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经济法历年真题试卷3_第1页
商法、经济法历年真题试卷3_第2页
商法、经济法历年真题试卷3_第3页
商法、经济法历年真题试卷3_第4页
商法、经济法历年真题试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商法、经济法历年真题试卷3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关于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如合伙协议未作约定且合伙人协商不成,下列哪一选

项是正确的?()

A.应当由全体合伙人平均分配

B.应当由全体合伙人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

C.应当由全体合伙人按合伙协议约定的出资比例分配

D.应当按合伙人的贡献决定如何分配

参考答案:B

《合伙企业法》第33条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

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

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

平均分配、分担。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

伙人承担全部亏损。”本题中,合伙协议对于利润分配未作约定且合伙人协商不

成,故由合伙人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故B项正确。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按照认

缴比例分配利润,如果按照认缴比例分配利润的话,则容易造成高额认缴,但实

际出资不到位的情况,对实缴出资人不公平;而按照实缴比例分配利润有利于出

资到位,从而保证合伙企业的正常运营。故C项错误。只有在出资比例不明确的

情况下,才由全体合伙人平均分配,A项缺少该条件,故错误。除非合伙协议约

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按照贡献决定,否则不存在按贡献分配的情况,本题中

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故D项错误。

第2题:

甲是某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持有该企业15%的份额。在合伙协议无特

别约定的情况下,甲在合伙期间未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实施了下列行为,其中哪一

项违反《合伙企业法》规定?()

A.将自购的机器设备出租给合伙企业使用

B.以合伙企业的名义购买汽车一辆归合伙企业使用

C.以自己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向银行提供质押担保

D.提前一个月通知其他合伙人将其部分合伙份额转让给合伙人以外的人

参考答案:B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70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业进行交

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A项甲将其自购机器出租给合伙企业使用,

在合伙协议无特别约定的情况下,符合法律规定,本题为选非题,不应入选。需

要注意的是,普通合伙人只有在合伙协议有明确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的情况下,才能同合伙企业交易。根据《合伙企业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

1

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甲作为有限合伙人无

权以合伙企业名义对外执行合伙事务,其中包括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从事交易活

动,因此,B项甲以合伙企业的名义购买汽车的行为违反上述规定,应入选。根

据《合伙企业法》第72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

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C项正确,不应入选。需

要注意的是,普通合伙人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方可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

份额出质。根据《合伙企业法》第73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

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

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因此,D项正确,不应入选。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合伙人对

外转让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

第3题:

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李某因车祸遇难,生前遗嘱指定16岁的儿子李明为其全部

财产继承人。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李明有权继承其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B.如其他合伙人均同意,李明可以取得有限合伙人资格

C.如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则李明不能成为合伙人

D.应当待李明成年后由其本人作出其是否愿意成为合伙人的意思表示

参考答案:D

《合伙企业法》第50条规定,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对该合伙人

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

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企业应当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还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

(1)继承人不愿意成为合伙人;(2)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

相关资格,而该继承人未取得该资格;(3)合伙协议约定不能成为合伙人的其他

情形。合伙人的继承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全体

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

业。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退还

该继承人。根据上述规定,李明作为李某的遗嘱继承人,享有合法的继承权,

有权继承其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A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项,不应入选。

李明只有16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如其他合伙人同意,李明可以作为有限

合伙人,普通合伙人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B项正确,不应入选。如果合伙协

议约定合伙人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李明作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成为合伙

人,合伙企业应向李明退还李某的财产份额。C项正确,不应入选。根据《继

承法》的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除下列几种情形外,继承人李明应

自被继承人李某死亡之日起继承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当然取得合伙人资

格:(1)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2)继承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成为合伙人;

(3)继承人不符合合伙协议约定的成为合伙人的资格;(4)其他合伙人未就接纳

继承人成为合伙人达成一致。依据上述分析,D项认为待李明长大后再作出是否

愿意成为合伙人的意思表示是错误的,应人选。

第4题:

2

甲、乙、丙、丁成立一普通合伙企业,一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此前,合伙企

业欠银行债务3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因严重资不抵债被宣告破产仍未偿

还。对该30万元银行债务的偿还,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丙、丁应按合伙份额对该笔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甲无须承担责任

B.各合伙人均应对该笔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C.乙、丙、丁应对该笔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无须承担责任

D.合伙企业已宣告破产,债务归于消灭,各合伙人无须偿还该笔债务

参考答案:B

普通合伙人转为有限合伙人,其实质相当于普通合伙人退伙及新的有限合伙人入

伙,因此,《合伙企业法》第84条规定,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

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本案中,

甲应对该笔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A、C项认为甲无需承担责任,错误,

均不应人选。该笔债务应该由该债务发生时的所有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

任,B项正确应入选。《合伙企业法》第92条第2款规定,合伙企业依法被宣

告破产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据该规定,合

伙企业并不因为宣告破产而使债务归于消灭,而是由各合伙人对该笔债务承担无

限连带责任,因此D项错误,不应选。

第5题:

2007年1月,甲、乙、丙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2008年2月,甲与戊结婚。2008

年7月,甲因车祸去世。甲除戊外没有其他亲人,合伙协议对合伙人资格取得或

丧失未作约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

A.合伙企业中甲的财产份额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B.戊依法自动取得合伙人地位

C.经乙、丙一致同意,戊取得合伙人资格

D.只能由合伙企业向戊退还甲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参考答案:C

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相关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甲设立

合伙企业的时间是2007年,而甲与戊结婚的时间为2008年,因此甲在合伙企业

中的财产份额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A项错误,不应入选。根据《合伙企业

法》第50条的规定,合伙人死亡,其继承人只有在合伙协议有约定或者全体合

伙人一致同意时方能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上述法条是针对普通合伙人

而言的。对于有限合伙人,其继承人可以依法取得其在有限合伙中的资格。戊作

为普通合伙人,其自然就无法自动取得合伙人资格。因此B项错误,C项经乙、

丙一致同意,戊取得合伙人资格正确,应人选。而只有在全体合伙人未达成一致

意见的情况下,才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还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因此D

项错误,不应选。

第6题:

甲乙丙丁4人组成一个运输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规定甲、乙为普通合伙人,

3

丙、丁为有限合伙人。某日,丁为合伙企业运送石材,路遇法院拍卖房屋,丁想

替合伙企业竞买该房,于是以合伙企业的名义将石材质押给徐某,借得20万元,

竞买了房子。徐某的债权若得不到实现,应当向谁主张权利?。

A.应当要求丁承担清偿责任

B.应当要求甲、乙、丙、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应当要求甲、乙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D.应当要求甲、乙、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参考答案:D

《合伙企业法》第68条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

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的下列行为,不视为执行合伙事务:(一)参与决定普

通合伙人入伙、退伙;(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三)参与选择承办有

限合伙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四)获取经审计的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

计报告;(五)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查阅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计账簿等财务

资料;(六)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向有责任的合伙人主张权利

或者提起诉讼;(七)执行事务合伙人怠于行使权利时,督促其行使权利或者为

了本企业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八)依法为本企业提供担保。”本题

中,丁作为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不得执行合伙事务,其代表合伙企业为竞买

房屋借债设定质押的行为,也不属于上述不视为执行合伙事务的行为,该行为属

于越权的行为。《合伙企业法》第76条规定:“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

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

责任。有限合伙人未经授权以有限合伙企业名义与他人进行交易,给有限合伙企

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该有限合伙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丁

未经授权以合伙企业的名义质押石材借债,而徐某为善意,则丁的行为视为合伙

企业的行为,该债务视为合伙企业的债务,且丁对该笔交易应承担与其他普通合

伙人相同的责任,因此,徐某可以要求甲、乙、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丙作为

有限合伙人由于并未参与该事务的执行,仍然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

债务承担责任,徐某无权要求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第7题: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重要的外商投资企业类型。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列哪

一表述是错误的?。

A.合营各方可在章程中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B.合营企业设立董事会并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C.合营者如欲转让其在合营企业中的股份,需经审批机构批准

D.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普通内资企业的区别。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

业法》第4条第1款,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故D选项说法正确,而

本题为选非题,不当选。虽然合营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但其在组织结

构、股权转让及利润分配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一般内资有限公司的规定。根据

4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相关事项的规定应优先适

用。根据《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

分取利润;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的除外。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法》第4条规定,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根据该

条规定,合营各方在利润分配方面没有自由约定权,即不可在章程中约定不按出

资比例分配利润,故A选项说法错误,当选。《公司法》规定股东会或股东大

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而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30条规定,

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因此合营企

业设立董事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当

选。根据《公司法》第72条,如果公司章程没有特别约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

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经其

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而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条,合营者的注册资本

如果转让必须经合营各方同意;且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

条第1款规定,合营一方如向第三方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额,须经合营他方同

意,并经审批机构批准。故C选项说法是正确的,不当选。

第8题:

2010年8月1日,某公司申请破产。8月10日,法院受理并指定了管理人。该

公司出现的下列哪一行为属于《破产法》中的欺诈破产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法

院予以撤销?()

A.2009年7月5日,将市场价格100万元的仓库以30万元出售给母公司

B.2009年10月15So将公司一辆价值30万元的汽车赠与甲

C.2010年5月5日,向乙银行偿还欠款50万元及利息4万元

D.2010年6月10日,以协议方式与债务人丙相互抵销20万元债务

参考答案:B

欺诈破产是指债务人违反破产法的规定,通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制造虚假情况等

手段,不正当地减少其财产,从而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我国《破产法》

对欺诈破产行为的规范主要体现在第31条和第33条,其中,第31条规定的是

可撤销的欺诈破产行为,第33条规定的是无效的欺诈破产行为。第31条规定: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

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一)无偿转让财产的;(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

易的;(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

清偿的;(五)放弃债权的。”本题中,法院受理某公司破产申请的时间是2010

年8月10日,所以在此前1年内符合《破产法》第31条规定的行为都是可撤销

的。B选项,2009年10月15日,在可撤销的时间范围内,且“将公司一辆价值

30万元的汽车赠与甲”符合第31条第1项的规定,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

B选项正确。《破产法》第33条规定:“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一)

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二)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立法对无效的欺诈破产行为并没有规定期限,只要债务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

要件即可。A选项,公司“将市场价格100万元的仓库以30万元出售给母公司”

是典型的关联交易,应认定为“为逃避债务而转移财产的行为”,且不受1年的

时间限制。需要注意的是,该选项中,公司的行为无效,而无需请求法院撤销,

5

所以A选项不应选。《破产法》第3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

月内,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管

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但是,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的除外。”

C选项即属于可撤销的个别清偿行为,且题目中并没有反映该项清偿可以使债务

人财产受益,所以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但是撤销的理由是不当的

个别清偿而非欺诈破产,所以C选项也不应选。《破产法》第40条规定:“债

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张抵销。但是,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抵销:(一)债务人的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他人

对债权人的债权的;(二)债权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

的事实,对债务人负担债务的;但是,债权人因为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

前所发生的原因而负担债务的除外;(三)债务人的债务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

到期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的;但是,债务人的债务人因为法

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原因而取得债权的除外。”据此,D选项

的抵销行为在法院受理该公司的破产申请之前,并无不当,不属于破产欺诈行为,

不应选。

第9题:

辽沈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受理后,管理人开始受理债

权人的债权申报。对此,下列哪一债权人申报的债权属于应当受偿的破产债权?()

A.债权人甲的保证人,以其对辽沈公司的将来求偿权进行的债权申报

B.债权人乙,以其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进行的债权申报

C.债权人丙,要求辽沈公司作为承揽人继续履行承揽合同进行的债权申报

D.某海关,以其对辽沈公司进行处罚尚未收取的罚款进行的债权申报

参考答案:A

破产债权指基于破产宣告前的原因而发生的,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能够通过破

产分配由破产财产受偿的某种民事上的财产请求权。此请求权须满足如下条件,

方能成为破产债权:(1)须为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请求权。罚款等非平等主体之

间的债权,不得申报。(2)须为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成立的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

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案件受理时视为已到期。(3)须为以财产给付为内容的请

求权。以行为给付为内容的请求权不得申报。(4)须为合法有效的债权。诉讼时

效已经届满的债权属于自然债权,不得申报。据此,债权人乙的债权超过诉讼时

效,不属于受偿范围,因此B错误;某海关对辽沈公司的行政罚款不属于平等主

体之间的财产请求权,故也不属于破产债权,因此D错误;债权人丙的债权的内

容为行为给付,而非财产给付,同样不属于破产债权,因此C项错误。但需要注

意的是,《破产法》第53条规定,管理人或者债务人依照本法规定解除合同的,

对方当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申报债权。可见,因合同解除

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申报债权并获得受偿,如果C项中债权人丙要求辽

沈公司对因解除承揽合同而对其产生的损害进行赔偿,则此赔偿请求权是可以作

为破产债权申报的。根据《破产法》第51条规定:“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

连带债务人已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求偿权申报债权。债务

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将

来求偿权申报债权。但是,债权人已经向管理人申报全部债权的除外。”A选项

6

中保证人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其以对债务人辽沈公司的将来求偿权进行申

报,属于应当受偿的破产债权,因此A项正确,当选。

第10题:

甲公司严重资不抵债,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向法院申请破产。下列哪一财产属于

债务人财产?()

A.甲公司购买的一批在途货物,但尚未支付货款

B.甲公司从乙公司租用的一台设备

C.属于甲公司但已抵押给银行的一处厂房

D.甲公司根据代管协议合法占有的委托人丙公司的两处房产

参考答案:C

《破产法》对“债务人财产”和“破产财产”作了明确区分。其第30条规定,

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

债务人取得的财产,为债务人财产。具体包括:1.《破产法》第31-33

条规定的可撤销行为、违法的个别清偿行为和无效行为所包含的财产。因这些情

况转移的财产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管理人有权追回;2.设定了担保权益或

优先权的财产,具体包括:抵押物、留置物、出质物,担保物灭失后产生的保险

金、补偿金、赔偿金等代位物以及依照法律规定存在优先权的财产;3.应

当由债务人企业行使的债权、知识产权、证券权利等。在认定债务人财产时应

注意,下列财产不属于债务人财产:一是债务人基于仓储、保管、加工承揽、

委托交易、代销、借用、寄存、租赁等法律关系占有、使用的他人财产;二是

特定物买卖中,尚未转移占有但相对人已完全支付对价的特定物;三是尚未办

理产权证或者产权过户手续但已向买方交付的财产;四是债务人在所有权保留买

卖中尚未取得所有权的财产;五是所有权专属于国家且不得转让的财产;六是破

产企业内的社团经费及其拥有的财产,破产企业内的社团,主要有企业的党团组

织和工会组织;七是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根据上述分析,债务人租赁他人

的财产或基于代管协议代为管理的委托人的财产,均只取得了该财产的使用权,

而未取得所有权,因此A项甲公司租用的设备及D项受托管理的财产均不属于债

务人财产,不应人选。《破产法》第39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出

卖人己将买卖标的物向作为买受人的债务人发运,债务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

价款的,出卖人可以取回在运途中的标的物。但是,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价款,

请求出卖人交付标的物。本题中,由于甲公司购买的在途货物尚未付清全款且未

到货,因此标的物的所有权未转移,不属于债务人财产,B项不应人选。担保

权人对于已作担保物的财产仅享有优先受偿权。但所有权仍由债务人享有,因此

这部分财产仍然属于债务人财产,C项甲公司所有但已抵押给银行的厂房属于债

务人财产。

第11题:

关于破产案件受理后、破产宣告前的程序转换,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如为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案件,债权人可以申请和解

B.如为债权人中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案件,债务人可以申请重整

C.如为债权人申请债务人重整的案件,债务人可以申请破产清算

7

D.如为债权人中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案件,债务人的出资人可以申请和解

参考答案:B

破产和解,是指具备破产原因的债务人,为避免破产清算,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偿

付债务的协议,该协议经法院认可后生效的法律程序。《破产法》第95条第1

款规定,债务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

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根据上述规定,

破产和解只能由债务人提出,而债权人不能提出和解,债务人的出资人也不能申

请和解,因此,本题中A、D项错误,不应入选。破产重整制度是《破产法》新

引入的一项制度,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但又有希望再生的债务人,通

过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协商,并借助法律强制性地调整他们的利益,对债务人进行

生产经营上的整顿和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理,以期摆脱财务困境,重获经营能力

的特殊法律制度。《破产法》第70条规定,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

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

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

人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根据上述规定,债

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案件,债务人或出资人可以申请重整,B项正确,应入选。

重整程序在符合法定事由时,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转换为破产清算程序,具体

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重整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且经管理人或者利害

关系人请求的: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和财产状况继续恶化,缺乏挽救的可能性;债

务人有欺诈、恶意减少债务人财产或者其他显著不利于债权人的行为;由于债务

人的行为致使管理人无法执行职务(《破产法》第78条)。第二,债务人或者管

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计划草案的(《破产法》第79条)。第三,重整计划未获通

过或者没有获得法院批准(《破产法》第87、88条)。第四,债务人不能执行或

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破产法》第93条)。因此,在重整过程中,可以提出终止

重整程序,转入破产清算的只有管理人和利害关系人,并且需要经过法院裁定,

债务人无权在破产重整中主动提出破产清算,故C项错误。本题需要提醒考生

注意的是重整、和解和清算三种程序之间的关系:(1)债务人和债权人均可在提

出破产申请时申请破产清算或重整,但只有债务人能提出和解;(2)债权人申请

债务人破产清算的,在破产宣告前,债务人可以提出申请和解或重整;债务人的

出资人仅可以申请重整,无权申请和解;(3)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的,在破产宣

告前,债务人可以申请和解,债权人可以申请重整;(4)债务人进入重整或和解

后,在符合法定事由时,终止上述程序,经过破产宣告转入破产清算。

第12题:

千叶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百草公司申请破产,法院指定甲律师事

务所为管理人。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律师事务所租赁百草公司酒店用作管理人办公室的行为不违反破产法

的规定

B.甲律师事务所有权处分千叶公司的财产

C.甲律师事务所有权因担任管理人而获得报酬

D.如甲律师事务所不能胜任职务,债权人会议有权罢免其管理人资格

8

参考答案:D

根据《破产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管理人履行下列职责:(1)接管债务人

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2)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

告;(3)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4)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

支;(5)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6)

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7)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8)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9)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管理

人有权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甲律师事务所租赁百草公司酒店

用作管理人办公室是管理人履行其职责的必要开支,因此A项正确,本题为选非

题,故不应人选。根据上述规定中的第6项,甲律师事务所有权处分千叶公司的

财产,因此,B项正确,不应入选。第28条规定:“管理人经人民法院许可,

可以聘用必要的工作人员。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

的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因此,甲律师事务所有权因担任管理

人而获得报酬,C项正确,不应入选。第22条规定:“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

债权人会议认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不能胜任职务情形

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更换。”债权人会议无权罢免其管理人资格,必须申

请法院予以更换,因此D项错误,应入选。

第13题:

绿杨公司因严重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法院已经受理其申请。根据《破产法》

的规定,在法院已经受理破产申请、尚未宣告绿杨公司破产之时,下列哪一项财

产不构成债务人财产?。

A.绿杨公司享有的未到期债权

B.管理人撤销绿杨公司6个月前以明显不合理价格进行交易涉及的财产

C.绿杨公司所有但已设定抵押的财产

D.绿杨公司购买的正在运输途中的但尚未付清货款的货物

参考答案:D

债务人企业依法取得的对他人债权,是一种积极的财产利益,应属债务人财产,

只要该债权在案件受理时己经成立,不论其是否到期,都应视为债务人财产。因

此A项绿杨公司享有的未到期债权属于债务人财产,本题为选非题,故不应人选。

《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

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一)无偿转让财产的:(二)

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五)放弃债权的。”因这些情况转移的财产

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管理人有权追回,因此管理人撤销绿杨公司6个月前以明显

不合理价格进行交易涉及的财产属于债务人财产。因此B项正确,不应入选。《破

产法》第109条规定,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

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可见担保权人对于已做担保物的财产仅享有优先受偿权,所

有权仍由债务人享有,因此这部分财产仍然属于债务人财产,C项绿杨公司所有

但已设定抵押的财产属于债务人财产。《破产法》第39条规定:“人民法院受

理破产申请时,出卖人已将买卖标的物向作为买受人的债务人发运。债务人尚未

9

收到且未付清全部价款的,出卖人可以取回在运途中的标的物。但是,管理人可

以支付全部价款,请求出卖人交付标的物。”D项“购买的正在运输途中的但尚

未付清货款的货物”由于尚未交付,未转移所有权,故不属于债务人财产,应选。

第14题:

甲公司开具一张金额50万元的汇票,收款人为乙公司,付款人为丙银行。乙公

司收到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丁公司。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乙公司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丁公司后即退出票据关系

B.丁公司的票据债务人包括乙公司和丙银行,但不包括甲公司

C.乙公司背书转让时不得附加任何条件

D.如甲公司在出票时于汇票上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则乙公司的背书转

让行为依然有效,但持票人不得向甲行使追索权

参考答案:C

票据关系,是由于当事人的票据行为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持票

人(债权人)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债务人的付款义务和偿付义务。持票人是票

据关系中的债权人,而对持票人负有付款义务的人均为票据债务人,票据债务人

包括出票人、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保证人。乙公司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丁公

司后,乙公司作为背书人,并没有退出票据法律关系,如果汇票到期被拒绝承兑

或拒绝付款,持票人仍可以依照追索顺序对乙公司行使追索权。所以,A选项错

误。本题中甲公司作为出票人,是丁公司的票据债务人之一,所以B选项错误。

《票据法》第27条第1、2款规定:“持票人可以将汇票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

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

不得转让。”据此,出票人有禁止汇票转让的权利。本题中甲公司作为出票人,

若其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则票据不能转让,其后手的背书转让行为

无效,所以D选项错误。《票据法》第33条第1款规定:“背书不得附有条件。

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乙公司背书转让时不得

附加任何条件”实际上是该条规定前半部分的同义转述,所以C选项正确。很多

考生认为题干中“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说法过于绝对,而实际上法律所规定的“不

得附有条件”即是不得附任何条件的意思。《票据法》第34条规定:“背书人

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

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很多考生据此认定D选项是正确的。这就忽视了甲公司

出票人的身份,也反映出考试对《票据法》第27条的规定掌握不熟。

第15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付款人为丙银行的承兑汇票。丁向乙公司出具了一份

担保函,承诺甲公司不履行债务时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乙公司持票向丙银行请

求付款,银行以出票人甲公司严重丧失商业信誉为由拒绝付款。对此,下列哪一

表述是正确的?()

A.乙公司只能要求丁承担保证责任

B.丙银行拒绝付款不符法律规定

C.乙公司应先向甲公司行使追索权,不能得到清偿时方能向丁追偿

D.丁属于票据法律关系的非基本当事人

10

参考答案:B

票据关系的当事人包括两类:一类是基本当事人,即票据一经成立就已存在的当

事人,包括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基本当事人不存在或不完全,票据法律关

系就不能成立。而非基本当事人指票据成立后,通过各种票据行为加入票据关系

的当事人,如背书人、保证人等。欠缺非基本当事人对票据效力是没有影响的。

但《票据法》第46条规定:“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下列事项:(一)

表明‘保证’的字样……”而本题中,丁向乙公司出具了一份担保函,不是在票

据上签章的票据行为,故不属于票据保证,因此丁根本就不是票据法律关系的(非

基本)当事人,其只承担民法上的保证责任,故D项错误,不当选。承兑汇票应

该先提示承兑,再请求付款,本题中,乙公司已经可以向丙银行请求付款,可以

推定该票据已经被丙银行承兑,则根据《票据法》第44条,付款人丙银行承兑

汇票后应当付款,而不能以“信誉”问题拒绝,这正是票据法律关系的无因性原

则所决定的。故B项正确,当选。《票据法》第61条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

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汇票到

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1)汇票被拒绝承兑的;

(2)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3)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依据该条的规定,当持票人乙公司被拒绝付

款的,其可以向出票人甲公司、承兑人丙银行行使追索权,向民事连带保证人丁

行使民事请求权,此3个债务人均有保证乙公司债权得以清偿的义务,故A项认

为乙公司只能要求丁承担保证责任的说法错误。持票人对出票人及承兑人行使追

索权不受顺序的限制,对民事连带债务人丁行使民事权利也没有顺序限制,故C

项错误,不当选。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6题: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电脑20台,向乙公司签发金额为1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丁公司在汇票上签章承诺:“本汇票已经本单位承兑,到期日无条件付款。”当

该汇票的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如该汇票已背书转让给丙公司,丙公司恰好欠汇票付款人某银行10万元

到期贷款,则银行可以提出抗辩而拒绝付款

B.如该汇票已背书转让给丙公司,则甲公司可以乙公司交付的电脑质量存在

瑕疵为抗辩理由拒绝向丙公司付款

C.因该汇票已经丁公司无条件承兑,故丁公司不可能再以任何理由对持票人

提出抗辩

D.甲公司在签发汇票时可以签注“以收到货物为付款条件”

参考答案:A

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与作为其发生前提的基础关系相分离,从而使票据关

系的效力不再受基础关系存在与否及效力瑕疵的影响。票据的无因性是票据的最

本质特征,票据行为、票据抗辩等很多制度都是建立在无因性基础之上的。依据

《票据法》第13条,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

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

11

因此题中票据债务人甲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乙之间的抗辩事由,即乙交付的电脑

质量存在瑕疵,对抗持票人丙公司。故B项错误,不应入选。

第17题:

甲公司在交易中取得汇票一张。金额10万元,汇票签发人为乙公司,甲公司在

承兑时被拒绝。其后,甲公司在一次交易中需支付丙公司10万元货款,于是甲

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丙公司承兑时亦被拒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

的?()

A.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给付汇票上的金额

B.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返还交易中的对价

C.丙公司有权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要求其给付汇票上的金额

D.丙公司应当请求甲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A

《票据法》第36条规定,汇票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者超过付款提示期限

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承兑被拒绝后仍进

行转让的票据责任由背书人承担。本题中,甲持有的汇票被拒绝承兑,而又将其

背书转让给丙,则甲应当向丙承担票据责任,且受让人丙仅得要求背书人甲承担

票据责任,而不能要求出票人承担票据责任。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由

于票据具有无因性,甲对丙承担的是票据责任而非基础法律责任,也非侵权责任。

因此丙公司只能要求甲承担票据责任而不能要求其返还交易中的对价或承担侵

权责任,故B项、D项错,不应入选。

第18题:

朱某持一张载明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的承兑汇票,向票据所载明的付款人某银

行提示付款。但该银行以持票人朱某拖欠银行贷款60万元尚未清偿为由拒绝付

款,并以该汇票票面金额冲抵了部分届期贷款金额。对付款人(即某银行)行为的

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违反票据无因性原则的行为

B.违反票据独立性原则的行为

C.行使票据抗辩之对人抗辩的行为

D.行使票据抗辩之对物抗辩的行为

参考答案:C

票据无因性原则指票据的基础关系只存在于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票据一经转

让,其基础关系对票据效力的影响即被切断,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

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票据无因性原则讨论的是票据

关系与其基础关系相分离的问题,本题中,银行与朱某不是票据的直接当事人,

他们之间的借贷关系显然不是票据关系的基础关系,故也不涉及票据无因性的问

题。因此。本题中,银行以朱某未偿还贷款为由拒绝付款的行为不违反票据无因

性的原则。故A项表述错误,不应入选。票据独立性原则是指在同一票据上所

作的各种票据行为互不影响,各自独立发生其法律效力。如《票据法》第6条规

12

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

但是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第14条规定:“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

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

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

责;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本

题中。当事人双方对于票据的记载并无异议,因此B项违反票据独立性原则,表

述错误不应入选。《票据法》第13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

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

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

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本题中,作为付款人的银行与持票人的朱某

之间存在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即持票人朱某拖欠银行贷款60万元尚未清偿,

根据上述规定,付款人(银行)有权以此为由拒绝付款,银行的行为应视为行使票

据抗辩之对人抗辩的行为,而非行使对物抗辩的行为,因此D项表述错误,本题

答案为C。

第19题:

股票和债券是我国《证券法》规定的主要证券类型。关于股票与债券的比较,下

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成为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主体

B.股票和债券具有相同的风险性

C.债券的流通性强于股票的流通性

D.股票代表股权,债券代表债权

参考答案:D

股票是符合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以筹集资本为目的,依法定程序,以同一条件

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对象招募、发售的股权凭证。债券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

的,将其所需要的资金总额分割为多数单位金额,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

债权债务凭证。据此,股票发行主体限定为股份有限公司,而债券的发行主体并

没有限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发行债券,所以A选项错误。股

票是一种所有权证书,代表其持有人享有发行股票的公司的股权,而债券是一种

债权证书,对债券持有人来说,是一种债权的证明。据此,D选项正确。由于股

票和债权的性质不同,二者的风险也不同,债券作为债权证书,利息固定,偿还

期限固定;而股票的收益则随公司盈利的变动而变动,在公司解散、破产清算的

情况下,根据《公司法》第187条第2款的规定,公司财产清偿公司债务后仍有

剩余财产,持股人才有可能获得公司的盈余分配,所以,债券的偿还顺序明显要

优先于股票,其风险相对较小。所以,B选项错误。股票和债券都具有一定的流

通性,但是一方面由于股票可以上市交易,其流通渠道比债券广泛;另一方面股

票的转让还可以在股东之间以协议方式进行,因此股票的流通性显然要强于债券

的流通性。所以,C选项的说法错误。

第20题:

某上市公司因披露虚假年度财务报告,导致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蒙受重大损失。

关于对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13

A.该上市公司的监事

B.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C.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刊登媒体

D.该上市公司的证券承销商

参考答案:C

《证券法》第69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

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

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

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

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

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依据该条的规定,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的责任主体包括:

⑴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保荐人、

承销的证券公司;(3)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包括上市公司财务

报告的刊登媒体。故C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当选。而ABD项正确,不当选。

多项选择题

第21题:

2009年3月,周、吴、关6、王以普通合伙企业形式开办一家湘菜馆。2010年7

月,吴某因车祸死亡,其妻欧某为唯一继承人。在下列哪些情形中,欧某不能通

过继承的方式取得该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资格?()

A.吴某之父对欧某取得合伙人资格表示异议

B.合伙协议规定合伙人须具有国家一级厨师资格证,欧某不具有

C.郑某不愿意接纳欧某为合伙人

D.欧某因夫亡突遭打击,精神失常,经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参考答案:BCD

《合伙企业法》第50条规定:“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对该合伙

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

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企业应当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还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

额:(一)继承人不愿意成为合伙人;(二)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

须具有相关资格,而该继承人未取得该资格;(三)合伙协议约定不能成为合伙

人的其他情形。合伙人的继承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

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

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

退还该继承人。”A选项中,吴某之父并不是合伙人,其对欧某取得合伙人资格

表示异议并不能阻止欧某取得合伙人资格,所以,A项不应选。B选项,合伙协

议规定合伙人须具有国家一级厨师资格证,而欧某不具有这一资格,所以欧某不

14

能通过继承的方式取得该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资格,B选项应选。C选项,郑

某作为合伙人之一,不愿意接纳欧某为合伙人,意味着欧某不能取得全体合伙人

一致同意,所以C选项应选。D选项,欧某因夫亡突遭打击,精神失常,经法院

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普通合伙人必须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所以欧

某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D选项也应选。

第22题:

张某向陈某借款50万作为出资,与李某、王某成立一家普通合伙企业。二年后

借款到期,张某无力还款。对此,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经李某和王某同意,张某可将自己的财产份额作价转让给陈某,以抵销部

分债务

B.张某可不经李某和王某同意,将其在合伙中的份额进行出质,用获得的贷

款偿还债务

C.陈某可直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张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以实现自己的债

D.陈某可要求李某和王某对张某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AC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22条,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

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本

题中如果李某和王某同意,张某可将自己的财产份额作价转让给陈某,故A项正

确,当选。根据《合伙企业法》第25条,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张某不经李某和王某的同意,将其在合伙中

的份额出质贷款的行为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故B项错误,不选。根据《合伙企

业法》第42条,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

人可以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因此债权人陈某可以直接

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张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以实现债权,故C项正确,当选。虽

然张某向陈某借的50万元是用于合伙出资,但此债务为张某的个人债务,而非

合伙企业的债务,因此债权人陈某只能向债务人张某主张债权,而不可要求合伙

企业的其他合伙人李某和王某承担连带责任,故D项错误,不当选。

第23题:

甲乙丙三人拟共同设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A.该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

B.经合伙协议约定,有限合伙人可以货币、实物、劳务、知识产权或其他财

产作价出资

C.经合伙协议约定,有限合伙人可以执行部分合伙事务

D.如有限合伙人转为普通合伙人,则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企业的债务不

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BCD

15

有限合伙企业是指一个以上的普通合伙人和一个以上的有限合伙人共同设立的

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法》第61条第2款规定,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

普通合伙人。A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不应入选。《合伙企业法》第64条规

定,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

价出资,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出资方式的不

同仅体现在劳务出资上。B项认为有限合伙人可以以劳务出资错误,应入选。《合

伙企业法》第68条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

企业。该条规定并未规定合伙协议约定有优先效力,C项错误,应选。《合伙

企业法》第83条规定,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

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D项表述错误,应入选。

第24题:

甲、乙、丙、丁欲设立一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中约定了如下内容,其中哪些

符合法律规定?()

A.甲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同时被推举为合伙事务执行人

B.丙以其劳务出资,为普通合伙人,其出资份额经各合伙人商定为5万元

C.合伙企业的利润由甲、乙、丁三人分配,丙仅按营业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劳

务报酬

D.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有限合伙人可以全部转为普通合伙人,普通合伙人也

可以全部转为有限合伙人

参考答案:BC

《合伙企业法》第68条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

合伙企业。上述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不能以合伙协议排除,本题中,甲以出资

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说明甲是有限合伙人,故不能作为合伙事务执行人,

故A选项错误。《合伙企业法》第16条规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

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合伙人以劳

务出资的,其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并在合伙协议中载明。”丙作为

普通合伙人可以以劳务进行出资,其出资份额可以由各合伙人商定,B项正确。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如果丙作为有限合伙人,

不能以劳务进行出资。《合伙企业法》第69条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

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上述规定,在有

限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上,合伙协议是有优先效力的,合伙人只要能够达成协议,

只将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法律也是允许的。故C项正确可以人选。根据《合

伙企业法》第82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在全体合伙人同意的情况

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是该法第61条规定:"……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

个普通合伙人……”因此,D项有限合伙人可以全部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同时该

有限合伙企业转变为普通合伙企业,但是普通合伙人均转变为有限合伙人,在我

国的法律框架下是不允许的。D项错误。

第25题:

贾某是一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若贾某被法院判决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他合伙人可以因此要求其

16

退伙

B.若贾某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取得贾某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资格

C.若贾某转为普通合伙人,其必须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企业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