清MT浓度明显降低,卒中后日间嗜睡患者夜间血清MT下降更显著,可见MT浓度、节律的改变可能是产生PSSD的一个主要的原因目前十八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社会心理学因素可能影响PSSD发生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有多种,包括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居住状况,和精神心理状态如抑郁、焦虑、认知等Leppavuori等的研究中51.6%的卒中失眠患者同时伴有抑郁症状,31.2%伴发焦虑,24.2%出现认知障碍。Palomki等将卒中患者分为失眠组及对照组,将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居住状况、卒中严重程度及卒中部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抑郁是卒中急性期及慢性期伴发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十九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的发生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卒中病灶本身可引起睡眠-觉醒系统调节障碍及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影响睡眠节律;卒中导致的其他生理及心理伴发疾病可加重睡眠障碍;外界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睡眠产生影响。因此,及早发现PSSD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较早作出PSSD诊断,及时给予干预。目前二十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的诊断PSSD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评估,参照诊断标准,同时结合心理筛查量表,对PSSD类型、严重程度作出评价。睡眠日记是一种比较直观且容易评估睡眠的方法,可获得患者睡眠相关信息、夜间睡眠变化情况以及造成睡眠障碍持续存在的因素等信息,可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严重程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改变情况,可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和治疗效果。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多导睡眠图PSG(polysomnography)是通过监测躯体多种生物电活动和生理活动研究睡眠的重要手段,需同步记录脑电图、眼动图、肌电图、鼾声强度、体位、呼吸和心电图等多种生理指标,其中前3项为判断觉醒、睡眠并进行睡眠分期所必需。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诊断标准PSSD的诊断前提是有卒中病史,且符合睡眠障碍不同表现形式的临床特征。目前采用的主要诊断标准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以上各诊断标准均对睡眠障碍的不同形式给出了明确定义,失眠、嗜睡症、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障碍等,国内多采用CCMD-3诊断标准。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心理测查量表PSSD的心理评估量表可分诊断量表和症状量表。前者是基于诊断标准编制的,为诊断标准服务的量表,使诊断过程及资料收集量化;而后者主要用于评估睡眠障碍严重程度,不具有诊断功能,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诊断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InsomniaScale,AIS):其诊断依据是ICD-10系统,用于评估失眠严重程度;睡眠障碍问卷(SleepDisordersQuestionnaire,SDQ):基于DSM-Ⅳ制定的,主要用于失眠的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leepDysfunctionRatingScale,SDRS):主要与CCMD-3配套使用。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症状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s,PSQI)由精神科医生Buysse于1989年编制,评定患者0~3分4级评定,总分值21分,高于5分提示睡眠质量差,得分越高病情越重。该量表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试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广泛用于一般人群及各种疾病的睡眠质量的综合评价。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SleepinessScale,ESS)由Johns1991年制定,用于评定日间嗜睡程度,共有8项因子,按0~3分4级评定,总分值24分,超过6分则提示存在嗜睡。可用于以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的筛查。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目前三十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PSSD的治疗PSSD与卒中本身有关,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治疗方案,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综合治疗手段。选择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安全性,如对失眠患者选择镇静催眠药物时,应考虑呼吸抑制、药物成瘾、跌倒风险、认知损伤等副作用,结合患者身体耐受性,慎重选择。因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扎来普隆、唑吡坦治疗安全、有效,临床实践中多作为首选。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2023/4/28睡眠障碍的治疗2.心理治疗认知疗法、睡眠限制治疗刺激控制疗法松弛疗法、光照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漂浮疗法睡眠卫生教育1.药物治疗2.心理治疗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2023/4/28漂浮治疗漂浮治疗可使与紧张有关的生化物质下降,并可保持几天或几周。漂浮疗法——一种放松疗法●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使患者漂浮在特制的漂浮液上,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语、特定的音乐、影像等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由于漂浮液的浮力作用,患者可轻松漂浮在液面上,漂浮液的温度与体温相同,整个身体就像没有边界一样“融化”了,“重量感”也随之消失了。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失眠入睡困难者给予速效镇静催眠药物,如咪达唑仑、三唑仑和扎来普隆等;早醒者给予中或长半衰期镇静催眠药物,如艾司唑仑、地西泮等;睡眠维持困难(频繁觉醒)者给予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镇静催眠药物;伴有焦虑或抑郁者应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等,可加用选择性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治疗,疗效肯定。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觉醒障碍可使用多巴胺能药(如莫达非尼或哌甲酯)或兴奋性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据文献报道,旁正中丘脑卒中患者服用溴隐亭、莫达非尼和哌甲酯能改善睡眠行为。卒中康复早期应同时使用左旋多巴和哌甲酯,其作用至少有助于改善觉醒障碍。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四十页\编于十七点OSA对伴有OSA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