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台阶》说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2课《台阶》说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2课《台阶》说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2课《台阶》说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2课《台阶》说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目标四、说模式五、说方法六、说设计七、说板书说课流程一、说教材《说教材

《台阶》是一篇小说,塑造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小说以儿子的角度讲述了父亲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过程,父亲体壮如牛,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实现,喜悦无形容,但父亲老了,身体垮了。小说重点描述了父亲建新屋的过程和结果,细腻灵动的描述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正如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二、说学情小说人物性格的把握方面往往不够全面,一些具有深意的语句揣摩方面仍需教师的教学设计指导。

学生喜欢叙事性作品,思维比较活跃,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积累使他们能够粗浅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鸣,易于课上启发引导。学情分析三、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我”对父亲的同情与怜悯。知识与技能: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小说情节。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其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性格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了解主要情节,找出描写,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明晰深层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四、说模式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品读揣摩细读探究达标检测我校教学模式:思、学、乐,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收获的乐趣。即教学五环节: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合作达标—互动展示—拓展提高五、说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一篇略读课,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境导学,概括小说情节,引导学生整读课文;设计问题,在默读中自主探究;品读揣摩,同学合作,小组讨论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深度阅读,把握深层意蕴和写作技巧。利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方法:作为略读课,重在发挥文本的“例子”功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问题导学,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同学互助,交流展示探究结果,完成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把握。方法六、说设计三、品读揣摩二、整体感知导入新课一、五、达标检测四、教学环节5分钟10分钟12分钟13分钟5分钟一课时细读探究李森祥台阶

导入课文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由学生熟悉的台阶联系到父亲的毕生追求,设下悬念,激发阅读的兴趣。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整体感知: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造好了,父亲又怎么样?整体感知导读提示

学生默读进入小说设计的情节,进行与文本的对话,由学生来概述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这是通过整读课文明白小说在写什么。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提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要求。品读揣摩:写作方法探究(细节描写方法的运用)(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父亲情感和性格的神态、动作、及心理的细节描写。讨论一下这些细节究竟写出了父亲什么样的感情。

“授人以渔”,围绕人物形象这一主要要素,明晰描写方法,这一环节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平面文字的阅读,去感受人物,将人物立体化,品味人物生活中的酸辛苦楚,并能透过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文的写作,对人物的塑造多一些方法的积累。

细读探究: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2.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建造高台阶是一种怎样的心理?3.父亲创业艰难困苦的根源是什么?

本环节引导学生去学习小说写作的技巧,把握详略安排与主题的关联,把握描写什么内容更能体现主题需要。2题涉及到一个深层的思考,也是对小说意蕴的把握,人类需要层次论,提升台阶--提高地位--获得尊重,3题是与作者对话,涉及现实的农民问题,再相机指出小说写于1988年,《台阶》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的小说,描写的是落后的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出示罗中立图片和农民的一组图片,结合具体问题做更为深入的分析,逐步深入去感知人物塑造的现实意义。

农民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罗中立关注三农

关注生活,关注人也正是单元的主题。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教师要站在客观历史角度去引导学生,国家一直致力于关注三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最新的五中全会公报感受国家扶贫的决心,让小说的视角由80年代进入现实,让小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小说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们学于21世纪初,在思考中深化小说的生命张力,正如新课标所言,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我们的授课,不仅要落实知识与技能,更要构建一个有张力、人文色彩涌动的阅读情境。随堂达标:预习导学1.《台阶》作者是______,题材_____,课文选自_____,本文以________(叙述者)的角度来写。2.字音字形:凹凼()、头颅()、门槛()、涎水()gān()尬、chóu()划、kuà()骨、nián()性微不足dào()、蹿()跳、烦zào()、模()样3.整体感知:本文围绕“__”记叙了父亲为__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父亲__的赞美。学习研讨4、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章。(1).父亲为什么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为了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做了哪些事情?(3).新屋建好后,父亲有怎样的表现?(4).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10、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2).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