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核潜艇_第1页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_第2页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_第3页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_第4页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世界上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01发展沿革总体评价技术特点目录0302基本信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俄文:Курск,英文:Kursk,舷号:K-141),是苏联/俄罗斯海军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中服役的第12艘,艇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的决定苏德战争胜负的大规模装甲战役之一的城市库尔斯克命名。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属于949A型艇,是苏联/俄罗斯第四代巡航导弹核潜艇,是单艇火力强大的海军武器装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俄罗斯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是俄罗斯海军反航空母舰的核心力量。库尔斯克号核潜艇1992年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工,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月正式列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时发生爆炸并沉没,艇上107名乘员、11名舰队级的高级将领和助手共计118人全部遇难。2021年8月12日,俄罗斯多地举行仪式,悼念21年前因爆炸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中118名遇难官兵。11月22日,俄罗斯北方舰队前司令波波夫海军上将表示,于2000年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原因为与北约潜艇相撞。发展沿革研制背景服役历程建造沿革发展沿革研制背景库尔斯克号冷战时期美国快速航母作战编队具有深入敌方领土,执行战略核攻击的能力,苏联海军一向把攻击美国海军航母编队保卫本土不受严重威胁作为主要战略使命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近20年的努力,苏联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发展取得大成就,先后建造了29艘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回声II级)、17艘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查理级),对美国和西方国家海军构成相当大的威胁。尽管如此,苏联无论是在巡航导弹还是在核潜艇上,既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在20世纪70年代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尼米兹级航母的服役,对苏联又构成新的威胁。因此苏联需要发展新的核潜艇,遂于1969年提出建造一级新型高性能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战术技术任务书。建造沿革949A型侧视图1969年,新型核潜艇由红宝石设计局开始设计,总设计师为P·P·普斯蒂采夫。1977年,普斯蒂采夫去世后改为Y·L·巴扎诺夫。总监督师为海军的B·H·伊万诺夫,新型艇的设计代号为949,该型潜艇是在苏联前几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1978年,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首艇在苏联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402厂(现为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厂)开工建造,1980年4月下水,1982年服役,艇号K-525。949型各项主要性能较好,但由于在设计时片面追求减少排水量,结果导致艇上设备配置密度过大,造成维护困难,从而影响了整个潜艇的适修性。此外潜艇的储备排水量有限,也不能满足降噪改进的需要。因此在建造两艘后,从第三艘起项目代号由949变为949A型。北约将前两艘949原型艇命名为奥斯卡I型,而将后续建造的949A型称为奥斯卡II型,统称为奥斯卡级。1992年,库尔斯克号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工建造,1994年下水,同年12月正式开始使用。服役历程库尔斯克号1995年1月,库尔斯克号经过一名东正教牧师“洗礼”后,正式列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第41巡航导弹核潜艇大队。1990年代中期,北方舰队受军费紧缩的打击非常大,包括库尔斯克号在内的多艘潜艇被搁入巴伦支海畔的船坞里锈废,除最基本的设备外其它设备维持不良,其中包括寻找和营救设施,直到1990年代末才获得部分恢复。1999年,库尔斯克号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到地中海的侦查任务,在科索沃战争监视美国海军的第六舰队。2000年8月10日,库尔斯克号开始参加苏联解体后自服役6年来最大的军事训练,俄罗斯整个北方舰队编队出海,以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方式检验装备和武器。英、美间谍潜艇受命潜入这一海域,旨在掌握这一非同寻常的军事演习的情况。库艇在演习中的任务是搜寻并歼灭“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它发射了一枚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北约称SS-N-19反舰导弹,又称P-700“海难”)教练弹,发射一切正常。事故发生K-141库尔斯克号沉没地点2000年8月12日当地时间11:28(协调世界时07:28),库尔斯克号进行了鱼雷攻击演习,对“彼得大帝”号发射了一枚操雷,这次发射导致了惨剧发生。为了进行鱼雷攻击,艇长利亚钦上校将潜艇上浮到潜望深度,除潜望镜和天线之外,还升起了电子侦察设备对假想敌进行电子侦察。当时舰艇编队约在距库艇30海里的海域,舰队严阵以待,可是鱼雷始终没有发射出去。接近中午时分库艇爆炸,随后潜艇沉入北方舰队驻地摩尔曼斯克西北157千米、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沉没点离谢维尔摩尔斯克约135千米,地理位置是......技术特点设计特点艇型结构动力系统艇载武器技术特点水声系统隐身技术艇电系统技术特点设计特点949和949A型侧视比较图949A型潜艇比949型艇体加长了11米,增大了尾舵,另外由于949型辐射噪声较大,所以949A型采取了较多的降噪措施。此外949A型还增加了一个舱室,艇上武器和设备及内部布局均得到了改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居住性,由此排水量增加了900至1600吨。949A型既保留了原型艇的全部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且具备可持续改进性。库尔斯克号的主要使命是在靠近苏联的海域内,占据敌方舰队的前方阵地,在最大射程内用多枚导弹攻击以美国海军为首的敌方航母作战编队,以及其它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超级油轮、运兵船等高价值的军辅船和民用船舶。同时保护苏联的战略核潜艇,使敌方攻击型核潜艇难以接近苏联海军的舰队和基地。库尔斯克号攻击敌方航母或海上舰船的作战方式有:阵地设伏、区域游猎、引导截击、长途奔袭、追击攻击等;对近距离目标主要以53型/65型鱼雷实施攻击,对远距离目标主要以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实施攻击,可单发,也可以齐射;反潜作战时,接到反潜命令后,高速机动接近预定的反潜海域,低速隐蔽搜索航行,声呐采用被动模式;发现目标后,使用反潜导弹或反潜鱼雷直接实施攻击。艇型结构艇型949A型K-266前视图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它采用水滴型艇体,长宽比近似于8,艏部为水滴形。该型潜艇的艉部结构与西方国家的水滴型有所不同,它有两个圆锥形尾,两部螺旋桨轴分别从两个锥形艉中斜向伸出,采用十字形尾舵。指挥台围壳较长也较高大,长约32米,在内部设有漂浮救生舱,可供全部艇员从极限下潜深度集体逃生。为了在北极地区更容易破冰浮出,指挥台围壳装设了加强板,围壳顶做了圆形加强盖。潜艇首水平舵设在艏部艇身,可以收回艇体中,另其艉舵鳍上有一处与667BDRM型战略核潜艇(北约称德尔塔IV型)相同的管状结构,用于收放拖曳声呐阵列。结构949A型与美国洛杉矶级外形尺寸对比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部分采用了屈服强度与美国HY-130钢相当的含高镍高铬的钢材制造壳体,部分则采用了钛合金材料制造,抗腐蚀性强,磁性弱,很难被地磁异常探测器发现。库尔斯克号采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双壳体结构,为变直径的圆筒形耐压壳体,中部直径8.5米,两层壳体之间有2/3米至4米的间距,所以艇体很宽大,艇体艉部为非耐压壳体。库尔斯克号采用大储备浮力、小分舱的结构形式,艇的储备浮力超过30%,任一耐压舱室和与其相邻的两个舷侧主压载水舱的一舷被损,仍能够保证水上不沉性,因此潜艇的生存能力优异......动力系统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打开的导弹发射筒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采用两套核动力装置互为备用,反应堆为两台VM-5紧凑布置压水堆,沿艇中心线串联布置,可提供轴功率73.5兆瓦,堆芯寿命12年以上,可使潜艇连续航行30万海里。为了提高了动力装置和潜艇的生命力,库尔斯克号的两台齿轮传动式汽轮主机组分别布置在Ⅶ舱和Ⅷ舱,经过减速器带动两根螺旋桨轴。潜艇一舷动力装置中的任一部件或整个装置损坏,完全可用另一舷的来取代。库尔斯克号设有两台ДГ-190型汽轮发电机,还有两台侧推装置。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能在主动力装置停止工作时的工况下提供动力,还能设置一种“值班”工况,以保证其自动启动和在汽轮发电机停止供电时承载电力负荷。艇载武器库尔斯克号上的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的主要武器为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系统,布置在艇前中部指挥台两侧的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每侧有6个矩形盖板,长约7米,宽约2米,每个矩形盖板下装2具导弹发射筒,与垂线成45度斜角布置,共搭载24枚。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是一种中远程超音速掠海飞行多用途导弹,射程20至650千米,可从水下发射,战斗部为750公斤常规炸药或500千吨TNT当量核装药。库尔斯克号还装有4具533毫米和2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一说为4具),配备快速装填装置,可发射53型鱼雷、65型-76鱼雷(事故发生源头)、RPK-2暴风雪/“海星”反潜导弹和RPK-7劲风/“牡马”远程反潜导弹,总共可装载量为28-32枚。2011年以后,949A型部分艇还将进行改装,装备3M-55“红宝石”巡航导弹(北约称SS-N-26,又称P-800“缟玛瑙”导弹)和“俱乐部/口径”3M-54巡航导弹(即SS-N-27对陆攻击型巡航导弹改进型,北约代号SS-N-27A),并在指挥台围壳内安装对空导弹系统,这使其战斗能力进一步加强。水声系统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装备有МГК-540“鳐-3”综合声呐系统,包括“鲨鱼鳃”型中低频主/被动搜索和攻击声呐,“鼠鸣”型高频主动攻击声呐,“鲨鱼肋”型低频被动舷侧阵声呐和用于被动搜索远程警戒的“金字塔”型甚低频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艇电系统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装备有自动化、高精度、扩大作用半径和处理大容量信息的“牧熊星座-949米”型导航系统,此外还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六分仪等。949A型K-456参加海上阅兵库尔斯克号的潜望镜在指挥舱上部,艇上装备的雷达为“窥探对”型I波段对海警戒雷达,“场灯”、“方环”型侦察雷达,“穿孔盘”型火控雷达。通信系统有自动无线电通信系统,“活动弹簧”型卫星通信设备,低频与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此外还装备了作战控制情报系统和先进导弹射击指挥仪,具有多目标攻击程序和抗干扰能力。电子对抗设备有“圆边帽”型、“团砖”型、“棒砖”型电子对抗措施,“克里姆”-2型敌我识别器。隐身技术949A型K-266后视图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配备的核反应堆能在冷却剂30%功率的情况下实现蒸汽发生装置的自然循环,不需要接通一回路的离心冷却泵,而这个泵是反应堆正常循环时的“噪声大户”,也是核潜艇的主要噪声源,因此往往在低噪声航行时使用自然循环。其次,艇内重要机械设备全都采用组合式结构降噪,机械装置和机组使用双层减振,安装浮筏式整体减振机座,对管路安装也采取了减震措施,螺旋桨改为7叶大侧斜螺旋桨,艇体外表面还敷设了起隔声和吸声作用的消声瓦。机械减振、主动抑制噪声和艇体消声瓦能降低某一窄频带的噪声;而消声瓦、改进的螺旋桨和低噪声的主动力装置,则可以在宽频范围内降低潜艇的总声级。总体评价性能评价沉没原因情景回溯祭奠仪式总体评价性能评价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可在近海海域巡逻,也可在远洋独立作战,对目标实施突然攻击,它具有攻击力强,结构独特、生命力强,辐射噪声低、隐身效果好,功率大航速高、机动能力强,居住性好的特点,但其安全性较差,缺乏自救能力。这种功能比较专一,排水量大的核潜艇今后不会再发展,而改成发展排水量在万吨以下的巡航导弹型与攻击型相结合的多用途多功能型核潜艇。沉没原因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打捞后图片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沉没是俄罗斯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潜艇事故,灾难发生后,俄罗斯官方立即展开了秘密调查,库艇失事原因曾众说纷纭,从潜艇相撞、被“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误击、鱼雷爆炸、触水雷、触礁、遭人破坏到耸人听闻的水下交战,种种传闻不一而足。库尔斯克号失事猜想总共有十几种,几乎穷尽了人类的想象力。事后,根据对挪威科学家监测到的巴伦支海两次爆炸形成的地震波进行分析发现,前后两次地震波的波形惊人地一致,这一证据证明,第一次爆炸并未炸破潜艇的固壳,但它引发了一场无法控制的大火,正是这场大火引爆了其它的鱼雷,“不沉的潜艇”也难以承受如此剧烈的爆炸。潜艇相撞库尔斯克号俄罗斯海军曾提出库尔斯克号曾和外国潜艇发生相撞,事发当日的巴伦支海上并非只有北方舰队,至少还有2艘北约潜艇在监视俄罗斯的演习,1967年以来,俄罗斯海军已有25起潜艇相撞事故记录在案。甚至连英国海军都认为库尔斯克号是因碰撞而沉没的,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俄罗斯海军还公开过一张美国潜艇孟斐斯号的卫星照片,它正停在挪威的军港内,拍摄时间是库尔斯克号沉没后7天。俄罗斯认为,照片足以证明这艘美国潜艇曾经受创。而美方则断然否认孟斐斯号曾发生过碰撞事故。俄罗斯海军举行记者会,在公布的图像资料中,库尔斯克号侧面似乎有一道巨大的切口,坚称这就是碰撞的证据,罪魁祸首不是孟斐斯号就是其他潜艇,也许是英国潜艇。后来挪威的一家地震研究机构宣布,库尔斯克号失踪时,它们曾探测到巴伦支海发生过一次......情景回溯库尔斯克号祭奠2000年8月12日,灾难前5分30秒。库尔斯克号准备向彼得大帝号发射一枚练习鱼雷。指挥官操作潜艇时,潜艇前端鱼雷中的过氧化氢正在渗入发射管中,聚成一滩。鱼雷操作人员打开发射管,清理电路连接。灾难前135秒,过氧化氢液体和一小块铁锈接触,体积瞬间增加5千倍。巨大的压力炸碎了鱼雷外壳,并导致煤油箱破裂。高热蒸汽引燃煤油,释放出的氧气助长了煤油的火势,鱼雷舱成了一片火海,舱内人员当场死亡。冲击波从通风管进入指挥中心,海水从发射管涌入后,库尔斯克号开始缓慢下沉。当时,21枚鱼雷就像被放在了烤炉上,500公斤煤油猛烈燃烧。当内部温度达到摄氏400度时,弹头就会自动爆炸。上午11点30分15秒,灾难发生了。在五分之一秒内,共有7枚鱼雷爆炸。超音速冲击波炸碎了库尔斯克号的密封舱壁,并朝着核反应堆冲去。但反应堆的减震器吸收了50G的力量,舱壁也阻挡了冲击波。这时在潜艇前端,耐压艇体的负荷已经超过极限,5厘米厚的钢管爆裂,水从70米长的破洞涌入潜艇。这时距离第一次爆炸仅仅几分钟。118名官兵,大多数都是当场死亡的。但潜艇后部的23人在爆炸后仍然挣扎了8个小时。14周年祭奠库尔斯克号的艇员和水面仅相距108米,都接受过训练,知道可以穿救生衣按顺序游出舱门,从而逃离深海。但这样做很危险,一旦游到大海上,他们就会随着海水漂流,在大海上失踪和冻死,他们正在等待其他船只到达潜艇的上方。他们有充足的食物和水,只要小心使用,舱内的空气也能用上好几天。但随着每次呼吸,他们都会呼出二氧化碳,即使是低浓度的二氧化碳也能够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