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本科_第1页
血小板减少本科_第2页
血小板减少本科_第3页
血小板减少本科_第4页
血小板减少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小板减少本科第1页/共34页慢性ITP一、流行病学 1.发病年龄

多在20~50岁 2.性别

女:男=2~3:1 3.发病率 40/百万二、病因 1.免疫功能异常血小板相关抗体

的产生,决定因素。 2.感染

细菌和病毒,诱发因素? 3.组织相容抗原DRW3多发,易

感因素?第2页/共34页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机理:1.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2.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部位

3.血小板破坏的方式及场所

4.雌激素的作用

5.巨核细胞的变化

第3页/共34页发病机制详解

(一)

血小板相关抗体

最被接受的机制。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障碍。1.血小板相关抗体存在的证据

§ITP患者分娩的婴儿血小板减少;

§ITP患者血浆输给正常人受者血小板减少;

§正常人血小板输给ITP患者输入的血小板

寿命缩短;

§ITP患者可检出血小板膜表面抗体即血小板相

关免疫球蛋白(PAIg)。第4页/共34页 2.PAIg的种类 PAIgG >70%,以PAIgG1居多; PAIgG与PAIgA或PAIgM并存; PAIgG与PAIgM、PAC3并存。 3.PAIg的性质

未明。

特异性PAIgG:通过抗体Fab片段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结合。

非特异性PAIgG:循环中IgG免疫复合物通过抗体Fc片段与血小板膜Fc受体非特异结合。第5页/共34页

4.PAIg相应的靶抗原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CD41)、a、Ib、IIa、IV、CD9等。

§血小板磷脂:与心磷脂结构相似,ITP时抗心磷脂抗体可以阳性。

§巨核细胞上有与血小板相同的抗原。

5.PAIg的产生部位

主要在脾脏。骨髓也少量产生。第6页/共34页6.血小板破坏场所和方式

脾脏:为主要场所。PAIg的Fab片段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结合,PAIg的Fc片段暴露,与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血小板被巨噬细胞吞噬。

肝脏:为次要场所,抗体滴度较高时破坏作用显现。PAIg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结合,补体激活,C3b附着于血小板表面被肝巨噬细胞C3b受体识别,尔后血小板被吞噬、破坏。

骨髓:在脾切除后成为主要破坏场所。

血循环:循环中的PAIgM结合补体的能力较强,通过补体经典途径引起血小板溶解。第7页/共34页(二)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CD8+细胞增加,CD4+细胞减少(三)雌激素的作用

证据:女性多;青春期、绝经前后、

妊娠发生或加重。

机制:不详。(四)遗传易感性(HLA-DRW9HLA-DQW3)第8页/共34页四、慢性ITP临床表现

(一)起病

隐袭、缓慢。 (二)出血

以皮肤粘膜为主,常反复发作。

皮肤:瘀点、瘀斑。

粘膜: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

血小板严重减少(<20109/L)可有严重内

脏出血,包括颅内出血。

(三)脾脏一般不大或轻度增大。第9页/共34页第10页/共34页第11页/共34页五、实验室检查 (一)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检查:典型者为巨核细胞增多,产生

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成熟障碍);

个别患者的巨核细胞数正常甚至减少。 (三)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等可明显增

高。但增高程度与血小板数及出血严重程

度不一定平行。(四)血小板聚集功能:可能降低。 (五)血小板寿命:缩短。 (六)出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正常。第12页/共34页第13页/共34页第14页/共34页第15页/共34页第16页/共34页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幼稚巨核细胞第17页/共34页颗粒巨第18页/共34页颗粒巨第19页/共34页颗粒巨且有变性第20页/共34页颗粒巨的巨大胞浆第21页/共34页低倍视野第22页/共34页六、诊断:排除性诊断 (一)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 (二)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 (三)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四)以下五项中至少一项: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脾切除治疗有效; 3.PAIg增多; 4.PAC3增多; 5.血小板寿命缩短。(五)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除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抗凝剂EDTA诱发血小板体外凝集第23页/共34页鉴别诊断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第24页/共34页国内诊断标准(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2)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增多,有成熟障碍(4)具备以下5点中任何一点①强地松治疗有效②脾功除有效③PAIg增高④PAC3增高⑤血小板寿命缩短(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第25页/共34页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与慢性鉴别急性型慢性型发病年龄2—6岁20~40岁性别差异无女性多感染史常有(1-3)周少见,但感染时加重起病急缓慢内脏出血有无血小板计数常<20×/L30×/L以上嗜酸细胞增多常见少见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成熟障碍明显增多,成熟障碍病程小于6个月数年自发缓解80%反复发作第26页/共34页七、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止血:药物,局部压迫 2.输血小板:掌握指征 3.输血:

第27页/共34页

(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首选治疗。 1.机制

抑制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作用;

抑制骨髓产生抗体(对脾无抑制);

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减轻出血。 2.方法

强的松1mg/Kg/d;

有效者逐渐减量,至10mg左右

维持3~6个月停药; 4~6周无效者,停用。 3.有效率

病程短的初治者>80%。 4.缺点

副作用,复发。第28页/共34页

(三)脾切除1.机制

去除了产生抗体和破坏血小板的部位2.适应证

激素治疗3~6月无效;

激素治疗有效,但需较大量维持;

有使用激素的禁忌;

以脾脏破坏为主。3.有效率 70~90%。持久完全缓解45~60%即

使无效,往往也可使激素的需要量减少。第29页/共34页

(四)其它免疫抑制剂:一般用于难治性ITP 1.VCR 1~2mgiv1/w,4~6周一疗程。2.硫唑嘌呤2~4mg/Kg/d,与强的松合用效果

更佳。 3.CTX 50~200mg/d口服

或 400~600mg,每3~4周一次iv

一般3~6周起效

完全缓解率25~45%

不宜久用(对生殖影响,致癌)4.环孢霉素A 5~10mg/Kg/d第30页/共34页(五)达那唑(丹那唑) 雄激素衍生物0.1~0.23/d,一般2~6周起效(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机制

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血小板

破坏减少;抑制抗体产生。2.适应证

需快速提升血小板:手术、严

重出血;难治性ITP。3.方法0.4/Kg,静脉滴注,连续5天。 5~7天起效,但不持久。可试0.4/Kg,

每1~6周一次维持。第31页/共34页(七)干扰素α1.机制

免疫调节。2.适应证

难治性ITP。3.方法 3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3次,4~6周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