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测控天线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1页
机动测控天线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2页
机动测控天线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3页
机动测控天线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4页
机动测控天线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动测控天线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民航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支撑。以提升数字感知、数据决策、精益管理、精心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数字为要素,以技术为支撑,统筹推进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化航空运输系统基础底座,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服务、新能力,提升行业质量效益和放大发展动能。提升网络安全监管能力。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民航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完善行业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完善信息通报机制。建设行业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在线安全监测和预警平台,加强实时监测。依法依规落实网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航天及相关行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一)航天产业概述航天是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宇宙空间、地球以外天体的活动。航天产业则一般是指利用火箭发动机推进的跨大气层和在太空飞行的飞行器及其所载设备、武器系统和各种地面设备的制造业,以及各种飞行器的发射服务业和应用产业,是集合了设计、生产、测试与应用于一体的高技术产业。按照产业链划分,航天产业可分为航天器制造、航天器发射、地面设备制造、航天器服务四大子行业。目前,航天产业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气象、导航定位、农业、林业、渔业、地矿和海洋探测、交通管理、灾害监测与预报、国防等领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航天产业的发展也将对国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根据SPACENEWS等机构的统计,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为4,470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5.5%;发射次数为114次,发射航天器数量为1,277个。(二)国内航天产业的发展我国航天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1970年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各类应用卫星系统,如导航卫星系统、通讯卫星系统、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等。根据UnionofConcernedScientists(优思科学家联盟,UCS)的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在轨卫星数量为499个,占所有在轨卫星的10.28%,为世界第二大在轨有效卫星的拥有国;而美国在轨卫星数量为2,944个,是中国的5.9倍。为了实现航天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协调匹配,未来中国航天产业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航天产业系统性强、协作面广的特点,因此参与其中的主体众多;按照单位性质,国内航天行业的参与方可以分为两大类:以航天央企、科研机构、其他国企为代表的国家队,以及民营企业。1、航空航天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情况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航空器和航天器分包制造的发展,使得航空零部件产业走向了全球。20世纪60年代,空客为充分利用欧洲各国在航空领域的比较优势,初步建立了覆盖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上百家制造商的制造体系。与之相仿,波音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也将供应商体系覆盖到美国各地。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波音、空客等领先企业的航空器产品在走向全球的同时,其配套的航空零部件产业也在多个国家蓬勃发展。现役载客量最大的民航客机空客A380由400万个零部件组成,供应商囊括了来自30个国家的1,500家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工业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积极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发展出品种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的航空工业产品体系,形成了对接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和供应体系、能够保障我国及民用领域需求的航空零部件产业。民用航空零部件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国产民航飞机的交付与国际转包业务。近年来,我国商业航空飞机数量平稳增长,民航运力的快速增长需求、航线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也催生了我国民航运输飞机的大量需求。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其中,涡扇支线客机953架,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双通道喷气客机1,836架。在国产民航飞机方面,目前我国ARJ21已经实现累计百架交付,C919意向订单已超800架,国产大飞机的批产交付将拉动国内航空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国际转包方面,2016-2020年,国际航空转包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国际航空转包市场规模达到257.40亿美元,预计2026年的航空转包市场规模将达到449亿美元左右。近些年来,中国航空企业一直通过国际航空转包生产以及大量合资企业建设的方式,不断提升国际主力机型结构部件、金属型材、金属零部件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国际化发展能力。随着中国民用航空零部件转包交付金额不断扩大,波音、空客等零部件转包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企业获得的民航转包生产金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内民营航空企业获得的国际航空转包份额也逐渐提升。航天零部件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航天发射需求的快速增长与配套设备的增加。2021年,全球共实施146次发射任务,为1957年以来最高发射次数;发射航天器总数量1,846个,创历史新高,总质量777.70吨,为航天飞机退役以来的最大值。其中中国实施55次航天发射,发射次数居世界首位;共计发射了115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91.19吨,同比增长85.5%。同时,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太阳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批行业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进,将对我国航天装备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拉动作用。2、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情况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重量轻、高耐化学性、耐高温的特性。碳纤维很少直接应用,大多是经过深加工制成中间产物或复合材料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件或功能件现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和体育休闲用品三大领域。碳纤维以其质量轻、高强度、高模量、耐高低温和耐腐蚀等特点最早应用于航天及国防领域,如大型飞机、飞机、无人机及导弹、火箭、人造卫星和雷达罩等,且航空航天领域用碳纤维的性能等级相对而言是最高的。随着碳纤维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航空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大型整体化结构的理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可使飞机减重20%-40%。复合材料还克服了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和被腐蚀的缺点,增加了飞机的耐用性。复合材料的良好成型性可以使结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20世纪70年代至今,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垂尾、尾部整流罩、后掠翼、进气道等多个部位。以美国军机为例,F-14A战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仅有1%,到F-22和F-35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分别达到24%和36%,大型轰炸机方面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达到了38%。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的碳纤维使用比例约为27%,相比之下第三代战斗机歼-10和歼-11的碳纤维用量仅为6%和10%。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航客机与无人机上应用占比提升明显。在民航客机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在客机上的非承力构件中,在早期的A310、B757和B767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占比仅为5%-6%。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作为次承力构件和主承力构件应用在客机上,其质量占比也开始逐步提升,到A380时,复合材料占比达到23%,而最新的B787和A350,复合材料的用量达到了50%以上,有更多部件使用碳纤维,例如机头、尾翼、机翼蒙皮等。在无人机方面,美国全球鹰(GlobalHawk)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共用复合材料达65%,先进无人机复合材料的用量更是不断提升,X-45C、X-47B、神经元、雷神上都运用了90%的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符合航天技术对结构材料减轻质量的要求,还符合对结构材料具有高比模量和高比强度的要求,具有性能和功能的可设计性,因此复合材料被大量应用。此外,航天飞行器的重量每减少1公斤,就可使运载火箭减轻500公斤,因此,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普遍采用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美国、欧洲的卫星结构质量不到总重量的10%,原因就在于广泛使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目前卫星的微波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和各种支撑结构件等已经基本做到了复合材料化。在运载火箭和战略导弹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发展,先后成功用于飞马座、德尔塔运载火箭、三叉戟Ⅱ(D5)、侏儒导弹等型号;美国的战略导弹MX洲际导弹,俄罗斯战略导弹白杨M导弹均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发射筒。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继2019年之后再次突破10万吨级,达到10.69万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碳纤维需求增速仅为3%,航空航天领域需求量为1.65万吨,较2019年的2.35万吨下降30%。航空航天领域中商用飞机的碳纤维需求量最大,约占航空航天总需求的52.9%。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对民航业造成较大冲击,商用飞机主要生产厂家对碳纤维的需求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020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预计全球将在2024年恢复到2019年的需求水平,随着民航业的逐步复苏,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有望转好。3、航空航天工装行业的发展情况航空航天工装包括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制造过程中成型、加工、运输、转移、装配、检测、调试、试验、批产等过程相关的工装。民用航空工装方面,得益于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民用航空工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良好。2015-2019年,我国民用航空工装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2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05%。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根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民用航空工装市场规模可达180亿元。航天工装需求主要来自于运载火箭与航天器的制造。2021年我国全年实现55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居世界首位,共发射115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191.19吨创历史新高,2022年我国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将继续保持高位。《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在运载火箭方面,中国将持续提升航天运输系统综合性能,加速实现运载火箭升级换代,推动运载火箭型谱发展,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加快推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持续开展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演示验证。在航天器方面,中国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巡天空间望远镜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完成嫦娥八号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发射小行星探测器等。一系列航天工程的实施对运载火箭与航天器的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促进了航天工装行业的发展。航空航天工装行业未来将朝着柔性化、智能化、可循环、标准化四个方向发展。柔性化方面,工艺装备自身将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装配,同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给工艺装备留出柔性发展的空间。智能化方面,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工艺装备都会逐步加上自动化的元素。工装的自主移动、产品的调姿和测量都在逐步自动化。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即时信息和需求,都会被采集后进行处理再反馈给制造单元。可循环方面,航空航天工装再制造是一个统筹考虑工艺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工程,是利用原有工艺装备零部件并采用再制造成型技术(例如激光粉末熔覆层工艺方法),使零部件恢复尺寸、形状和性能,形成再制造的产品。航空航天工装的再制造避免了高价值工艺装备的报废,实现了报废工装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标准化方面,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设计和制造中的协调问题,重复和低级错误出现。4、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情况卫星通信是地球站之间或航天器与地球站之间利用卫星转发器进行的无线电通信,是通过人造通信卫星把需要信息交换的站点进行互联互通的一种通信手段。卫星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航天技术的结合,构成了航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原理方面,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卫星上的通信转发器接收由地面站点发射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后转发给其他地面站点,从而以通信卫星为桥梁完成两个地面站点之间信息交互的一种通信方式。典型的卫星通信模式为用户-卫星-基站模式,即一方地面站点为用户使用的卫星终端,可以安装在车、船、飞机上,也可为随身携带便携站;另一方地面站为卫星主站,卫星主站可以接入互联网或一些专用网络,最终实现卫星终端与互联网或专用网络的信息(数据、图片、视频、语音)互通。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划分为空间段和地面段。其中卫星空间段是整个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通信卫星,以及对卫星进行跟踪、遥测及指令的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卫星地面段则以用户主站为主体,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用户主站连接的陆地链路以及用户主站与陆地链路相匹配的接口。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演进、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通信、导航、遥感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由需求逐渐拓展到民用市场,紧密结合各行业与消费者,带来卫星需求急剧增加。全球卫星发射数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球共发射卫星1,336颗,同比增长4.3%。2021年我国共发射102颗卫星(占比7.6%),与未来七年平均每年国内市场对卫星需求428颗差距较大,卫星产能缺口约75%。从2021年我国卫星成功发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卫星总装主要由国家队完成,相关元器件很多也是由国家队制造的。2021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约为792亿元,同比增长9.6%。卫星通信终端天线对于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和业务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天线制造技术的进步、星上发射功率的提升、卫星通信频率的升高,以及车载、机载、船载等移动平台应用需求的增多,卫星通信终端天线也逐步从大型固定抛物面天线向动中通、便携式、平板式等形态发展,总的趋势是低轮廓、低成本、低功耗、小尺寸。由于政策和资金壁垒相对较低,我国卫星通信终端天线制造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市场活力,在西安、成都、北京等地出现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从事动中通、静中通、平板、相控阵天线研发和制造的民营企业,有的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具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卫星通信地面系统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卫星通信地面系统一般采用包括信关站、用户站等构成的星形结构。信关站用于连接卫星和地面网络,主要由射频分系统、基带分系统组成,基带分系统又包括卫星调制解调器、接入服务网、web加速器、网络路由和安全系统等;典型用户站主要包括天线、室外单元(ODU)、室内单元(IDU)三部分。除此之外,卫星通信地面系统还包括网络运营中心,用于管理卫星网络和用户服务。国内卫星通信地面系统以为主,随着天通一号、中星16号陆续投入运营,我国民用卫星通信产业也开始起步。卫星通信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是更大容量的高通量卫星的应用。高通量卫星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条件下,通信容量比常规通信卫星高数倍甚至数十倍。传统通信卫星容量不到10吉比特每秒(Gbit/s),而高通量通信卫星的通信容量可达几十吉比特每秒到上百吉比特每秒,其应用领域包括个人上网、企业数据传输、基站回传、飞机通信、航海通信等。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行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792亿元,同比增长9.6%。构建通达的航空客运网(一)完善客运网络格局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布局。构建以骨干网、基础网为支撑的国内航线网络。以提高网络整体效率为导向,扩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枢纽机场之间的主骨干通道,畅通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枢纽之间的次骨干通道,推进快线公交化,打造高频率、高品质的骨干网,巩固航线网络基本盘。以提升非枢纽机场通达性、激活潜在市场新需求为导向,鼓励创新服务产品,形成覆盖广泛、服务均等的基础网,拓展航线网络覆盖面,实现干支通、全网联。在地面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积极推进基本航空服务。优化国际航线网络布局。打造一圈六廊五通道。深耕东南亚、东北亚等市场,稳步拓展西亚、中亚、南亚等市场,构建周边航空运输圈,提升国际市场支撑能力。有序提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等共建一带一路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航线网络通达性。构建通达欧洲、北美、拉美、南太、印度洋及非洲等地区的五大航空运输通道,扩大网络覆盖面。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商签航空运输协定,开辟和加密航线,提高中转衔接水平,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完善航空枢纽功能。构建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枢纽联动发展的航空枢纽格局。增强世界级机场群全球航线网络辐射能力,实现机场群内部协同发展,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强化国际航空枢纽航线网络中枢功能,提升北京、上海、广州全球服务能力,完善成都、重庆、深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升区域航空枢纽航线网络支撑功能,增强对周边非枢纽的连通及对国际航空枢纽的客源输送。扩大国内通程航班服务范围,提升国内基础网服务水平,推广国际通程试点,缩短最短中转衔接时间,提高联检效率。加快构建航空+高铁的快速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延伸航空网,拓展服务范围。(二)优化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协同性。建立目标同向、措施一体、节奏同频的航线网络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实施航线网络动态监测与评估。促进航空运输网络体系与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生产运行保障体系融合,加强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信息共享,提升空地协同运行能力。以提高航线网络容量、效率和质量为导向,强化空域保障,增强口岸政策协同。提升政策灵活性。构建与航线网络布局相匹配的航线航班、时刻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保持骨干网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基础网政策的创新性、灵活性与包容性。以提高空域使用效率为导向,探索航路航线灵活使用机制。完善航线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航班执行动态考核机制。放松航权审批管理,健全航权资源使用退出机制。增强航班与时刻换季的匹配度,提高季中航班管理的灵活性,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探索航空时刻市场化配置制度,促进存量时刻资源高效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完善航线网络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为导向,提高政策系统性,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多元平衡、枢纽导向型的航权开放新格局,持续增加欧美等主流市场的航权资源储备,重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权开放。完善枢纽导向的航权资源配置,重点支持枢纽化运营和主基地公司发展,引导航权资源向国际航空枢纽集聚。完善国际航线扶持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无序竞争。强化国内骨干网时刻资源保障,支持基本航空服务航线按需申请时刻。开拓对外开放新局面把握开放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可控性,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全力拓展民航国际发展新空间,为世界民航发展提供更强动力。(一)加快民航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大范围的航权开放。积极推动与东南亚和东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运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与南亚、中亚等地区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加大欧美市场航权资源储备。推进与主要贸易伙伴及相关国家逐步实现更加开放的货运航权安排。统筹航权安排、运力和运价管理手段,为航空公司开拓市场提供保障。推动重点区域民航更深层次开放。进一步完善以枢纽为导向的航权政策,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加快提升厦门、福州区域航空枢纽能力,助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服务地区对外开放要求,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等重点地区航空运输开放政策落地。优化青岛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支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民航在更宽领域扩大开放。科学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完善民航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依托国际合作平台,广泛开展双边、多边和区域国际合作及研究。推进自贸协定民航领域谈判,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统筹国内外资源,增加民航优质服务产品供给。鼓励民航企业走出去,提升民航产品、技术、服务和标准的国际影响力。支持航空公司通过航空联盟、代码共享、股权投资等方式开拓国际航空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二)强化对外开放保障能力加强国际航空发展政策系统集成。科学研判国际航空市场发展新形势,加强国际航空发展政策整体设计,制定实施支撑航空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行动计划,纳入行业综合性改革试点,提高国际政策的系统性和战略性,实现多方协同、统一行动,支撑我国国际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强化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保障。研究推动民航制度型开放,完善民航法律规章,为多元市场主体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提升民航国际化、法治化水平,创新市场监管手段,为国际航空运输各主体之间合作模式的创新提供空间。强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与外商投资规则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加强涉外法律法规跟踪研究,引导航空公司等民航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和保护自身权益。(三)积极参与全球民航治理积极融入全球民航发展。秉持全球治理观,积极分享中国经验,主动引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的国际航空治理体系建设。统筹行业资源,充分利用民航国际组织平台作用,分阶段有重点地推动国内成熟先进标准国际化。深度参与民航国际组织重要决策,协调推进与相关国家在安全、安保、航行、环境等领域建立战略对话机制。深化民航国际合作领域。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发挥民航在对外交往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参与中外经贸磋商、投资协定、自贸协定谈判等工作,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发挥中国民航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作用,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一)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和专长兼备的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部和地方的信息互联和工作协同,推动机场应急工作纳入地方应急救援体系。研究建立民航应急设备物资储备机制以及境外应急处理机制,探索以多种形式实现设备共用和资源共享。强化综合演练,支持建设机场应急救援仿真实训基地。加快完善民航应急保障技术体系,鼓励扩大应急处置和救援专业化服务供给,提升民航应急管理综合保障能力。建立重特大突发事件民航应急保障体系,加快完善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二)增强事件调查能力完善民航事件调查制度体系。构建多场景模拟调查,定期开展调查演练。建立民航调查工程技术分析合作机制和常态化工作程序,提升民航调查工程分析能力。提升调查设备装备的先进性。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航空器事故调查规章、文件的制定工作。完善市场治理体系(一)加快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强化治理规则。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健全市场退出制度。分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航权、时刻等资源的差异化、精准化、协同化管理,适度扩大企业主体自主权,探索利用存量资源打造枢纽的市场化机制。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稳步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旅客、货主合法权益保护。完善价格行为规则和加强收费监管。完善民航运输价格机制,研究推进差异化航空服务收费改革。健全民航运输市场价格行为规则,规范民航运输企业运价行为。加强民航保障服务垄断环节收费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规范市场主体资格为主向以规范行为为主转变,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对行业内自然垄断业务的监管,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垄断行为的调查,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开放。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局属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局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激发国有企业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指导民航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稳妥推进僵尸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发挥市场作用,做强做精主业。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要求,理顺民航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关系,探索公益类企业改革路径。(二)完善宏观治理体系强化行业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健全规划定方向、财政作保障、政策为支撑、其他措施相协调的行业宏观治理体系。重视预期管理,完善财经政策调控机制,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和逆周期调节能力。健全民航财经政策的保障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机场特许经营权管理政策,提升机场运营质量。科学调控时刻总量和机队引进速度,保障总体供需动态平衡。完善民航宏观治理数据库,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紧密结合中国民航发展实践,以民航经济管理以及与综合交通、区域经济、相关产业协同等领域为重点,系统推进民航发展理论研究。拓展多元的通用航空网通用航空是民航两翼之一,产业带动作用强。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创新,加大行业引导力度,优化省域发展平台,加强资源配置和政策协同,改善运行环境,着力升级传统服务和拓展新兴服务,加快通用航空发展。(一)持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引导通用机场网络建设。积极支持既有支线机场增加通用航空保障设施。进一步规范简化审批流程,协调配合建立通用机场场址审核军地联合协调工作机制。发挥民航专业优势,指导地方推动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建成支通协同的短途运输机场群。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等重点城市群引导建设大型综合性通用机场,疏解非枢纽功能。因地制宜引导草地、水上、土质等简易机场建设,支持引导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满足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发展需要。支持高高原应急救援航空基地建设。提升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利用既有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基站、北斗飞行动态信息服务平台和飞行服务中心(站),引导省级飞行服务站布局,加强数据融合共享。优化情报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低空气象、目视航图等产品。加快提升地面服务保障水平。推动通航油料服务网络布局建设,支持建设通用航空维修设施,推动通用航空航材保障共享,鼓励形成区域化、品牌化、网络化的综合保障服务商。持续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总结推广四川、海南、湖南、江西等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按需加密低空航线、扩大低空报告空域范围,简化优化飞行任务审批、计划申请和审批(备案)程序,畅通申报渠道,扩大随报随批业务种类。(二)着力提升通航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短途运输。打通航空运输微循环,形成以支线机场为支撑、以通用机场为节点的区域短途运输网络。加强通用与运输航空在航班时刻、代码共享、销售结算、投诉监督、危险品管理等方面协同,优化换乘接驳流程,构建宽严适度、衔接顺畅的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提升出行链条服务品质。提升通航公共服务。加强高高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支持构建全国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网络,完善联动保障机制。引导地方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公共服务、应急处突的能力。支持黑龙江、新疆等地通用航空智慧农业服务。促进海上石油、电力作业等领域与工业发展的高水平协同联动。着力开展大众消费服务。鼓励通用航空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引导娱乐消费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特色化低空旅游服务产品。推动飞行培训能力快速布局、高效扩容。积极培育航空文化,壮大航空活动参与群体,优化驾驶员执照培养体系,促进私人飞行发展。(三)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鼓励无人机应用拓展,支持无人机在邮政快递物流、城市公共服务、应急救援、公共卫生等领域服务,推动无人机在城市乡村和边远地区推广应用,融入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开展无人机规章、分类管理办法、综合管理平台、引导机制等建设,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引导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支持无人机应用领域团体标准制定,鼓励有能力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创新无人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和运行,面向运行场景,基于运行风险,开展运行理论、风险评估、技术验证等研究,探索符合无人驾驶航空特点的监管和服务模式。以构建无人机产业生态为导向,鼓励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以无人机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的低空经济集聚区建设,发挥创新集聚带动作用,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四)持续优化通航发展环境着力加强制度供给。持续完善通用航空规章体系,急用先修,加快法规规章修订。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固化改革成果。以放管服效果提升为导向,深化分类管理,着力引导企业自律。加强对载客类通航飞行活动监管。加快建立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数据发布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引导。支持发展通航金融、保险等业务,鼓励符合通用航空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通航补贴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推动多元协同治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推动相关部委在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短途运输等领域的政策协同。积极引导省级通航发展平台建设,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第三方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在设施建设、低空空域改革、低空经济发展、安全监管等方面形成合作共治局面。加强民航人才队伍建设以民航强国建设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线,坚持教育方针和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发挥高水平院校示范引领作用,统筹利用内外部资源,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高水平民航教育和培训体系,打造民航创新型、技术技能型和国际化人才队伍,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完善人才多元化供给格局。全面增强直属院校对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示范标杆作用,参与研制和落实民航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民航企业在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按照民航人才培养标准开展教育培训,持续完善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民航人才供给格局,为民航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提升直属院校核心竞争力。中国民航大学瞄准建设世界双一流院校,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着力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成为民航业高质量培训教育的引领者。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