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3)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4)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Ⅱ(5)大脑皮层的功能Ⅰ(6)体温调节Ⅰ(7)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Ⅰ(8)血糖调节Ⅱ(9)非特异性防卫Ⅰ(10)特异性反应Ⅱ(11)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Ⅰ(1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第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知识框架第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复习策略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必修3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中几乎年年都考。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高考题看,本单元的命题经常出现,针对各知识点的命题呈现的形式如下:1.核心概念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如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高考主要以内环境的组成为命题点考查内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的相关知识,题型主要为识图题。2.重视结构图及知识的归纳比较,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常与体温调节及生物体的稳态、血糖平衡及调节等知识相第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联系出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以图表形式的选择题出现,也可能是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简答题。3.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神经、激素调节常与血糖平衡、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相联系,可设计成学科内综合题,常以现实生活中的背景材料为前提(如08年抗雪灾),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如糖尿病的成因及防治可以和激素调节、血糖调节及人体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引起的一些症状及其如何防治等知识相联系出题。免疫、艾滋病、癌症的治疗、“9.11”后美国的炭疽出现以及全世界都关注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问题都与免疫的机制有关,是第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与人类生活健康关系密切,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这部分内容今后必将成为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对象,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活实际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具有知识点繁多、能力要求高、思维量大、题型灵活的特点,高考中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为主。复习的要点是:1.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如稳态的定义、细胞外液的成分、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受损后的症状等。2.抓住核心知识或主干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围绕的中心是内环境的稳态,要抓住这个中心进行第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知识的梳理,把繁多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便于复习提高。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时,特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要围绕着调节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调节机理这条主线来展开。在复习神经调节时,要按照反射——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包括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通过低级神经中枢中的传导——兴奋通过高级神经枢中的传导——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这条主线进行归纳。第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通过画过程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如对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的复习。4.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区别与联系,适当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已有的生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应用层次的综合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灵活准确的解答好综合题。第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使用建议
1.该部分知识重在对内环境稳态以及各种调节方式过程、机理的理解,记忆与比较。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需注意:(1)知识的重组与整合:在复习中可根据知识的特点进行重新组合。(2)图文转换: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各种调节都有其独特的机理,可引导学生用流程图解表示,借助图文转换把握生命活动调节的本质规律。第1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3)拓展与探究:教材中诸多原理都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将其中蕴含的原理、方法、思路提炼出来,并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和探究中,如神经传导的特点、激素的生理功能、二次免疫的特点等。(4)运用比较、归纳法:本单元内容相似、相近的知识较多,各种激素的化学成分、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参与的神经中枢等容易混淆,复习中多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等方式进行区别比较。(5)总结本单元与社会热点相联系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第1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分为5讲,共9课时完成,每讲1课时,单元训练卷及滚动卷和讲评各1课时。第1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考点整合血浆细胞第1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相对稳定外界环境缓冲物质第1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要点探究►探究点一体液、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
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两者关系如下:体液第1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2)各组分之间的关系a.各组分之间的形成关系如下:图29-1第1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②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③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b.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关系: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第1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3.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环境的区别(1)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液体,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外界环境指人体外的环境。第1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①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子宫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内的外环境;由外分泌腺(如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泪腺、汗腺、皮脂腺等)分泌的,运输到体外和消化腔的液体,包括各种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与外界直接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②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看是内环境,从细胞角度看是细胞外液,所以,内环境和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③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正常内环境中必有细胞生活。第2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与内环境各组分有关的细胞的具体内环境
4.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内液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会引起一些疾病发生。如组织水肿,根本原因是组织液增加(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第2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血浆蛋白过少(如幼儿长期营养不良形成“大头娃娃”)引起血浆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渗透压,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2)组织细胞代谢产物大量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引起血浆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出现水肿;(3)毛细淋巴管阻塞,通透性改变,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受阻部分组织蛋白不能及时由淋巴回流入血液,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出现水肿。(4)过敏反应中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造成水肿。第2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意义。血浆、组织液与淋巴间的物质交换都非常重要,通过物质交换保证了内环境中的物质在不断变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性。若组织液回流受阻,则会出现组织水肿。通过CO2的体液调节,可使人体内环境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第2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解决该问题需明确血浆、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的关系,对内环境结构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是从内环境三种成分的关系及其成分进行考查,而下面的变式题是根据液体的成分判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及相关问题。第2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
D第2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细胞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需要多种酶共同参与,酶大多为蛋白质,由此得出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④属于细胞内液。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第2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点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定义: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第2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2.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变动。血浆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存在着由几对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形成的一套缓冲系统。每一对缓冲对都是由一种弱酸和一种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第3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有H2CO3与NaHCO3、NaH2PO4与Na2HPO4。其中最主要的是NaHCO3与H2CO3,不仅含量多,而且缓冲能力也最强。
调节过程如图29-3所示:第3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左右,这是一个适宜体内酶活性的温度。注意: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三者的相对稳定状态是生活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前提条件。如人体细胞外液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体温过高或过低则代谢发生紊乱。第3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3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人无氧呼吸的产物及人体中的酸碱缓冲对物质。在长时间运动或进入高原等缺氧条件下,人体部分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酸性物质——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引起pH的略微下降,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血浆中的NaHCO3。第3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教材中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明白血液中有维持其酸碱平衡的缓冲物质,而且内环境的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点学生容易忽视。本题是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面考查,而下面的变式题是对乳酸的处理这个具体问题来设题。第3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3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A【解析】由于血浆中存在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所以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会产生水与CO2。第3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点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图29-41.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第3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直接参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系统(1)器官:肺、肾脏、皮肤等。
(2)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3.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是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第3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氢离子等在体液传送下对机体的调节,其中主要为激素调节。(3)免疫调节: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二者共同抵御外来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第4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
B
第4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解析】维持体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第4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解决此题须明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特点,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本题从调节稳态的系统、调节能力及意义方面考查,下面的变式题主要涉及稳态调节的器官、系统与内环境的关系。第4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4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4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
B
【解析】Ⅰ、Ⅱ、Ⅲ、Ⅳ代表的器官分别是:肺、消化道、肾脏、皮肤。①代表从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葡萄糖在肠道内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再被运输到别处,不进入淋巴,一部分脂类物质在肠道内被吸收进入毛细淋巴管中再被运输到别处。②代表肾脏的重吸收。第4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4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考点整合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电信号双向传导负正正负第4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大脑脑干脊髓相互联系大脑皮层感知语言记忆第4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图30-1第5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3.神经:许多神经纤维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4.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二者的比较如下:第5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第5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5.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可归纳如下:第5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5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5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B
【解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和脊髓;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而不是大脑皮层;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第5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此题属于识记方面的知识,难度适中。对于呼吸中枢的存在位置学生容易出错。该题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的组成及联系,下面的变式题从神经调节的基础及特点方面进行考查。第5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5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细胞的结构特点。人体神经细胞含有DNA膜性细胞器是线粒体,A项正确;题图中③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项正确;题图中④为突触小体,图中共有5个,C项错误;①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D项正确。第5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点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电流的方向(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②过程:第6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③特点:A、生理完整性B、绝缘性C、双向传导
【说明】在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在质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进行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载体蛋白就是离子通道蛋白。另外,恢复为静息电位时,离子是通第6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过主动运输方式泵出膜的。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就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外膜和内膜上,且电流(正电荷移动方向)必定是从外膜流向内膜。2.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甲第6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乙
图30-3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前一神经元)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第6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过程
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3)神经递质①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②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第6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③失活: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④类型兴奋性: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抑制性: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⑤递质的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信号变化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传递特征:第6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单向传导。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第6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知识。A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C中神经递质通过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D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借助突触完成的。第6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解决该题须正确理解静息状态与兴奋时膜两侧的离子移动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电位变化。本题考查兴奋时离子变化及传导方式,而下面的变式题主要涉及刺激时膜电位变化及电流的传导方向。第6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7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C【解析】刺激b点兴奋传导B神经元时,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而不能传到A神经元上。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先传到a点再传到b点,所以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只能在B神经元上传导,所以灵敏电流计只发生1次偏转。第7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要点探究►探究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不同的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的生理功能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和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性等功能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需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人脑的高级功能第7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1)大脑皮层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2)特点:①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②中枢面积大小与身体大小无关,而与机能的复杂程度有关。③中枢位置与身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④大脑左右两半球对机体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是交叉的。⑤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3)大脑皮层对语言活动的调节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这种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第7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下表:种类位置受损后症状疾病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颞中回后部(W区)听懂、看懂、会说、失去书写、绘图能力失写症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运动性失语症听觉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H区)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模仿别人的谈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听觉性失语症视觉语言中枢(阅读中枢)角回(V区)视觉无障碍,看不懂文字失读症第7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
C
第7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学生边看书边记笔记时既用到视觉中枢又用到躯体运动中枢;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则用到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的神经中枢在脊髓;“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主要用到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第7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解决此问题须熟练掌握人体反射活动的特点,明确反射的反射中枢。对此学生容易误认为用不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此题涉及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而变式题主要考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作用。第7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7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针刺双脚是否反应、膝跳反射是否正常都与神经中枢有关;能否复述医生的一段话与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有关;而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与神经中枢无关。【答案】
B
第7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8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考点整合促胰液素化学物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第8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肝糖原分解氧化分解供能胰高血糖素等反馈调节维持稳态第8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要点探究►探究点一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比较(重点激素是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第8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性质激素名称分泌部位主要作用异常时的主要表现分泌不足分泌过剩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易患呆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肽和蛋白质类胰岛素胰岛(B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糖尿病—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加速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侏儒症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促甲状腺激素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第8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性质激素名称分泌部位主要作用异常时的主要表现分泌不足分泌过剩肽和蛋白质类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和血压上升——类固醇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睾丸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雌性激素卵巢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形成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第8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第8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研究动物激素生理作用常用的方法(1)切除法:如割除公鸡的睾丸,观察其第二性征的变化;(2)移植法:如给阉割的公鸡移植卵巢,观察其第二性征的变化;(3)注射法:如给正常的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或已摘除甲状腺的实验狗注射甲状腺激素,观察其出现的变化;(4)饲喂法:如用含有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其变化;(5)临床观察法:在临床观察内分泌功能过盛或不足的患者,研究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第8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同位素标记法: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研究甲状腺功能。3.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1)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作为性引诱剂,干扰异性昆虫交尾、降低虫害的程度。(2)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①对牛、马、猪等的生殖腺进行摘除,可使动物性情变得温顺,且体质增强,育肥快,肉产量高。②养鸡场通过增加光照,刺激卵巢一直处于激素分泌活跃状态和产卵状态,提高母鸡的年产蛋量。第8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③兽医向母畜肌肉注射卵泡刺激素,促进母畜发情等。(3)在人类健康中的应用①治疗疾病②避孕③促进人体健康第8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9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D
【解析】垂体提取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卵巢,促进其分泌雌性激素。【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蛙垂体中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当该激素作用于卵巢后能使之合成并分泌更多的雌激素,该题极易错选B,从题意中不能准确读出该激素含量增加。第9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9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
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注射的激素具有两种作用:①促进新陈代谢(体温升高)②升高血糖(尿中有糖),又根据肾上腺素具有“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由此得出,较大剂量注射的这种激素为肾上腺素。第9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点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①血糖的来源和去路②血糖平衡的调节
图31-1第9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双重调节。A.激素调节(如图31-2所示)
B.神经调节(如图31-3所示)图31-3图31-2第9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说明】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可作用于肝脏、肌肉细胞等,促使血糖合成肝糖原、肌糖原以降低血糖;血糖浓度低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但肌糖原却不能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含量。(1)与血糖有关的三种激素激素名称区别联系分泌器官作用器官胰岛素胰岛B细胞肝脏、肌肉等组织器官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是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肝脏肾上腺素肾上腺肝脏第9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血糖含量与疾病正常血糖浓度80~120mg/dL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1)过程:如图31-4所示(2)甲状腺激分泌的分级调节的方式
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下丘脑是机体血糖含量疾病症状治疗(预防)措施<60mg·dL-1低血糖早期症状口服糖<45mg·dL-1低血糖晚期症状静脉注射糖>130mg·dL-1高血糖口服降糖药物>160mg·dL-1糖尿病、糖尿注射胰岛素第9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的作用。
图31-4
反馈调节: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活动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活动,这种调节叫反馈调节。反馈第9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方式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一般来说,当血液中某种激素的含量超过一定的水平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可抑制这一内分泌腺的活动,使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反之当该激素或受激素控制的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低于某一水平时,则负反馈作用降低,该激素的分泌就增加。(3)特点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由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调节构成;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功能,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受下丘脑的支配。第9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说明】(1)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机体的每一种生理活动都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通过激素的相互作用,各种内分泌腺之间也是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2)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促进和抑制。第10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调节中激素分泌的调节情况。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相应地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产生促进作用,故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多。本题为中等难度题。第10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该题考查的是三种激素分泌的关系,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下面的变式题也是针对激素的协同或拮抗关系。第10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该题考查参与血糖平衡的激素在发挥作用时含量的变化,属于理解水乎,试题中等难度。午餐后人血液中血糖浓度会升高,此时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但激素是生物体内微量高效性物质,故含量低。血糖变化曲线是a,胰岛素变化曲线是b,胰高血糖素变化曲线是c。
【答案】
C第10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考点整合激素内分泌腺中枢神经系统体液调节激素内环境稳态第10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概念指神经系统调节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信息传递
①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②以突触的结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
经体液(主要为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第10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参与物质神经冲动(电信号)、神经递质激素、CO2、H+等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体液(主要为血液)作用范围比较局限比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作用实效迅速、准确缓慢、持久不够精确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靶器官第10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图32-1第11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总之,二者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又能影响神经调节,他们共同协调、相第11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辅相成,但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单细胞动物和一些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人和高等动物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第11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1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A中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会导致代谢旺盛而抵御寒冷,不是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原因,且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神经调节的结果;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不能引起上肢的运动;C中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都受到下丘脑和垂体调节体系的控制;D中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不能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通过突触单向传递给下一个细胞。
【答案】
D第11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该题将体温调节、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兴奋的传导、内分泌的枢纽等知识放在一块考查,增加了知识的综合性,可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的鉴别本领。第11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点二体温调节1.人的体温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双重调节。(3)调节机制:人的体温调节有产热和散热双重调节机制,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有:内脏、骨骼肌、脑等;主要的散热器官有:皮肤、汗腺等。第11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参与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5)过程如图32-2所示:图32-2第11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下丘脑的作用总结图32-3第11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感受:下丘脑内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升高,温度感受器能感受温度的变化。(2)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4)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第11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2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答案】
D【解析】当人进入高寒地区后,因皮肤与外界温差大,人体散热快;同时冷觉感受器及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皮下血流量减少而尽量使散热减慢;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氧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大)而使产热相对加快。机体调节的结果是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使人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稳态。故选项中的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不正确。第12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体温调节的理解与应用,是一种联系实际的题型。本题从体温调节的角度设置题目,而下面的变式演练是将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第12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2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而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范畴。
【答案】
A第12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2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考点整合生成成熟胸腺B吞噬细胞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体液抗体细胞效应T细胞第12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再次组织损伤功能紊乱发作迅速消退较快组织损伤遗传倾向个体差异衰老破坏癌变疫苗第12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要点探究►探究点一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来源遗传而来,先天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对象所有病原体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物质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等)第三道防线(主要是淋巴细胞)特点
出现快,范围广,时间短,比较稳定,强度弱
出现慢,时间长,针对性强,作用强度大联系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二者均与遗传有关,且相互配合,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第12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说明】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中也含有杀菌物质,由于与外界相通应属于第一道防线;多数情况下,抗原物质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所消灭。对一些致病力较强的微生物,难以杀灭,必须与特异性免疫协同作用,才能有力地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第12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3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接种卡介苗、新生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患过麻疹的人体内有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这都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答案】
A第13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点评】此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等知识。解决该题须熟练记忆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以及体液免疫中抗体的产生、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等内容。
本例是根据两类免疫的特点及疫苗的应用对免疫类型的判断,而下面的变式演练考查的是对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理解。第13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3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答案】
C【解析】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或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其他免疫细胞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皮肤等阻止病毒的入侵。第13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点二特异性免疫1.抗原、抗体与淋巴因子(1)抗原①异物性: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病变的组织细胞。②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③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2)抗体①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第13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②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外分泌液是指由外分泌腺分泌的液体,如:唾液、汗液、泪液、皮脂、胆汁、胰液、胃液、肠液等)中。③种类:抗毒素、凝集素等。(3)淋巴因子
体液免疫中,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作用下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另外,效应T细胞也能产生淋巴因子,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第13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进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之裂解②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过程
①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进入机体的抗原;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
①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进入机体的抗原;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有一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免疫效应第13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1)记忆B细胞的特点:能分泌抗体,寿命长,对抗体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细胞内寄生物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病毒在内环境还未侵入细胞前起作用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传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从靶细胞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关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有各自其独特的作用,又有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第13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做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3)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快,强,维持时间更长,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4)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的变化如图示第13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微电脑多功能分析仪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指纹读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三羟甲基氨基甲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服务合作及采购协议样本版
- 2024年房产出租责任豁免协议版
- 2024版电信协议法律风险防控指引版
- 2024-2030年赤藓糖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菲律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药丸组织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苗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步进驱动器zd2hd542说明书
- 学习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 【超星尔雅学习通】女性学:女性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网课章节答案
- 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000t-a锂离子电池高值资源化回收利用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原油电脱水处理技术
- 脊柱脊髓疾病的MRI诊断
- 《底层逻辑》读书笔记
- 红楼梦81至100回读书笔记3篇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 学术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