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研究”的写作教学模式
一、写作过程应是一个由“旧我”向“新我”提升的过程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多是津津乐道于怎么构思、怎么表达,侧重于一些写作技巧的指导,多是这样的流程: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写作—教师批阅—讲评或指导修改。这样做,将学生写作的过程等同于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使得学生作文能力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倒退。事实上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远不只是写作技巧的学习过程,更应是一个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发展认知、增进思维、提升境界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只有认知有发展,思想境界提升,认识水平提高,才可能写出言有力度、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基于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进入到一种研究的过程,笔者称之为“基于研究”的高中作文教学方式。这里以“人与自然”话题为例,一般的写作训练过程是:教师根据话题作思路引导,然后指导“怎么举例”“怎么分析材料”,接着是学生课堂写作,教师批阅,讲评或指导修改。而基于研究的写作训练过程则是:先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就本话题广泛地搜集材料,并进行较充分而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提炼观点,构思行文。比较这两种不同的作文过程,我们会发现,前一种作文训练,只表明学生想了,不表明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无非就是将原有认识整理一下,可能我还是那个“旧我”,而没有通过作文变为一个“新我”。而基于研究的作文训练,通过研究,广泛搜集材料,学习,整理,学生由此知道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不管作文成功与否,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变了,甚至思维模式都可能改变了,学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你很有可能由一个“旧我”变成了“新我”。其实,很多写作首先要做的是搜集材料,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感悟,产生情感,得出结论。写作的过程,就是向别人捧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过程。如果没有对社会与生活、人生与自然的深切感悟与深入研究,怎么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因此只有把握高中作文基于研究的特点,调整高中作文教学指导的方向,充分引导学生建立研究意识,对人生、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才能突破高中生作文能力发展的瓶颈,提升其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二、“基于研究的写作”的作文教学的操作方法1.选定话题我们的基本做法是,一个学期确定四个研究主题,从高一到高二共16个主题。研究主题一般由老师确定,到高二也可以由学生讨论自主确定部分主题。主题的选定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1)有助于学生语文心智结构的生成。“基于研究的写作”,其研究不只是服务于写作,更在于引导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因而我们主要选择一些与人生、社会、生命相关的基本命题,如生命的本质,人生艺术化,人类的尊严,父爱、母爱、朋友之爱,人类的求真、求善、求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如果学生在高中三年能对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一些真正的研究与思考,那对其打下精神和思维的底子、构建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将大有裨益。(2)方便指导。“基于研究的写作”的指导,是对学生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向做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指定相关的读物等等。有些主题虽然很有研究价值,但是,如果教师本身对该问题缺乏思考和涉猎,就无法给学生相应的指导,无法给学生开具适合的参考资料。(3)便于学生思维拓展。主题的选定最好能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如“人的本质”的话题,可以结合政治、历史、生物的相关内容;如“人生艺术化”的话题,可以结合艺术、文学等;“人与自然”,可以结合生物、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结合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学科内容中寻找材料,有利于学生打通各个学科的学习,形成一种综合思维。同时研究的主题要有联系生活实际的空间,如“人与自然”的话题,在今天就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联系现实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学生作文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主题的现实意义。2.明确任务写作训练过程中的基本任务有四项:阅读,搜集,整理与思考,写作。如“人与自然”的话题作文,我们给学生提出如下具体要求:(1)阅读:至少阅读一本相关著作,如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研究自然的科普读物,思考自然的哲学著作等等。同时还要阅读一些相关文章。(2)搜集:搜集与本话题相关的文章、资料。如历史上人类对于自然的一些基本看法,与自然关系密切的一些名人的相关言行,现实社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好的或不好的情况。(3)整理与思考:对阅读和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归纳,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4)写作须完成两项内容:一篇研究报告,主要写你阅读的内容、资料搜集情况、调查情况和对研究的初步的思考;一篇作文,整理你的研究所得,写出你对“人与自然”这个话题的思考。3.研究指导指导分为前期指导、中期指导和后期指导。(1)前期指导主要是对研究角度、阅读与资料搜集的指导。①研究角度的指导:每一个主题涉及的问题很多,作为中学生不可能都做研究。我们必须将研究的范围缩小一点,选择一定的研究角度。我们一般建议学生从阅读得到某些启发之后,再来考虑自己的研究角度。希望学生在选择角度的过程中多与老师交流,在搜集一定材料后,可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也可适当提供一些角度供学生参考,如,自然之美美在哪里(从审美的角度)、自然的启发(从哲理角度)、诗意的栖居(从人类生活方式的角度)、天人合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从历史的角度)、敬畏自然(从环保的角度)、对自然的描写(从文学角度)等等。②阅读与资料搜集的指导:研究“人与自然”这个话题,阅读的重点是了解人类智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表达;资料搜集的途径,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或实地调查。如果学生选定的方向是当代人们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存在的问题,那就建议他们多做些实地调查。阅读或查找资料时必须做好笔记,或摘录,或评点。(2)中期指导主要是对写作材料整理与思考的指导。通过阅读,学生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可以对材料进行适当分类,做些比较,看看从中发现了一些什么问题或者现象或者规律,从这些问题、现象、规律入手进行追问。尤其主要发现当前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错误认识,我们今天谈这个问题有什么价值,或者说,现实社会中这个问题是怎样的状况。通过自己的思考,还需要补充哪些资料。此时可以目的非常明确地去进行资料的“定点搜集”。(3)后期指导主要是写作的指导,包括研究报告的指导和主题文章的指导。①基于研究的研究报告,不要求像学术研究报告那样完整全面,它主要是对研究过程的汇报,应写出自己的阅读情况,查阅资料的情况,实地调查的情况,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或者现象,有哪些规律,收获是什么,确定的深入研究的方向或角度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个角度等等。②主题文章,是本研究的最终成果,体现学生对该主题的深入思考。这是研究结果的呈现,文体不限,字数不限,不要求把所有研究的东西全部写出来,写作时要有所选择,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写成文章。重点是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要求:第一,必须是自己深入研究的结果,而不是“闭门造文”;第二,该成果要与研究报告相衔接,是研究报告的必然结果。在“人与自然”这个话题的研究中,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资料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学作品:王维诗歌,孟浩然诗歌,陶渊明诗歌,泰戈尔《泰戈尔散文诗集》,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布封《动物素描》,梭罗《瓦尔登湖》,沈从文《湘行散记》,余秋雨《文化苦旅》,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等等。二是理论类作品:艾默生《美是宇宙的一种表现》,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林庚《说“木叶”》,钱穆《乡村与城市》,詹克明《空钓寒江》,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史怀哲《敬畏生命》,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网络文章《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我们之所以给学生提供理论类作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三是仿写美文:杨闻宇《黄河臆象》,朱自清《绿》,宗璞《报秋》,郁达夫《故都的秋》,林斤澜《春风》,赵丽宏《周庄水韵》,张晓风《春之怀古》,筱敏《捕蝶者》,刘长春《山水境界》等等。这类精短文章多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所谓“时文”,便于学生揣摩,模仿。四是名言警句。我们所提供的资料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要阅读,而是让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书籍,选择其中一两本即可。三、“基于研究的写作”给学生带来可喜的变化1.真正推动了学生的阅读每次作文学生至少要阅读一本书,要精读几篇文章,亲自动手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一些人或事例。由于这种阅读必须服务于研究的成果,因而学生有些阅读相当深入。由于要查找资料,而有些阅读又是相对粗略的,这样,学生自然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2.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关于“人与自然”的研究,王梓怡同学在她的两千多字的文章中,通过比较中西方的自然观,发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过程是人“敬畏自然—赞美自然—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同时她还指出了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西方人对自然多是理性思考,或曰从理性角度接近自然,于是他们多是去研究自然,从而有了发达的自然科学;中国人从感性角度接近自然,将自身感情融入到自然之中,于是人们更多的是享受自然,从自然中抒发诗意。理科班的叶海涛同学,通过比较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人与自然对立)的两种自然观,发现两种观点各自的优长与不足,写出了三千字的长文《天人合一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销合同协议书完整模板
- 嵌入式项目可行性研究试题及答案
- C语言各章节知识点详解试题及答案
- C语言全解析试题及答案2025年卷
- 特别赞助协议书合同范本
- 逻辑学的实际应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如何编制合同补充协议书
- fidic合同条件中有协议书
- 现代汉语各类题型解析试题及答案
- 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格式
- 北京2025年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招聘14名社会在职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审计师考试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器编程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三套)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机票代理合作协议
- (完整版)钢楼梯施工方案
- 装饰装修工程监理细则详解模板
-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自然病程及进展因素课件
- 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防治工程地质详细勘查报告
- GB∕T 20565-2022 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 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