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_第1页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_第2页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_第3页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_第4页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建议

河南省内黄县试验学校张红利

统编语文教材三班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选取了宋朝王安石的《元日》、唐代杜牧的《清明》和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统编教材加大了传统文化的编排重量,《古诗三首》屡见不鲜,但本册书本单元的《古诗三首》却又别出心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兼顾单元整体,让《古诗三首》成为打开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本单元支配了“综合性学习”,这是教材中首次消失综合性学习栏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是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绽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主题亲密相关,又和同学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那么,如何让同学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爱上深厚的传统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单元整体动身,做好统筹支配,有打算、有选择、有目标地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要求同学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风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古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明确提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对如何开展活动作了详细的`指导。教材中的插图和泡泡提示了了解传统节日的途径,即可以看看日历,问问长辈,查查资料等。“活动提示”还要求同学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商定预备了解哪些传统节日,通过哪些方式记录了解到的内容。教材供应了一个表格作为记录的样例,启发同学可以从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的风俗等方面收集资料。《纸的创造》课后的“活动提示”是对活动开展的过程指导,提示同学适时沟通第一阶段的活动状况,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商议 预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现活动成果。三个泡泡从不同角度举例,“爷爷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奇”“我保藏了元宵节的灯谜”介绍可以收集哪些资料;“我们小组准备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还需要补充一些图片”举例说明白展现的方式。

20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是: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同学的自主性,重视同学主动主动的参加精神,主要由同学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殊注意探究和讨论的过程,要加强老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首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

活动开头阶段要激发爱好和愿望

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

合理支配课外学习活动的沟通时间

以适当的方式展现综合性学习成果

《古诗三首》和《纸的创造》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沟通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现作预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现沟通学习成果。

统编语文教材

教学时,重在激发同学的活动爱好和愿望,并引导同学商量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同学做好活动分工的预备工作。同时,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学习活动主要支配在课外进行,但也要合理支配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内沟通时间,建议支配4课时。

单元设计

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展:激发爱好,组成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沟通,整合资料,商量怎样进行学习成果展现;展现共享,用各种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同学阅读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诗词,激发活动爱好。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通过各种途径、实行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传统节日诗词朗诵会、写过节的过程和沟通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现学习成果,使同学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能借助诗中的节日情景,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及节日的风俗。

2.激发综合性学习的爱好和愿望,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沟通共享,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阶段

第1课时

其次阶段

第1课时

课时支配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1、预学

1.〔出示《中国诗词大会》会标和第三单元导读〕你从画面提取了哪些信息?

2.看画面,猜古诗

三个画面依次是:春节、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诵三首古诗。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古诗三首》,了解诗中的节日情景,依据课后的活动提示,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节日风俗,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共学

1.对比三首古诗,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2.两人小组合作学习:

背一背:互相背一背三首古诗;

说一说: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找一找:圈出诗中用来表情达意的关键词。

3.沟通

〔1〕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2〕三首古诗,三个节日,诗人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这些传统节日带着浓浓的亲情从远古走来,与其相伴相随的诗词,成了节日的一部分,早已成为永久流传的经典。一是亲人团聚——喜,二是亲人永别——悲,三是亲人离别——思,主题都是——亲情!

4.听音乐《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依据配乐猜一猜,是哪首诗的曲子?

中华文化,文乐同源,古诗与歌曲表达的感情是相通的。回顾三首古诗,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三、延学

1.背诵二班级下册第2课《传统节日》童谣:“新春到,人欢乐 ……”

这首童谣中提到哪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中国诗词大会》你们喜爱看吗?今日,我们就跟着传统节日来一场诗词的联欢吧?

第一场:读诗词,猜节日〔说说诗中的节日风俗〕

元宵端午即事苏堤清明即事

〔明〕唐寅〔宋〕文天祥〔宋〕吴惟信

有灯无月不娱人,五月五日午,梨花风起正清明,

有月无灯不算春。赠我一枝艾。游子寻春半出城。

春到人间人似玉,古人不行见,日暮笙歌整理去,

灯烧月下月如银。新知万里外。万株杨柳属流莺。

十五夜望月乞巧

〔唐〕王建〔唐〕林杰

中庭地白树栖鸦,七夕今宵看碧霄,

冷露无声湿桂花。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夜月明人尽望,家家乞巧望秋月,

不知秋思落谁家?穿尽红丝几万条。

其次场:跟着节日读诗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宋〕苏轼《东兰梨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岂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宋〕张耒《和端午》

第三场:节日诗词我来用〔ppt出示诗句〕

时至今日,每逢春节,鞭炮声声,我们会同王安石一起吟诵——

【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季节,细雨如丝,我们总会想起杜牧的诗句——

【生】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月圆,万家团聚,我们会同苏轼一起举杯祝福——

【生】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九月九日,我们听见王维的思乡心切——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是一年春来到,王安石的《元日》再次在耳畔回响——

四、活动

课下连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风俗,搜集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