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喷与气举采油_第1页
自喷与气举采油_第2页
自喷与气举采油_第3页
自喷与气举采油_第4页
自喷与气举采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喷与气举采油第1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人工举升采油自喷采油采油方法分类人工给井筒流体增加能量将井底原油举升至地面的采油方式。利用油层自身能量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采油方式。第2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一节自喷井生产系统分析一、自喷井生产系统组成油层到井底的流动—地层渗流井底到井口的流动—井筒多相管流井口到分离器—地面水平或倾斜管流油井生产的三个基本流动过程自喷井生产的四个基本流动过程地面水平或倾斜管流地层渗流井筒多相管流嘴流第3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1完整的自喷井生产系统的压力损失示意图油藏中的压力损失通过井壁(射孔孔眼、污染区)的压力损失通过井下节流器的压力损失通过井下安全阀的压力损失穿过地面油嘴的压力损失地面出油管线的压力损失地面管线总压力损失,包括和油管总压力损失,包括和第4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油井连续稳定自喷条件:四个流动系统相互衔接又相互协调起来。协调条件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各子系统质量流量相等各子系统压力相衔接,前系统的残余压力可作为后序系统的动力油井稳定生产时,整个流动系统必须满足混合物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第5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自喷井节点分析节点系统分析法: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把整个油井生产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研究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整个系统工作的影响,为系统优化运行及参数调控提供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进行油井生产系统设计及生产动态预测,广泛使用了节点系统分析的方法节点划分依据:不同系统的流动规律不同第6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节点系统分析对象:整个油井生产系统自喷井生产系统油藏渗流子系统井筒流动子系统油嘴流动子系统地面管流子系统常用节点分离器压力:psep井口回压:ph井口油压:pt井底流压:pwf油藏平均压力:pr

pr-

pwfIPR曲线

pwf-

pt多相管流计算方法

pt-

ph嘴流特性曲线

pB-

psep多相管流计算方法图2-2自喷井生产系统节点位置第7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需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在某些节点压力确定条件下油井的产量以及其它节点的压力。节点系统分析实质:协调理论在采油应用方面发展通常节点1分离器压力psep

、节点8油藏平均压力pr为定值,不是产量的函数,故任何求解问题必须从节点1或节点8开始。求解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求解点:为使问题获得解决的节点第8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协调曲线示意图节点流入曲线节点流出曲线协调点求解问题方法:针对求解点,绘制该节点的流入曲线和流出曲线,求得其交汇点,得到对应的产量。第9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一)油藏与油管两个子系统的节点分析1)井底为求解点当油压为已知时,可以井底为求解点。图2-4管鞋压力与产量关系曲线给定已知条件:油藏深度;油藏压力;单相流时的采油指数;油管直径;以及饱和压力;气油比;含水;油气水密度。节点(井底)流入曲线:IPR曲线节点(井底)流出曲线:由井口油压所计算的井底流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交点:该系统在所给条件下可获得的油井产量及相应的井底流压。第10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5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2)井口为求解点设定一组产量,通过IPR曲线A可计算出一组井底流压,然后通过井筒多相流计算可得一组井口油压曲线。节点(井口)流入曲线: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IPR曲线Pa-Pb是在油管中消耗的压力曲线B的形状:油管的上下压差(Pa-Pb)并不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加大。产量低时,管内流速低,滑脱损失大;产量高时,摩擦损失大,这两种因素均可造成管内压力损耗大。使用:计算出任意产量下的井口油压的大小,并用于预测油井能否自喷。Q1第11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从油藏到分离器无油嘴系统的节点分析方法1)井底为求解点

给定的已知条件:油藏深度;油藏压力;单相流时的采油指数;油管直径;分离器压力;出油管线直径及长度;气油比;含水;饱和压力以及油气水密度。2-6简单管流系统选取了中间节点(井底)为求解点,求解时,要从两端(井底和分离器)开始,设定一组流量,对这两部分分别计算至求解点上的压力(井底流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整个生产系统将从井底分成两部分:(1)油藏中的流动;(2)从油管入口到分离器的管流系统。第12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7求解点在井底的解节点(井底)流入曲线:油藏中流动的IPR曲线;节点(井底)流出曲线:以分离器压力为起点通过水平或倾斜管流计算得井口油压,再通过井筒多相流计算得油管入口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交点:在所给条件下可获得的油井产量及相应的井底流压。第13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②研究油井由于污染或采取增产措施对完善性的影响选取井底为求解点的目的①预测油藏压力降低后的未来油井产量图2-8预测未来产量图2-9油井流动效率改变的影响第14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井口为求解点整个生产系统以井口为界分为油管和油藏部分以及地面管线和分离器部分图2-10地面管线和分离器部分图2-11油管和油藏部分第15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12求解点在井口的解流入曲线:油藏压力为起点计算不同流量下的井口压力,即油管及油藏的动态曲线。流出曲线:以分离器压力为起点计算水平管流动态曲线。交点:产量及井口压力。第16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求解点选在井口的目的:研究不同直径油管和出油管线对生产动态的影响,便于选择油管及出油管线的直径。图2-13不同直径的油管和出油管线的井口解第17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分离器为求解点图3-15分离压力与产量关系以油藏为起点,分离器为终点,计算并绘制分离器压力与产量关系曲线交点:已知的分离器压力,所给条件下分离器压力及产量第18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16分离器压力对不同油井产量的影响分离器压力对多井生产的影响说明:分离器压力对后续工程设备选择和效率有影响,需要进行经济技术的综合考虑。第19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4)平均油藏压力为求解点图2-18变化的影响以油藏压力为求解点的目的:①研究在给定条件下油藏平均压力对油井生产的影响②预测不同油藏平均压力下的油井产量。分离器压力→井口压力→井底压力→油藏平均压力,油藏平均压力与流量关系曲线。假设一组产量第20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从油藏到分离器有油嘴系统的节点分析方法

临界流动:流体的流速达到压力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的流动状态。图2-19嘴流示意图1.嘴流规律油嘴的孔眼直径很小,一般只有几毫米,油气在嘴前压力pt和嘴后压力ph作用下通过油嘴。第21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20关系空气流过喷管的临界压力比为:天然气流过喷管的临界压力比为:在临界流动条件下,流量不受嘴后压力变化的影响,临界压力pc。嘴前压力:p1嘴后压力:p2第22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分析:对于含水井:根据矿场资料统计,嘴流相关式可表示为:根据油井资料分析,常用的嘴流公式为:图2-21油嘴、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①当油嘴直径和气油比一定时,产量和井口油压成线性关系。②只有满足油嘴的临界流动,油井生产系统才能稳定生产,即油井产量不随井口回压而变化。第23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有油嘴系统的节点分析方法功能节点:存在压差的节点。压力不连续的节点。一般地,功能节点位置上装有起特殊作用的设备,如油嘴、抽油泵等。油井生产系统中,当存在功能节点时,一般以功能节点为求解点。节点系统分析思路:①以系统两端为起点分别计算不同流量下节点上、下游的压力,并求得节点压差,绘制压差-流量曲线。②根据描述节点设备(油嘴、安全阀等)的流量—压差相关式,求得设备工作曲线。③两条压差-流量曲线的交点为问题的解,即节点设备产生的压差及相应的油井产量。第24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3-22自喷井三个流动过程关系①根据设定产量Q,在油井IPR曲线上找出相应的pwf;②由Q及pwf按垂直管流得出满足油嘴临界流动的Q—pt油管曲线B;③油嘴直径d一定,绘制临界流动下油嘴特性曲线C;④油管曲线B与油嘴特性曲线C的交点即为该油嘴下的产量与油压。有油嘴系统按照流动的衔接与协调方法分析的步骤油层渗流消耗的压力油管流动消耗的压力第25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节点分析在设计及预测中的应用①先绘出满足油嘴临界流动的pt~Q油管工作曲线B;1.不同油嘴下的产量预测与油嘴选择图2-23不同油嘴直径时的产量②作出相应的油嘴曲线;③根据交点所对应的产量确定与之对应的(或较接近的)油嘴直径。第26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油压较低时,大直径油管的产量比小直径的要高;2.油管直径的选择图2-24不同油管直径对产量的影响Q1Q2油压高时,大直径油管的产量比小直径的要低。原因:滑脱损失、摩擦损失相互作用。第27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当油嘴直径不变时,油藏压力降低后产量随着降低。3.预测油藏压力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图2-25油藏压力下降对产量的影响如果要保持原来的产量,就必须换用较大的油嘴直径。第28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油井生产过程中,pr连续下降,相应的油管曲线要向横轴方向移动。4.停喷压力预测图2-26停喷压力预测若要求油压大于一定值生产,则在纵轴上沿油压值点做水平线,若水平线与油管曲线不相交,则表明油井不能自喷生产。第29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二节气举采油原理气举是从地面向井筒注入高压气体将原油举升至地面的一种人工举升方式。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液在井筒中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和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第30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①必须有足够的气源;②需要压缩机组和地面高压气管线,地面设备系统复杂;③一次性投资较大;④系统效率较低。优点井口和井下设备比较简单,适用性强,运行费用低。缺点高产量的深井;含砂量少、含水低、气油比高和含有腐蚀性成分低的油井;定向井和水平井等。适用条件第31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向井筒周期性地注入气体,推动停注期间在井筒内聚集的油层流体段塞升至地面,从而排出井中液体。主要用于油层供给能力差,产量低的油井。气举连续气举将高压气体连续地注入井内,排出井筒中液体。适应于供液能力较好、产量较高的油井。间歇气举一、气举分类(按注气方式)第32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气举启动①当油井停产时,井筒中的积液将不断增加,油套管内的液面在同一位置,当启动压缩机向油套环形空间注入高压气体时,环空液面将被挤压下降。(1)启动过程图2-28气举井(无凡尔)的启动过程a—停产时第33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②如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环空中的液体将全部进入油管,油管内液面上升。随着压缩机压力的不断提高,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将最终达到管鞋(注气点)处,此时的井口注入压力为启动压力。图2-28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b—环形液面到达管鞋启动压力: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达到管鞋时的井口注入压力。第34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③当高压气体进入油管后,由于油管内混合液密度降低,液面不断升高,液流喷出地面。井底流压随之降低,油层产液,并随注入的高压气体一同排出井筒,最后达到一个协调稳定状态。图2-28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c—气体进入油管第35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②当高压气体进入油管后,由于油管内混合液密度降低,井底流压将不断降低。图2-29气举井启动时的压缩机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气举过程中压缩机压力变化①压缩机向油套环形空间注入高压气体,随着压缩机压力的不断提高,环形空间内的液面将最终达到管鞋(注气点)处,此时的井口注入压力为启动压力。③当井底流压低于油层压力时,液流则从油层中流出,这时混合液密度又有所增加,压缩机的注入压力也随之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气举工作压力)。第36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启动压力计算第一种情况: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而且当环空液面降低到管鞋时,液体并未从井口溢出,启动压力与油管液柱静压相平衡。即图2-28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b—环形液面到达管鞋第37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二种情况: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其静液面接近井口,环形空间的液面还没有被挤到油管鞋时,油管内的液面已达到井口,液体中途溢出井口。此时,启动压力就等于油管中的液柱压力:第三种情况:当油层的渗透性较好时,且液面下降很缓慢时,则环形空间有部分液体被油层吸收。极端情况下,液体全部被油层吸收,当高压气到达油管鞋时,油管中的液面几乎没有升高。此时,启动压力由油管中静液面下的深度确定,即:一般情况下,气举系统的启动压力介于和之间。第38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气举阀(一)气举阀的作用

气举生产过程中,由于启动压力较高,这就要求压缩机额定输出压力较大,但由于气举系统在正常生产时,其工作压力比启动压力小得多,势必造成压缩机功率的浪费。为了降低压缩机的启动压力与工作压力之差,必须降低启动压力。气举阀的作用:降低启动压力;控制进气量。第39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作用原理:逐步排除油套环形空间的液体。图2-41凡尔深度计算示意图第40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气举阀实质:一种用于井下的压力调节器图2-30压力调节器结构示意图阀关闭条件:阀打开条件:第41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①按安装方式分为:绳索投入式、固定式。②按使凡尔保持打开或关闭的加压元件分为:封包充气凡尔、弹簧加压凡尔、充气室和弹簧联合加压的双元件凡尔。③按井下凡尔对套压和油压的敏感程度又分为:套压控制凡尔与油压控制凡尔。气举凡尔的分类第42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几种常用的气举阀简介自学要点:(1)结构状况,类型;(2)工作条件下阀的开启压力;(3)工作条件下阀的关闭压力;(4)阀的工作压差(阀的距);(5)静气柱压力分布计算相关式。第43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套压控制阀(1)工作条件下阀的开启压力;(2)工作条件下阀的关闭压力;(3)阀的工作压差(阀的距);第44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1)工作条件下阀的开启压力;分析关闭状态(打开前瞬间)打开力:F0=Pc(Ab-Ap)+PtAp

关闭力:Fc=PdAb

在平衡条件下:F0=Fc

即:Pc(Ab-Ap)+PtAp=PdAb油管效应油管效应系数第45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工作条件下阀的关闭压力;分析打开状态打开的力:F0=PcAb

关闭的力:Fc=PdAb

当F0=Fc时,Pc=Pd∴Pvc=Pd(关闭压力计算)第46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阀的工作压差(阀的距)当Pt=0时,ΔPmax=(T.E.F.)Pd

当Pt=Pd时,ΔPmin=0第47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气举设计设计内容:气举方式和气举装置类型;气举点深度、气液比和产量;阀位置、类型、尺寸及装配要求等(一)气举装置类型在油管柱底部下一个集液箱,提高液体汇聚空间,以达到提高总产油量的目的。仅限于连续气举,下井的油管柱不带封隔器,使气体从油套环空注入,产液自油管举出,油、套管是连通的。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其余均与开式装置相同。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在油管柱上安装了一个固定阀,其作用是防止气体压力通过油管作用于地层。半闭式装置闭式装置箱式装置开式装置第48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气举装置示意图第49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连续气举设计基础(1)油层数据:油藏平均压力、油藏平均温度、油井流入动态1.设计所需基本资料(2)油井基础数据:井深;油、套管尺寸(3)油井生产数据:产量、含水、生产气油比、注气压力、注气量、油压(4)油井生产条件:出砂、结蜡等情况(5)流体物性:地面原油密度、水的密度、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地面原油粘度、表面张力(6)地面管线和分离器数据:地面管线尺寸及长度、分离器压力第50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气举井内的压力及分布②油管内的压力分布以注气点为界,明显的分为两段。在注气点以上,由于注入气进入油管而增大了气液比,故压力梯度明显地低于注气点以下的压力梯度。

①套管内的静气柱压力分布(近似于直线):③气举井生产时的压力平衡等式:图2-36气举井压力及其分布第51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在给定产量和井口压力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和注气量2)根据产量Qo、油层气液比RP等以pwf为起点,按多相垂直管流向上计算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已知:产量、注入压力、定油管压力和IPR曲线计算:注气点深度、气液比和注气量计算步骤4)由平衡点沿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上移⊿p(平衡点气体压力与注气点油管内压力之差,一般取0.5~0.7Mpa)所得的点即为注气点。

对应的深度和压力即为注气点深度L和工作阀所在位置的油管压力。1)根据要求的产量Qo由IPR曲线确定相应的井底流压pwf。3)由工作压力pso计算环形空间气柱压力曲线B。此线与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的交点即为平衡点。第52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8)根据最后确定的气液比TGLR和其它已知数据计算注气点以上的油管压力分布曲线,可用它来确定启动阀的安装位置。5)注气点以上的总气液比为油层生产气液比与注入气液比之和。假设一组总气液比,对每一个总气液比都以注气点油管压力为起点,利用多相管流向上计算油管压力分布曲线D1、D2…及确定井口油管压力。6)绘制总气液比与井口压力关系曲线,找出与规定井口油管压力相对应的总气液比TGLR。7)总气液比减去油层生产气液比得到注入气液比。根据注入气液比和规定的产量计算需要的注入气量。图2-37定注气压力,定井口压力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及气液比第53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图2-38定注气压力,定井口压力下的协调产量图2-40定注气量,定井口油压下的协调产量(1-IPR曲线;2-计算的产量~井底流压曲线(油管工作曲线)第54页,共62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定井口压力和限定注气量的条件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和产量已知:井口压力、注气量计算:注气点深度和产量计算步骤1)假定一组产量,根据提供的注气量和地层生产气液比计算出每个产量所对应的总气液比TGLR;2)根据地面注入压力pso计算环形空间气柱压力分布线B,用注入压力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