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分析_第1页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分析_第2页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分析_第3页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分析_第4页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分析第一页,共24页。一、城市发展背景政治上:统一经济上:汉代重视农业、屡劝农桑,兴修水利,奖励增殖人口········第二页,共24页。二、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特点1)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5)城市建设方面。第三页,共24页。三、秦汉都城的建设布局1、秦咸阳第四页,共24页。2、汉长安第五页,共24页。未央宫长乐宫桂宫西安门安门章城门直城门雍门横门厨城门洛城门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武库北宫北宫门明光宫城市情况:①城墙在宫殿建成以后修筑,形状不规则,北侧城墙由东向西倾斜,主要是顺应河流走势;②后又在城外西侧建造建章宫,城内修筑桂宫、明光宫;以后年代在城南修建了大量的辟雍等礼制建筑。③城市四面各有三座城门;城内道路笔直,垂直相交;通往城门的道路每条分三股,中间为帝王专用弛道。④宫城占城市面积比例很大,分散开布置;⑤在南北干道的东、西两侧有一定规模的市场;⑥居住模式称为闾里,闾里周围有墙和门;居住地段不集中,多分布于城内各宫殿之间;⑦外围皇帝陵墓处设陵城。第六页,共24页。3、东汉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220年汉朝首都改在洛阳。城市呈长方形,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共有十二门,四面各三门;城内有南宫,在城中偏东,北宫在城东北处;宫之间是方整的闾里;城内除宫殿和闾里外还几处皇家园囿;庙在城南,官署在南宫附近。第七页,共24页。第三节魏晋-隋唐时期的城市第八页,共24页。一.社会背景:黄巾起义(公元220年)结束了汉的统一,整个中原大地进入了割据、分裂的局面,直到南北朝结束(公元589年)。从三国至南北朝的近400年间内城市发展缓慢,手工业、商业萧条,当时由于战争、分裂和地方割据,农民失去土地,粮食减产,当时的经济文化处于困难时期。由于中原的割据与混乱,北方的少数民族和中原纷纷南迁,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迁移和大融合,对城市发展有一定影响。第九页,共24页。二、城市发展特点发展和分布重心南升北降,重心南移,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沿大运河、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见端倪东南沿海港市兴起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明显增多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第十页,共24页。三、城市建设的特点中轴线由局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宫城由多宫制变为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移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大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整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市场位置从城北移迁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市佛寺建筑大量增加第十一页,共24页。四、重要城市

1、曹魏邺城第十二页,共24页。2、六朝都城建康居住区贵族居住区官署第十三页,共24页。3、北魏洛阳第十四页,共24页。4、隋唐长安太极宫皇城西市兴庆宫大明宫皇城东市第十五页,共24页。第四节五代宋元时期的城市1、城市发展背景农业:耕地面积扩大、水利事业大发展、推广优良稻种和扩大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手工业:采矿、冶炼、制瓷、纺织、造纸、印刷、造船业等,并出现了许多发明创造商业:纸币、商税、定期的集市、突破之前的市的限制、行会组织增加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立,即以后省制的先声、定都北京,市我国首都选择在地理位置上的以大变化。第十六页,共24页。2、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1)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减少,城市发展和分布“南升北降”态势犹在延续2)兴起了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3)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既多且盛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5)核心城市(都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形成第十七页,共24页。7)城市建设特点都城建设方面,主体部分继续保持南北朝以来以宫城为中心的传统礼制和“前朝后寝”格局,城市坊市制和城厢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娱乐活动增多城镇形状和道路系统不甚规整,大多具有自发生长的结构特征,逐渐改变了隋唐时期城市方正严谨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第十八页,共24页。3、北宋开封第十九页,共24页。第五节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城市第二十页,共24页。1、经济和城市发展背景2、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1)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2)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特点3)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4)沿江、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5)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扩展6)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地方小港口城镇兴起与发展7)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位第二十一页,共24页。8)城市建设特点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明显增多城市普遍用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