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拍照手机需要创新的电源技术-设计应用_第1页
可拍照手机需要创新的电源技术-设计应用_第2页
可拍照手机需要创新的电源技术-设计应用_第3页
可拍照手机需要创新的电源技术-设计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可拍照手机需要创新的电源技术-设计应用在超便携式应用领域,近来令人吃惊的趋势之一是融合:集成蜂窝电话与PDA、数码相机(DSC)、音乐播放器及定位系统(GPS)的智能手机;包含摄像机、DSC、音频播放器、录音机和电影浏览器的音视频录像机;以及用于显示器、打印机和复印机的数字纸张。虽然其中一些融合应用尚需时日才能实现商业化,但不少应用正如潮水般涌向市场。一个重要的是将两种非常成功的超便携式产品——DSC与彩屏蜂窝电话整合在单个便携设备中的可拍照手机。本文将考察独立的DSC,并分析将此功能集成到可拍照手机后,这种融合对功耗和电源的影响。在过去几年,DSC市场经历了高速增长,现在DSC的销量已经超过笔记本电脑,其中三分之一是高分辨率(大于3百万像素)产品。今天的数码相机具有接近5百万像素的分辨率,并正迈向7百万像素。DSC的功率需求DSC包括许多消耗电流的模块,其关键部件是图像传感器,它传统上一直采用电荷耦合器件(CCD)。近,该关键部件变成了一种CMOS集成电路,它可替代传统照相机的胶片,一般由2.7至3.3V的电源供电。在DSC中,闪光是由氙灯产生的,它在光脉冲的持续时间内由一个可将电池电压转换到300V的升压调节器供电。而在初,氙灯是通过一个高压(4-5kV)脉冲对灯内混合气体进行电离而被激活的。该脉冲是由一个选通脉冲单元发出的,它包括一个高压脉冲变压器和一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彩色显示器背光可以通过由一个有源LED驱动器控制的四只白光LED来提供。驱动器应允许调节LED偏置电流的占空比,以调整相对于环境光的亮度,从而将背光的功耗降至。调焦和快门马达可以由一个双电机驱动器进行驱动,锂离子电池可以由外部充电器适配器进行充电。,DSP彩色相关单元可以由一个低电压、低电流(1.2V、300mA)的降压转换器供电。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应用的功率需求。一个掌上型DSC(130万像素)在拍照时消耗的峰值功率大概为2W,浏览图片时的峰值功率为1.2W(假定在2.4V、500mA的供电条件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串联的700mAhNiMH充电电池可维持近1小时的拍照和浏览时间。如果说DSC是消费者追捧的对象,那么可拍照手机正在市场上热卖。据预测,今年可拍照手机的数量将超过DSC,到2022年,生产的全部蜂窝电话中有四分之一将带有照相机。日本一直引领着对高端可拍照手机的需求,它们装配有百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固态存储卡和高分辨率的彩屏显示器。日本已经发布的许多新款可拍照手机具有100万或130万像素的分辨率,在性能上可以替代低端DSC。用于蜂窝电话的照相机被限定在狭小的模块内,而且一般要满足苛刻的要求,包括1cm3的体积、100mW的功率、2.7V的电源和10美元的成本等。图像传感器制造商之间正在掀起一场技术战。蜂窝电话制造商希望为照像模块分配的功耗低于100mW,CCD图像传感器正在接近这一极限,而CMOS传感器通常只需要一半的功率。在低分辨率应用中,CMOS图像传感器凭借其低功耗特性已经胜过CCD。在高分辨率(大于1百万像素)应用中,CCD依然是者。通话时间下降今天的可拍照手机大部分具有30万像素左右的分辨率,而且在通话和拍照模式下消耗的峰值功率基本相同(低于1.5W)。从早前使用的DSC推断,一个130万像素的可拍照手机在拍照模式下的峰值功耗(2W)将高于在通话模式下的功耗(1.5W)。这类一流的可拍照手机如果装配一只3.6V、1,000mAh的锂离子电池,那么应该保证两个小时左右的通话和拍照时间。目前的可拍照手机和DSC会带有1个8到16MB的闪存存储棒。被称为MiniSD卡的固态存储卡在今年年底将达到256MB。所有这些功能的代价是它们导致蜂窝电话的通话时间呈螺旋式下降:从常规蜂窝电话的6个小时下降到新型可拍照手机的1或2个小时。随着更高像素的照相机、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和更多功能被集成到蜂窝电话中,通话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在工作时间下降到1至2个小时的情况下,可拍照手机遇到了与笔记本电脑类似的电源管理难题,因为两者都依赖于相同的液晶显示和电池技术。为了使笔记本电脑获得8小时的工作时间、使蜂窝电话回复到原来的通话时间水平,我们需要新的技术。燃料电池或电化学装置可以将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