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1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2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3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4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一)1、导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千古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孟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混乱,礼制崩坏的时期,各国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篇反映那个时代的文章。板书:《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简介作者.孟子名轲,邹人,三岁时父亲逝世。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了给孟子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语言犀利酣畅,比喻形象生动,感情饱满真挚。与《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合为“四书”。(二)1、听朗诵,标注字词读音和停顿。2、听学生分读,注意纠正字音。数()罟()不入洿()池鸡豚()狗彘()之畜()庠()序申之以孝悌()移其粟()于河内王好()战弃甲曳()兵衣()帛()然而不王()者饿殍()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1、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2、重点语句翻译(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矣(6)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3、文言知识小结A文言句式(1).是亦走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判断句(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树之以桑状语后置.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B.古今异义弃甲曳兵而走古义:跑今义:行走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的人今义:选择词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义:那么今义:这,代词河内凶古义:黄河今义:河流请以战喻古义:请允许我今义:让对方……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同意C.一词多义1.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移其民于河东到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数:数口之家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主人忘归客不发出发D.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无失其时通毋,不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花白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通途,道路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对话文本,学会审美)1、阅读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段意。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1)孟子论述“民不加多”的原因。(2、3)孟子阐述“民加多”的根本措施。(4)2、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的原因3、文中梁惠王为何说自己“尽心焉耳矣”?他的具体做法又是什么,请指出?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4、(1)面对梁惠王的自夸,孟子是怎样评价梁惠王的政绩的?明确:“以五十步笑百步”(2)“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说明梁惠王与其他诸侯国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相差无几。梁惠王自以为尽心了,政策比邻国好,可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主要因为他“好战”,老百姓看穿了他的伎俩,他仍然实行的是虐民暴政之策。5、第四段中,孟子提出的仁政具体内容是什么?各有怎样的效果?明确:(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养生丧死无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6、本段中,孟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

明确:(1)对比。“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与“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下层百姓)对比鲜明,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2)比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做法比喻成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的做法,二者实质是一样的。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1、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有怎样的思想和主张?明确:(1)、“王好战”,孟子极力反对战争,希望民众有休养生息的机会。(2)、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3)、同情百姓疾苦,希望百姓能够“衣帛食肉”,“不饥不寒”,能够丰衣足食。2、本文论辩艺术极为高超,文章是如何体现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文章的论证力度。如三个“不可胜……也”的句式构成排比,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再如“五十步笑百步”的设喻,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观点的话。再如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气势充沛,富有感染力。第二课时(练习与反馈)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一)1、思考: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明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翻译下列句子(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二)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各题。孟子曰:“子路,人告知有过,则喜。禹闻善①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②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③自耕稼陶渔以至于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④是与人为善⑤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⑥。”1.给划线的句子点上标点。2.给文中的“善”字释义①②③④⑤⑥3.“大舜有大焉”、“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三个“大”的释义。①②③4.文中有一通假字,请指出来并释义。5.用一个成语归纳本文题旨,并说明该成语现在的引申意义。6.简要说明文章着重赞颂舜的哪些美德?答案:1.帝,者。善,也。2.①好②善于③友善④友善⑤友善⑥友善3.①伟大的②大的美德③大的4.有,通“又”。5.与人为善。善意地帮助别人。6.①处处吸取别人的长处②和别人一同为善附: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提出问题“尽心”→“民不加多”↓分析问题“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未施仁政↓解决问题行仁政→斯天下之民至教后记:新课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设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文学常识,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意义和一些特殊句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品味语言。深入探究本文比喻、排比、对偶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