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_第1页
公开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_第2页
公开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_第3页
公开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_第4页
公开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开课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1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三句宋词描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2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第3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第4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作家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作品:《稼轩长短句》《美芹十论》等风格:豪放沉雄慷慨悲壮评价: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第5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作家介绍辛弃疾(1140-1207)现存626首词,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21岁: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

22岁:江阴签判42岁:遭谗言落职64岁:再起任浙东安扶使第6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青玉案是词牌名元夕是词的标题,元夕就是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自古为中国重要佳节。宋代,人们庆贺元夕的方式很多,比如:观灯、放焰火、猜字谜等。

解题第7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朗诵全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8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朗诵全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9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犹如春风吹过千树花开,漫天飘飞的焰火似流星一般洒落,又像清亮的雨滴在夜空中闪耀。富贵人家的女子们乘着华贵的马车出来观灯,所到之处香飘满路。悠扬悦耳的笙箫清音中,月光流转,鱼龙灯舞了一夜。第10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什么?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词中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一盛况的呢?元宵之夜的盛况A.焰火:如花树如星雨——形态之美。

B.车马:宝马雕车香满路——服饰华贵,观者之盛。

C.音乐:凤箫声动——音乐美妙。

D.花灯:玉壶光转——光彩夺目

第11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官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视觉: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第12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官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嗅觉: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第13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这首词的上阕调用了那些感官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听觉、视觉:“这句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陈(排)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第14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边说边笑,轻盈地从“我”身边掠过,抛下串串银铃般的笑声,飘过阵阵淡淡的清香。然而曲终人尽,那人还是不见。正在词人伤心绝望之际,不经意间,却看见那人站在人群稀疏、灯火冷落的地方。

第15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这首词的下阕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人”。第16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这首词的下阕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人”。第17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这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写贵族女子,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她的服饰,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遗香满路。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写“那人”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她的表情,感受到她的品性,作者就是要表现她的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第18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写景、写人起到什么作用?既然主角是“那人”,文章却用十三句中的九句来写景,写别的喜欢热闹的女子,对于些主角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吗?

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总之,这都是为了衬托“那人”的,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第19页,共2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赏析全词

感悟意境宋孝宗乾道六年至八年,辛弃疾在临安任司农寺主簿,词作于此时(1171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写出作者尽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随波逐流过着罪生梦死的奢华生活,而甘愿在这疯狂的热闹中独守着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