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加与减教案范文
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加与减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2、先让学生在交流汇报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整理,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怎样学数学和用数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对一至四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进行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图片,大家想看吗
1、出示教学情境挂图。
2、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3、从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你能根据这幅图给我们的提示说一说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分小组交流前一段时间学到了什么
2、组织全班交流,对前一段时间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回顾。在整理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前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类板书,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与说明。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第1题。(1)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2)抽取几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第3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2)独立完成第(1)---(4)个问题。
(3)全班订正。
3、第3题。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适当规定时间(2~3分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对开学来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你留下怎样的成长足迹我们来一起说一说吧。
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加与减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测量(7课时)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
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
测量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流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
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板书设计:1厘米=10毫米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加与减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动小结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
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学生说)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
P1082、3
教学反思:
可能性(二)
教学内容:
教材P106—107
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加与减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会用分解因式法(提公因式,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b2-4ac≥0)
2、分别用配方法、公式法解方程:x2-3x+2=0
3、分解因式:(1)5x2-4x(2)x-2-x(x-2)(3)(x+1)2-25
二、新授:
1、分析小颖、小明、小亮的解法:
小颖:用公式法解正确;
小明:两边约去x,是非同解变形,结果丢掉一根,错误。
小亮:利用“如果ab=0,那么a=0或b=0”来求解,正确。
2、分解因式法:
利用分解因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分解因式法。
3、例题讲析:
例:解下列方程:
(1)5x2=4x(2)x-2=x(x-2)
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
5x2-4x=0
x(5x-4)=0
x=0或5x=4=0
∴x1=0或x2=
(2)原方程可变形为
x-2-x(x-2)=0
(x-2)(1-x)=0
x-2=0或1-x=0
∴x1=2,x2=1
4、想一想
你能用分解因式法简单方程x2-4=0
(x+1)2-25=0吗
解:x2-4=0(x+1)2-25=0
x2-22=0(x+1)2-52=0
(x+2)(x-2)=0(x+1+5)(x+1-5)=0
x+2=0或x-2=0x+6=0或x-4=0
∴x1=-2,x2=2∴x1=-6,x2=4
三、巩固:
练习:P62随堂练习1、2
四、小结:
(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用分解因式法来解。
(2)分解因式时,用公式法提公式因式法
五、作业:
P62习题2.71、2
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加与减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合同
- 2025年中草药采购合同
- 车辆买卖合同转让协议范本
- 度彩票市场合同执行优化计划
- 2025年企业临时工雇佣合同规范
- 城市配送站建设项目合同书2025
- 房地产地下储藏间买卖合同模板
- 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合同
- 合伙经营合同格式样本
- 2025年企业项目经理劳动合同大纲
- 外科学绪论课件
- 2020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表
- 常见织带花链的排法和穿棕方法
- 《化工工程制图》完整教案
-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物化史生等共11套)带答案解析
- DFX工艺设计方法介绍
- 洪恩识字识字卡(001-100)可直接打印剪裁
- 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典型案例、法规依据和关注点
- J-STD-033D处理包装运输和使用湿度回流和过程敏感设备
- 文联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