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美学_第1页
产品设计中的美学_第2页
产品设计中的美学_第3页
产品设计中的美学_第4页
产品设计中的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设计中的美学第一页,共80页。第7章产品设计中的美学教学提示美的创造是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产品设计就是强调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本章介绍了产品美学的基本理论、美学的基本规律、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美等基本内容,介绍了在产品设计中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美学法则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第二页,共80页。第7章产品设计中的美学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产品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掌握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美学法则指导设计工作,能够创造性地进行产品美学功能的分析和设计。第三页,共80页。本章目录7.1概述7.2美学规律7.2.1比例与尺度7.2.2统一与变化7.2.3均衡与对称7.2.4稳定与轻巧7.2.5对比与调和7.2.6节奏与韵律7.3产品的技术美7.3.1产品技术美研究的意义7.3.2产品技术美的种类第四页,共80页。7.1概述现代产品只有具备全面的质量特征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产品质量包括物质质量和精神质量,即在现代产品设计中,除了要使产品充分地表现其物质功能特点、反映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之外,还要能充分地展示产品的精神功能,给消费者以美的感受。因此,现代产品设计必须在表现功能的前提下,在合理运用物质技术条件的同时,充分地把美学艺术的内容和处理手法融合到整个产品(形态、色彩、人-机关系、装饰等)的设计中,充分利用材料、结构、工艺等来体现产品的形体美、线形美、色彩美和材质美。

返回目录第五页,共80页。7.2美学规律7.2.1比例与尺度7.2.2统一与变化7.2.3均衡与对称7.2.4稳定与轻巧7.2.5对比与调和7.2.6节奏与韵律第六页,共80页。7.2美学规律7.2.1比例与尺度产品的形态设计必须具备合适的比例和合理的尺度,这是实现产品功能与形式以及各个部分形式美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如图7.1所示)。第七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1.比例比例指的是产品造型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对比关系以及整体或局部自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尺寸关系。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比例关系有以下两种:

黄金比及黄金矩形

根号矩形注:本课件幻灯片左侧图片点击可放大。第八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1)黄金比及黄金矩形黄金比例是指将任意长度为L的直线AB分为两段,使其分割后的长段AC与原直线长度之比等于分割后的短段BC与长段AC之比,AC∶L=BC∶AC如图7.2所示,C点称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BC∶AC=0.618,这个比值关系与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体的比例关系是一致的,人体的大部分结构的比例关系也是0.618,所以,这个比例关系是产品设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比例。黄金比例第九页,共80页。7.2美学规律1)黄金比及黄金矩形黄金比例作图第十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2)根号矩形根号矩形是黄金比例进一步实用化的变形,它的特点是矩形的宽与长的比例分别是、、等一系列比例形式所构成的系数比例关系。在此系数比例中,、、矩形的比例关系最为接近黄金比例,因此,这3种矩形在产品设计中最为常用。根号矩形第十一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2)根号矩形正方形外作图法

正方形内作图法

根号矩形作图第十二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1)人体结构的16个黄金点:肚脐:头顶和足底的分割点。咽喉:头顶和肚脐的分割点。左膝关节:肚脐和左足底的分割点。右膝关节:肚脐和右足底的分割点左肘关节:左肩关节和左中指尖的分割点。右肘关节:右肩关节和右中指尖的分割点左腕关节:左中指和左肘关节的分割点。右腕关节:右中指和右肘关节的分割点。第十三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人体结构的16个黄金点:左乳头:乳头所在躯干(肩头到耻骨间)左侧纵轴上的分割点。右乳头:乳头所在躯干(肩头到耻骨间)右侧纵轴上的分割点。眉间点:发际到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的分割点。鼻下点:发际到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的分割点。唇珠点:鼻底到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的分割点。颏唇沟正路点:鼻底和颏底间距下l/3与上中2/3之分割点。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和右1/3的分割点。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和左2/3的分割点。第十四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2)人体结构的12个黄金矩形。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为间距长。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左手轮廓:左手的横径为宽,五指并拢时取平均数为长右手轮廓:右手的横径为宽,五指并拢时取平均数为长。返回目录第十五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2)人体结构的12个黄金矩形。上颌切牙轮廓。下颌切牙轮廓。左侧切牙轮廓。右侧切牙轮廓。左侧尖牙轮廓:最大的尖牙中径为宽,齿龈径为长。右侧尖牙轮廓:最大的尖才中径为宽,齿龈径为长。返回目录第十六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3)人体结构的2个黄金指数。①反映鼻口关系的鼻唇指数:鼻翼宽与口角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②反映眼口关系的目唇指数:口角间距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返回目录第十七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2.尺度尺度是指产品的局部与人体或者整体与人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尺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比值,必须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尺寸的大小来确定。产品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对产品的衡量往往以产品是否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和使用习惯为标准。返回目录第十八页,共80页。7.2.1比例与尺度2.尺度选定人体上身的手臂、头顶、脐、下垂手臂4个部位作为基准点,测出它们与地面的标定距离分别为226cm、183cm、113cm、86cm,利用这4个基本尺寸,再分别标出相应的其他数值,从而形成两套相加级数比级数(又称弗波纳齐级数)。返回目录第十九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1.统一统一是指同一个要素或者形态特征在同一产品中多次出现,具有一致、安静和宁静之感。返回目录第二十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1.统一产品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功能与形态的统一2)产品比例尺度的统一3)产品线性风格的统一4)产品色彩效果的统一5)产品质感的统一返回目录第二十一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1.统一1)产品功能与形态的统一使用功能的实现是产品设计的前提,形态是实现产品使用功能的硬件支持,它们是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体现,所以,要实现产品的统一感觉,必须首先实现产品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功能决定了产品的原理,原理决定了产品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又决定了产品的基本形态,因此,功能对于产品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返回目录第二十二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1.统一2)产品比例尺度的统一比例尺度是产品形态设计的基础,完美的形态必须具有良好的比例和统一和谐的尺度感,这是产品形态美感表现的重要方面,也是产品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本要求。返回目录第二十三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1.统一3)产品线性风格的统一线性风格是指产品的轮廓线以及结构线、转折线的形状所形成的产品的主体感受,如果这些线条是以直线为主,那么,产品就是直线性风格;如果是以曲线为主,那么,产品就是曲线风格。产品的线形风格必须与它的使用环境相协调,在整体风格上要统一,以保持产品的一致形象。返回目录第二十四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1.统一4)产品色彩效果的统一“形态”与“色彩”是产品整体形象的两个重要部分,而色彩是先于形体体现产品形象的因素,所以在产品设计中,色彩统一是获得整体形态统一协调的重要方面。产品的色彩设计要从它的用途、使用环境和对人的心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返回目录第二十五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1.统一5)产品质感的统一产品的形象除了形态、色彩、线形等因素外,还包括材料的表面质感,它也是构成产品整体形象的一个方面,在设计中可以利用材料质感的搭配形成产品统一的视觉效果。在产品设计中,实现产品整体形态统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调和统一呼应统一过渡统一形态简洁统一返回目录第二十六页,共80页。①比例、尺度的调和,指产品形态各个组成部分或者整体的比例、尺度尽量地相等或者相近。②线性风格的调和,指产品的形体的大轮廓与局部结构的几何线形要大体一致。③结构线形风格的调和,结构线形是指形态外露部件连接所构成的线形,结构线形要与产品的主轮廓线形一致,以达到和谐的统一。④零件、附件线形风格的调和,零件、附件的线形风格也要与产品的主体轮廓线形、结构线形统一调和。返回目录调和统一第二十七页,共80页。⑤系统线形风格的调和,当产品是由不同的部分构成一个大的系统时,或者产品的设计形成完整的系列时,它们的线形风格应该一致、调和。⑥分割和联系的调和,在处理产品的大平面设计时,为了加工工艺的方便、外观形态的活泼,往往要对其进行分割,分割时的线形也要与产品其他的线形风格一致。⑦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调和是指在产品色彩的设计中,基本色调是调和的,多使用临近色达到色彩的调和效果。是工业产品色彩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取得产品形态协调、统一的重要手段。返回目录调和统一第二十八页,共80页。5)产品质感的统一(2)呼应统一:呼应是指处于产品的不同形体或位置上的零部件,应采用相同或相近的形态风格,使之产生视觉印象上的联系和相互照应,以取得统一、均衡、和谐的视觉效果。(3)过渡统一:过渡是指产品上的两个相邻的面或者形体之间,用另一个面或者体来联系,使其结合处逐渐产生转换,以取得自然和谐的形态效果。(4)形态简洁统一:产品形态简洁是取得统一的有效方法。形态简洁意味着产品外形的各种线形较少,容易使产品形体显得完整。线形减少,就不容易产生干扰的现象,容易取得统一的效果。返回目录呼应统一过渡统一形态简洁统一第二十九页,共80页。7.2.2统一与变化2.变化变化是指在同一物体中,产品的形态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或在同一物体中,相同要素以一种变异的方式使之产生设计上的差异感。由于产品形态要素的不一致性,从而使形体有动感,克服呆滞、沉闷感,使形体具有生动活泼的吸引力。变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加强对比强调重点部位返回目录第三十页,共80页。2.变化1)加强对比对比是指产品形态中构成要素差异的程度。对比表现为相互的作用和相互的衬托,鲜明地突出各个形态要素的特点。(1)形状对比:主要表现为形体的线形、方向、曲直、粗细、长短、大小、高低以及凹凸等方面。(2)排列对比:利用各种形态元素,在平面或者空间的排列关系上,形成繁简、疏密、虚实、高低的变化,使产品的形态达到变化协调、自然生动的效果。返回目录变化方法1第三十一页,共80页。2.变化1)加强对比(3)色彩对比:利用色彩的浓淡、明暗、冷暖、轻重等对比关系,突出形态的重点。(4)材质对比:材质的对比主要表现为天然与人造、有纹理与无纹理、有光泽与无光泽、细腻与粗糙、坚硬与柔软、华丽与朴素、金属与非金属、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等。返回目录变化方法1第三十二页,共80页。2.变化2)强调重点部位在产品设计中,根据形、色、质等形态要素,将其某部分加以强调表现就能做到突出重点、达到对比的效果。例如,在产品线形的处理上,柔软的曲线配上强劲有力的直线会增加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在色彩设计中,以淡色为主调,再嵌上少量的浓郁色,这个形就会被明确地强调出来等。返回目录变化方法2第三十三页,共80页。7.2.3均衡与对称1.均衡均衡是指产品各部分上下、左右、前后之间相对的体量关系。产品形态的均衡形式,主要是指产品由各种形态要素构成的量感,通过支点表现出来的秩序和平衡。所谓量感就是指视觉对各种形态要素(如形体、色彩、肌理等)和物理量(如体积、重量等)的综合感受。均衡主要有3种形式同质同量均衡同质不同量均衡不同质不同量均衡返回目录第三十四页,共80页。7.2.3均衡与对称1.均衡

返回目录均衡的3种形式第三十五页,共80页。7.2.3均衡与对称2.对称对称是自然界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形式,是动力和重心两者矛盾统一所产生的形态,是均衡形式中同质同量的均衡。返回目录第三十六页,共80页。2.对称采用对称形式造型,可给人们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产品的功能与造型获得感受上的一致,产生协调的美感。如下图所示的机床设计即是很好的示例。返回目录第三十七页,共80页。7.2.3均衡与对称3.均衡和对称关系的处理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对称是绝对的,它是一种同形同量的实际均衡。均衡是相对的,是对于对称的破坏,是一种视觉上的对称。然而,均衡形式支点的两边体量距是相等的,因此,它又是对称的保持,是对称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要达到均衡和对称的视觉效果,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去处理:返回目录第三十八页,共80页。3.均衡和对称关系的处理1)产品本身的形态均衡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对产品的整体以及局部的形态进行均衡性的处理,使其前后、左右的体量距一致,以便产生均衡与对称的艺术效果。2)利用色彩的轻重感觉利用色彩的轻重感觉调节产品的体量距,对量感小的部分采用深色,加强体量感觉,对量感大的结构,采用浅色,减少其体量感觉,从而达到产品的均衡和对称。3)利用材质的轻重感觉利用材质的轻重感觉,调节产品的体量距,对量感小的部分采用粗重的材质,加强体量感觉,对量感大的结构,采用细轻的材质,减少其体量感觉,从而达到产品的均衡和对称。返回目录均衡的处理方法第三十九页,共80页。3.均衡和对称关系的处理4)利用支点的位置调节产品的均衡效果产品体量距与产品支点的位置有关,将支点向量感大的结构调整,可以有效地平衡产品整体的体量均衡,以达到均衡和对称的视觉效果。5)利用装饰的效果利用装饰色彩、线形、图案等形成产品的视觉中心,将视觉中心的位置选择在产品量感小的部分,增加这部分的体量感觉,以达到均衡和对称的视觉效果。返回目录均衡的处理方法第四十页,共80页。7.2.3均衡与对称3.均衡和对称关系的处理返回目录第四十一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稳定和轻巧是指产品上下之间的轻重和大小关系。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稳定的形式有“实际稳定”和“视觉稳定”两个方面。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物体重心必须在物体支撑面以内,越靠近支撑面的中心部位,其稳定性越大,另外,产品的重心越低,其稳定性也越大。稳定的形态给人以安全、轻松的感觉。返回目录第四十二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稳定是保证产品安全性最重要的条件,因此,进行产品设计时,首先要保证产品状态的稳定。同时,稳定的形式也是一种美的体现。轻巧则是在满足“实际稳定”的前提下,用艺术创造的手法,使产品给人以轻盈、灵巧的形式美感。相对于稳定来说,产品的重心偏离支撑面中心,或者产品的重心越高,则产品形体的轻巧感越强。返回目录第四十三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产品形体的稳定与轻巧感同下列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时可以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处理。返回目录第四十四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1.物体重心的高低物体重心较高的产品给人以轻巧感;而物体重心较低的产品则给人以稳定的感觉。(a)重心比较高,轻巧感强;(b)由于增加了支撑面,产品的重心下将,稳定性增强;(c)由于采用梯形的形式,重心进一步下降,稳定性更强;(d)采用两个梯形的组合,既有稳定性,又有轻巧感。返回目录影响稳定与轻巧的因素1第四十五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2.支撑面积的大小支撑面积大的形态具有较强的安全感,而支撑面积小的形态则有轻巧感。适当地扩大产品的支撑面积,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图(a)所示。如图(b)支撑面积小,给人以不安全感。图(c)所示结构的重心比较低,稳定性强,再加上支撑面积比较大而显得笨重。而图(d)、(e)所示的结构显得轻巧,增加了产品的动感和活力。返回目录影响稳定与轻巧的因素2第四十六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3.产品的视觉中心产品的某些结构比较复杂,线形多变,或者局部的结构采用了比较强烈的对比形式,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那么,这部分结构在产品的形态上就形成了明显的视觉中心,产品的视觉重心自然偏向这部分。返回目录影响稳定与轻巧的因素3第四十七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4.色彩轻重及位置关系不同的色彩由于明度的不同,会使人产生轻重的感觉。明度低的色彩,体量感大,明度高的色,其效果刚好相反。因此,可以利用色彩的这种属性,在产品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明度的色彩,来提高或者降低产品的视觉重心,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性或者轻巧感。返回目录影响稳定与轻巧的因素4第四十八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5.材料、质地、肌理不同的材料,由于材料表面状态以及材料密度不同能产生轻重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表面粗糙、无光泽的材料比表面致密、有光泽的材料具有较大的量感,密度大的材料比密度小的材料的量感大。所以,对于由人们概念上的重量感比较强的材料制成的产品,本身的视觉稳定性就强,在进行形态设计时要注意形态轻巧感的创造,如金属材料制品、石材制品等。而对于由重量感比较弱的材料制成的产品,本身的视觉稳定性就弱,比如塑料、有机玻璃材料等制成的产品,进行形态设计时要注意形态稳定感的创造。返回目录影响稳定与轻巧的因素5第四十九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6.装饰的形式在产品设计中,由于装饰物独特的形式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均可显示出一定的体量感,会使产品形态的稳定性和轻巧感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水平形式的装饰色带由于水平线形的稳定性,就能够增加产品本身的视觉稳定感,而垂直或者倾斜的装饰色带由于垂直或者倾斜线的不稳定性和动感,则增加了产品形态的视觉轻巧感和运动感,直线的装饰比曲线的装饰稳定性要强,反之亦然。返回目录影响稳定与轻巧的因素6第五十页,共80页。7.2.4稳定与轻巧7.形体分割由于产品形体结构大的有较重的视觉感受,而小的则有轻巧感,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为了减少产品的稳定性和笨重感,可以将有大面积的产品表面分割成几个小的结构部分,以增加产品的轻巧感和生动感。产品形体的分割包括形体结构的分割、色彩的分割、材质的分割、面的分割和线的分割等。返回目录影响稳定与轻巧的因素7第五十一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产品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对比可使得产品形体活泼、生动、个性鲜明。而调和可使产品的形态统一、协调、稳重,使不相同的事物取得类似性,产生协调美。返回目录第五十二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在产品的形态设计中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形态的对比与调和2.线型的对比与调和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4.材质的对比与调和5.虚实的对比与调和6.体量的对比与调和返回目录第五十三页,共80页。1.形态的对比与调和形态的对比与调和主要表现为在产品的各个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形状和大小的对比与调和。冰箱的冷冻箱与冷藏箱的几何形状都是成一定比例的矩形,两者的比例接近形成调和,同时又和冰箱的整体比例接近,调和的效果更加明显。但是,两者的大小和方向又不同,从而形成对比的效果,显得生动、活泼和舒服。返回目录形态第五十四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2.线型的对比与调和线型的对比和调和是指组成产品的轮廓线、结构线、分割线和装饰线等线的基本形状之间的对比和调和。对比起强调形态的主次以及丰富形态情感的作用,调和则强调产品形态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线型的对比和调和主要表现为:线型的曲线与直线、粗线与细线、长线与短线、虚线与实线等的对比和调和。返回目录线型第五十五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2.线型的对比与调和产品若以直线为主,则转折部分只宜采用少量的弧线或小圆角过渡,形成以直线为主,又有直线与曲线对比的调和效果。同样,产品若以曲线为主,在直线部分则尽量使之自然过渡,形成以曲线为主,又有曲线与直线的对比的调和效果。返回目录线型第五十六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不同的色彩,由于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都可以形成对比和调和的效果,比如,色彩的冷暖、明暗、进退、扩张、收缩与轻重等。因为,色彩的应用最为灵活,它不受产品形态、结构的限制,所以,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是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法。产品的色彩设计应以调和为主,以一种或者两种色彩搭配形成产品色彩设计的主色调,而在细节以及装饰设计上,采用对比的形式,强调重点结构,突出变化。返回目录色彩第五十七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4.材质的对比与调和材质的对比是指将不同质地的材料,或同一种材料经过不同的工艺处理形成的不同质感的表层组合在一起,形成产品外形表面的质地对比和调和的关系,材质的对比和调和与色彩的调和与对比一样,不会改变产品的形态,但是也不受产品形态结构的约束,运用比较自由和灵活。材质的对比和调和主要表现为:天然材质与人造材质、有纹理材质与无纹理材质、有光泽材质与无光泽材质、细腻材质与粗糙材质、坚硬材质与柔软材质、华丽材质与朴素材质、金属材质与非金属材质、有光材质与无光材质等不同材料的运用上。返回目录材质第五十八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4.材质的对比与调和数码相机的机身处理成粗犷的黑色,而上部镜头部分则处理为金属色,由于机身所占面积较大而强调整体,上部镜头部分的金属色所占面积较小而形成对比的效果,同时机身处理成凸凹点状的质感表面使人在使用时不易滑落.返回目录材质第五十九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5.虚实的对比与调和产品的虚实对比主要表现为:产品形体的凸与凹、实与空、疏与密、粗与细等形态之间的变化效果。在产品设计中,虚指的是产品的部分结构采用透明或镂空的效果,给人以轻巧感。实指的是产品的实体部位,给人以厚实和沉重感。实的部分通常为重点表现的主题,虚的部分起衬托作用。虚实构成对比与调和,使产品的形体的表现更为丰富。如图7.30所示,机床壳体部分为实体显得厚重有力,而观察窗部分为虚,从而形成虚实体量的对比与调和。返回目录虚实第六十页,共80页。7.2.5对比与调和6.体量的对比与调和产品的形体结构之间的体量与对比与调和,可以使产品外形变化丰富,主次关系分明。体量的大小对比强烈,可以突出体量大的部分的量感,也可使小的部分显得更为细致、精巧;体量的大小对比弱,给人以调和的感觉,产品的整体形象统一、协调。返回目录体量第六十一页,共80页。7.2.6节奏与韵律返回目录节奏和韵律是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的一种重复的属性,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变化的运动形式,它反映了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运动规律。第六十二页,共80页。7.2.6节奏与韵律韵律的体现一般有以下几种。1.连续韵律2.渐变韵律3.交错韵律4.起伏韵律

返回目录第六十三页,共80页。7.2.6节奏与韵律1.连续韵律

指一种或者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排列而产生的一种韵律,在产品设计中,主要是指形态要素(如体量、线条、色彩、材质等)有条理地排列。返回目录韵律的体现1第六十四页,共80页。7.2.6节奏与韵律2.渐变韵律产品的形态要素连续重复的部分在某一方面规律的逐渐增强和减弱所产生的韵律,称为渐变韵律。它呈现一种有阶段性的、调和的秩序。渐变的形态要素是多方面的,有形态大小的渐变、形态要素间隔的渐变、方向的渐变、位置的渐变、形象的渐变或色彩与明暗的渐变等。返回目录韵律的体现2第六十五页,共80页。7.2.6节奏与韵律3.交错韵律指产品的形态要素做有规律的纵横交错或者穿插而产生的韵律,称为交错韵律,其特点是重复因素的发展是按照纵横两个方向或者多个方向进行的。因其形态要素的多少,有简单交错韵律和复杂交错韵律。返回目录韵律的体现3第六十六页,共80页。7.2.6节奏与韵律4.起伏韵律形态要素使用相似的形式做起伏变化的韵律,称为起伏韵律。这种韵律有如大海的波涛,动态感较强,运用得好可获得生动的效果,其中起伏曲线的优美程度十分重要。返回目录韵律的体现4第六十七页,共80页。7.3产品的技术美7.3.1产品技术美研究的意义7.3.2产品技术美的种类1.功能美2.使用性能美3.结构美4.工艺美5.色彩美6.材质美7.规范美8.舒适美注:本课件幻灯片左侧图片点击可放大。第六十八页,共80页。7.3产品的技术美技术美是相对于艺术美和自然美而提出来的,是一种依附于产品使用功能的美。技术美是一种现实美,它是物质生产领域的直接产物,而艺术美是一种表现美,是精神生产领域的直接产物,它所反映的是人的社会现象。然而,作为美的形式,两者都要运用美的规律为所表现的内容服务。技术美侧重于研究产品由纯功能形态向审美形态转化的基本内容及其规律。按照美的规律去组织好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活动,并使之与人精神美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六十九页,共80页。7.3产品的技术美注:本课件幻灯片左侧图片点击可放大。第七十页,共80页。7.3.1产品技术美研究的意义(1)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式,也是人类原发的审美形态,它不仅传递人类的经验,也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2)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都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限制。(3)技术美作为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符合规律性和社会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形式,产品的技术美成为产品功能目的的直观表现。注:本课件幻灯片左侧图片点击可放大。第七十一页,共80页。7.3.1产品技术美研究的意义(4)技术美强调了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联系,促进技术创新与审美文化的结合。(5)技术美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劳动环境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功能。(6)技术美不仅是产品发挥审美功能的要素,也是构成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标准,它既是产品使用价值的组成部分,又是对产品使用价值的体现和展示。第七十二页,共80页。7.3.2产品技术美的种类1.功能美产品的物质功能是产品的灵魂,如果产品失去了物质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将一种新产品推向市场时,其功能美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产品的功能不同,也就决定了产品功能美的形式的不同。如汽车的功能是运输,但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它的功能要求是多样的,从而出现了具有不同功能的专用汽车。根据产品的不同功能需求,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整合是创造产品功能美的有效途径。返回目录技术美第七十三页,共80页。7.3.2产品技术美的种类2.使用性能美

使用性能美是指产品良好的技术性能所体现的合理性,它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在产品形态设计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