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_第1页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_第2页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_第3页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_第4页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

作文是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它最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我们研究国外作文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冷静、科学地思考我国的作文教学,拓宽视野,取其所长。以日本为例,他们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形态,而我国的语文课程长期强调“以阅读为重点”。所以,笔者试从日本作文的课程目标、文体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来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改进我们的作文教学。一、课程目标取向——表达于先课程目标反映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可以这么说,课程取向,就是语文学科面向何方的问题,它控制着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方向。日本的《小学国语学习指导纲要》将国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概括为“两领域一事项”,即理解领域、表达领域和言语事项。把听和读归并为理解领域,说和写归并为表达领域。但在日本1998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十分醒目地把它们重新组合成听说、写作、阅读,将表达分为说和写。把写作排在阅读的前面,可见,日本的国语十分重视表达的训练。我们来看看,日本《国语纲要》对习作目标的描述(以第三、四学年为例):1.目标:培养学生能够依据说话的对象和目的、就调查过的事情等,以适当的段落关系,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的能力。2.内容: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依据对象和目的进行写作;(2)收集、选择要写的题材所需的资料;(3)为了明确自己的想法,考虑段落间的相互关系;(4)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明确所要写的事情的中心,注意段落和段落的连接;(5)学会发现文章写得好的地方,改正文章中的错误。3.内容处理:写信;就自己有疑问的事情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整理出来;在记叙文、班报中表达自己经历的事。将日本的作文课程目标与我国的写作课程目标相比较,至少有以下几点信息值得我们去思考:一是描述呈现形式不同。可以看出,日本对写作课程目标的描述分“目标”“内容”“内容处理”等部分。第一块是“目标”,每个学段只有一个目标,描述似乎笼统,但与我们每个学段七八条的写作目标相比,则显得更为集中、简要、明确。第二块是“内容”,他们在学段“内容”描述中有具体指标,相当于教学指示,与我们的“习作教学建议”相类似。第三块是“内容处理”,即对遇到问题如何处理的描述,而我们的课标对习作没有类似的描述。二是描述的内容有差异。把日本的写作目标和内容与我们课标中的“作文学段目标”相比较,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1.日本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明确读者对象,即写作的意图明确,而我们的课标第二学段中描述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意图不那么明确。2.日本的写作内容明确提出注意段落关系,而这一条,我们的课标对习作目标的描述没有体现,导致不少学生到了高年级不会分段来写,会分段写的也是老师在课堂上临时补充的教学内容或学生自己悟出的。3.“内容处理”的阐述比我们的“习作教学建议”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三是价值取向有别。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作文也很重视生活,但与我们的作文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有差别。我们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能真实表达自我,而日本则要求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周围的世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主张从外部客观世界走进儿童内心世界,从而形成意见或观点。二、作文文体取向——实用为主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中小学作文训练在文体方面如何分工,小学阶段究竟应学写哪些文体,日本学者的认识和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日本有学者把作文分为三类:文学文章、实用文章、学问文章。文学文章诸如儿童诗、童话、童话剧、少年小说,主要是以文学形象来表达;实用文章就是生活中有一定功能的应用文,如信、日记、请假条、会议通知、请柬、计划总结、倡议书等;学问文章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表达科学原理的文章,如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记录等。就文体取向,日本国语教材的写作单元安排中,还体现出儿童的学习过程。在写作文体上,他们按生活、创作(低年级)—说明书、参观记录(中年级)—意见文、报告、创造、综合表现(高年级)的编排顺序为教学内容。从这样的编排顺序可以看出,高年级还是以实用文为主,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思考生活现象,强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文体取向很明显,作文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事物的独特发现。反思我国的作文教学,过去的大纲要求小学生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课标颁布后,我国作文教学的文体更具体了,分写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还有应用文。然而,实际教学中,还是以写实文体为主,对于类似日本所提的应用文和学问文,教材中少之又少,这与我们的作文教学多倾向于文学性较强的写作体裁,作文中鼓励学生抒发情感,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有很大关系。所以,能否为学生的实用性写作和学问性文章留下一点空间?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另外,日本的作文教学除单独安排写作单元外,还非常重视阅读课读后感的写作,且他们的读后感是小学作文教学最基本的文体。他们的读后感相当于我们的读书笔记,但又更丰富具体,要求也更高。日本国语课的读后感一般分两次写:第一次是初读后的感想,称之为“初发感想文”,可要求成文,也可不要求成文;第二次是讲读完后的感想文,教师对此要求很严格,学生一般要用正式的稿纸誊清。日本教师很重视积累学生感想文的资料,把它作为检查和研究自己教学的依据,也是今后教学改进的重要参考资料。例:阅读练习。以下任选一种方法,阅读这篇课文。1.将白鹰先生如何致力于做钉子整理成小笔记。整理一下有关白鹰先生做钉子的感想。最后写一篇感想文。2.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有趣的地方画线。在笔记的上方抄写这些语句,并写出你认为这些地方好的理由。3.整理一下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注意:总结归纳自己的想法)这种读后感的写作,“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这样的感想除和我们的读书笔记不同外,和我们阅读课的读写结合也有区别。我们的读写结合着重迁移训练,即通过例文的样式,进行仿造、改造、创造等模式,体现仿中有创,创中有仿。但读写结合训练,往往不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写片段,大都是语言技术的运用。这样,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类似生活经验而胡编乱造。三、教学方法取向——体验在前日本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我们大体一样,很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但其中也有差别。我们先来看日本小学写作的两个题例:1.《就语言进行调查作文》(六年级)。学生搜集身边的外来语,调查其由来和同生活的关系,并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1)将自己经历过的事实,从词典、百科全书中查到的事实整理出来。(2)阐述自己对这些事实的感想。(3)认真思考文章的结构,寻找自己想写的东西,写一篇调查作文。2.在日本长崎县农村小学中,女孩子经常生头虱,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其项目有:(1)捕捉虱子的方法。(2)虱子的实际观察。(3)虱子的危害。(4)虱子的传播。(5)虱子的成长过程。(6)虱子的去除法。调查进而发展为对生活问题的研究。这两份题例,日本称之为“生活调查文”,写作内容往往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并通过调查获取写作的材料。日本这种题材的作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唯一目的,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主体性人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立言与立人的有机结合。另外,日本的生活作文,体验在前、写作在后,可以这么概括——为生活而作文。相反,我们的不少作文教学可能是“为作文而生活”,如教师制造一些生活体验,为了写擦鞋,就要求学生把鞋和鞋油带到课堂上,实际擦一遍,然后写,这就是所谓“为作文而生活”。诚如一个学生所说的,“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临行前老师对我们说回来每人要交一篇作文,到了那里要仔细观察。结果没玩好,作文也没有写成”。“为作文而生活”,把作文看做语言的表达、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大多在作文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式化上努力。以“写一种水果”习作指导为例,教师指导学生从它的形状、颜色、重量、味道等几方面来写,且按一定的顺序,这个顺序可以是方位顺序,也可以是观察顺序。这种程式化教学,教师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进行思考,只重写作技巧,忽视生活体验,值得我们深思。反思“为作文而生活”的教学,一方面是记忆,多学课文、多读、多想、多背,把书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一方面是操练,把主要部分写具体,扩写,续写,看图作文。师生辛辛苦苦地教和学,并没有带来作文教学的好收获,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怕写作文,这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作文并非仅是语言符号的操作,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面对应试教育下的种种扭曲的现象,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作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探究正确的方法。我们应该借鉴日本“为生活而作文”的教学模式。如写《我的梦想》,笔者过去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只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列举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