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方式的选择_第1页
证明方式的选择_第2页
证明方式的选择_第3页
证明方式的选择_第4页
证明方式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明方式的选择第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内容证明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证明方式的类型:实验和观察实验设计第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证明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第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1日常推理中的一致性方法(themethodofagreement)。一致性方法(themethodofagreement)。用肯定性语气来描述这个方法就是:当某一给定的现象的两个或更多的个案(cases)有且仅有一个条件相同,那么这个共同的条件可以看着是这个现象的原因cause(或者结果effect)。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我们对每一个个案都进行观察Z,发现了条件C,那么我们可以下结论,Z和C是因果相关的。第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ABCCDE情景X下的要素(elementsofsituationX)情景Y下的要素(elementsofsituationY)ZZ产生(produce)产生(produce)因而ZC产生(produce)图1第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一致性准则的否定性陈述可以表述为:当非C与观察非Z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可能会断言C和Z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第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AB非C非CDE情景X下的要素(elementsofsituationX)情景Y下的要素(elementsofsituationY)非Z非Z产生(produce)产生(produce)因而ZC产生(produce)图1第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Mill的差异法

(methodofdifference)

ABC非CDE情景X下的要素情景Y下的要素Z非Z产生(produce)产生(produce)因而ZC产生图2第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2研究设计的比较原则对于检验因果模型而言,比较的逻辑是根本性的。研究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设计一个可比较的参考框架,以让我们能够对因果结论进行合理的推断。第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研究设计的基本比较模型前测后测前测后测干预实验组控制组第1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比较的维度(1)组间比较:从没有比较组到多个比较组。(2)时间点比较:“前测”阶段数(没有前测——一系列前测);“后测”阶段数(一个后测——一系列后测)(3)个案分配方式:随机分组、配对、统计控制;(4)干预的性质:没有干预,主动干预和自然干预(5)干预的数量:一个干预——多个干预第1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3常见的证明方式实验设计(experiment)调查(观察)研究设计(survey)纵向设计截面设计第1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实验设计

Experimentaldesigns第1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内容实验设计基本术语和符号经典实验设计简单实验设计单控制组后测设计复杂实验设计多重后测实验设计多组后测实验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因子设计实验设计中的问题第1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1实验设计基本术语和符号实验设计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成分,分别为:

1.独立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前测与后测

3.实验组(experimentalgroup)与控制组(controlgroup)第1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被观察个体称为实验单位(experimentalunit),人则称为被实验者(subject)施行于实验单位的特定的实验条件称为处理(treatment)实验设计中的解释变量称为因子(factor)每一特定的实验条件称为水平(level)

第1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例如我们要研究:加入群体的难度————对归属某个群体的渴望程度组别(分组方法)前测(T1)干预(X)后测(T2)变化实验组EG(R/M)O1渴望度的前测得分X高难度的加入程序O2渴望度的后测得分O2-O1控制组CG(R/M)O3渴望度的前测得分没有进入程序O4渴望度的后测得分O4-O3第1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实验设计常用记号1.O:表示在实验中,对因变量所作的正式的观察或者衡量。如果实验中有两次观察或衡量,则用符号O1、O2来表示。2.X:表示在研究中对测试单位(testunits)所作的处理、干预或刺激。例如当测试单位受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则以符号X1、X2来表示。3.EG:表示在实验中测试单位的实验组,实验组的成员在实验中将受到实验处理。第1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CG:表示在实验中测试单位的控制组,控制组的成员并不用接受实验处理。

5.R:表示将被试者随机分派到实验组和控制组。随机能确保控制其他的额外变量,且增加实验的效度。6.M(matching):表示通过配对方式将被试者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而这种配对可以减少由于选样的偏差而产生的实验误差。第1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2经典实验设计前测—后测加控制组设计(pretest-posttestcontrolgroupdesign)EG:R

O1

X

O2CG:R

O3

O4第2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3简单实验设计单控制组后测设计(posttest-onlycontrolgroupdesign)

EG:R

X

O1CG:R

O2

适用条件:(1)小组比较大;(2)随机分配第2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LoftusandBurns(1982)实验目的: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被试:226名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因变量是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结果:组一,4%;组二,28%。第2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用符号表示组别(分组方法)前测(T1)干预(X)后测(T2)变化实验组EG(R/M)无X暴力型电影O2记忆力得分没法分析控制组CG(R/M)无非暴力型电影O4记忆力得分没法分析第2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MelanieB.Marks;RachelT.A.Croson(1999)研究问题:不完全信息对公共品供给水平的影响。被试:25名LongwoodCollege的本科生,随机分成5组。每个组做三场,每一场25节的实验。实验规则:每一节的得分规则相同:每个人有55元代币,以及一个随机分配得到的公共账户收益权(20、30、55、65、80几种);每个人决定55元代币在私人账户和公共账户分配数量;每个人的收益=私人账户+个人公共账户收益。个人公共账户收益={如果公共账户总额=125,则为分配到的收益权;<125,则返回你的分配额;>125,分配收益权,多的不分配)处理:完全信息(知道收益权分布状况+收益权总和);不完全信息(知道收益权总额);不完全信息(分布不知道,总额不知道,只知道收益权各不相同)。结果(公共品成功提供率):完全信息(48%);不完全信息(56%);不完全信息(54%)第2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EGa1X1O1EGa2X1O2EGa3X1O3EGa4X1O4EGa5X1O5---------------------------------------------EGb1X2O6EGb2X2O7EGb3X2O8EGb4X2O9EGb5X2O10----------------------------------------------CG1X3O11CG2X3O12CG3X3O13CG4X3O14CG5X3O15第2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4复杂实验设计

多重后测实验设计

EGRO1XO2O3O4CGRO5O6O7O8例如:研究某项政策或法规的影响第2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EG1RO1X1O2EG2RO3X2O4CGRO5O6例如:研究强制投票对选举出席人数率的影响。把强制投票划分为:(1)完全自愿投票;(2)强制、警告初犯;(3)强制、轻微罚款(50元);(4)强制、严厉罚款(200元)第2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所罗门四组设计

EG1RO1XO2EG2RXO3(无前测)

CG1RO4O5CG2RO6(无前测)第2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因子设计(当存在多个自变量的时候)例如:研究:工作自主性(高、低)×性别(男、女)——工作满意度(Y)第2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5实验场景实验室(laboratory)试验田野(field)实验:在真实世界开展的实验设计。这在社会科学中应用较多。例如:20#70年代丹佛收入支持实验。自然(natural)实验:以实验者没法操控的、自然发生的干预为实验背景。例如研究某项政策法案通过的影响。第3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6实验设计中的问题解释范围的问题:实验设计可以让我们识别出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直接因果关系;而不能识别出间接因果关系。但是很难识别出一个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影响机制,也就是说没法对这种因果关系提供解释。第3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研究设计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问题如果研究设计能够支持根据这一设计提出的因果结论,我们就称该研究设计具有良好的内部效度。如果某个研究设计能够排除掉的替代性解释越多,其内部效度就越高。外部效度是指根据某一研究设计的得到的研究结论能被推广到特定研究以外的程度。外部效度的威胁常常是使用了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第3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内部效度问题历史因素:前测与后测之间的时间间隔发生的历史事件。成熟因素:一些变化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引起的,而非干预引起。测试效应:多次参与测试会影响实验的有效性(控制组可以消除测试的影响,所罗门四组设计可以消除测试与干预之间的交互效应)测量器具的变化:前测和后测方式的改变会导致误差,例如用句、提问顺序等。回归趋势效应。选择:当两组成员有差异的时候存在。被试者退出的影响第3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外部效度问题前测的影响样本的非代表性人为性。实验太精致了,太具有人为性了,让我们对于真实情景下的真实的人的情况一无所知。第3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纵向设计

Longitudinaldesigns第3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1纵向设计的目标共同目标:通过收集至少时间点上的数据,来测量变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具体而言:描述变化模式建立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temporalorder)第3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个体随着年龄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验证个体成长(年龄)效应(developmental(age)effects)1980保守倾向得分1990保守倾向得分2000保守倾向得分1920-951-605061-706071-80701930-941-504051-605061-70601940-931-403041-504051-60501950-921-302031-403041-50401960-911-201021-302031-4030第3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验证代际(群组)效应(cohorteffects):出生在同一年或时间段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类似的社会环境,进而产生的不同代际之间的差异就是代际效应1980保守倾向得分1990保守倾向得分2000保守倾向得分1920-951-605061-706071-80701930-941-504051-605061-70601940-931-403041-504051-60501950-921-302031-403041-50401960-911-201021-302031-4030第3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验证历史(时期)效应(historical(period)effects):由于周期性或趋势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所引起的影响,它对同一年会时期内的所有的群组、都有类似的影响。同期群出生年月1980时的年龄群保守倾向得分1990时的年龄群保守倾向得分2000时的年龄群保守倾向得分1920-951-605061-705071-80501930-941-504051-604061-70401940-931-403041-503051-60301950-921-302031-402041-50201960-911-201021-301031-4010第3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2纵向设计的类型及控制原理按照数据收集的时点不同可以划分为:前瞻性纵向设计(Prospectivelongitudinaldesigns):在不同时点上收集数据回溯性纵向设计(Retrospectivelongitudinaldesigns):在同一个时点上,利用受访者的回忆来收集数据按照是否追踪调查同一个个案,可以划分为:趋势研究设计:也就是重复的截面设计,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可以进行比较的样本的信息,但不是针对同一个样本。追踪调查(panelsurvey):对同一个样本进行重复调查。纵向设计没有控制组。其控制是建立在统计控制基础之上的。第40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3前瞻性纵向设计1)简单前瞻性追踪设计(simpleprospectivepaneldesign)T1T2测量变量(O1)干预或者自然发生的事件(X)测量变量(O2)缺少随机控制组,无法知道前后变量究竟是研究者的干预、还是时间流逝、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但是通过使用一个足够大、多样化的样本,这一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第41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多重时间点前瞻性追踪设计(Multipoint)T1X1T2X2T3X3T4X4T5第42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无替换单个追踪设计(Singlepaneldesignwithoutreplacement)T1T2T3T4T5T6缺点:1)样本的流失让最终样本规模太小无法接受;2)由于样本的流失,让最终样本缺乏代表性。因为很可能流失掉的样本与保留下的样本存在系统性的差异第43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有替换单个追踪设计(Singlepaneldesignwithreplacement)T1T2T3T4T5T6缺点:1)样本的代表性问题。2)随着个体的替换,我们很难对个体层次的变迁加以分析,而只能对整体层次发展趋势方面的结论加以验证第44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5)轮转式追踪设计(Rotatingpaneldesign)主要适用于解决样本流失问题。第45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T1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T13T14T15T16T17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第46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要求:P1,P2,------要是相同样本组。优点:可以系统的、随机的处理样本流失问题。同时降低了研究费用每一个样本组都有一个调查时间限制,参与者不会感到疲劳。同时可以减小测试效应的影响。可以在每一个试点Ti上,集合该时点上所有的样本组进行截面分析。可以把几个样本组的短期追踪数据集合成一个近似的长时间的最终数据,进而研究发展趋势。可以针对样本组中的一个特定的个体进行短期的追踪,研究个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发展趋势的差异。缺点:仍然是一种近似。第47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6)群组序列设计(Cohortsequentialdesign)。又称之为加速设计(Accelerateddesign)有的群组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推出研究,同时用一个新的、较为年轻的群组来代替他。第48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550305055355055604050556065455055606570505055606570755555606570756060657075656570757070757575第49页,共57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优点:(1)可以在每一个数据收集时间点上进行截面研究。(列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