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_第1页
2023年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_第2页
2023年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_第3页
2023年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_第4页
2023年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行业概述 PAGEREFToc346121935\h4第一节行业定义 PAGEREFToc346121936\h4第二节行业发展历程 PAGEREFToc346121937\h4第三节行业分类及特点 PAGEREFToc346121938\h9一、PVC的分类 PAGEREFToc346121939\h9二、PVC的特点 PAGEREFToc346121940\h10三、PVC的物化性质 PAGEREFToc346121941\h11第四节行业生产工艺 PAGEREFToc346121942\h11第五节中国PVC的使用 PAGEREFToc346121943\h14一、PVC异型材 PAGEREFToc346121944\h14二、PVC管材 PAGEREFToc346121945\h14三、PVC膜 PAGEREFToc346121946\h15四、PVC硬材和板材 PAGEREFToc346121947\h15五、PVC一般软制品 PAGEREFToc346121948\h15六、PVC包装材料 PAGEREFToc346121949\h15七、PVC护墙板和地板 PAGEREFToc346121950\h16八、PVC日用消费品 PAGEREFToc346121951\h16第二章世界PVC市场发展分析 PAGEREFToc346121952\h17第一节世界PVC产能、产量分析 PAGEREFToc346121953\h17一、全球PVC产量 PAGEREFToc346121954\h17二、全球PVC产量趋势 PAGEREFToc346121955\h17三、全球PVC的新增扩产情况 PAGEREFToc346121956\h18第二节世界PVC行业的消费情况 PAGEREFToc346121957\h20第三章中国PVC市场发展分析 PAGEREFToc346121958\h22第一节中国PVC产能、产量分析 PAGEREFToc346121959\h22一、中国PVC产量 PAGEREFToc346121960\h22二、中国PVC产量趋势 PAGEREFToc346121961\h22三、中国PVC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PAGEREFToc346121962\h23第二节世界PVC行业的消费情况 PAGEREFToc346121963\h25第三节PVC进出口分析 PAGEREFToc346121964\h27一、中国PVC进出口总量分析 PAGEREFToc346121965\h27二、中国PVC进出口价格分析 PAGEREFToc346121966\h28三、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国别分析 PAGEREFToc346121967\h29四、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关别分析 PAGEREFToc346121968\h31五、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贸易性质分析 PAGEREFToc346121969\h33六、聚氯乙烯进出口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 PAGEREFToc346121970\h35附图TOC\h\z\t"图题"\c图1 行业工艺流程图 PAGEREFToc346122023\h13图2 PVC制备工艺比例图 PAGEREFToc346122023\h14图3 2023-2023年世界PVC产量情况图,万吨 PAGEREFToc346122023\h18图4 2023-2023年世界PVC产量趋势,% PAGEREFToc346122023\h19图5 2023年全球PVC区域能力分布 PAGEREFToc346122023\h19图6 2023-2023年世界PVC消费量 PAGEREFToc346122024\h21图7 2023年全球PVC消费分布图 PAGEREFToc346122025\h22图8 2023-2023年中国PVC产能,万吨 PAGEREFToc346122026\h23图9 2023-2023年中国PVC产量趋势,% PAGEREFToc346122027\h24图10 2023-2023年中国PVC消费量,万吨 PAGEREFToc346122028\h26图11 2023-2023年中国PVC消费量趋势,% PAGEREFToc346122029\h26附表第一章行业概述第一节行业定义PVC概念: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它的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少数有机溶剂外,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对于盐类亦相当稳定;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HYPERLINK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HYPERLINK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HYPERLINK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HYPERLINK添加剂。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第二节行业发展历程第一、工业化萌芽阶段1835年,法国化学家雷诺(VRegnault)首先发现了氯乙烯(VC),3年后他又观察到PVC树脂,1842年包曼(Baumann)通过研究确定它了的密度和基本结构式。雷诺在实验室采用碱皂法制取氯乙烯,即把1,2-二氯乙烷与芳性钾酒精溶液混合,静置4天,然后加热进行反应。之后人们的大量研究改进,都不适用工业化生产。最简单的工业生产方法则是1912年德国化学家克拉特(FKLatte)发明的,即从电石制乙炔,乙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与氯化氢加成反应,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在PVC树脂工业发展史上意义重大。30年后由于乙炔生产的高能耗和高成本,而逐渐被淘汰。1940年以后,工业上开始以廉价的乙烯为原料,由乙烯直接氧化制二氯乙烷,在加以热裂解得到氯乙烯,其副产品氯化氢与与乙炔反应制取氯乙烯,这就是早期的联合法和混合法。PVC树脂,则是1872年由包曼开始详细研究的。古老的聚合方法采用光聚合和热压聚合。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里,研究工作异常活跃。在改进热压聚合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引发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连续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特种聚合等多种方法。其中乳液聚合方法生产比较容易控制,聚合速度较快,能得到颇为均一的长链聚合物。1931年首先在德国本公司实现小规模工业生产,德国大多数工厂均采用乳液聚合法。1933年美国碳化学公司采用溶液聚合法建立了小型工厂。PVC树脂被发现的100年间,不过是艺术珍品而已。PVC树脂发展的真正转机是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增塑PVC树脂的出现。1928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将氯乙烯与乙酸乙烯共聚使之具有内增塑性质而容易被加工。可以用做真漆和硬模塑制品。1932年美国古德里奇公司(B.F.gooDRIch)研究一种用于粘接橡胶与金属罐的新粘胶剂时。偶然发现增塑了的PVC树脂具有柔软和富有弹性的“橡胶状”性质,并耐强酸、强碱腐蚀、制成弹性高尔夫球和PVC氯苯溶液,后者可制造鞋跟、钳套、电线护套、帐篷、雨靴、地板、胶管、电器绝缘套及金属罐衬里等。1937年英国ICI公司采用磷酸脂类增塑PVC得到类似橡胶的物质,成功的替代当时特别短缺的橡胶。用于电线绝缘层。这时PVC才作为有用的高分子材料而开始大量生产。第二、量的增长阶段PVC树脂早期工业化阶段主要生产方法是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主要用途是替代橡胶制作涂层、涂布制品、包装容器、棒材、片材等柔性材料。但是乳液树脂杂质含量多、生产成本高、性能也差,限定了它的应用范围。1941年美国B·F·GooDRIch公司悬浮聚合生产的PVC树脂,质量好,特别是电绝缘性、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明显优于乳液聚合法树脂,在耐燃性、耐磨性方面优于橡胶,因而在电线电缆铺地材料等方面获得大量应用,消费量迅速增加。而且悬浮法比乳液法操作简单,助剂用量少,产品纯度高,能耗少、成本低,因而迅速被世界各国采用。世界PVC树脂生产量在50年代以后才有迅速增长,原因如下:(1)单体原料路线转换6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均采用电石乙炔法制氯乙烯单体。后来电价格升高,而石油相对便宜。每桶石油仅两三美元;乙烯价格不到电石乙炔的三分之一,于是开始采用石油乙烯作为氯乙烯单体的原料,由乙烯氯化制二氯乙烷。1962年美国B·F·Goodrich公司开发的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与二氯乙烷裂解制氯乙烯的平衡工艺。生产装置规模大,成本低,单体纯度高,世界各国纷纷采用。于是开始世界性的原料路线转换。美国于1969年完成了原料路线的转换。日本从1965年开始,引进美国STauffer(固定床氧氯化法)技术和Goodrich(沸腾床氧氯化法)技术,并自行开发了固定床氧氯化法(东洋曹达公司)和石脑油裂解烯炔法(吴羽化学公司),直到1971年也基本上淘汰了电石乙炔法,只有水、电、煤和石灰石资源异常丰富的电器化学公司青海工厂保留了5万吨/年电石乙炔法装置。原料路线转换后,生产成本下降26%,电耗降低90%,生产规模扩大,树脂产量直线上升。其他国家大致如此,单体原料路线的转换,促使PVC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聚合方法的改进自40年代悬浮聚合法替代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法成为主流生产方法以后,五六十年代悬浮聚合工艺又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聚合后处理干燥、包装、贮运的密闭化,减少尘埃。大大提高了质量。同时。乳液聚合方法也有所改进。1966年法国RhonePoulenc公司开创的微悬浮聚合法所制备的糊树脂质量更好,生产效率更高。这两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各有特定的用途,因而取代了经典的乳液法成为糊树脂的两种主要生产方法。1956年法国开发的本体聚合法可以制造杂质更少、更加透明、电气性能和加工性能更好的树脂,促使PVC树脂应用领域扩大。(3)PVC硬制品加工与应用技术有新发展在五六十年代树脂质量有所提高的同时,出现了硬质制品成型加工的新型热稳定剂和挤出机,促进了硬制品的加工与应用。特别是在建筑和电子领域打开了应用。第三、技术进步阶段正当世界PVC产量迅速增长之时,VCM致癌性问题几乎危及PVC行业的存亡。经查明,VCM自身虽没有致癌性,但在体内新陈代谢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成分,是否致癌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于是各国纷纷建立法规限制PVC中残留单体含量和PVC生产区域的VCM含量。PVC厂商花费大量投资研究对策和改造生产环境。例如美国大约投入了1.8亿美元,日常操作费用也增加了700多万美元。推出了减轻粘釜,密闭化操作,高压水自动清釜,生产环境强化通风、大气中VC浓度自动监测报警,聚合釜大型化和自动控制,浆料和废水汽提,连续沉降离心分离,物料输送机械化、密闭化等一系列技术措施。VCM毒性问题出现虽然影响了当年PVC的产量(当年全世界PVC减产12%,美国、日本减产20%),提高了PVC的生产成本,但是也促进了PVC行业的技术进步。这些技术一直运用至今。这一时期,PVC悬浮聚合和连续乳液聚合方法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在加工应用方面,为避开用于包装材料的PVC增塑剂迁移和VCM毒性问题,PVC厂商把产品市场转向硬质制品。恰遇70年代建筑市场兴旺,新建房屋和旧房维修改造量大,传统建筑材料涨价。而PVC建材制造简单,容易安装、重量轻,使用寿命长,不需油漆,维修费用低,抗腐蚀性好,耐燃、而且价格低,因此迅速进入了建材市场,美国PVC建材占PVC总消费量的66%以上。第四、高性能化和高效化发展阶段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二次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严重冲击了建筑业,因而造成了PVC产品的滞销、产量下降。同时,石油危机使油价从70年代以前是2—3美元/桶上涨到1982年的35美元/桶。PVC生产成本的提高使的一些企业亏损倒闭。面对这种困境,PVC厂商们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向组织机构调整要效益,向节能降耗管理要效益,向产品结构要效益。使世界PVC年增长率继续保持在5%的发展速率。而进入21世纪,油价除了在2023年走低过,之后价格一路飙升,在今年更是创纪录超过了70美元/桶。油价高企显然提高了PVC制造成本,PVC行业全球整合在所难免,譬如日本早在2023-2023年就开始关停和合并了部分PVC企业,韩国同样如此。第三节行业分类及特点一、PVC的分类1、由于聚合中的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疏松型(XS)和紧密型(Ⅺ)两种。疏松型粒径为0.1—0.2mm,表面不规则,多孔,呈棉花球状,易吸收增塑剂,紧密型粒径为0.1mm以下,表面规则,实心,呈乒乓球状,不易吸收增塑剂,目前使用疏松型的较多。2、PVC又可分为普通级(有毒PVC)和卫生级(无毒PVC)。卫生级要求氯乙烯(VC)含量低于lOl0-6,可用于食品及医学。3、合成工艺不同,PVC又可分为悬浮法PVC和乳液法PVC。根据国家标准GB/T5761-93《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检验标准》规定,悬浮法PVC分为SG-1到SG-8八种牌号的树脂,乳液法PVC糊主要用于人造革、壁纸及地板革和蘸塑制品等。4、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高聚合度PVC树脂是指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链增长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交联PVC树脂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和多烯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二、PVC的特点PVC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综合机械性、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及比较容易加工等特点,目前,PVC已经成为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塑料品种之一,在工业、建筑、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ABS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三、PVC的物化性质物化性质: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具有阻燃(阻燃值为40以上)、耐化学药品性高(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但其耐热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并析出HCI性能特点:本产品为白色粉末,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呈现出不同的物理机械性能,其制品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介电性能、抗化学药品性能优良。产品用途:其制品用于轻工、建材、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各领域,广泛应用与建筑、交通运输、机械仪表、电子、化工、农业、食品包装等领域。危险品标志:Xi:Irritant;风险术语:R36/37/38:;第四节行业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图行业工艺流程图根据HYPERLINK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HYPERLINK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1、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2、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虽然国内PVC生产以电石法为主,但天津大沽化、上海氯碱、齐鲁石化、宁波台塑等有石油资源优势或外资背景的化工企业仍采用乙烯法作为生产PVC的主要工艺,目前国内采用乙烯法生产的PVC还能占到1/5左右的市场总额。PVC制备工艺比例图3、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方法,聚氯乙烯的获得又有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之分聚合方法、配方和工艺条件是影响PVC结构形态和成本的主要因素。PVC树脂通常采用悬浮聚合法、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生产,而其中以前三者为主要。据统计。目前世界PVC树脂总产量中悬浮聚合法约在80%上下,本体聚合法约为10%,乳液聚合法在10%以上。第五节中国PVC的使用中国PVC行业的发展其实并不久远,回首中国PVC行业发展的历史,我们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中国PVC行业格局变化,从萌芽发展的艰辛,直至随着高速发展之后仍受到外围货源的冲击,可以说此时中国PVC行业无论是电石法还是乙烯法生产工艺的生存都相当的困难,但是作为中国PVC行业,乙烯法生产工艺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仍未改变,而2023年反倾销的最终裁决改变了这一状况,反倾销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世界PVC行业格局,也改变了中国PVC行业的格局,电石法生产工艺在反倾销下其优势逐步显现,而乙烯法生产工艺不仅受来自外围影响自身高成本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国内电石法生产工艺低成本的冲击,成本的双重压力,让中国的乙烯法PVC略势逐步严峻,而电石法PVC优势日渐明显,从而出现了电石法PVC行业一个高速发展时代的形成,目前中国PVC行业的格局已从乙烯法PVC占据主导转变成为电石法PVC占据主导地位,而需求也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直至严重供过于求。一、PVC异型材型材、异型材是我国PVC消费量最大的领域,约占PVC总消费量的25%左右,主要用于制作门窗和节能材料,目前其应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发达国家,塑料门窗的市场占有率也是高居首位,如德国为50%,法国为56%,美国为45%。二、PVC管材在众多的PVC制品中,PVC管道是其第二大消费领域,约占其消费量的20%左右,在我国,PVC管较PE管和PP管开发早。品种多,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三、PVC膜PVC膜领域对PVC的消费位居第三,约占10%左右。PVC与添加剂混合、塑化后,利用三辊货四辊压延机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着色薄膜,用这种方法加工薄膜,成为压延薄膜。也可以通过剪裁。热合加工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充气玩具等。宽幅的透明薄膜可以供温室、塑料大棚及地膜之用。经双向拉伸的薄膜,所受热收缩的特性,可用于收缩包装。四、PVC硬材和板材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充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引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将压延好的薄皮重叠热压,可制成各种厚度的硬质板材。板材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利用PVC焊条用热空气焊接成各种耐化学腐蚀的风道及容器等。五、PVC一般软制品利用挤出机可以继承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六、PVC包装材料PVC制品用于包装主要为各种容器、薄膜及硬片。PVC容器主要生产矿泉水、饮料、化妆品瓶,也有用于精制油的包装。PVC膜可用于与其他聚合物一起共挤出生产成本低的层压制品,以及具有良好阻隔性的透明制品。PVC膜也看用于拉伸货热收缩包装,用于包装床垫、布匹、玩具和工业商品。七、PVC护墙板和地板PVC护墙板主要用于取代铝制护墙板。PVC地板砖中除一部分PVC树脂外,其余组分是回收料、粘合剂、填充料及其他组分,主要应用在机场候机楼地面和其他场所的坚硬地面。八、PVC日用消费品行李包是PVC加工制作而成的传统产品,PVC被用来制作各种仿皮革,用于行李包,运动制品,如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还可用于制作制服和专用保护设备的皮带。服装用PVC织物一般是吸附性织物,如雨披、婴儿裤、放皮夹克和各种雨靴。PVC用于许多体育娱乐品,如玩具、唱片和体育运动用品,目前PVC玩具增长幅度大,由于PVC玩具和体育用品生产成本低,易于成型而占有优势。第二章世界PVC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世界PVC产能、产量分析一、全球PVC产量2023年全球能力达到3700万吨。在2023年到2023年间,由于危机的影响,全球PVC新装置的开工和产能的增扩受到一定影响,甚至一些现有的装置停产,尤其是北美和欧洲地区,因此这两年间全球PVC产能的增幅将小于2%,在1.5%左右,产能增加的地区仍将以东亚的中国大陆为主。2023年全球PVC产能在4500万吨,2023年达到5320万吨。2023-2023年世界PVC产量情况图,万吨二、全球PVC产量趋势在2023年到2023年间, 增长23.1%,2023年PVC产量达到5320万吨,同比去年增长4.31%。2023-2023年世界PVC产量趋势,%三、全球PVC的新增扩产情况2023~2023年,全球新增PVC产能999万吨左右,约占据当前5320万吨/年总产能的18.78%左右,新增产能约90%来自于中国。2023年以来,尤其是2023年9月我国PVC树脂反倾销成功后,进口替代、发展低成本电石法工艺导致国内PVC产能快速扩张。在2023年-2023年间,我国PVC的总产能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其中2023年产能增长幅度最大,年增长率高达46.38%。四、全球PVC产量区域分布情况2023年全球PVC区域能力分布全球7大区域市场,530万吨PVC产能,亚太占据42%,北美第二占26%,欧洲次之占17%,此三位占有了全球PVC能力的85%,其它4区域PVC货源只能起到补充作用。五、世界主要国家PVC市场分析2023年美国PVC市场现状分析美国包装相关产品的要求继续减少,幅度达8.2%,中国PVC制品继续渗透美国市场。美国国内需求占83%的管材、建材等建筑相关产品的需求继续坚挺。今年初,美国PVC供应基本维持去年的水平,由于国内销量减少,以及压缩库存,促使生产商调整开工率。年中时又受咫风影响,工厂减产。所以全年PVC开工率约为90.4%,比上年降低4.6%。美国约45%的电解氯用于生产PVC,原油和天然气价格高涨使电解成本提高。去年,电解装置开工率达到99.5%的高水平,估计今年降至90.1%。2023年,西欧PVC需求为560万t,与上年基本持平。实际上2023年以来西欧PVC需求都在560万t上下,5年间的实际增长率为零。西欧市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PVC需求年均需求率不会超过1%。西欧PVC各种用途的比例分别为:窗框27%,管材25%、硬质薄膜12%,德国是西欧窗框的最大市场,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窗框的主要生产厂家陆续转移到中东欧及俄罗斯。西欧各国对PVC的需求量分别为:德国165万t、意大利95万t、英国72万t、法国68万t。第二节世界PVC行业的消费情况世界PVC行业的消费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欧洲和中东地区,2023-2023年世界PVC消费主要以北美和欧洲地区为主,进入2023年之后亚洲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和生产地区。据统计在2023-2023年期间,世界PVC消费的增长幅度从原来的6%下降到4%,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PVC增长幅度则是以8-10%的增长幅度在增长。可以说世界PVC消费的增长在近几年主要是亚洲和中东地区,其增长幅度保持较高较稳定的发展,而美洲和欧洲等地的PVC消费增长呈下降趋势,主要与美洲、欧洲地区的经济和PVC的利用率有较大关系。一、世界PVC消费量2023年世界PVC消费量达到了5311万吨。2023-2023年世界PVC消费量二、世界PVC消费分布北美的消费量最大,占全球的17.6%。2023年全球PVC消费分布图三、世界PVC消费用途分布建筑用管材、构件、窗框型材、地板等是PVC最大的终端市场。薄膜及板材16%、刚性框材14%、地板等是PVC最大的终端市场。 第三章中国PVC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中国PVC产能、产量分析一、中国PVC产量2023年全国PVC产能为972万吨,2023年产能近1200万吨,增幅达23.4%,2023年中国共有PVC树脂企业127家,其中产能高于20万吨/年的企业比比皆是,中国PVC产能达到1340万吨/年,成为世界第一大PVC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

2023-2023年中国PVC产能,万吨 二、中国PVC产量趋势在2023年到2023年间, 增长9.75%,2023年PVC产量达到1340万吨,同比去年增长3.24%。2023-2023年中国PVC产量趋势,%三、中国PVC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2023年中国PVC产量分省市表 11月1-11月累计地区产量同比产量同比吨%吨%全国1088942-3.8120395182北京00天津115035-4.21301882-5河北56046-8.4608740-2.1山西32198-17.838697423.6内蒙古155555-25.8179412413.5辽宁12472-6.9143084-6.4吉林113477.9106394-34.6黑龙江7762-15.17906875.9上海15649-26.8212449-28.1江苏12186-23.6162275-1.3浙江30530-11.5335729-1.9安徽1174637.511837516.5福建2958267.9172582.89江西00山东10044911.9936381-3.3河南995359.4971521-7.5湖北27822-28.33944853.8湖南22290-3.4232628-13.7广东66085.1542114广西6815-53.6121254-21.6海南00重庆00四川8287712.8859772-4贵州76046086120-26云南2759551.822225522.9西藏00陕西3251711.949591255.9甘肃00青海2063121946634.6宁夏397281.1416311-3.5新疆150987-5.217628516.6第二节世界PVC行业的消费情况据统计,2023年我国PVC表观消费量为1027万吨,产量972万吨。但是2023年因受国内房地产不景气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PVC的消费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23年,我国PVC表观消费量下降为902万吨,出现了-12.85%的下滑。2023年我国PVC表观消费量为1323.1万吨。2023-2023年中国PVC消费量,万吨2023-2023年中国PVC消费量趋势,%中国PVC消费区域特点

处于PVC产业链下游的是塑料加工企业,按产品类型分,PVC加工企业主要是电缆、管材、异型材等塑料加工企业。从中国PVC产业链格局看,我国PVC产业链布局有这样一个特点,电石法PVC原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宁夏、内蒙等煤炭资源较多的省份,而下游加工企业更多的集中在天津、山东、河北、浙江、辽宁等省市,同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塑料交易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如浙江余姚的塑料市场、广东的塑料交易所、山东临沂、江苏张家港等。

由于PVC有一定量的进出口,受下游加工市场分布和塑料制品出口企业的地域分布等影响,PVC制品企业大都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其他中部和沿海省市均有为数较多的生产企业。华北地区

PVC产能大于当地加工行业需求量,每年约35%-40%货源销往全国各地,以江浙\闽粤\沪即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销售地区,因为这些地区PVC加工行业发展迅速,很多为出口为主的合资企业,一方面成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的主要基地大量进口国外树脂,另一方面大量吸纳国产树脂,因此是国产PVC树脂销售聚集地区.由于华北地理位置战局交通运输优势,随着近几年运输瓶颈和运费不断上涨,周边地区销售已成为各PVC生产企业销售重点。

华东地区

生产企业相对比较聚集,生产工艺复杂,包括电石法\乙烯法及混合法三种工艺,销售重点集中在省内及周边地区,上海氯碱\江东化工及无锡化工在江浙沪地区的销量占总销量的70%-85%.上海\南京\温州\杭州\台州是该地区进口货源集散地,大量远洋及近洋PVC树脂货源由此发散到华东各市场.当地从事PVC贸易的中间商也较密集,承担代理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中地区氯碱企业PVC销售,主要面对中小型加工企业。

华南地区

闽南及广东市场只有南宁化工和东南电化两家PVC生产企业规模较大,但需求量却名列全国之首.福建南宁化工产能12万吨,但福建市场PVC需求量100多万吨,很多需要其他地区及进口货源的补给.广东省仍是国内PVC进口加工最大集散地.珠三角PVC贸易商是全国最聚集的地区,广东PVC市场是全国PVC市场的晴雨表.番禺下游主要是电线电缆,东莞下游主要是塑钢门窗,汕头下游主要是拖鞋鞋底类,佛山顺德下游主要是管材。

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和江苏省份消费之和约占全国总销量的70%。第三节PVC进出口分析一、中国PVC进出口总量分析自2023年开始由于我国开始对原产自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的PVC实施反倾销后,中国进口PVC的总量逐年降低,而且由于2023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那一年进口PVC的总量出最低值。而在金融危机过后,国内经济逐渐恢复,垄断中国PVC市场的电石法PVC价格也逐渐回升,其价格逐渐逼近进口料的价格,因而进口料的性价比再度上升,2023年后中国PVC的进口量回升。另一方面,中国PVC的出口量仅在2023年、2023年出现高峰,但因为中国乙烯法PVC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仍不及进口PVC,因而2023年、2023年出口量再度回落。特别是2023年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债、美债等等诸多问题集中浮出水面,从而导致2023年整体进出口形势都相当不乐观,而下半年尤为严峻。2023-2023年聚氯乙烯纯粉进出口总量一览(单位:万吨)年份进口量出口量2023年175.92.162023年162.81.72023年130.711.92023年114.7462023年110.171.22023年79.8602023年16323.62023年15135.92023年1-11月98.3135.52二、中国PVC进出口价格分析2023年不管是对于国内PVC市场还外围PVC市场都是灾难性的一年,从表面上看PVC外盘价格在上半年仍呈现小幅上涨的局面,但是主要还是受日本地震、年中台塑工厂起火及国内PVC市场年中走高的影响,但在没有实际需求支撑的利好表面并没有能得到延续,在集中利好货源供应及成本的支撑的利好消退后,年底外盘价格再次跌破1000美元/吨的价格位。而出口方面同样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其价格走势与进口价格走势如出一辙,全球经济疲软使得出口价格倍受打压。三、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国别分析2023年1-11月份中国PVC按国家进口总量统计表(单位:千克)进口国进口量日本278095410.4台湾235165900美国309006628.9泰国29300436.98韩国24759705.23德国156655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4135210.446瑞典5790603.713香港900537.3692马来西亚6317565.7962023年1-11月份中国PVC按国家出口总量统计表(单位:千克)出口国出口量俄罗斯联邦116235902乌兹别克斯坦25994724哈萨克斯坦16318674韩国27121043朝鲜883903日本1154933四、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关别分析2023年1-11月份中国PVC按海关进口总量统计表(单位:千克)进口海关进口量深圳海关241912645黄埔海关246214900厦门海关93286005上海海关137069896广州海关50057911南京海关35262751汕头海关24065325福州海关33988278拱北海关26631697青岛海关10556059大连海关7770874天津海关7008038宁波海关25614998杭州海关1593481江门海关27500852023年1-11月份中国PVC按海关出口总量统计表(单位:千克)出口海关出口量乌鲁木齐海关152398312.6天津海关89972387.97上海海关57698739.45青岛海关27777786.55大连海关1039594.312厦门海关1050305.394广州海关1822305.156哈尔滨海关474851.601五、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贸易性质分析2023年1-11月份中国PVC按贸易性质进口总量统计表(单位:千克)进口方式进口量进料加工贸易732130257来料加工装配贸易83321346一般贸易45781343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243303052023年1-11月份中国PVC按贸易性质出口总量统计表(单位:千克)出口方式出口量一般贸易277584744进料加工贸易69124348边境小额贸易891950六、聚氯乙烯进出口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2023年1-11月份PVC进口总量为98.31万吨,出口总量为35.52万吨,相对于2023年整年151万吨的进口总量以及35.9万吨的出口总量,明显在2023年整年PVC的进口量将下降近50万吨,出口量仍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2023年的中国PVC行业依旧是电石法压制乙烯法的一年,而且随着中国PVC行业的发展,乙烯法PVC越来越举步艰难,而中国电石法PVC增扩产量的疯狂上涨也使得进口PVC量出现逐步下降的局面,特别是在2023年供需矛盾相当尖锐的时候。而出口方面也随着中国电石法PVC的不断扩张,成为缓解中国国内PVC行业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相对于乙烯法PVC的生产工艺仍存在较大的劣势,因此出口以乙烯法PVC生产工艺为主的外围PVC市场仍存在较困难,因此即便进口量下降、出口量有所上升,但是出口量与进口量仍存在较大差距。广州地区PVC价格走势行情暂稳,市场普通5型电石料主流报价暂稳在6470-6500元/吨自提,宜化料报价6470元/吨左右,天湖料报价6480元/吨左右,中泰料报价6530元/吨附近,天业、天辰5型料报价在6550-6580元/吨左右。乙烯料大沽1000型报价6750元/吨左右,700/800报价在6800元/吨,齐鲁、金牛1000型报价在6730-6750元/吨左右,实际成交价格商谈。上海地区PVC市场行情平淡,市场普通5型电石料主流报价在6400-6450元/吨(自提),北元料报价在6420元/吨左右,亿力料报价6430元/吨左右,宇航料报价6430元/吨左右,天业、天辰5型料报价在6550元/吨左右。齐鲁S700、S10000报价6750-6800元/吨,大沽700/800报价在6850元/吨送到,1300型报价在6850元/吨送到。杭州地区HYPERLINKPVC价格走势行情清淡,市场普通5型电石料主流报价6400-6420元/吨,亿利料报价6450元/吨,宇航料报价6430元/吨送到,新疆天辰/天能5型报价6520元/吨,天辰8型,天业7型报价6630元/吨,天业3型报价执行6630元/吨自提。常州地区PVC市场行情平淡,市场普通5型电石料主流报盘价格在6380-6450元/吨自提,信发料报价6380元/吨附近,宜化料报价6380元/吨左右,北元料报价6400元/吨,乙烯料齐鲁S700/S1000报价6750-6850元/吨送到,1050P报价6550元/吨左右,1000F报价6650元/吨送到。齐鲁化工城HYPERLINKPVC市场行情略有上扬,齐鲁S1000报价在6570元/吨左右,S700报价在6670元/吨左右,800F报价6530元/吨,1000F报价在6430元/吨附近,QS1050P报价6420元/吨,QS650报价6680元/吨左右,信发5型料不含税自提报价5920元/吨左右。

2023年健康服务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综述 PAGEREFToc370156108\h41、政策 PAGEREFToc370156109\h42、主要发展方向 PAGEREFToc370156110\h4(1)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涵盖领域广泛 PAGEREFToc370156111\h5(2)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PAGEREFToc370156112\h5(3)重点扶持领域涵盖广泛 PAGEREFToc370156113\h6(4)着力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 PAGEREFToc370156114\h6(5)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PAGEREFToc370156115\h7二、医疗服务 PAGEREFToc370156116\h71、放宽准入条件,明确法无禁止则准入 PAGEREFToc370156117\h72、公立医院改制试点 PAGEREFToc370156118\h83、体制内外平等政策 PAGEREFToc370156119\h84、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PAGEREFToc370156120\h95、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 PAGEREFToc370156121\h96、其他服务业 PAGEREFToc370156122\h10三、医疗器械 PAGEREFToc370156123\h11四、商业保险 PAGEREFToc370156124\h13五、医疗信息化 PAGEREFToc370156125\h15六、中医药 PAGEREFToc370156126\h15七、医疗旅游 PAGEREFToc370156127\h16PAGEPAGE37一、综述1、政策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到2023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提出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放宽市场准入,简化紧缺型医疗机构和连锁经营服务企业的审批、登记手续,放宽对营利性医院市场准入和配置大型设备的限制。二是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三是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2、主要发展方向文件指出了主要发展方向:一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四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查、评价、研发等服务。(1)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涵盖领域广泛1、本次意见提出到2023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以上,按照目前占GDP5%左右的规模计算,未来行业增速将在15%左右。2、到2023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具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明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健康保险,提高商业保险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扩大健康服务相关产业规模,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2)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本次意见涵盖广泛,主要对医院、诊断检验、养老产业、商业保险、中医药保健、体检咨询、服务外包、健康信息化、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市场准入,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投融资引导政策、财税价格政策等方面以大力支持。积极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并首次在细节上给予充分支持,明确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须向社会资本开放,对待非公立和公立机构一视同仁,有利于民营资本真正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加快设立各类医疗机构的步伐。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包括推动中医服务,包括推动医疗机构开设中医服务和鼓励药店中医坐诊,开发药食同用的中药材和保健品等,有利于保健品和中药材行业的长期发展。(3)重点扶持领域涵盖广泛此次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涉及医院、诊断检验、健康信息化、养老产业、商业保险、中医药保健、体检咨询、医疗器械、服务外包等几个方面。(4)着力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最初在2023年《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中系统提出,但始终未能涉及细节,由于缺乏具体的政策和措施,非公立医院尤其是营利性医院的发展在过去一直受到制约,此次意见明确要各地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非公立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保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有利于社会资本更快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此外,该意见还鼓励发展医院管理集团,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连锁专科和综合性医院集团的发展。我们认为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将利好连锁医疗机构:通策医疗、爱尔眼科,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复星医药,金陵药业,开元投资。(5)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包括推动医疗机构中医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2、开发中医保健产品,包括种植中药材及其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动中医养生保健等。我们认为通过中医养生防未病治已病,是国家节省医疗资源的方式,有利于中医药产业和保健品行业的长期发展,利好康美药业,汤臣倍健,东阿阿胶,同仁堂。二、医疗服务1、放宽准入条件,明确法无禁止则准入医疗服务业的准入标准得以明确,有望进入野蛮生长阶段。2、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重点在于《意见》明确提出将在部分地区建立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各界投资医疗服务是之前一贯的政策,,但投资形式的叙述更为具体。3、体制内外平等政策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水电热同价等方面实行平等对待的政策。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水电热同价等方面的平等政策显然有利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但制约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根本因素并不是以上因素,而是公立医疗机构的人才优势,因此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方面的平等政策才是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意见》的内容还包括促进人才流动的政策,例如,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以及在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等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持,并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此外,公立医院改制也是人才向非公立流动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以上人才流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公立医疗机构的高端人才有望向非公立医疗机构流动,这是未来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最终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如果相关意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那么对于现行医疗服务体系的改变将是巨大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将进入黄金时代。主营医院业务的上市公司有通策医疗、爱尔眼科。从事医院建设、洁净手术室建设的上市公司尚荣医疗也将受益。兼营医院业务的上市公司有复星医药、马应龙、开元投资、金陵药业、益佰制药、诚志股份、双鹭药业、康美药业、三精制药、华润三九等。4、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是非公立相对于公立的一个最大的“不公平”,由于国家定位公立医疗机构主要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因此对于医疗服务价格必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