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资源考察工作汇报_第1页
2023年水资源考察工作汇报_第2页
2023年水资源考察工作汇报_第3页
2023年水资源考察工作汇报_第4页
2023年水资源考察工作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家原创:水资源考察工作汇报尊敬的

朋友:

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

**院士、各位领导、

同志们:

大家好。这次**院士到我县进行水资源考察,并选**县作为考察点,我就向**院士介绍一下本地的水资源利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一、本地概况

**县是**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该县位于**我县中北部,南北长258千米,东西最大宽度52千米,总面积9518.45平方千米,总人口205560人(2003年)。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高山、丘陵,平均海拔2400余米,占总面积的31.6%;中部为冲积平原,海拔在460-700米之间,是农作物种植区,占总面积43.2%;北部为沙漠地,海拔在360-460米之间,占总面积的25.2%。有**河、雀尔沟河两大水系。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

**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发源于天山冰峰的**河、雀尔沟河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其中,**河年径流量4.6亿立方米,雀尔沟河年径流量3000万立方米。大海子水库设计库容量4000万立方米,小海子水库设计库容量2000万立方米,红山水库设计库容量2000万立方米。平原地区地下水补给量2.6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总储量2.1亿立方米,年均实际可供开采1.8亿立方米。有干渠35千米、支渠466千米、斗渠676.47千米、农渠1088.37千米。

二、水资源管理工作

本地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紧密结合我县水利工作及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以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为中心,全面落实新《水法》、《**县实施〈水法〉办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确立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费征收、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截止目前,我县共发放取水许可证26600套,许可总水量为340.24亿m3,其中地表水296.67亿m3,地下水量43.57亿m3。今年全区共征收水资源费8000多万元,较去年增加1000万元以上,我县本级实收水资源费1100多万元,较去年增加150万元以上。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在稳步推进。2008年10月,XX市已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三、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中,水资源管理仍然比较粗放,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取水计量设施装置率低,水资源费征收难度依然比较大,流域、区域水理分配方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规划同意书制度、凿井方案核准制度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新《水法》确定的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制度都有待进一步全面落实。存在取用水户不能按照签订的供用水协议,突破流域限额取水,不能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情形。

2、水资源管理工作基础仍很薄弱,水资源规划工作滞后,水资源监测系统不完善,监测手段比较落后,地下水监测仍是薄弱环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刚刚起步。水资源管理能力急需加强。

3、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尚未做到“两水”统管、统调和统价,有些机电井和水源地建成以后,因疏于管理、配套不全,加之电力供应不足、运行费用较高、维护费用难以落实等原因,提水量难以达到设计水平。个别地方存在打浅井和打混凝土管井问题,需要在2009年建设中予以纠正。

4、电力问题突显。由于新建机电井和高效节水的建设力度增大,用电负荷大幅度增加,影响和制约了配套机电井的正常使用,个别地方配电容量及输电线路亟待扩容和改造。

5、地下水监测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本地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站网,无法科学评估地下水水位变幅,制约了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新建监测井建设迟缓于新建和配套机电井建设,滞后于我县对监测井与生产井同时布局、同步建设、同期发挥作用的要求。

四、2009年水资源管理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按照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的精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服务我区经济发展大局和着力改善民生,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建设为平台,以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同意书审批等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快流域规划的修编工作,积极推进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编制。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抓好水资源配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要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自治州、地(州、市)、县(市)、用水单位(个人)的四级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尽快出台《我县实施<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细则》,切实加强南疆母亲河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统一管理工作;强化源流流域机构的协调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兵地用水问题的协调。

2、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随着一大批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流域、区域的关系更加复杂,水资源统一调度工作难度加大。各地及各级流域管理机构要认真研究制定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办法,编制水量调度预案。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洪旱形势。流域内各部门建设的控制性水利工程都要服从流域机构的统一调度。

3、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要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取用水计划,实行流域、区域年度取用水总量控制和计划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取用水累进加价收费制度。任何地方和单位都要严格执行,不得突破。核定下达年度取水计划时,应要求取水单位对上年度取用水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结合当前的换发取水许可证工作,认真查找以往发证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纠正可能存在的重复发证、漏发证、擅自扩大取水许可证的发证范围、申报多少水量批多少等问题,从严核定许可取水量。

4、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第一,各地要结合取水许可审批及换发证,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费征缴工作。认真查找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按照我县核定的水资源费标准,做到应征尽征;各地无权免收、减收水资源费或降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第二,根据国务院460号令的规定,中央直属电厂不在免征范围之内,应按规定足额缴纳水资源费。各地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依法足额征收中央直属电厂水资源费。第三,按照国务院460号令规定,由水利工程供水的只缴纳水费,水价中应当包含水资源费,水资源费由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缴纳。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要积极与本地价格主管部门联系,尽快将水资源费核入供水水价,全面开征供水工程水资源费。直接从河流、湖泊、地下取水用于农业灌溉的,超过农业用水限额的水量应当缴纳水资源费。

5、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继续抓好XX市和XX市的试点工作。尽快启动XX县区、木垒县、**县、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6个县(市)及XX市、XX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深化试点工作。

6、推进水资源管理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要不断完善,并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定确定的各项水法律、法规。划定水资源管理的“三道红线”,并严格执法监督。当前,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7、强化水资源管理手段,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及时编制完成《**我县水资源管理系统总体方案》,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水资源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今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水利部也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严更高的要求。让我们投身于最具活力、最具挑战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实现水资源管理的转变,努力开创**水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内容总结

(1)独家原创:水资源考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