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血液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血液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血液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血液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血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回顾

1、能量的来源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3、腋窝、口腔、直肠的温度的正常值4、人体的主要的产热器官(安静、活动)5、人体皮肤的主要的散热方式目前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2.缓冲酸碱功能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4.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目前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一、血液的组成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目前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一)血浆蛋白的生理作用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2.载体功能3.免疫功能4.参与凝血-纤溶的生理性止血过程5.缓冲功能,调节酸碱平衡目前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区别血清:不经抗凝,自行凝固后;离心;淡黄色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浆:抗凝后;离心,除去血细胞;淡黄色液体。目前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测定方法

抗凝;比容管;离心目前九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血量指全身血液的总量。循环血量:存在于心血管中流动储存血量:肝、脾、肺、静脉丛等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70-80ml/kg。目前十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血浆因含少量的胆色素呈淡黄色,空腹时清澈透明,进食后变浑浊(二)血液的比重全血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有关血浆比重: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目前十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血液的颜色目前十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血浆的颜色目前十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四)血液的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呈弱碱性7.35~7.45

缓冲对: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三)血液的粘度粘度: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形成血液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十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五)血浆渗透压

1.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半透膜是一种只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的膜结构。所有的细胞膜以及毛细血管壁都属于生物半透膜。

渗透:水分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溶液转移的现象。

渗透压:指半透膜一侧的溶质颗粒对半透膜别一侧水分子的吸引力,即“吸水力”。

★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颗粒数量成正比,与溶质颗粒的种类及大小无关。

目前十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渗透现象与渗透压目前十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十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作用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

由晶体物质形成,主要是Na+,Cl-。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血浆蛋白形成,主要是白蛋白。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及血容量

目前十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等渗高渗低渗目前十九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造血干细胞

具有自我复制与多向分化的能力。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造血:各类造血细胞的发育、成熟的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血细胞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

1.数量正常成人: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2.形态结构:双凹圆盘状,无核二、红细胞生理3.血红蛋白运输O2和CO2贫血

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红细胞形态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①CO2、O2、尿素可自由通过②负离子如Cl-、HCO3-较易通过③Na+、K+难通过:低温贮存,K+浓度↑

(1)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临床使用红细胞沉降率评价.

2.红细胞的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酸碱(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三)红细胞的生成调节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

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辅助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1)维生素B12

吸收与内因子有关,运输与转钴蛋白结合,增加叶酸在体内的利用率。(2)叶酸

维生素B12活化后参加DNA的合成。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3)铁

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95%来自体内铁的再利用。

缺铁,使合成血红蛋白不足,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目前三十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EPO、雄激素(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由肾皮质管周细胞产生,对组织中氧分压的降低敏感

促进生成过程各时期红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2)雄激素

①促进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②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及释放。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白细胞白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

成年人的白细胞数量:4.0~10.0*109/L。生理状况对白细胞数量影响较大。1、白细胞的形态、数量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2、白细胞的分类颗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血涂片(高倍镜)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3、白细胞的功能颗粒白细胞功能(1)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一半以上,血液中停留6~8小时,穿过血管壁后不再返回血液。非特异性免疫防御。WBC主要通过吞噬及免疫反应实现对人体的保护和防御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中性粒细胞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2)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1~4%,含有较大的染色很深的橘红色或黄色颗粒,核为两叶,哑铃形。对寄生虫感染出现免疫反应。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嗜酸性粒细胞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3)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1%,血液中活约12hr.一般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胞质中含有蓝紫色颗粒,颗粒中含有肝素和组织胺。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舒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目前四十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嗜碱性粒细胞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无颗粒白细胞功能(1)单核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4~8%。个体最大的一类白细胞,有一个肾形或马蹄形的核。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就变成具有强大吞噬能力的巨噬细胞。形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单核细胞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2)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5-33%。含较少的细胞质和一个较大细胞核,分为: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主要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密切相关。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淋巴细胞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T淋巴细胞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白细胞的功能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三.血小板生理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血小板体积小,无核,双面微凸圆盘状,有伪足而呈不规则形状。

正常值:(100-300)×109/L低于50×109/L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超过1000×109/L血小板过多易发生血栓

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由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受血小板生成素(TPO)调节。(三)功能:

①维护血管壁完整性;②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目前五十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生理性止血过程:

1、血管挛缩2、血小板血栓的形成3、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组织血管收缩5-HT、TXA2

血小板激活凝血系统激活(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止血栓纤维蛋白形成(初步止血)血凝块形成(有效止血)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血液凝固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第三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凝血因子

★2.凝血过程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一)凝血因子1.FⅣ是Ca2+,其余均为蛋白质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2.依赖VitK的凝血因子

FⅡ、FⅦ、FⅨ、FⅩ3、除FⅢ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浆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激活物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2.凝血酶的生成3.纤维蛋白的生成(二)凝血的过程★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完全由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参与完成。

启动方式血液与异物表面的接触。

异物表面除正常、完整血管壁以外的任何接触面都是异物表面。①内源性途径(内源性凝血)1.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内源性凝血接触异面激肽释放酶Ⅻ

ⅫaHK前激肽释放酶ⅪⅪaCa2+ⅨⅨaⅧa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

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内源性凝血接触异面激肽释放酶Ⅻ

ⅫaHK前激肽释放酶ⅪⅪaCa2+ⅨⅨaⅧa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

ⅩⅩa

Ⅴa

凝血酶原

Ca2+激活物血小板磷脂表面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启动方式血管破损,组织因子与血液接触

a.FⅢ与FⅦ形成1:1复合物;

b.FⅢ提供磷脂表面,必须有Ca2+参加;

c.FⅢ可提高FⅦa的催化效率。1.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外源性凝血,血管外FⅢ参与)②外源性途径目前六十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组织因子(TF)

ⅦCa2+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组织因子(TF)

ⅦCa2+

凝血酶原

激活物ⅩaⅩⅤa

Ca2+组织因子磷脂表面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内源性凝血接触异面激肽释放酶Ⅻ

ⅫaHK前激肽释放酶ⅪⅪaCa2+ⅨⅨaⅧa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

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组织因子(TF)

ⅦCa2+ⅩⅩa

Ⅴa

凝血酶原

Ca2+激活物血小板磷脂表面ⅩaⅩⅤa

Ca2+组织因子磷脂表面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凝血酶的作用:

①水解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单体;

②可激活FⅤ、FⅦ、FⅧ、FⅪ、FⅫ及FⅩⅢ;

③活化血小板以提供磷脂表面;

④激活蛋白C系统,从而灭活FⅤa、FⅧa。目前六十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小结

1.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瀑布式的连锁反应,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终生成纤维蛋白

2.

血液凝固过程中,只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时,有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两种形式。此后,两条途径归于统一,以相同的方式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

3.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都必须有凝血因子进行催化的场所——磷脂表面,同时都必须要有Ca2+参与。

4.调节蛋白FⅧ、FⅤ使反应过程加速。目前六十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

ⅩⅢaⅩⅢ

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Ca2+ⅩⅩa

Ⅴa

凝血酶原

Ca2+激活物血小板磷脂表面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组织因子(TF)

ⅦCa2+

内源性凝血接触异面激肽释放酶Ⅻ

ⅫaHK前激肽释放酶ⅪⅪaCa2+ⅨⅨaⅧa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

ⅩaⅩⅤa

Ca2+组织因子磷脂表面目前六十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一)血液中的抗凝成分抗凝血酶III

多存在于血浆。抗凝血酶III可与凝血酶、凝血因子VII、IXa、Xa结合使之失活。肝素

血液含量很少,多存在于肝、肺。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形成复合物,加强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凝血因子VII、IXa、Xa的亲合力使之失活。二、抗凝血目前六十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

蛋白质C由肝脏合成需VitK

作用:①灭活FⅤa、FⅧa;②抑制FⅩ、凝血酶原的激活;

③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目前六十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三、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纤维蛋白分解液化的过程纤溶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一)纤溶酶原的激活(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目前六十九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一)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原主要由肝、肾合成1.组织激活物3.依赖因子Ⅻ激活物2.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甲状腺、肺、子宫、肾上腺含量高

纤溶酶的作用

①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②水解凝血因子FⅡ、FⅤ、FⅧ、FⅫ目前七十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溶,抗凝目前七十一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三)纤溶抑制物1.抗活化素2.抗纤溶酶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通过与纤溶酶结合成复合物来抑制纤溶酶作用目前七十二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纤溶酶抑制剂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溶酶目前七十三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

其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原红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质或糖脂,在凝血反应中起抗原作用凝集素与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目前七十四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A与凝集原B将血液分为4种血型:

A型、B型、AB型、O型1.ABO血型的分型最重要的亚型:A1亚型、A2亚型目前七十五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人的ABO血型受控于A、B、O三个基因,但每个人体细胞内的第9对染色体上只有两个ABO系统基因,即为AO、AA、BO、BB、AB、OO中的一对等位基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排列组合原理。目前七十六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目前七十七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Rh血型Rh是恒河猴(Rhesus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目前七十八页\总数八十四页\编于十二点(二)Rh血型系统1.Rh血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