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
01.110A
01备案号:62679-2019
DB11
.
.DB11/T
—2019代替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制技术规范Tehnial
guideline
for
assessment
assetsInvestment
projet
发布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974—.
前言..................................................................................
II1
...............................................................................
12
标准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
25
.......................................................................
36
...........................................................................
47
...................................................................
48
..............................................
119
项目所在地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目标的影响分析评价................................
1810
.....................................................................
1911
.....................................................................
2212
.............................................................................
22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分析评价表
.................................
23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民用建筑项目能耗指标一览表
.....................................
24附录
(资料性附录) 工业类项目能耗指标一览表
.......................................
27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基础设施类项目能耗指标一览表
...................................
28附录
E(资料性附录) 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
.............................................
29DB11/T
974— 本标准按照
—
中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
GB11/T
编辑性修改外技术变化如:---修改了节能报告基本组成(见
4.3);---修改了各专见
、7.3、7.4、);。---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桩能耗估算(见
8.2.9
和
8.2.10);。---修改了各专见
、、、10.5、10.6);---”章见
11)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环保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晓雷、晋文、高晓丽、杨霞、王圣典、王建华、王云刚、顾利民赵文莉、贺克瑾、冉霞、王江辉、张迪茜、张然。
.II.
DB11/T
974—.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制一般规定、编制范围、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的编制。2 标准性引用文件列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准。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336 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
50019 工业建筑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民用建筑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1245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0053 20kV及以变电所设计规范GB
20665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8613 中电动机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577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761 通风机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2 清水离心泵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 三相配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23331 要求GB/T
通则GB/T
15587 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28751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JGJ
16 电气设计规范JGJ
热计量应用技术规程DB11/
687 DB11/
891 DB11/
1066 技程3 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特殊区域
.
DB11/T
974—.
是一指民用建筑内的大型计算中心、、有大型实验装置的实验室、工艺过程对室内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域。3.2标准对照法
拟建项目对照应执行的节能标准和规范与评价的方别是强制性标准、规范及条款应严格执行。该方法适用拟能耗及可比、用能方案、热工设计方案、工艺方案、设备选型、节能措施、能效水平等的评价。3.3类比分析法
Analogy
拟建项目与同利对比分析的方法。该方用于项目综合消费量、项目能耗指标及能效水平等的分析评价。3.4专家判断法
Expert
method利用专家在专面的经验、和技能和感觉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案、技术方案、能耗计算中经验数取值、节能措施等的评价。4 一般规定4.1节能报告编制原则4.1.1 科学性原则节能应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并分析评价工艺和业节能方案,选择,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节能措施。4.1.2 全面性原则节能应客观地建设方案节能分析、利用状况分析、年能源消费总量估算、备和节能措施分析评价项目能效水平和能源利用情况并分析节能效果等。4.1.3 可行性原则节能应综合运用标准对照法、类比法、专家判断法等多种评价方使方案具有可行性。项目在设计、、竣工验收以及管理等项目全过程,应严格落实本项目节能报告。4.2节能报告的编制范围4.2.1 节能的编制范围应与项目的建设规模、一致。4.2.2节能主要针能源和资源消耗有关的技术方案、能耗计算、节能措施及能源利分析,民用建筑项目能耗计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给排水、照明、电梯、室内电气设备等,工业项目能耗计算主要工艺及、公程等。4.2.3项目中的特殊区域应单独。DB11/T
974—4.2.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特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周边的建筑环境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4.3 节能报告基本组成节能的组成应符合国家和资项目节能包括以节:a)项目基本情况;b) 编制依据;) 项目建设节能方案;d) 项目能源消费量计算及能效水平分析评价;e)项目所在地完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目标的影响分析评价;f) 项目节能措施;g) 绿色建筑星级;
.h) 结论。
.5 项目基本情况5.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应包括以:a)
项目建设;b)
项目建设性质;)
项目建设地址及邮编;d)
项目建设法人、项目联系e)
项目联系人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及电件等;f)
工业项目应包括所业分类。5.2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内容:a)
项目;b)
建设地点及四至范围,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
项目性质建建或扩建;对于改建或扩建项目简要描述项目实施前已程的基本情况和实际用能情况,说明拟建项目与已建工程的关系(利旧或以新代旧),包括生产运行、能源消费量和能效指标并分析在用能方;d)
项目类民用建筑项目、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中民用建筑主要指、公共建筑(套公建、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医疗建筑等);e)
建设规模及中民用建筑项目需重点说明使用功点,工业项目还应包括生产规模等;f)
总体技术指标表。g)
项目投资总额措方案;h)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及进展情况;i)
项目预计的节能目标;.
DB11/T
974—.
j)
项目、设计资料及用能有关情况:立项文件、设计文件、主要设备技术协议消耗的种类及数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主要能效指标、主要用能系统与用能设备能效指标等;k)
项目外部条件:影响项目用能方案的外部资源能源条件等。6 编制依据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类型确定节能报告编制依据,应包括以:a)
关于、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可利用、设备能效和工业项目行业节能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设计规范、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均适用时,其中较的标准。b)
各级行政机构推广、限禁止(产品、、生产工艺、材料等。)
前期相关;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等立项资料;设计文件术协议等技术资料。d)
其他与项目能源与使用相关的文件等资料。7 项目建设节能方案7.1 工艺节能方案7.1.1 工艺项目范围对工业项目和有主体工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筑类项目,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讯、水利及城市排水、气、热、电设施,建筑、科研实验场所据中心主体工艺节能方案进行说明、、评价。7.1.2 工艺技术方案7.1.2.1 工艺技术方案内容:a)
项目体工艺技术方案和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方案比选,分析所选工艺技案在用能方面的先进性。b)
分析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划、准入条件和节能技术政策。)
项目制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流并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工序制定的性、工艺流程的顺畅性、工艺参数的先进性,各工序之间的余热、余得到系统优利用。7.1.2.2 工艺技术方案设计应符要求:a)
先进性。项目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高新技术术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性能产品值(值等方面;优先选用国北京市技术推广中的技术,禁止采用落后艺技术。b)
适用性。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应该与所在地资源和能源应条件、国家和北京市以及所在区当期国民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节能中长期专划相适应。)
可靠性。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应该可靠,并且经过生证明是成熟的技术。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要特别注意技可靠性、成熟性和相。选用的技术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环保。d)
安全性。项目所采技术在使用中应能保证生产安全运行。.
DB11/T
974—.
e)
经济性。应分析所采用的技术是否否有利于降低能源资和产品,高综合经济效益。7.1.2.3 工艺内容:a)
说明项目工艺,并进行用能方案比选,分析项目整体及各用能工序和环节选择品种、合理。b)
项目能源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与,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项目用能特点、能源使率和资源、条件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
分析各类能源条件落实情况。7.1.2.4 工艺应符要求:a)
高、装置、耗能设备的能效水平,减少能量的不可逆损失。b)
做好乃至全厂优善工度减少系统余在此上开展余热的回收利用;因宜,重复利用现有能源和市政能,优先利用余能、废能源利用率。)
各种形式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热量量、机械能能学相互利用,各尽其能;梯级利用,合理利用位。d)
能源利用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环保规定。e)
通过对当地环境资源条技术经济的,结合国家相关利用能、地热能、生物质能。7.1.3 工艺流程布局总平面布置7.1.3.1工艺流程内容:说明项目工艺流程。7.1.3.2 工艺流程应符要求:a)
项目工艺流程应尽量紧凑、功区合理,有利于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等。b)
合理布置主要工艺,各工艺设备之。)
能源输送走向布局。d)
在满足安全规范要求的条件根据生产特性进行辅助生产设施单体整达到降低效果。e)
对于改扩建项目,新增设施平面布已建工程面布置应有机结节能效果。7.2 建筑7.2.1 总平面(图)7.2.1.1 总平面(图)方案:a)
总平面规划布置的特征,包括项目所在地概况、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和地面积)、容积率、绿化率等,工业项目应将生产与民用建筑分别描述。b)
根据项目的使用功城市规划要求说明设计的原则和理念。)
应能够清晰表达各单体建筑位置、、层数的总平面布置图。7.2.1.2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以要求:a)
项目的规划指标符关批复要求。b)
综合考虑整体的生态环境因素,充分利用现有城市资源,如雨水收集境绿化、垂直绿屋顶绿化、渗面等。.
DB11/T
974—.
)
在符关规范要求的前,合理确定建筑物的间距,优化日照环境。d)
建筑项目总平面布置宜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主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主体宜选择项目当最佳朝向。e)
工业项目中独立的民用建筑应符合以上,工业建筑的布符合工艺流程相关要求。7.2.2 建筑设计7.2.2.1 建筑设计方案内容:a)
每个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数、朝向梯的设置等,单体较多时应列表说明。b)
说明体建筑造点立面做法,如透光或非透光幕墙、或普通窗,饰面材料的颜色等,有条件时应立或效。)
当各单体中有空间关系比杂的部位时剖面图。d)
列表说明内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对应的建筑面积及层数、层高等参数。7.2.2.2 建筑设计方案应符要求:a)
节能设计方案应针对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的特点进行。b)
建设项目应根型确定依据的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项目和住宅小区内的配套公目应
DB11/
687
要求确定建筑分类情况。)
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应合理划分不同功能的区域。根据项目建设当气象条件,在充分满足使用功求的前,合理布置和分隔。d)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内部面设计应合理确定机电设备用房的位置,尽量靠近用能集中的部位,减少能源的输送消耗。e)
有特殊区域耗能的建筑空间应单独使用和工艺要求的建筑把使用功工艺要求及对环境求说明。f)
当项目拟超低时应描述相关技术策略。7.2.3 结构设计7.2.3.1 结构内容:a)
简要说明体建筑采用的结构形式。b)
简要说明建筑材料。)
当项目采用装配式时,应相关说明。7.2.3.2 结构应符要求:a)
符合国家、行北京市的相关标准。b)
鼓励采用式建筑结构。)
鼓励采用绿色建材。7.3 暖通空调7.3.1 热、空调系统7.3.1.1 热、空调系统节能方案应包括以内容:a)
热源和冷源方案,源设备选型(包括设备主要规格参数、台设备能效水平、站房位置等)。b)
热、空调冷热水输配系统方案。.
DB11/T
974—.
)
空气处理和输送系统方案。d)
系统形式与末端装置。e)
监控与计量。f)
热、空调方案比选过程。7.3.1.2 热、空调系统节能方案选择应符要求:a)
系统冷、热源应根模、用途、项目所在地能源条件符合
DB
、DB
11/891
中相关及其它国家和北京市环保和绿色建筑相关规定。b)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宜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
应根据负荷估算选择冷、热源主要用能设备,合理确定设备容量、台数,及能效水平。d)
热、形式与末端形式根据项目规模及用途、项目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和居民生活习惯与绿色建筑的要求合理确定。e)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方案,应
GB
50736、DB
、
的相关要工业建筑的、空调系统方案
50019
相关要求。f)
住宅不宜采用集中。g)
集中、空调系统应合理设置站房位,降低输送。h)
动力机电用变频技术。7.3.2 通风系统7.3.2.1 通风系统:a)
地车通风,电气和设备机房的建筑餐饮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及其位的。b)
工艺通风。)
通风系统主要耗能设备的选择。7.3.2.2 通风系统应符要求:a)
排除的余热、余湿他物采用通风,并应结合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当通风不能满足要求需设置空调系统冷却处理时尽量优先利用通风,缩短空调冷却使用时间。b)
建筑物内产生大量热湿以及有害物质的部位采用局部排风,必要时辅以。)
通风系统作用不宜。7.3.3 燃气系统7.3.3.1 燃气系统内容:a)
项目途及系统方案(民用建筑项目)。b)
燃气艺和设备情况(工业项目)。)
燃气。7.3.3.2燃气系统应符要求a)
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的燃气系统,应根据使质和要求确定;b)
工业项目根据工艺要求确定。7.4 给水及排水节能方案7.4.1 给水(再生水)系统.
DB11/T
974—.
7.4.1.1 给水(再生水)系统节能方案内容:a)
项目内的给再生水)服务对象和使生活用水、绿化、景观用水及其他各系统的补水和工艺。b)
市政给水(再生水)水源及水压力。)
给水(再生水)系统的形式。d)
项目内的给水(再生水)水分区。e)
估算项目内的给水(再生水)用水量。f)
选择给水(再生水)加压设备(主要包括设备名称、性能、数量、规格、技术参数等)。7.4.1.2 给水(再生水)系统节能方案应符要求:a)
根据不同利用各种水资源,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优先采用循环及利用水系统,实行分质水。b)
在保证水安全、卫生的同时结合市政条件、建筑高度、用水系统特点等因素选用的水加压方式,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确定建筑给再生水)系统的压力分区。)
给再生竖向分根据建筑物用途、层数、使求、材料设备性能、维护、降低水能耗等因素综合确定。d)
设置加压给再生水)根据项目建筑规模、高度、建筑物布等因素确定加压泵站的数量、规模和水压;布置水加压泵站,避免室外水管线过长,并宜靠近量大户布水能耗。7.4.2 热水系统7.4.2.1 热水:a)
项目水服务对象和使用要生活热水(含饮用开艺用热水。b)
热源的选择。)
热水的形式及分区。d)
估算项目内各类热水的用水量和耗热量。e)
热水加热和输配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量、规格术参数等)。7.4.2.2 热水应符要求:a)
热水根据使用对象、物特点、热水用水量、用水规律、点分布、热型、水加热设备及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的式。b)
根据项目所在地能源条件合理热水的热源,充分利用可;集中热水的热源优先采用工业余热、废热和能;当没有条件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能等自然热源时,宜优先采保证全年热的热力作为集中热水应的热媒。)
建筑热水区应与给水分区一致;集中热水应系统应设热水循环管道。7.4.3 排水系统7.4.3.1 排水内容:a)
污废质和程度,污废水排水游(市政污水管道或自建污废水处理站)。b)
污废水系统排水体污废合/分流制)。)
污废水升和处理模名称、量、规格术参数等)。7.4.3.2排水应符要求:.
DB11/T
974—.
d)
污水系统应根据建筑排质及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体制和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确定合理的排水。e)
建筑物内生活污废水一般采用重力排水,当无条件重力自流排出时,可利用水泵升压力排水。f)
根据现行、污废水排放标准等相关,设置污废水处回收利用建(构物。g)
雨水系统应根据项目条件、雨水控制与利用目标、市政条件、垫面以及雨水回用水量等因素,通过经技术经济比,确定雨水控制与综合利用系统模。7.5 电气7.5.1 电及配电系统7.5.1.1 电及配电系统节能方案应包括以内容:a)
电及配电系统方案。b)
根据用户性质确定项目的负荷等级,并对项目内各类负荷进行分级说明。)
明确电源需求,确定源的电电方式源质量要求源的引入站、电能力、距拟距离。d)
进行,结合项目负荷电源、电源及应急电源容量。e)
根据估算结果,按电源条件、负荷分布合理确定变配电所数量置及各变配电电范围压器容量及数量。f)
根据应急估算结果,确定并说明柴油发电机房数量置及各所范围机的台数及容量。g)
明确低压系统的接线方式。h)
结合特殊工艺用电,确定兼用或专设变压器、发电机对应工艺负荷的占用容量。i)
当拟建项目存在转电时,需特别列出并说明情况。j)
当拟置电动汽车充电桩时,需说明估算方法。k)
当拟建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应说明能否充分利用既有电气设施和设备。7.5.1.2 电及配电系统节能方案应符要求:a)
电及配电系统在安全、可靠将效作为技术进行多比较,优化,改进机电设备方式,高系统的实。b)
负荷等级的确定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根据用电性质、用电容量,经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合理的压和电方式。d)
负荷宜采用单位指标法和需要系数法。阶段负荷计算宜采用指标负荷密度法、综合单位指标法品耗电量法;对于具体功率的项目,宜采用需用系数但;可根据项目需要采用单位指标需要系数结合的方式配电所数量多时,宜按每座变配电所做负荷估算。e)
变压器容台数应根据负荷、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进行选择。f)
应根据应急负荷大小和投入顺序以及单台电动机最大启动容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g)
按需要合理配置无率补偿及谐波抑制装置。h)
新建建筑建充电基础设施时,应纳入变压容量7.5.2照明系统7.5.2.1 照明系统:a)
根据视觉工作需要,按相关标准确定照度水平。.
DB11/T
974—.
b)
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区域的照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照明方式。)
以列式确定该场所照度标准值明功率密度。d)
以列式确定各场所照明光源及附件的选并对灯具出效率要优先高效的照明。e)
确定适用于该明控制方式;对于工业建筑,根据不同行业工艺要求、建筑的使用条件、天然采光状况采用合理有效的照明控制措施。7.5.2.2 照明系统应符要求:a)
选用节能高效照明灯具。b)
照度水平应根作、生产的特点和作业对视觉的实际需求确定。)
应根据房间场特点和需要,选择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混合照明明方式。d)
照明节能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应符合
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e)
宜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当有条件时,宜利用各种导光和反光将天然光引入室内照明。7.5.3 控制7.5.3.1 控制:a)
结合项目性质、建筑功能和主要用能设备机房的设置情况确定控用适宜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及节能控式。b)
甲类和乙类公共建筑,宜设置系统,并描述纳入的建筑设备及系统。)
工业建筑,宜根据工艺要求,的监测与控制方案。7.5.3.2 控制应符要求:a)
在充分满足、完善物功能要求系统,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利用率。b)
公共系统应符合
50314
的要求。)
工业建筑,监测与控制内容应根据建筑与工艺的功能、系统类型、运行数据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7.6 可再生能用7.6.1.1 可再生能源应用应包括以内容:a)
说明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系统构成、方式用方案、对常系统的影响、节能减排效果,并该系统的回收期,分析经济性。b)
说明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的监测与装置配备情况。7.6.1.2 可再生能源应用应符合以要求:a)
通过对当地环境资源条技术经济的分析,结合国家相关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b)
当环境条件允许且技术合理时,宜采用能直接并网电。)
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宜优先采用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系统,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d)
工业项目利用市政的可再生能源,场地内的可应用应进行评估,当技术合理时方用。10.
DB11/T
974—.
e)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前应明确上网电量和用网电量计量点,点均设电能计量。7.7 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分析7.7.1 主要7.7.1.1 说明项目主要用能设备的选型原则、选择类型、参数等,分析主要用能设备选型的合理性,选用节能产品推荐中的产品和设备采用新产品、新时,还应说特点。7.7.1.2 民用建筑项目中包括冷热源机水泵及通风设备、电气设备等;工业项目包括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生产、辅助生产设备和公共工程的主要设备。7.7.2 设备能效水平分析7.7.2.1 有相关能效标准的设备,分析设备的能效指标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并
列出主要用能设备的评价情况。主要用能设备应不低于值的设备。7.7.2.2 无相关能效标准的设备,宜采比分析法对比,是否先进。7.7.3 改扩可利用设备的项目用能设备分析对于改扩既有可利用设备的项目说明是否有效利用既有。对于利用既有分析否为国家明令和的用能产品和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8 项目能源消费量估算及能效水平分析评价8.1 基本规定8.1.1 项目能耗分析估算应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以定量计算为主,分品种、估算能源消耗量,见表
、表
、表
D.1。8.1.2 工业项目能耗估算应包括工艺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及公的能耗。8.1.3 民用建筑能源消耗量的估算一般以限,工业项目能耗计算范围按照
2589
的规定。由市政热力热或由区域冷、热源冷、时,项目的热或冷的年综合能源消耗量应根据估算出的能耗量按照
2589
折算成标煤。8.1.4建设项目在用地范围内自建冷、热源时估算项目的年热或冷的能源消耗实物量,并按照消耗的能源品种
折算为标煤。8.1.5 民用建筑项目能耗估算应包括采暖、空调、、照明、室内用能设备的能耗,也包括配套设施、变压器、给排水设备、生活热水加热、能耗及特殊区域的能耗等。8.1.6 能耗计算指标的取选择有、其他技术文件依据及同类建筑实际数据,对于特殊的能耗估算指标取值应有说明。8.1.7 能源消耗估算的计算时根使用功能确定,同时使用的能耗设备时间应一致;有特殊使求的说明。8.1.8 修正系数的取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时间合理确定。8.1.9 估算各项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及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应列出,并确估算方法、过程和数据来源等。8.1.10 改、扩建工程还应针对实施后对原用能情况的改善作用进行说明。11Qjh=0.0036Σqh·T·N·A·10
/(η12)........................Qjh=0.0036Σqh·T·N·A·10
/(η12)........................(2)qh—项目同建筑(部位)的耗热量指标(
);A—对应不同耗热面积(m
);Qgh=0.0036Σqh·T·N·A·Ψ·
/(η1·η2)...........................
(3)qh—项目同建筑(部位)的热指标(/m
);A—对应不同耗热面积(m
);.
8.1.11 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论外购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作为能源消费量统计(在单位产品中,是否计算能源消费,《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规定执行)。8.2项目年能8.2.1 工艺能耗估算8.2.1.1 工艺系统应根艺、附属工艺设备的功率、系数、运行时间,按公式(1)估算年耗电量。Qgy=Σq·n·T·N·α .........................
(1)式中:Qgy—工艺系统年耗电量();qgy—项目同工艺设备、附属工艺设备功率(台);T—项目同工艺设备、附属工艺每日平均小时数(h)根据各自使用功能确定;N—项目同工艺设备、附属工艺每年运行天数,可根据各自使用功能确定;n—项目同工艺设备、附属工艺设备(运行)台数;α—不同使用功能时间的修正系8.2.2 热系统能耗量估算8.2.2.1 集中热水热系统,居住应按
11/891
中建筑耗热量指标热耗热量,公共宜按照建筑类型选择的负荷估算指标,结合温差修正系数估算热耗热量,对于有防冻需求的部位应值班。具体方法如:a)
年热耗热量按公式(2)估算:-3式中:Qjh—项目年热耗热量();,T—项目同建筑(部位)的热期热装置每日平均小时数(h)
采暖一般取
;,N—项目同建筑(部位)的热期天数,可取
123
天;22;η1—热率(热效率或热源设备效率);η2—热管网输送效率(如项目仅为单栋建筑,则管网效率可取
1)。b)
年热耗热量可按公式(3)估算:-3式中:Qgh—项目年热耗热量();,T—项目同建筑(部位)的热期热装置每日平均小时数(h)
采暖一般取
;,N—项目同建筑(部位)的热期天数,可取
123
天;22Ψ—修正系数;η1—热率(热效率);η2—热管网输送效率(如项目仅为单栋建筑,则管网效率可取
1)。注:当有值班时可分时段,按值班热温度计算温差修正系数。12QfhΣqh·T·N·A·Ψ·ε·10
/η1..............................(4)qh—项目内居住建筑为建筑耗热量指标,公共建筑为热热QfhΣqh·T·N·A·Ψ·ε·10
/η1..............................(4)qh—项目内居住建筑为建筑耗热量指标,公共建筑为热热指标(/m
);A—对应不同耗热面积(m
);q—空调冷负荷指标(
);A—面积(m
);
Qj=q·A·T·N·ξ·10
/OP ............................(6).
8.2.2.2 采用分散热源热量,可按集中的方法,并一定的修正,按公式(4)估算:-3式中:Qh—项目年耗热);;T—项目同建筑的热期采暖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N—项目同建筑的天数,没有时可取
123
天;2Ψ—修正系数,居住采用耗热量指标计算时取
1;ε—分散热源间歇修正系2η1—热率。8.2.2.3热输配系统,按公式(5)估算。Qsp=Σqsp·n·T·N·β.....................................
(5)式中:Qsp—输配系统年耗电量();;qsp—建筑同采暖输配系统的设备功率(台);T—建筑同采暖输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N—建筑输配系统每年运行天数;n—不同设备的台β—台数变化或负荷的修正系数。8.2.3 空调、通风系统能耗估算8.2.3.1 居住建筑空调能耗估算应根据冷、分体空调能效比、系数、运行时间,按公式(6)估算年耗电量。-3式中:;Qj—年耗电量(kh);T—空调期空调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N—空调期天数,可取
天;22OP体空调能效比;ξ—修正系数。8.2.3.2 公共建筑空调能耗估算、应包括冷、冷却水、冷却塔等)
输配系统(冷冻盘管、新风机、、,空调机组等)
按公式(7)估算。,Qg=Σ·T·N·α
........................................ (7)式中:;Qg—项目耗电kh);T—项目同建筑(部位)空调期空调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13=Σ·n·10
/qrq
.......................................(9)—生活耗量(
=Σ·n·10
/qrq
.......................................(9)—生活耗量(
Nm
);qrq—低热值(一般取
38.931MJ/Nm
)。.
;N—项目同建筑(部位)空调期天数(需周末与节假日影响);;—项目同建筑(部位)功率(k)α—项目同建筑(部位)考虑运行时间的修正系数。8.2.3.3 通风系统能耗估算应包括地停车类、厨房通风系统的以及其他平常开启的机械通风系统能耗工艺通风要求的还应包括工艺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能耗估算应按根据换气量初选的功率、负荷系数、运行时按公式(8)估算年耗电量。Qtf=Σqt·n·T·N·α
.....................................
(8)式中:Qtf—年耗电量();;qt—建筑同通风(送排风)系统的功率(台);T—建筑同通风(送)每日平均小时数(h);可根据使用功能确定;N—建筑同类(送排风)系统每年运行天可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n—各类(送)风机的台数;α—不同使用功能时间的修正系8.2.4生活用气量消耗估算居民及公建餐饮厨房烹饪用气可根据居不同类别公共建筑的年人均用气量指标、人数、座位数及床位数,采用的天然液化石油气的低热值,按公式(9全年耗气量。式中:4 3;;—年用气量指标(MJ/人或座或床位•年);;n—用气单位数(座、人数或床)38.2.5给水及排水系统能耗估算8.2.5.1 加压水可根据的给排水,按公式(10)估算水泵能源消耗量。Qgp=Σqgp·n·T·N·α..................................... (10)式中:;Qgp—给排水系统年耗电kh);qgp—建筑同给排水的设备功率(k/台);)T—建筑同给排水每日平均小时数(h
,可根据使用功能确定;)N—建筑同类给排水每年运行天数,可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n—不同类给排水设备的(运行)台α—不同使用功能时间的修正系14Qa=Σqr·m·N··ρ·r-
tL)·10Qa=Σqr·m·N··ρ·r-
tL)·10
/kd/η.......................(11)
.Qzm=Σqz·A·T·N·K·ξ·
................................(12)qz—不同部位不同照明功率密
)同部位照明功率密度相同可合并;8.2.5.2 生活热水加热系统能源消耗量可根据不用条生活热额、使用数人数、床位数或座位数)、加热设备水温差估算平耗热量,根据使用时按公式(11年耗热量。-9式中:Qa—生活热水年耗热量();qr—热水用水定额人或床等;m—用水计算单位数(或床等);kd—日变化系N—建筑各类生活热水使用天数,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水的比热(J/(kg·℃)),取
=4187
J/(kg·℃);ρ—水
tr时的热水密度(kg/L)近似取ρ=1;tr—加热热水温度(℃),一般可取
60℃;tL—冷水计算温度(℃),一般地水取
℃,地面水取
4℃;η—设备效率。8.2.6 照明系统能耗估算8.2.6.1 照明系统照明、物外部泛光照明及装饰照明能耗。8.2.6.2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对应的面积、用电、需要系数、使用时间及平均有功负荷系数,按公式(12明系统的年能源消耗量。-3式中:;Qzm—照明年耗电量(kh);2)T—照明装置每日平均小时数(h
,可根据使用功能确定;)N—照明每年运行天数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A—同的面积照明功率对应的建筑面积;K—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系数;ξ—不同使用功能的平均有功系数。8.2.7 室内设备能耗估算8.2.7.1 室内设备能耗指满足建筑一般功能性要求设备的能耗,包括通常座取电的各类设备,但不包括特殊区域。数据中心、厨房、充电设施等,其能耗应单独艺要求电设备估算。8.2.7.2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对应的面积、用电、需要系数、使用时间及平均有功负荷系数,按公式(13)估算室内设备的年能源消耗量。Qsb=Σqs·A·T·N·K·ξ·10
-3
.............................. (13)qsqs—建筑同设备系统单位面积功率指标(/m
),不同设备功同可合并;Qsb—年耗电量();2)T—每日平均小时数(h
,可根据使用功能确定;)N—每年运行天数,可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15.
DB11/T
974—.
A—同的的建筑面积;K—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系数;ξ—不同使用功能的平均有功系数。8.2.8 电梯系统能耗估算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梯台需要系梯功率、使用时间均有功负荷系数,按公式(14算电梯系统的年能源消耗量。Qdt=Σqd·n·T·N·K
................................. (14)式中:Qdt—电梯年耗电量();;qd—建筑同电梯的功率(台);T—建筑同电梯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根据使用功能确定;N—建筑同电梯每天数,可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n—不同电梯的台K—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系数;ξ—不同使用功能的平均有功系数。8.2.9 特殊区域能耗估算特殊区域特殊区域设备能耗是指该区域内的专艺其专用辅助源;该区域他区域共享的如集中空调系统设备等应按各自消费的服务量折算到该区域的能耗中。对于内数据中心,根据不同型号的数据
机柜功率、台需要系数、使用时间均有功负荷系数,按公式(15)估算数据机柜的年能源消耗量据中心应其
PUE
值。Qds=Σqd·n·T·N·K
................................. (15)式中:Qds—数据机柜年耗电量();qd—不同数据机柜的功率(k/台);)T—不同数据机柜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
,可根据实际运行状况确定;)N—不同数据机柜每年运行天数根据实际运行状况确定;n—不同数据机柜的台K—不同运行状况的需要系数;ξ—不同使用功能的平均有功系数。8.2.10 其他能耗估算其他参照有关规范、或根据同类项目的能耗指标进行估算。变压器数量较多的项目,应考虑变压器能耗估算。对于项目设有电动汽车充电桩根据不同型号的充电桩功率、台需要系使用时间均有功系数,按公式()估算充电桩的年能源消耗量。dz=Σqd·n·T·N·K................................. (16)式中:;—充电桩年耗电量();;qd—不同充电桩的功率(台)T—不同充电桩每日平均小时数(h);16q—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kge/m
);Az—项目的总建筑面积(m
)。qdgnq—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kge/m
);Az—项目的总建筑面积(m
)。qdgn=Qgn/Agn
(
).....................................(19)qdgd=Qgd/Agd
(kh/m
)....................................(20)qdgq=Qgq/Agq
(万Nm
)
..................................(21)Agn、Agd、Agq—、电及天然气的建筑面积(m
)。qpzi—能耗指标(kge/m
);qpsi—分品种实物量能耗指标(
、kh/m
或万
Nm
/m
);.
N—不同充电桩每年运行天数;n—不同充电桩的台数;K—需要系数;ξ—平均有功系数。8.3 能源单耗8.3.1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指标单位面积能耗指标按公式(17)估算:qdmz=1000·Qz/Az
......................................... (17)式中:2Qz—年综合能耗(te);28.3.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按公式(18)估算:qdz=1000·Qz/A
......................................... (18)式中:;q—单位产品(kge/产品);Qz—年综合能耗(te);。Az—项目产品的年产量(产品)。8.3.3 分品种实能耗及综合能耗指标8.3.3.1 实物公式()、(20)、(21)估算:223 2式中:q、qdgd、qdgq—单位面积热、电及天然气的实物量能耗指标;Qgn、Qgd、Qgq—、电及天然气的年消耗量;2注:其他品种的实物量能耗指标参照上式计算。8.3.3.2 综合能耗指标按公式(22)估算:qpzi=Σqpsi·Φi
......................................... (22)式中:22 2 3 2Φi—能源品种的折标系8.3.4 分项实物量能标及综合能标8.3.4.1 采暖、空调能耗指标(面积能耗)为能耗量除以设置采暖、的建筑面积,并按折标系数折算为单位综合能耗指标,当地部分无采暖、空调时应取地上面积。17qfx—分项实物GJ/m
、kh/m
或万
qfx—分项实物GJ/m
、kh/m
或万
/m
);A—分项的建筑面积(m
)。qfxz—分项能耗指标(kge/m
);.
8.3.4.2 通风能耗指标(单位面积能耗)为能耗量除以对应的建筑面积,并按折标系数折算为单位综合能耗指标。8.3.4.3 生活用气指标(单位面积能耗)为生活用气消耗量除以面积(包括地上和地),并按折标系数折算为综合能耗指标。8.3.4.4 给排面积能耗)为给排水消耗量除以面积(包括地上和地)。8.3.4.5 照明、室内设备能耗指标(单位面积能耗)为能耗量除以对应的建筑面积,并按折标系数折算为能耗指标。8.3.4.6 分项实物能耗指标按式:a)
实物公式(23)估算:qfx=
Q/A........................................... (23)式中:2 2 3 2Qfx—分项实物年消耗量;2b)
能耗指标按公式(24)估算:qfxz=
qfx·Φ
........................................(24)式中:2Φ—分项消耗的能源品种的折标系8.3.5 项目能效水平分析8.3.5.1 应采用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方法对项目能效水平。当项目能效指标达不到对比指标时、可观地分析原因。8.3.5.2 工业项目,具体要求如:a)
采用项目能耗指标与行政机构发布的行业领域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b)
采用与行政机构发布的能耗水耗指导入值进行对比分析。)
无发布指标的项目同类项目进行对比分析。8.3.5.3 民用建筑项目,具体要求如:a)
采用项目能耗指标与行政机构发布的行业领域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b)
无发布指标的项目同类项目进行对比分析。9 项目地完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目标的评价9.1
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情况说明区(开发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目标、煤炭减量替代要求及方案落实等情况。9.2
地完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目标的分析评价具体要求如:a)
计算项目达产年能源消费增量占项目所在区(开发区)当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量控制目标的百分率。18.
DB11/T
974—.
b)
对新建项目,年能源消费增量数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对改扩建项目,年增量数应为项目达产年能源消费量改造前年综合量的差(当可获得数据时)。d)
对预计一个规划期投产的项目,暂参照当期项目所在地有关情况进行评价。e)
对有产品或产值的项目计算项目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等,并定量分析项目单位增加值综合对所在区(开发区)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降目标等节能目标的影响。当达产年值综合能耗小于区当年
GDP
能耗时当地完成节能目标有正,即对当地完成节能目标有促进作用;反之为负。f)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用等价电力折标准煤(等价值)数值以国计局或华北电网京市有关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为准。10 项目节能措施10.1 节能措施根据项目的节能控制目标和能耗指标,对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综合描述。10.2 工艺节能措施具体要求如:a)
工艺应包括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管理措施,节能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效的工艺流取、低耗的平面布置,选用高、低的工艺设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节能项目能源建设、能源统计、在线监测配置等方面。b)
节能应依据项目的节能目标、、有关标准和项目特点,出各专业为实现节能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施策略及管理机构等。)
工业项目和民用建筑项目有特殊区域能耗部涉及的工艺单独并,当涉及专业和能源种类较多时,可分类描述。10.3 建筑措施具体要求如:a)
建设项目应根型及节能设计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项目执行或参照的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应确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分类。b)
各主要单体建筑的体形系数。)
各主要单体建筑各(单一立面比。d)
根据项目的使求和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出设置遮阳式。e)
根据体建筑的体形系数和比,分别确定围护结构和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标和拟(推荐)采做法。f)
根据项目的特点出其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g)
绿色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中采高性能围护结构应与第
d
条相对应。10.4 暖通空调措施具体要求如:19.
DB11/T
974—.
a)
暖通空调的节能措施应根据项目特点、需求与实际采用的暖通空调系统形式选取,并应符关标准的要求。b)
暖通空调系统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水平应符合
687、DB11/
中的相关规定,并满足项目绿色建筑星级目标的要求。采用户式燃气暖炉作为热热源时,其设计与选用应符合DB11/
891
的相关要求,燃气炉能效水平应
GB
20665
中的
1
级能效等级,氮氧化物排放值应符合
DB11/
139
规定。采用源热泵作为居住建筑热热源时的设计与选用应符合
DB11/T
1382
的相关。)
热、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应根据选型,不应过分放大。d)
水系统环路应合理划分和均匀布选用水力平保证水力平使并联环间压力相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e)
水泵与风机应合理选型,确保水泵、风机设计工在高效水泵应达到
19762
规定的节能评价应
19761
中等级要求,水耗电输冷(热)比DB
11/687、DB
11/891
中的相关规定。f)
空调、热管道与按
11/687、DB
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温。g)
通风系统采用减小风管阻力的措施,风机的风量耗功率应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h)
热源设置热量自动控制。i)
室内和空调设施,应设置室温自动调控。j)
应结合项目需求充分利用自然冷源。k)
合理采用回收变比措施。l)
根据
23331、
15587
等有关要求,出项目能源管理方案、建议、运行措施。10.5 给水及排水节能措施具体要求如:a)
应符合
GB
50015、
的相关规定,用水定选取低值。b)
根据水压力,结合项目使用功能及特点自来水、水系统进行合理分区。建筑低用市政给水直接水,最大限度利用市政水压满足用水需求。)
各给低卫生器具配水点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
0.45MPa,各区低层部减压设施保证用水点水压力不大于
,且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d)
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选择和配置水加压泵,保证水泵工作时高效率。所选水泵况时率大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泵节能评价值。选择具有随流量增扬程逐渐降特水加压泵。e)
高于室外地坪的污废水采用重力流直接排入室外管网。f)
生活热水回水管道、水加热器、贮水箱等均按照规定保温,保温层设置符合
或
11/891
的规定。g)
给排水系统的器材、器具采用低阻力、低水耗产品。h)
卫生器具及配件均采用节水型合格产品,并符合
164
相关规定。i)
所有水池、水箱均设置液位控制阀,并设置溢流水位报警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 锌锭买卖合同书
- 长期合作购销合同协议
- 湘教版地理八下7.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听课评课记录1
- 专项借款合同范本
- 采购委托合同
- 智能制造与企业韧性:机制与效应
- 层状复合与粒子改性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Al-Mg-S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
- SB-T 11238-2023 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
- 旅游公司发展规划
- 新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照表
- 03轴流式压气机b特性
- 五星级酒店收入测算f
- 某省博物馆十大展陈评选项目申报书
- GB/T 9109.5-2017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5部分:油量计算
- GB/T 16316-1996电气安装用导管配件的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A/T 455-2021居民身份证印刷要求
- 邀请函模板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