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_第1页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_第2页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_第3页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_第4页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

来安县三城初中陆正友

阅读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感知中心内容

阅读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明确说明对象,感知中心内容,也就是要把握

文章说明的对象及其持征:“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为材料拟定标题”等都是

常见的题型。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直接点明说明对象,如《城市视觉污染》;有的标题在指出

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还指出了其特征,如《中华瑰宝——太极拳》;有的标题则采用生动

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方法,如《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理解其修辞方法的含义,会更

容易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从分析材料人手。抓首括句和中心句等关键句,它们都会较为明确地指出段落或整

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3.也可逐段对说明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归纳小结,这样可以使隐含在文中的说明特征

显现出来。

4.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基本

结构。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注意区别“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前者概括,表述形式一般是概念,而后者较为具体,

是具体的内容。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全文说明的内容是“中

国石拱桥的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坚叫I、形式优美”。

1列乂•:

红红绿绿环保袋

①在悉尼和墨尔本街头,我常常见到人们挎一个或者拎一个鲜绿色或玫瑰红的长方形的

大袋子,颜色十分鲜艳。友人阿森告诉我,这是“环保购物袋”,通常简称“环保袋”。

②阿森的话,给我解开了环保袋之谜。我当年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我明白,超市

场免费供应的那种透明塑料袋,通常是用聚乙烯塑料或者聚氯烯塑料制成的。聚乙烯塑料、

聚氯烯塑料成为垃圾后,难以分解,给环境造成了污染。正因为这样,澳大利亚提倡用环保

袋取代聚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这种环保袋,是用无纺布做成的,成为垃圾以后,易于分

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③在美国,2007年推出的时尚环保购物袋,是用丝绸和小牛皮手工制作,可以折叠成

钱包大小,价格高达960美元,乏人问津。英国推出的“我不是塑料袋”的时尚环保购物袋,

售价15美元,也无法普遍推广。澳大利亚的环保袋走大众化之路,价格不到1美元,得到

了普遍推广。

④其实环保袋的成本不止9角9分澳币。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推动以环保袋取代塑料袋的

工作,特地降低环保袋的价格,以求能够让普通百姓乐于接受。考虑到在澳大利亚生产环保

袋,成本很高,澳大利亚政府委托中国企业生产环保袋。所以,澳大利亚街上流行的环保袋,

大都是中国制造。不过,中国虽然为澳大利亚生产了大量的环保袋,在中国本土,环保袋还

没有成为“时尚”。

⑤悉尼市政府以及广大市民的强烈的环保意识,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的。我们确实应当

加强环保观念,爱护我们的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文/叶永烈选自2007年7

月20日《新民晚报》有改动)

15.本文说明对象是:;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如果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

那么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拿到篇说明文,首先看标题,本文的标题就为考生提供了

有效信息,指出了全文说明的重点对象是“环保袋”。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仅仅从

标题获取信息,考生如果仔细写读材料,就会发现“花花绿绿”不是文章的②一④段具体说

明的内容。逐层分析并概括第②一④段的内容,可以发现“环保袋”的特征是:(1)用无纺

布做成的,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成本较高,走大众化之路步履艰难。

二、理清说明顺序

把事理或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必须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空间

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文章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

其他顺序。区分说明顺序要做到:

1.认清说明对象,判断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

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

连接内容,组织材料。例如,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

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

3.逐段概括要点,分析说明顺序。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

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

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4.排除法。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比较好判断,没有用到这两种就可判断为逻辑顺序了。

注意“从整体到局部”不是空间顺序而是逻辑顺序。

就一篇文章而言,有时不是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糅合起来,从而达到说明透

彻的效果。这就要求分析时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如《松鼠》一文,主要按照由总到分的逻

辑顺序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而第五段介绍松鼠搭窝时,则是按

时间顺序。

例文二: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

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

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

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

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

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

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

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

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

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滩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

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

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

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

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

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

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

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

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

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注释】

①流星体是指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解析首先判断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再仔细阅读文章,很容易分析出作者是先说“进入太

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然后说明为什么,最后得出结论。阅读时抓住每段首

句中的关键词,如“第一个难关”、“第二个难关”、“另一难关”、“另外”等,就能迅

速理清文章脉络。答案:逻辑顺序。

三、筛选、提取关键信息

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是我们有效阅读说明文的重要能力。筛选信息首先应明确信息筛选

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

而进行恰当取舍。概括要点时,要抓住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抓住给概念下定义或

解说的语句。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

扼要。

例文三:

哈欠声声

①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山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

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

有过的体验一•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

胎儿就会打哈欠了。

②生物学家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

意与睡醒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

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有关的肌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

诞生了。

③如果你感觉某种场合或时刻不宜打哈欠,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紧咬牙关来抑制。不过,

打哈欠的过程运行得不顺畅,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一个哈欠的持续时间虽然很短暂,不过

6秒种左右,其生理上的作用却是很显著的。在这期间,打哈欠使人“闭目塞听”,全身神

经、肌肉完全松弛,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剂。

④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温和的人更容参打哈欠。研究人员对一

些志愿者进行测试,发现那些容易打哈欠的人大多善良、敏感,容易动感情,很容易博得别

好感。

⑤至于一打哈欠就泪水汪汪,科学家认为这与大笑、打喷嚏时流泪的原理完全一样。人

眼睛里的泪腺分泌眼泪,眼泪通过鼻泪管排出,故而平对人是不会流泪的。但在打哈欠时,

口腔及鼻腔的压力增大,阻挡了鼻泪管排泄泪水,泪水流不下去,便积在眼睛里,人就变得

眼泪汪汪的。

⑥一群人在一起,其中有-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打起哈欠来。难道打哈欠有

传染性?确实如此,•些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对大脑影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

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与表示同情心的脑活动区域一致。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

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

⑦哈欠的“传染性”,可以帮助失眠者度过睡眠关。有科学家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半

身人头塑像,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头像•直在甜甜地打着哈欠。失眠者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不

-会儿就会打起哈欠,进入梦乡。

⑧打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每打一次哈欠,必有深沉悠长

的吸气,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另外,打哈欠时咽部肌群及面部几十块肌肉

随之收缩,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对脑力劳动者尤为有益。

⑨不过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旦经

常不由自主地频繁打哈欠,就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万万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脑梗塞即将

降临的信号。临床医生观察到大约有70%—80%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

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哈欠越频繁,意味着大脑缺氧越严重。

1.请说说哈欠是怎样“诞生”的。

2.为什么说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解析。这两道题重在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说明“哈欠是怎样诞生的”,

首先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第②段的末句“于是,•个哈欠诞生了”告诉考生答案应从

第②段中筛选:“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意与睡醒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

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有关的肌

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诞生了。”答“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

应”的原因时•也应首先回归原文,紧扣文本,找到可筛选的范围和段落。第⑧段中首句“打

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事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就表明该段是答案的所在。将内容进行

压缩,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1)扫哈欠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2)

打哈欠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二

四、辨析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的类型及作用

(1)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

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或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

逐一加以说明,使说明条理清楚。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本概念=本质特征+属概念。

(3)作比较:内容前后对比是作比较,可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有的有明显的语言标志“例如”,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

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列数字有具体的数目,可以精确地说明事物,给人确切、具体的印象。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

生动。

总之,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应把握''大方向"一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合理“填空”。

2.区分说明方法的主次

当文中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时,要明确哪种是主要的,便于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

总重量大约有5000公斤,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这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

这两种说明方法。那又以哪一种为主呢?粗看数字较多就断言以列数字为主,那就错了。因

为,以哪一种为主是根据说明的需要来决定的。仔细推敲后,不难发现,本题中列数字只是

手段,作比较才是目的。通过列数字来作比较,从而突出了“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

这一优点。因此,这里的说明方法以作比较为主。

3.与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的区别

分析说明方法时,还须澄清说明方法与修辞方法或表达技巧之间的区别。两者服务的对

象和表达效果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记叙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是为了把人物和事件描述

得更形象、更生动;而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还有

些同学看到叙述性文字,就概认定是“举例子”,其实有时是引用传说、故事来增强说明

文语言的生动性,激发读者的想象和兴趣,只是一•般性的叙述,是文章写作的一种技巧。

例文四:

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霎光宇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

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

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

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

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

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

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关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

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

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

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合钾、钠等矿物质,

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

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

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

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

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

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

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脸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

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

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

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类型及其作用的辨析。认真阅读第②段,文中五个数字表

明本段乒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存雪制冷,能节约大量燃油.另外,本文重在

介绍“雪”的神奇功能,这种功能为雪所有,不分时间、不分国家,因此,日本北方市民对

雪的利用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己。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降雪积存起来可以制冷的功能。

五、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关系到说明内容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对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概括

中心内容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关注语言运用的同题.如:从词语的选择、

更换、增删、调动等变化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用词要斟酌、注意分寸,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性的种表现:如《向沙漠进军》

中:“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由于长

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至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其中''侵

占”、“侵入”、“侵袭”用得十分精当,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三个词

都是动词,意义相近,但程度上是有差异的。再从语义连贯上考虑,各自用得很有分寸,相

得益彰。

2.重视具有修饰性、限制性功能的词语表意的准确性

多使用限制性词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恰当

地使用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量词,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更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

科学性。揣摩具有修饰限制功能的词语,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如去掉修饰、限制的定语或

状语与原文比较,用其他词语替换这些修饰限制性成分来比较等。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

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个

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

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句,准确地使用了“……不但……而且……还”

这一组关联词,层次清楚地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越性。同时,用递进的句式还进一步突出了

“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这一实用效果。

总之,要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有认真阅读,仔细推敲,结合语法功能和具体

语言环境去分析,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对指代成分的分析

能否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性词句,直接关系到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关键

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理清指代成分。

中心句有首括、中领、结尾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

例文五:

①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手呼。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非

线而何?所谓白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

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

则是线式的。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

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

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武与字通,自古而然。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

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臆断。别的且不

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

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

分自由,甚至自由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程度,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鬼域,一时神宫,

且不但神怪小说如此,即使写实性小说也常常如此,如《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如《三国演

义》中的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如《水浒传》中的神女天书,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

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

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

其宗。

⑥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

出世,便是金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

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

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

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

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⑦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

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从全文看,第①段中“芳邻”指什么?么?

2.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辨析这两题均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能力。关于指代词在文中指代的

内容,最关键的是要紧扣上下文,“首先”、“又”、“也”等词语指出了“芳邻”指代的

内容是多元的。从下面几个段落的首句即可找到答案: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

古典小说。朱自清说:“欣赏得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意和

用力的地方,找出那创新的与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会。”因此回答第2题要

找文中语言有特色的方面。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并运用了排比、对偶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简

洁生动,就是该段语言的特色。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三

六、理清文章结构

1.总分式:总一分一总,如《看云识天气》;总一分,如《苏州园林》;分一总,如

《日本平家蟹》。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如《向沙漠进军》

就是递进式的关系:沙漠危害一抵御沙漠进攻的方法-如何向沙漠进军•如何利用沙漠一向

沙漠进军的前途。

3.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如《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如《从甲骨文到缩

微图书》,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文章层次反映了书籍发展的几个阶

段,各层之间是连贯的。

例文六

细菌造福人类

①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利用细茵帮助制造各种食品.由于细菌会产生晦,而酶有发酵作

用,古代就利用细菌来发酵,酿出各种葡萄酒,发酵各种面点。近年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

利用细菌除了可用来帮助制造生物药品、生物塑料外,还可以多方面为人类造福。

②在工业社会,泄漏的汽油渗透到泥土里、进入地下水中,已经非常多见。它们分解成

包括能致癌的苯在内的几种合成物,苯又溶解于水中,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泥土本

来就含有数千种细菌,其中5%到10%的种类能吞噬污染物,于是科学家们就用氮、磷、氧

的化合物来培养这类细菌,使它们成倍增加,从而起到治理污染土地及地下水源的作用。

③科学家培育出一种会发光的转基因细菌,它可用作生物警报器,检测土壤和水的污染。

这种细菌接触土壤或水的样本时,如果样本无毒,它们就会发光;如果样本中含有毒素,光

芒就会变暗,毒素含量越高,光芒越暗淡。用这种简单经济的污染测试手段,可以迅速获知

有关区域的详细污染情况。此外这种细菌还能用于检测食品和药物中的毒素,也可制成便携

式试剂,帮助在野外作业的人检测水源是否可以饮用。

④隧道里一旦出现堵车,无数机动车排气管排放出大量刺鼻的废气,有害的汽车尾气常

使人离开隧道后仍感到晕眩。近年来,科学家们正在实验一种新的生物净化方案,这种方案

能够净化受到轻微污染的空气。将一台实验装置一一生物膜反应堆安置在隧道的出口,一个

巨大的通风筒将被净化的空气吸入生物膜反应堆。反应堆由一系列缸体组成,这些缸体中放

置着6万个看起来像汽水吸管一样的空心细管,废气就从这些细管中流过。细管外面的培养

基上驻扎着大量的嗜氮菌,尽管管中的空气以每秒20米的速度流动,气体中一氧化氮还是

能够透过管壁被嗜氮菌吞噬。隧道的装置每小时能净化3000立方米的空气.这种生物净化

方案还可用于隧道以外的许多其他场所。例如,在地下停车场、室内停车场以及某些车间都

可以建设配套的净化设施。

⑤科学家采用非遗传工程手段,培育出一种能净化原油的细菌。这对石油开采具有广泛

用途。一些原油因杂质过多而使开采难度增大,相当一部分被遗留在地层中无法利用。如果

将这种人工培育的细菌直接注入油井,原油中50%的硫和氮等杂质就能够被这种细菌吞噬,

降低原油的黏稠性,从而便于原油开采。这种细菌可以降低多杂质原油的开采成本。世界上

已探明的原油中60%都属于这种原油,用传统的方法开采很困难。这项技术投入使用将提

高石油开采率。

⑥细菌,作为人类的敌人,曾经“罪恶滔天”;然而,一旦为人类正确利用,其无尽的

威力必将创造出新的奇迹

第③段与第⑤段能否对调,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设计巧妙。答可以或不可以均可,只要言之有

理。示例:不能对调,因为第②一④段是写利用细菌治理污染,第⑤段则是写利用细菌开采

石油。或,可以对调,对调后的第②一④段的共同特点,是写利用细菌能吞噬污染物、一氧

化氮和原油中硫和氮等杂质的特点来造福人类,第⑤段则是写利用细菌会发光的特点,来测

试污染。

七、开放性试题

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从

而给人以知识。用文中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则是学生在准确

理解基础之上的一种能力提升。开放性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

的关注情况,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拓展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空间。它以答案的多

元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做这类试题需要我们根据要求,调动知识储备,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创新联想,

同时对语言表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类试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等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例文七

鸟巢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

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

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

标志性建筑。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建筑顶面呈鞍形,

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

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

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

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

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

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

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

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

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

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

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

的地位。

(根据有关资料编写)

下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请把它探究归纳出来,并从本文中找出•则相应

的材料补充在后面。

【材料一】国家体育场是一个不完全封闭的“鸟巢”,这样的设计既能使空气流通,又

能为观众和运动员遮风挡雨。

【材料二】在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上。网球运动员将可以使用“鹰眼”挑战裁判员的判

罚,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引入这一技术。

理念:

【补充材料】

辨析:本题设计非常巧妙,试题灵活但难度不大:既考查学生对多则材料的探究能力,

又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让考生将文中的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解释生活中的某种现象。

要顺利完成此题,考生应按题干要求紧扣文本,逐层解答。参考答案:奥运理念——科技奥

运(涉及“科技”“人文”均可)。补充材料——①”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

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造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②“'鸟

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丰在国内生产过”。③‘'在‘鸟巢’顶

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光线通过漫反射,使主线更柔和”等。(引用原

文或归纳概括均可)

专项训练

•、国宝——大熊猫

叶永烈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

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

重庆北培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

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

猫”

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

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

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

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

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

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

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

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

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

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

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唾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

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

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

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

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5公斤,像只小

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

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

1000只左右。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

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

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

有着“活化石”之称。

选自叶永烈《国宝一一大熊猫》,有删节。

1.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一中心,运用—顺序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名称的由

来、、、等情况。2.结合全文说说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

3.“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4.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5.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请你谈谈熊猫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理由。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四

二、天山雪莲有谁怜

①天山雪莲,别名雪荷花,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雪

线附近的高寒冰硬地带的悬崖峭壁之中,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稀有而珍

贵,并造就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人们奉之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②近年来,新疆天山野生雪莲惨遭破坏,不法分子采挖猖獗,专家不得不发出警告:如

果再不加以保护,不出20年,它就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③因为天山雪莲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全国各地到新疆求购者络绎不绝,收购价格逐年

递增,品质好一点的天山野生雪莲收购价,一株甚至在20元至30元之间。随着产量锐减,

价格战势必愈演愈烈。由此,采挖、收购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④现在,天山野生雪莲就像是一块“唐僧肉”,谁都垂涎三尺。每年七八月天山雪莲花

盛开的季节,成群结队的不法分子来到3000米以上的雪线采挖天山野生雪莲。由于缺乏采

挖雪莲的基本知识,他们经常在雪莲尚未开花时就连根挖走,使它们失去继续生长开花以及

播撒花粉繁衍的机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被采集来的雪莲很多都成了私自叫卖的旅游产品。

以前采挖者以当地牧民为主,现在很多旅行者也加入了这支队伍,随身携带一些“战利品”

成了他们旅行的“额外任务”.

⑤过去,冰川上的雪莲两三朵一丛,五六朵一簇,繁茂旺盛,十分好看。现在这样的盛

景已不复存在。只有在人迹罕至的岩石缝里,才能看到零星含苞待放的雪莲花。

⑥除了人为的疯狂采挖导致天山野生雪莲陷入生存困境以外,全球气候变暖也给它们

“雪上加霜”。因为气候“暖化”导致山脉积雪面积逐渐减少,雪线上升,积雪时间也相对

缩短,适宜天山野生雪莲生存的区域不断缩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

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新疆境内的天山野生雪莲已不足3000万株,

而且每年都有500万株流入市场。目前,国家已把雪莲列为二级濒危植物.

⑦雪莲的现状引起了专业人员的关注和担忧。中国科学院新强理化技术研究所利用克

隆组培技术,在天山天池人工种植雪莲,现在已有部分开花。落户于新疆天山巩留林场的保

护培育基地目前已将30万株人工雪莲从温室圃成功移栽至海拔1400米的天山山腰,成活率

达到95%.

⑧此外,为了保护野生雪莲,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天山野生雪莲限量采集制度,

例如以发放采集许可证的办法,限制天山野生雪莲的采集上市量。从去年开始,有关部门将

许可采集的天山野生雪莲总量限制在每年70万株,这一采集量较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当

地政府还规定,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天山野生雪莲采集期,其余时间为禁采期和封育

期。

⑨我们衷心希望,天山雪莲能够永远在雪山上无忧无虑地绽放。

1.综观全文,简要概括导致天山野生雪莲陷入生存困境的原因。

2.为了抢救天山野生雪莲,有关部门人士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概括回答。

3.“现在,天山野生雪莲就像是一块‘唐僧肉’,谁都垂涎三尺”,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

方法,有何作用?

4.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指出来,并简述理由。

①面对新疆天山野生雪莲惨遭破坏的现状,专家发出严重警告,不出20年,它就可能从地

球上消失。

②现在,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的面积大约只有60万公顷了。

③目前,天山野生雪莲的收购价一般在20元至30元之间,而产量锐减必将使价格继续上升。

胡楫

①一张发行过百万的地方报上,有一幅特大号彩色图片,教人在狭窄的卧室摆设一盆“顶

天(花)立地(板)”的植物,还撰文介绍,说这样做可以“让春天在家中绽放……”

②这盆巨型的有毒植物称为痕芋头,摆设在卧室,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无异于“引狼

入室”!③根据《广州植物志》,痕芋头(又名野芋头)等天南星科植物,含多种对人有

毒的酶,若其汁液触及皮肤,轻者痛痒难忍,重者则全身过敏。若误入口中,会导致舌头肿

胀,麻痹失音,直至窒息死亡。与这种有毒植物密切接触,朝夕相处,更不利于健康……

④另外,最近英国一个研究睡眠的医学家小组,经过多年深入研究认为:卧室摆放绿色

植物也不利于人们睡眠,原因是房间中绿色植物同人争夺有限的氧气。

⑤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

物在光照条件下,将由根部吸收进来的水和由叶片上的气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在叶片内合成

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的生理过程。因此,白天绿色植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

⑥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光合作用要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这种光照强度大致

相当于250~1000元的白炽灯对于1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当光照不足时,植物主要显示吸

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如果卧室绿色植物太多,深夜又没有一丝光线,植物的

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加上人们又习惯于关门睡觉,甚至有时连窗户也关闭了,卧室空气不够

流通,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睡眠。

⑦最近《健康报》报道:哈尔滨一户人家担心花木晚上受冻,将阳台上的盆花搬入卧室

过夜,翌晨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经医生诊断,原来是卧室内的盆花夜里释

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导致三人中毒的缘故。

⑧专家认为,在卧室不宜摆放绿色植物,尤其是有毒植物!一定要摆设一些植物装点卧

室时,建议使用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或小巧玲珑的肉质植物稍加点缀即可,没必要将斗大

的卧室装点得花枝招展,更不能在卧室摆放痕芋头、万年青、曼陀罗、胡敏藤、一品红、夹

竹桃、虞美人、郁金香等有毒植物。

1.这篇事理说明文的主要观点是:

2.下列说法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一致的选项是()(多项选择,少选或多选均无分)

A.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只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

晚进行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在白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而在没有光照的深夜,放出的是二氧化碳。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条件,不管是日光,还是灯光,只要光照强度大致相

当于250〜1000瓦的白炽灯对于1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就行。

D.对付卧室内“绿色杀手”的有效方法是:清除有毒植物,稍微点缀一些富贵竹之类水培

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和肉质植物即可。

E.晚上睡觉时,不能紧闭门窗,应尽可能保证卧室内空气流通。

3.本文第⑤〜⑦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就其中的

一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使用效果。

4.植物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在一定区域内,如果植物过度繁殖生长,便会泛滥成

灾,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会成为人类的“杀手」。请你联系实际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四、让人类冬眠

人类可以像动物一样“冬眠”吗?美国科学家正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有三组研

究人员都在争取第一个在人类身上试验“人工诱发冬眠”技术,全球首次试验有望在今年末

启动。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哈桑•阿拉姆是外科创伤研究专家,也是美军的医学顾问。他

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让遭受重创的病人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进入“休眠”状态,为最后的救治

争取时间。

根据他提出的观点,救护车上应当配备生理盐水,这样当因车祸受重伤的病人因血液中

钠元素过度流失造成血浆浓度下降的时候,可以在现场输入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暂时提高血

浆粘稠度。这会使病人体温可以让体温从37摄氏度下降到10摄氏度,并使新陈代谢变慢,

延缓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和伤口的恶化。这几十分钟“休眠”就可能拖住死神的脚步。

阿拉姆医生已经在几只50多公斤的猪身上进行了试验。通过这种方法,这些猪的心脏

停跳和脑电波活动停止了2个多小时,在注入温热的“血浆扩展剂”后,它们又恢复了生命

迹象,而且目前看来没有产生明显的长期影响。阿拉姆医生准备在今年末在志愿者身上进行

首例人类试验,未来可能在美军士兵身上进行,很多重伤员就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抢

救才丧命的。

此外,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复生研究中心也加入了

这场科研竞赛,不过,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我们从20分钟冬眠起步,但很快

就会想突破局限,也许会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我们还不知道。”

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在每年4-6个月的冬眠中,它们的心

跳、脉搏、新陈代谢都降到最低限度,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

美国科学家道厄已经在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一种名为“冬眠激素”的物质,它能够诱

发动物冬眠。在盛夏,如果把冬眠激素注入黄鼠和蝙蝠身上,这些动物就会有规律地长时间

沉唾。后来又在不冬眠的猴子身上做试验,发现猴子竟然也出现典型的冬眠状态,脉搏跳动

减少50%,体温也降低了。当冬眠激素的作用减弱后,猴子又逐渐恢复正常。

2005年,美国研究人员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吸入有臭鸡蛋味的氢化硫的老鼠会进入一

种假死状态一一停止跑动,接着失去知觉,慢慢进入冬眠状态,呼吸几乎完全停止,体温由

37℃下降到老鼠处在冬眠状态时间长达6个小时,在呼吸到新鲜空气后又慢慢苏醒

过来,恢复了正常的生理机能。

领导此次研究的生化学家马克•罗斯认为,所有哺乳动物可能都具有“冬眠”的潜在能

力,甚至人类也具有这种能力。而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打开这个潜在的开关,按照需求进行

冬眠状态的转换.

此前,人类“冬眠”的例子屡见不鲜。1999年,曾经有一位挪威滑雪者不幸被埋在雪下

1个多小时,在获救后人们发现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体温也从正常的37℃降到了13℃,

但是他最终还是通过治疗活了过来。

200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