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原则解读与教学提议思想政治(3)湖州二中张建庆第1页第1页一、第一单元总体阐明:本单元在《文化生活》中地位、设计思绪和构成结构二、第一单元课标与意见解读;教学提议。三、推荐几本参考书。第2页第2页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单元在教材中地位:文化生活起点。(1)从教材总体结构看:
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相应了课程原则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概念”、“为何:文化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逻辑顺序来展开。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动,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有机整体。本单元是整本教材绪论与总论,主要为全本教材提供基础性知识和理论支撑。
幻灯片37
第3页第3页(2)从教材设计思绪看:——“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第一,教材宏观结构采用了从抽象到详细,从普通到个别,从理论到实践逻辑线索,表达了遵循“理论逻辑”思绪;第二,教材文本设计微观结构则采用了从详细到抽象,从个别到普通,从对(文化)生活现象观测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性思考情感价值选择逻辑线索,表达了“合乎生活逻辑”思绪。
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所要处理是“文化是什么”问题(首先要处理是一个抽象理论要求非常高概念)。它从静态角度,把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进行客观描述,揭示文化含义,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之间关系,文化对人影响等。目的是使学生对文化有一个整体理解,是整个教材展开叙述前提。第4页第4页本单元结构:本单元由两课和一个综合探究构成。
本单元按照“从社会发展看文化”和“从人发展看文化”两条主线呈现相关学习内容。(1)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概念、作用(第一框);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内在关系(第二框)。从而形成对文化基本结识。(2)第二课主要帮助学生感悟文化对人影响及其特点(第一框);明确文化在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等方面所含有主要作用(第二框)。(3)综合探究是对一、二两课所学理论知识利用。幻灯片38(4)本单元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本单元讲述文化基本概念、功效和作用。包括文化是社会实践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向上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增进人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等内容。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结识。第5页第5页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一、课程原则要求1.观测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文化需要,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
(1)“体味文化”三个层次:观测——体察——知道(2)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个别到普通,从详细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比较不同文化生活现象中(复杂多样丰富)进入理性层次思考,能够了解文化内涵。第6页第6页1.理解各具特色文化现象;3.理解文化形式。(一)基本要求阐明二、省教学指导意见解读(1)把握文化内涵,应从文化现象、表现形式入手;从“体味”文化开始。
(2)教学中从探究文化和日常生活关系入手;如学生参加不同文化活动感受;感悟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环境人们有不同文化生活。(3)文化现象无处无时不在,体会文化与我们生活密切关系;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文化生活,对我们有多方面影响”观点。为后面“文化力量”“文化对人影响”作铺垫。(4)“各具特色文化现象”“文化形式”与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多样性”衔接。第7页第7页2.明确文化内涵(文化是什么?)。(1)探究文化丰富内涵,是本框学习重点。“文化”定义、内涵是个非常复杂理论问题。“文化多义性”即使不作要求。但是提议课前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再作些理解,对文化定义进行比较探究。
(2)提议从教材中涉及三个关系入手: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其二,从文化与人们个体关系来看,人是文化创造者,也是文化创造物。其三,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关系来看,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从中归纳文化内涵。两个层次:第一,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涉及两个部分。第二,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为下一框学习留出思考设计空间。第8页第8页4.理解文化是一个社会精神力量。
(1)“文化力量”是全书展开一个主要维度。设置《文化生活》模块对学生加强文化知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巨大作用和力量,自觉参与健康积极向上文化生活,提升本身知识文化修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2)层次:
①文化是一个巨大精神力量。表现在个人成长、民族和国家发展,文化都含有主要作用和影响。能够结合事例拓展。②文化力量通过人们社会实践(在人们结识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一个间接力量)。第9页第9页体味文化魅力,感悟文化力量,提升分析、区别文化现象能力。
(二)
发展要求阐明(1)三项基本要求相应于教材“三目”,发展要求是第一框学习总要求。渗入三维目的。
(2)层次:第一,“体味文化魅力”,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对文化内涵在理论上有一个比较清楚完整把握。第一框主要知识点(知识目的)。第二,“感悟文化力量”,通过学习知道文化主要性,尤其是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中主要意义(情感价值目的)。第三,“提升分析、区别文化现象能力”,注重利用教材文本合作探究,或结合教师自己经验开发一些使学生有兴趣案例情景,注意引导学生能够用比较、归纳办法分析区别探讨研究问题(能力目的)。第10页第10页2.阐明当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意义。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二学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课程原则要求(1)阐明“交融意义”而不是表现。(2)本学时难点是“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但是教学中重点是“阐明意义”。①结合“交融表现”阐明意义。②上升到综合国力(国际)竞争高度阐明意义。使学生体会到注重文化主要性。第11页第11页二、省教学指导意见解读1.理解社会生活三个基本事域之间关系。(一)基本要求阐明(1)在理论上理解“关系”是一个比较抽象问题,教学中有一定难度。(2)层次:第一,通过案例情景探究,能够区别区别社会生活中三个基本事域,能够思考三个领域区别是相正确,在诸多情况下是有机联系。教学中最好能选择某个详细情景探讨,如参与民主选举活动如何涉及政治、文化。第二,在探究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经济、政治、文化关系,把握关系辩证性。教学中是否能够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学习基础上适当提炼,如理解西方社会民主平等法治观念思想(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政治建设。(3)不作要求教学内容。
①“文化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是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不作要求。②“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文化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论详细内容,展开有一定难度,并且本课学习中假如涉及两对关系,会进一步增长学习难度。提议在本课教学中不作要求。第12页第12页2.了解不同文化不同作用。(1)“了解不同文化不同作用”衔接第一框第三目“文化力量”,角度和侧重点有改变。“文化力量”强调是文化对个人成长、民族国家发展主要影响意义,蕴涵情感价值目标是“我们必须要重视”问题;“了解不同文化不同作用”是强调区分区分,蕴涵情感价值目标是“我们应该重视什么样文化”问题。(2)“了解不同文化不同作用”是对“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深化,突出“文化反作用于一定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3)两个层次:第一,不同文化。注意与第一框“文化形式和文化特色”衔接;“不同”从两个方面区分:①从文化形态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当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②从文化性质上——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第二,不同作用。①从文化形态上——不同民族文化影响其发展道路选择,如中国历史文化与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友好社会关系;②从文化性质上——表明两种不同性质文化产生后果,促进或者妨碍。第13页第13页3.把握当代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特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在现今时代条件下含有新特点,即三者互相交融——经济文化化、政治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政治化。
①第一目侧重从知识理论上阐明关系,第二目侧重引导学生去观测体会现实生活中三者交融详细表现;②抽象——详细,在理论指导下分析生活现象。(2)层次: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人才教育科技日益主要(科教兴国);从人们文化消费需求角度,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②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教材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范围阐述。相对来说政治层面涉及文化原因理解困难些,教师要多发挥作用,选择详细事例,引导学生观测,启发学生体会。第14页第14页4.明确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提升文化竞争力意义。
(1)逻辑关系:文化力量——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主要构成部分(《政治生活》P106页)——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意义。
(2)层次:①知道当代国际社会,文化在竞争中地位作用日益突出;②知道我国要参与竞争实现发展,不但要发展经济要讲政治,还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适当列举我国注重文化建设事例材料,引导学生交流见解体会。③关于坚持先进文化迈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内容,在本框教学中不需展开。④关于“文化竞争力”是本课教学落脚点,结合本单元综合探究活动。第15页第15页(二)发展要求阐明
搜集和分析先进文化对社会增进作用典型事例,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战略任务主要性。(1)勉励学生在关注文化现象同时,课后有针对性搜集和分析典型事例;能够引导学生对当前一些文化现象进行辩论探讨。(2)从两个角度搜集:一是先进文化对个人成长影响(个体)——考虑到和第二课教学衔接;二是先进文化对国家、社会发展、国际竞争主要影响——考虑到与本单元综合探究衔接。第16页第16页三、第一课教学提议1、提议3学时。第一学时安排一堂进入《文化生活》模块导入课。2、第一课知识理论要求比较高,第一框中关于“文化是什么”,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都是需要在教学中处理重点难点,并且关系到后面许多问题理解。
这两个大理论问题在教材中阐述非常简练。教学中如何处理,如何拓展,如何使学生结识比较准确?教师对两个理论问题需要有充足结识和理解,才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3、第一课中许多内容,都为后面教学埋下了伏笔,有地方需要留下些空间,有地方需要预设些路径,教学中要充足考虑前后之间衔接关系。第17页第17页第二课文化对人影响
第一课时感受
文化影响一、课程原则要求
1.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影响。
(1)引导学生能对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文化影响进行评议,并表述自己见解,阐明影响表达。(2)两个层次:①有哪些方面影响。(内容)②如何影响。(特点)(3)现行教材中“文化对生产方式影响”是在P10页(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出现,《省意见》中已经把“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文化关系”不列入教学要求。第18页第18页1.理解文化对人多方面影响。二、省教学指导意见解读(一)基本要求阐明(1)人总是生活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感受文化影响,要从观测、体会自己所生活文化环境入手。联络P7页第一课第一框“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取得和享用文化”。注意区分与P10页第一课第二框“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作用”,前者侧重文化对社会影响,本框侧重文化对个体影响。(2)了解文化影响不同侧面(表现),即影响什么。第一,文化影响人们交往方式(浅层次)。引导学生经过比较不同个体、人群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差异来感受背后文化原因。第二,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行)、认识活动(言)和思维方式(深层次)。①人们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受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形成特定思维方式。②思维方式含有一定稳定性。③思维方式反作用于人认识和实践活动。(3)“了解影响”意味着人需要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文化环境(情感价值目标),如孟母三迁故事。第19页第19页2.知道文化对人影响特点。(1)文化影响人特点,即如何影响、如何影响?(2)层次:
①从文化影响个体成长过程看,是潜移默化,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②从文化影响个体成长效果看,是深远持久。(3)两个“影响”是教学中需要突破难点。(4)结合“特点”知道“影响”主要性,渗入情感价值目的。使学生感受到个人成长过程中,自觉接受或者在别人指导下接受优秀文化熏陶主要性。
第20页第20页3.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关键和标志。(1)本框教学重点和落脚点。(2)层次:①回顾P7页第一课第一框:“每个人所具有文化素养,是通过社会生活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通过参与、受教育,一方面不断丰富自己学识,“腹有诗书气自华”;另一方面奠定心灵世界基石,懂得“三观”是核心和标志。②科学“三观”如何形成?需要自觉接受优秀文化长期熏陶。③“三观”为什么如此重要?回顾第一目文化影响。影响人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影响人实践活动结识活动最深层次最具有稳定性文化因素。(3)突破说教。建议通过师生之间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人生话题。比如教师可以想学生推荐一本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书。第21页第21页联系生活实例,理解阐明文化对人影响力。(二)发展要求阐明(1)结合三个基本要求教学中,渗入发展要求。(2)在联系生活实例教学中感受文化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觉实例,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觉自己生活中事例。第22页第22页第二课文化对人影响第二学时文化塑造人生
一、课程原则要求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意义,确信其增进人全面发展主要作用。(1)文化赏析指人们对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欣赏、鉴赏和分析,以期领悟其中所包含丰富思想含量和精神魅力,从而取得情感共鸣与精神享受。能否知道文化赏析,其精神活动表现是有所不同。(2)在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基础上,使其对文化塑造人生主要性由感触而觉悟,深入在价值观意义上“确信”,从而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地选择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停地丰富和发展自己。赏析侧重于能力目标;感悟确信突出情感价值目标。(3)提议在教学中能够播放视频讲座——某一文化作品鉴赏或解读;请学生推荐自己所钟爱文化作品,并说明理由,分享主动向上文化体验。第23页第23页二、省教学指导意见解读(一)基本要求阐明1.知道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精神世界。
(1)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知道人需要不只是物质享受,更应包括精神享受。伴随社会发展,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精神生活需要日显主要。回顾《经济生活》P22页:“按照消费目的生活消费能够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2)层次:
①侧重点是“文化生活影响人”——突出“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观点。从知识上看,是P7页“文化是什么”详细展开。②立足现实生活分析引导,渗入情感目的。物质生活丰富了,是否就取得高兴幸福?——进一步思考如何取得高兴和幸福?人需要通过参与欣赏优秀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第24页第24页3.知道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精神力量。(1)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是两个不同内容。前者侧重生活需要满足,尤其是在物质需要得到更多满足前提下更需要重视精神世界丰富(人作为有生命存在物,现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后者强调精神世界支撑点——人生命活动是故意识活动,是知、情、意、行统一整体。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精神原因对于主体实践活动发动与停止、对于主体实践能力发挥程度及其大小起着主要控制和调整作用。这个内容在理论上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掌握好区分度。(2)教材阐释较多使用了历史材料,教学中能否挖掘现实材料,使学生确实有体会。能够结合人生成长过程中怎样面对困难挫折挑战经历。第25页第25页2.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
(1)观测改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都发生了明显改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改变。(渗入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2)引导学生列举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改变主要表现,哪些文化产品能够表达精神世界主流。第26页第26页
4.理解社会发展和人发展过程关系。(1)侧重知识理论要求。(2)教学中在理论上讲清“关系”。社会发展和人发展过程是有机统一:互相结合、互相增进;社会发展过程与人发展过程是永无止境。(3)这是全书一个主要观点,我们讲文化作用、文化力量,讲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哺育民族精神,都是立足于这一观点。第27页第27页5.理解人全面发展表现。
(1)“人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要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观点,需要充足理解。(2)教材三个层次:
①人全面发展含义(表现)。②人全面发展需要从历史、动态角度分析。③优秀文化在增进人全面发展中主要作用。(3)通过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提升情感价值目的。第28页第28页体会优秀文化对人健康成长和增进人全面发展作用,积极参与健康向上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二)发展要求阐明(1)提议选择师生间共同关注问题交流探讨加深理解。(2)推荐欣赏视频《百家讲坛》“我读典型”。第29页第29页三、第二课教学提议(1)本课教学要抓住文化与个人生活、个人成长这个主要切入点。除了要充足挖掘历史、社会生活中教学资源外,也要充足挖掘学生成长和教师本身成长中丰富资源。(2)文化对人影响是一个值得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作为问题探讨参与者,学生也许有肤浅感受,教师应当在生活经验积累基础上更有理性思考。这种有教师本人切身感受交流对于学生影响,也是一个积极文化影响。(3)假如第一课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充足理论知识话,那么本课教学教师要充足调动利用自己在生活“感受”基础上理性思考、理性引导。注重情感教学,师生间平等友好情感交流有助于目的达成。第30页第30页第三单元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一、课标内容
资料演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见“提醒和提议”)。二、教学要求基本要求:1.知道当今世界时代主题。2.理解科技教育在文化竞争力中地位。3.知道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主要性。发展要求:探求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办法和路径。第31页第31页“综合探究活动”提议1、教师在理论上要作些梳理,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教学要求在知识层次上并不高)(1)《文化生活》P11页第一课第二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够作为本框学习内容拓展)(2)《政治生活》P104页第九课第二框“世界多极化”。2、分两个阶段进行:(1)感受:主要是感受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各国都高度注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①依据教材所提供材料,选择一个角度、问题交流。②教学中能够选择更详细情景、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话题切入,勉励交流探讨。如“从好莱坞大片中感受美国文化竞争力”;“从韩潮日流感受文化竞争力”。第32页第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家电回收利用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离心碾磨机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人力资源流程再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相框边条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乐器销售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数据管理用计算机产品供应链分析
- 纺织品制壁挂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书法培训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茶壶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航海器械和仪器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关于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情况汇报
-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路径
- 疝气教学查房课件
- 唐山港京唐港区36号至40号煤炭泊位堆场、道路、管网及设备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 大野耐一的十条训诫
-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实施方案
- 流感样病例个案调查表(空表).doc
- (完整版)计量装置改造组织施工设计说明
- 少儿围棋入门教程(整理版)
- 小学趣味数学校本教材
- 树脂锚固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参考案例-备案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