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页应激(stress)在物理学上含有压力与应力含义,在生物学上含有刺激与反应含义。应激能够说是各种过强不利刺激;也能够用来指对不利刺激引发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还能够指个体正在面临着危险。应激反应:当机体遭遇生活事件时,引发心理、生理和行为改变就称为应激反应。应激相关障碍:由应激引发精神障碍,以往称为心因性精神障碍,现归类为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主要由心理社会原因引发心理反应,造成精神障碍,过去包含在反应性精神障碍范围内。其发生发展可受以下原因影响:①生活事件和处境;②社会文化背景;③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等。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页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s),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指以急剧、严重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马上(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假如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一、★临床特点:1.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缩小,定向障碍。2.情感症状:反应迟钝,情感麻木、冷淡,也可出现焦虑、惊慌、激越或情感暴发。3.行为动作:运动迟缓,动作降低,木僵状态。4.高度警觉状态:因触境生情而出现,闪回或重现创伤经历。5.离开创伤环境后症状快速缓解,事后可遗忘。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3页二、诊疗标准(一)症状标准:严重精神创伤为原因,并最少出现以下一项精神症状:1.强烈情感体验,行为有一定盲目性;2.意识障碍,情感迟钝或精神运动抑制。(二)严重标准:社会功效受损。(三)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约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病,普通连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四)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及其它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4页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s,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因为受到异乎寻常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造成延迟出现和长久连续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1.有创伤性应激事件为诱因,精神创伤重复出现,思维、情感及行为与刺激原因显著相关。2.连续性警觉性增高,易激惹。3.情感麻木,常回避与创伤相关事件。4.病程长,多在1年内恢复,少数连续多年。病愈后对创伤性经历选择性遗忘。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5页二、诊疗标准(一)症状标准:1.遭受严重创伤性事件或处境。2.重复出现创伤体验。3.连续性警觉性增高。4.对与刺激相同或相关事件回避。(二)严重标准:社会功效受损。(三)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创伤性事件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六个月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最少已3个月。(四)排除标准:排除其它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6页适应障碍★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s)是指在易感个性基础上碰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效受损。患者病前普通都有些人格缺点,适应能力差。生活事件包含:家庭变迁、变换工作、经营陷入困境、经济情况恶化、人际关系担心、学业受挫、亲友丧亡等。遭遇生活事件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不超出6个月。一、临床表现:1.抑郁情绪2.焦虑情绪3.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退缩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7页二、诊疗标准(一)症状标准:1.有显著生活事件为诱因。2.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发病起主要作用。3.以抑郁、焦虑、恐惧等情感为主。4.不符合情感障碍、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诊疗标准。(二)严重标准:社会功效受损。(三)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最少1个月,应激消除后症状不超出6个月。(四)排除标准:应排除心境障碍、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和品行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8页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relatedtoculture)是指在特殊文化群体中,表现出与文化相关一组特殊精神障碍。一、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气功所致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duetoQigong)是指气功操演不妥,每日练功过多,长时间处于气功状态,不能收功,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而出现思维、情感及行为异常一组精神障碍,俗称“走火入魔”。本病是在不健全心理素质和个性基础上受暗示或自我暗示影响,改变了意识状态而发病。临床表现:1.类神经症症候群2.类癔症样症候群3.类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9页二、巫术所致精神障碍巫术所致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duetowitchcraft)是在迷信、巫术等特殊文化群体中常见一个精神障碍。与迷信、巫术不但在症状内容上亲密相关,而且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上也呈直接相关。诊疗标准以下:1.精神障碍由巫术诱发。2.症状与迷信巫术亲密相关,多以神鬼附体身份障碍,片断幻觉、错觉、妄想,或行为紊乱为主。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0页应激相关障碍治疗一、心理治疗①采取疏泄、解释、支持、勉励、指导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摆脱痛苦,认识疾病,提升适应能力。②对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采取改进环境、回避应激源方法。对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停顿练功、控制迷信和巫术活动,用按时或宣传教育方法改变或消除文化对该疾病影响。二、药品治疗对精神病性症状可选取抗精神病药品;对抑郁症状采取抗抑郁剂;对焦虑症状可采取抗焦虑药,但药品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1页心理原因相关性生理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2页
第一节进食障碍一、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anorexianervosa)是一个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异常进食行为,其特征是有意限制进食或采取过分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减轻体重,使体重下降至显著低于正常标准,常伴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
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3页(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社会文化原因:追求苗条作为时尚,在服装模特及芭蕾舞演员多见。2.生物学原因:遗传、神经内分泌以及中枢神经递质异常。3.家庭原因:过分溺爱节食作为一个反抗,或拒绝成熟,难以接收身材丰满。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4页(二)临床表现1.认为自己肥胖而造成过分运动、催吐、导泻伎俩减肥。限制饮食,进食迟缓,少数有偷窃食物、藏匿食物、强迫他人进食及暴食行为。2.精神症状:情绪低落、易冲动、焦虑、强迫症状3.体重下降显著、消瘦、皮肤干燥、性欲低下、女闭经、男阳痿、内分泌紊乱、低血糖CT显示脑萎缩、甲低、生长激素水平高、性激素水平低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5页(三)病程及预后病程长短不一,多为慢性迁延,甚至死亡。其中40-60%恢复很好,死亡率高达20%,2-5%会自杀。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6页(四)诊疗与判别诊疗特点:①限制进食或过分运动、催吐、导泻等方法减轻体重。②担心发胖③体重减轻标准15%以上,或Quetelet体重指数小于17.5kg/m2
④女性闭经,男性性功效低下或性器官发育幼稚型⑤除外躯体疾病所致体重下降⑥除外厌食由精神症状继发引发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7页(五)治疗1.躯体治疗①支持疗法②促进食欲,低血糖疗法③药品治疗,抗抑郁剂:米帕明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矫正、家庭心理治疗等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8页二、神经性贪食★神经性贪食(bulimianervosa)是重复发作不可抗拒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进食后采取引吐、导泻、利尿、禁食或过分运动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后发胖一个进食障碍。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年轻女性患病率约为1-3%。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19页(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生物学原因:遗传原因、NE、5-HT功效改变。2.社会文化及家庭原因:完美主义、家庭冲突。3.心理原因:心理冲突,应激、适应困难。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0页(二)临床表现1.频繁失去控制暴食2.进食欲望强烈,食量大,进食快3.担心肥胖而催吐4.暴饮暴食偷偷进行,伴有害羞、厌恶和内疚,情绪障碍如暴怒、焦虑、抑郁,少数有自杀观念或行为5.发作间歇期食欲正常,体重多正常,呕吐严重者可有低血钾、水电解质紊乱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1页(三)病程及预后可连续多年。预后较神经性厌食症好,1/2以上患者经治疗缓解,1/3预后不良。(四)诊疗与判别诊疗1.诊疗①连续性或发作性难以控制进食欲望和行为②担心发胖恐惧心理③采取各种方法来抵消暴食引发肥胖④发作性暴食每七天最少2次,连续最少3个月⑤除外器质性及精神分裂症等所致或继发暴食2.判别诊疗主要与癫痫病暴食及Kleine-Levin综合征暴食相区分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2页(五)治疗1.对症治疗:改进营养情况,恢复正常饮食2.药品治疗:抗抑郁药如氟西汀、米帕明,锂盐、卡马西平也有效3.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行为厌恶疗法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3页三、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呕吐(psychogenicvomiting)是一个自发或有意诱发重复呕吐为特征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才进食食物。多不伴有其它症状。与心理社会原因相关,无器质性病变,无显著体重减轻。临床表现:1.进食后无恶心及呃逆而发生喷射性呕吐2.多有情绪担心及心情不畅发生3.吐后可再食,体重无减轻治疗:①行为治疗②小剂量舒必利③抗抑郁、抗焦虑药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4页第二节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指各种心理社会原因引发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主要包含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及夜惊和梦魇症。一、失眠症失眠症(insomnia)是一个连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质量不满意情况。可继发产生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多梦、醒后不适、乏力、白天困倦等。失眠常引发病人焦虑、抑郁及恐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症状连续存在,精神不振,既而影响社会功效。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5页(一)病因1.躯体原因:疾病、疼痛、瘙痒等2.环境原因:声光刺激、过冷过热、时差、环境改变3.药品原因:中枢兴奋剂,咖啡因、茶4.精神原因:焦虑、恐惧(二)临床表现1.入睡困难2.睡眠不深,易醒3.晨间早醒4.白天思睡、困倦、精神不振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6页(三)诊疗与判别诊疗1.排除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所致失眠2.每七天最少发生3次,连续1个月以上。(四)治疗1.心理治疗:改变生活习惯,消除担心焦虑,改进环境2.药品治疗:半衰期短,副作用小药品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7页二、嗜睡症嗜睡症(hypersomnia)指白天睡眠过多,且不是因为睡眠不足、药品、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一些精神症状一部分。(一)临床表现:白天、夜间均睡眠过多、过长,有时有睡眠发作。经常与心理原因相关。病人苦恼,社会功效受损。(二)诊疗与判别诊疗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2.几乎天天发生,且连续1个月以上3.不存在以下原因:①睡眠不足②呼吸暂停③发作性睡病附加症状④器质性疾病引发嗜睡(三)治疗:米帕明25mg2/日,利他林10mg2/日。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8页三、睡行症睡行症(somnambulism,sleepwalkingdisorder)指一个在睡眠过程中还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睡眠和清醒混合状态。常出现在睡眠前1/3段深睡期。醒后无记忆。(一)临床表现:睡眠中起床行走,可做简单甚至复杂活动动作。意识水平低,呈朦胧或中度浑浊状态,多数可自行返床继续入睡。每次发作约数分钟,醒后无记忆。
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第29页(二)诊疗与判别诊疗1.诊疗依据①重复发作睡眠中起床行走,普通数分钟至半小时②睡行中对外界无反应,不易唤醒③发作后继续上床睡眠④醒后无记忆⑤无痴呆、癔症及脑器质性障碍2.判别诊疗主要与癫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南财经大学《口腔正畸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美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领域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末模拟卷(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湖南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小儿呼衰护理疾病查房
- 南红基础知识
- 廉政知识竞答
- 康复护理学给药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2.3.1 选择结构的语法
- 传统文化中秋课件
- 2025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管理分公司第一季度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专用教材【考纲分析+考点精讲+真题演练】
- DB13-T 5996-2024 公路基层病害聚合物注浆处治技术规程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完整word版)男衬衫的制作工艺
- 家和万事兴-善人道
- 信用社(银行)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 邵阳智能水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_模板范本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熟能生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 关于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市园林局调整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收费标准的批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