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二上册物理教学计划-1_第1页
2023年-初二上册物理教学计划-1_第2页
2023年-初二上册物理教学计划-1_第3页
2023年-初二上册物理教学计划-1_第4页
2023年-初二上册物理教学计划-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3初二上册物理教学方案精选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安排三篇

人生天地之间,假设白驹过隙,突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安排。拟起安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安排3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安排篇1

学生试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觉察水中的筷子看上去似乎向上弯折了。

学生试验2:打算两个相同的杯子(最好杯底带有图案),一个不加水,一个加满水,让学生从一旁视察杯底的图案,图案似乎上升了。

老师:出现上述不行思议的现象,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一种光现象。为便于探讨,须要光源──激光笔,还须要把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显示出来。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在水中加些牛奶或肥皂水,可以显示光在水中的路径。在水面上方喷烟雾,或者利用热开水上面的白汽,可以显示光在空气中小于入射角。

借助上面的试验装置,还可以通过视察得出: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外表时,传播方向不变。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呢?(试验:试着用另外一个激光笔,从水槽底部,逆着第一个激光笔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它的折射光线能否与第一个激光笔在空气中的入射光线重合?假设重合,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老师:画出光从水斜射向空气中的光路图,能否总结出折射规律?

学生:光从水斜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老师:大家知道玻璃也是透光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以上折射规律在玻璃中是否成立呢?你可以先猜测,再试验,画出图,最终总结。为了显示进入玻璃砖前后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可以在玻璃砖四周制造些烟雾。

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老师:一会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一会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老师都搞混了,你们能不能觉察两种状况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不管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只要该角是在空气中,这个角都是大的。

老师:太好了,很好记。简记为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

老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了水中筷子看上去似乎向上弯折,水中的图案上升的缘由吗?

学生: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老师:详细状况如下图,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似乎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上升的虚像,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似乎变浅了。

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安排篇2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了解先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视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试验现象,了解试验是探讨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1.通过视察、试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等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相识,为后继学习打根底。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愉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其次章光现象和第一章声现象联系非常紧密,探讨对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而第一小节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什么叫做光源?②光是如何传播的?③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这三个问题跟第一章声现象中探讨的三个问题很接近。①什么叫做声源?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③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光和声音作一个类比,使学生对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引入

引入局部选用一个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谜语: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以前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假设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所以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但是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很惊异,肯定会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缘由很简洁,因为西瓜没有切开以前,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那是黑色的。这个道理和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是一个道理。假设这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或者说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说明光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光,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五彩斑澜,如此漂亮,甚至我们根本不能生存。

二、新课局部

(一)什么叫做光源,

学生刚刚学过声源,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学生答复“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但这样是不是完整呢?许多物体都“能〞发光,但是不是全部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比方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都不是光源。可以提问学生,“我们怎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详细方法可以让学生分组探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答复。因为是竞赛的形式,所以学生的参加热忱会比拟高,最终列举的数目也会许多。表扬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比方说,学生可能会说“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知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才是光源,“星星〞并不都是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都不是光源。

在理解的根底上说明,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都是直线传播的,那么可以让他们大胆地揣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揣测完了以后,须要用试验来验证自己的揣测。物理原来就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要培育学生乐于探究,实事求是的学习看法。

试验过程:

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视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视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经过试验,我们可以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是这样说是不是完整了呢?在试验2里面,我们虽然视察到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空气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光线发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线传播〞。应当怎么修改呢?

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才不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同一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步枪的瞄准器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三)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前面学习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光的速度与此相比拟是大还是小呢?打雷的时候,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什么缘由呢?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速快。

列举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速度,然后给出光的速度,作一个比拟。摩托车速度20m/s,汽车速度30m/s,飞机速度200m/s,宇宙飞船速度8000km/s,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到达3×108m/s。

举例说明光速究竟有多快:

1.假设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假设一辆1000km/s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学生有了肯定的了解以后可以说明: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2000m,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108m/s。在空气中的光速是2.997000×108m/s,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一般在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都表示为c=3×108m/s。在其他介质中光也可以传播,比方在水中,v水=3/4C,在玻璃中v玻璃=2/3C。

排列一下: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三、科学世界

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光年是什么单位?

学生有年的概念,所以很简单把光年理解成时间单位。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可以了解光年是一个天文学上面的距离(或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同时要会计算天文学上面的一些简洁问题,比方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S=16光年=16×9.4608×1012km=1.51×1014km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51×1014km。

我为大家供给的初二上册物理光的传播教学安排大家细致阅读了吗?最终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二上册物理教学安排篇3

一、指导思想

在九年制义务教化阶段,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应当注意科学学问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意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实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育。因此物理课程教学的构建应注意让学生经验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相识过程,经验根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意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开展。

二、学情分析

二〔5〕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女生26人;二〔6〕班共有学生54人,其中女生25人;二〔7〕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女生32人。二〔5〕、二〔6〕两个班的根底较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虚心好学,有进取心;他们有明确的是非观,独特的情感体验;他们有肯定的创新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二〔7〕班的根底相对较差,须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关注、多多帮助他们。

三、教材分析

1、本期教学内容共有五章,他们分别是:翻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多彩的光、熟识而生疏的力。详细的栏目丰富多彩,在迷你试验室,你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试验;在试验探究中,有须要你动手动脑的物理试验;通过探讨与沟通,希望你畅所欲言;信息窗为你供给自学的阅读材料;在请提问、实践活动以及作业等栏目中将为你供给思索、实践、练习的空间,你可以选做一些活动或练习。

2、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作为培育的目标。在内容上,留意从物理学问内部开掘政治思想教化和品德教化的潜能,主动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主动创立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加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开展。

3、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要求动身,在学问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开展与社会生活的须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视察试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驾驭学问,又有利于培育实力、情感和看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养上的提高。

4、教科书采纳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开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学问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学问的结构性。

5、重点和难点

章节内容重点和难点备注第一章:翻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走进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