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电动管理制度3篇_第1页
手持电动管理制度3篇_第2页
手持电动管理制度3篇_第3页
手持电动管理制度3篇_第4页
手持电动管理制度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持电动管理制度3篇【第1篇】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制度

总则

手持电动工具是手直接接触带电设备进行操作生产的小型设备,极易发生漏电、短路等问题。为防止手持电动工具造成伤亡事故,保护操作者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凡属下列小型设备均为手持电动工具:电搬子、手电钻、手用电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等。

2各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由各单位工具室统一保管,个人不得长期保存各类电动工具。

3各单位工具室必须严格执行借用制度,严格借用手续,借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天。

4电动工具借出和收回时,工具室应严格检查插头、导线等有无破损、变形、失灵和松动,不得带病借出。

5各类手持电动工具每月5日前由工具室进行定期检查,每季度初5日前由本单位电工进行检测绝缘电阻,按检查表填好记录,由工具室保存,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6各单位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设立台帐,以便安全人员随时检查或抽查。

各单位经常使用的电烙铁,可不保存工具室,但必须专人负责。小组统一按此制度进行定期检查。

7手持电动工具检查表表样:

单位:手用电动工具定期检查表

检查

日期

工具名称

使用

电压

检查情况

插销

导线

绝缘电阻

其他

检查人:年月日

【第2篇】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制度格式怎样的

总则

手持电动工具是手直接接触带电设备进行操作生产的小型设备,极易发生漏电、短路等问题。

为防止手持电动工具造成伤亡事故,保护操作者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凡属下列小型设备均为手持电动工具:电搬子、手电钻、手用电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等。

2各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由各单位工具室统一保管,个人不得长期保存各类电动工具。

3. 各单位工具室必须严格执行借用制度,严格借用手续,借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天。

4电动工具借出和收回时,工具室应严格检查插头、导线等有无破损、变形、失灵和松动,不得带病借出。

5各类手持电动工具每月5日前由工具室进行定期检查,每季度初5日前由本单位电工进行检测绝缘电阻,按检查表填好记录,由工具室保存,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6各单位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设立台帐,以便安全人员随时检查或抽查。

各单位经常使用的电烙铁,可不保存工具室,但必须专人负责。

小组统一按此制度进行定期检查。

7手持电动工具检查表表样:

单位:手用电动工具定期检查表

检查

日期

工具名称

使用

电压

检查情况

插销

导线

绝缘电阻

其他

检查人:年月日

【第3篇】公司手持电动工具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1

范围

手持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挪动性大、振动较大,容易发生漏电及其他故障。触电的危险性较大,故在管理、使用、检查、维护上应给予特别重视。本制度规定了xxxxxxx水电有限公司各种常用手持电动工具保管、使用、试验、维护检查要求,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gb3787-2006)

《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力生产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2014试行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a版)》

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3.1

ⅰ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3.2

ⅱ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ⅱ类工具分绝缘外壳ⅱ类工具和金属外壳ⅱ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类结构符号“回”。

3.3

ⅲ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4

选购

4.1

所购买的工具及其附件必须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取得安全认证。

4.2

工具出厂时,必须附有随带的详细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应有独立的章节说明工具使用时的安全要求,其内容必须包括必须注意的事项,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4.3

工具的销售和使用单位所经销和使用的工具必须具有安全认证标志。

4.4

在正常运输中,必须保证工具的安全技术性能不受震动、潮湿等的影响。

5

保管

5.1

工具必须存放在干燥、无有害气体和腐蚀性物质的场所。

5.2

各使用部门、班组需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类进行编号,制定清册,定置存放,明确责任人。

5.3

部门、班组安全员应按检查试验周期对部门及班组的工具进行定期检查,需做试验的应定期进行试验并记录备案。

5.4

部门及班组安全员负责统一管理并建立安全工器具台帐。台帐包括安全工器具清册、定期检查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书、产品使用说明书等

6

使用

6.1

工具在使用前,操作者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或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6.2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整洁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6.3

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6.4

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应使用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电器及ⅱ、ⅲ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同时应有人在外监护。此类场所严禁使用ⅰ类工具。

6.5

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6.6

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检查

6.6.1

外观检查:

6.6.1.1

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

6.6.1.2

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

6.6.1.3

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

6.6.1.4

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6.6.1.5

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牢固。

6.6.2

电气检查:

6.6.2.1

通电后反应正常,开关控制有效;

6.6.2.2

通电后外壳经试电笔检查应不漏电;

6.6.2.3

对于旋转工具,通电后观察电刷火花和声音应正常。

6.7

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场所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其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能拖拉在地。

6.8

电源开关或插销应完好,严禁将导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钩在开关上。特别要防止将火线与零线对调。

6.9

ⅰ类工具电源线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线。

6.10

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当电源离工具操作点距离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应采用耦合器进行联结。

6.11

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

6.12

插头、插座中的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只能单独联结保护线。严禁在插头、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接地极与中性线联结起来。

6.13

工具的危险运动零、部件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等不得任意拆卸。

6.14

操作手电钻或电锤等旋转工具,不得带线手套,更不可用手握持工具的转动部分或电线,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电线被转动部分绞缠。

6.15

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

6.16

在高空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下面应设专人扶梯,且在发生电击时可迅速切断电源。

7

检查维护

7.1

工具必须由专职人员按以下规定进行定期检测

7.1.1

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一次。

7.1.2

在湿热和常有温度变化的地区或使用条件恶劣的地方还应缩短检查周期。

7.1.3

工具的定期检查,除外观检查外,还必须测量工具的绝缘,用500v兆欧表测试,ⅰ类不低于2mω,ⅱ类不低于7mω;ⅲ类不低于1mω。

7.1.4

长期搁置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小于上表的规定,必须进行干燥处理或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7.1.5

工具如有绝缘损坏,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7.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由专职人员进行,同时应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或仪器。

7.3

修理后的工具,不应降低原有防护性能。对工具内部原有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漏装,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调换。检修后的工具其绝缘电阻,经用500v兆欧表测试,ⅰ类不低于2mω,ⅱ类不低于7mω;ⅲ类不低于1mω。工具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