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六历史试卷_第1页
2020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六历史试卷_第2页
2020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六历史试卷_第3页
2020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六历史试卷_第4页
2020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六)

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墨子,尚贤下》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基于此,墨家思想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以构建安定社会 B.倡导“非攻”,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C.反对贵族庸才治理国家,主张“尚贤” D.秉承“节俭节用”原则,过朴实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可知,墨家认任人唯亲,不利于国家治理,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尚贤”,故选C;材料与“兼相爱”“非攻”“节俭节用”无关,排除A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联系所学墨子的主张分析解答。.严酷的生存条件和战争的环境,使“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而受传统和文化影响,齐国的君主奉行“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的原则,使齐难以实现霸权统一。这说明A.齐国仍严格遵守分封制度 B.客观环境影响了文明程度C.文化差异决定了称霸胜败 D.独特国情有利于秦国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严酷的生存条件和战争的环境,使“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为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分析秦国与齐国相比能够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并非说明文明程度、称霸问题,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使齐难以实现霸权统一”,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汉文帝时,政府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樵采。汉武帝时,盐铁酒官营,官府在京师设平准官平抑物价。到汉昭帝、元帝时,政府废除酒类专卖改为向卖酒者征税,并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说明西汉时期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 B.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C.工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D.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盐铁酒专卖政策,汉昭帝、元帝时,允许私人经营酒铁行业以增加税收,说明西汉时期对经济政策的调整,这和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形势有关,故选B;A表述太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排除D。.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曾指出:“盖汉儒之与方士,不可分矣。其所以然之故,因儒家尊君,君者,王者之所喜也;方士长生,生者,亦王者之所喜也。二者既同为王者之所喜,则其势必相妒,于是,各盗敌之长技,以谋独擅,而二家之糅和成焉。”由此可知,两汉时期方士神学家群体地位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学说实现了宗教化B.汉朝强化神权政治A.儒家学说实现了宗教化B.汉朝强化神权政治C.道教建立影响逐渐增强D.与汉代儒学相适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因儒家尊君,君者,王者之所喜也;方土长生,生者,亦王者之所喜也”“各盗敌之长技,以谋独擅,而二家之糅和成焉”可知,方士神学与儒学一样受到君主推崇,并且儒家与方士神学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与汉代儒学相适应,故选D;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西汉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并非强化神权政治,排除B;方士神学家群体地位不断提升,主要是适应社会需要,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北朝时期,土地买卖仅限于永业田,仅仅“得卖其盈”,“买所不足”;到唐朝时,在好几种情况下,口分田都可以买卖,广大贫困农民可依法货卖自己的份地。这一变化A.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稳固了自耕农经济C.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唐朝时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选A;唐朝时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导致大量土地兼并,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稳固,排除B;唐朝时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导致大量土地兼并,自耕农破产,不利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好几种情况下,口分田都可以买卖,广大贫困农民可依法货卖自己的份地”,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唐初,进士、秀才多来自(国家)学校,生徒占优势。但因为国学生徒多是达官贵戚的纨绮子弟,使得(国家)学校呈陵替之势,特别是武则天执政时,学校殆废。安史之乱后,乡贡(私学)成为科举的主要来源。这种变化说明A.科举制度严重阻碍学校发展 B.土族政治冲击了教育发展C.教育变革适应官僚政治需要 D.科举录取途径日益多元化【答案】C【解析】【详解】唐初,进士、秀才多来自(国家)学校,安史之乱后,乡贡(私学)成为科举的主要来源,有利于打破达官贵戚的特权,适应了官僚政治需要,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科举的主要来源的变化,并非说明科举制度的弊端,排除A;B不能体现“这种变化”,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录取的途径,排除D。.明初设置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深受君主信赖,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可以得到更多授权,更好地统领地方。所以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这体现了A.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 B.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C.地方官不断威胁中央集权 D.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明初设置巡抚,深受君主信赖,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说明巡抚的设置是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故选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根据“可以得到更多授权,更好地统领地方”可知,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统治,并非完善监察体系,排除D。.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占作品人物形象的1/3以上,其中作者着力描写的女性形象也达近百位。这里面的女性形象,或能拥有完整的自我(如闻蜚娥和严芯们),或能痛苦地找回失去的自我(如萃瑶琴和陆慧娘们),或能执着地维护女人与“人”的尊严(如杜十娘和王娇莺们)。这反映了当时A.文学具备政治批判色彩 B.女性自我意识有所觉醒C.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男女平等观念趋于流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拥有完整的自我”“找回失去的自我”“执着地维护女人与'人’的尊严",说明当时女性自我意识有所觉醒,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批判色彩,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男女平等的信息,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拥有完整的自我”“找回失去的自我”“执着地维护女人与'人’的尊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196年中,顺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实行比较严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雍正五年(1727)实行了部分地区海禁,总计39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欧美各国“在广州收泊贸易”,南洋地区的国家到闽、浙、江海关贸易。这反映了清朝前期A.闭关政策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B.对外贸易基本处于开放状态C.外来侵略左右政府贸易政策 D.政府对海禁的执行较为不力【答案】A【解析】【详解】在清朝前期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同时也为了防范外国的侵略,材料说明清朝前期闭关政策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故选A;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B错误,排除;康熙时期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对付占据东南沿海的南明反清势力,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政府遂海禁政策的执行效果,排除D。.有学者在其著作中对19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并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作出了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下列表述最符合这种“转型”的是清政府A.放弃对周边国家的传统宗藩隶属关系B.允许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经商和传教C.不断地与西方国家签订各种类型条约D.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说明中国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B是《天津条约》中外国获得的特权,无法体现“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排除B;C无法体现平等的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排除。.在曾国藩、李鸿章的努力下,朝廷终于同意从1872年到1875年间,每年派出三十名留美幼童,分四批,共计一百二十人。但1881年清政府决定将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国内,原因是幼童“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留学计划的破产从实质上说明了A.传统观念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 B.留学教育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C.顽固守旧派势力抵制留学教育 D.教育制度呈现半殖民地化特征【答案】A【解析】【详解】清政府以“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为由,决定将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国内,实质上反映了传统观念制约中国向西方学习,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故选A;B夸大其词,并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顽固守旧派势力,排除C;外出留学向西方学习,无法体现半殖民地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据统计,某时期京师大学堂购买的西方教科书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类421部,约占总数的73%,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类153部,约占总数的27%。译学馆所藏教学用书中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为253部,约占45%,社会科学和人文类300部,约占55%。这种情况A.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一定基础 B.说明向西方学习进程逐步深入C.延续以往重文轻理的文化传统 D.反映出广大民众迫切渴求西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京师大学堂购买的西方教科书以及译学馆所藏教学用书中,不仅有自然科学类还有社会科学类,说明向西方学习进程逐步深入,故选B;维新变法运动时设立京师大学堂,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新变法运动时设立京师大学堂,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此前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故”以往重文轻理的”表述错误,排除C;材料反映京师大学堂购买的西方教科书以及译学馆所藏教学用书,不能反映出广大民众迫切渴求西学,排除D。【点睛】..下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豆回运动前Q对哥国主义的痢法■口美国原能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的第一■好人口,丸同篁(国际联盟:果根戒三,邪秘■留善的,不正当蛹借款:过分的军其:强国的成息r都不希相存在口卓威尔逊的十啕条宣言都或了定话.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印布酉主义)和金方主义《印赍本生文〕:已装造了无穷蚪歪恶:现隹患应该就彝的了o如对人民叙京的看法'1拜众意识,囊毒怂同,恶穗海流,喷力甚大口芈有先党教人,力抗群言,独标异JL,则社合要由进化,Q必清一班翔涂的人闻L里布说清用贵贵童}最是就微官的、课书的徽再用物,费至;我取为只有题工的人数有府致贵重二Q以上变化表明五四运动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C.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D.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五四运动前,陈独秀对国际联盟抱有幻想,五四运动后,认为资本主义造了无穷罪恶,应该抛弃;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认为群众意识,恶德浊流,惰力甚大,五四运动后,认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觉醒,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排除C。.下表是1920年时新式产业与传统产业所占产值的比重,据此可知当时部门Q总产值合计(万元)户鼾式产业严传婉产业勺总产值3£方是)举占合计口⑺耳总产戊/(方元)口占合计一⑻口农业/104?474^ r 31(M9494V100^制造业¥5143Wg8287f17.3426057,0Z.84,卢冶业科29050^1056“36.37秒1848“63.63平运粉业户58303小2B377P4B,67。51.33中总计a1651193127230】7.7g1523963^92.3D'A.新式产业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B.生产方式的近代化程度较低C.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逐渐改善 D.传统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1920年时,新式产业所占产值的比重相对较小,说明生产方式的近代化程度较低,故选B;材料只有1920年新式产业所占产值的比重,无法体现“不断提高",排除A;材料只有新式产业与传统产业所占产值的比重,无法体现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排除C;材料只有1920年传统产业所占产值的比重,无法体现“下降趋势”,排除D。15.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闻天明确指出:“一个历史时期已经完结,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新的任务就是“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这说明A.红军长征实现了胜利会师 B.民族矛盾促使中共拥蒋抗日C.中共仍实施民主革命纲领 D.土地革命是中共的核心任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可知,中共仍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故选C;1936年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实现胜利会师,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拥蒋抗日”,排除B;根据“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可知,土地革命与反帝都是中共的核心任务,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6.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漫画,该作品1954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A.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B.表达了工业落后面貌改变后的喜悦C.反映国家开展经济建设的计划性 D.体现了民众交通工具实现巨大飞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反映我国经济建设的计划性,故选C;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4年”“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联系所学一五计划的史实分析解答。17.1963年底至1964年初,外交部长陈毅陪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先后访问了欧亚非14个国家。在访问埃及时,周恩来拟定出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在马里期间,周恩来宣布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坚持平等互利、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等八项原则。由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外交A.为打破国际困局进行灵活调整 B.固守建国初期制定的外交政策C.带有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D.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超越【答案】A【解析】【详解】周恩来拟定出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在马里期间,周恩来宣布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敌视中国,可见,此时期中国为打破国际困局,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故选A;根据“五项原则”“八项原则”可知,中国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意识形态色彩,排除C;材料中的中国外交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排除D。18.1977年底,四川省委在农业方面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将农民的自留地增加到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并且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这说明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B.个体小农经营得到广泛认可C.农民生产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D.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将农民的自留地增加到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并且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故选C;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广泛认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做法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77年底”“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这时若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就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 B.重视司法审判中程序性民主原则C.陪审法庭是专门的官员督查机构 D.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详解】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公民对官员进行监督,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司法审判中程序问题,排除B;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并非专门的官员督查机构,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排除D。.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A.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 B.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C.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D.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考、关注正义,主要是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故选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思想自由、公民内部的平等,排除CD。.意大利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在其著作《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研究》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即博雅教育,它包括德育、体育、智育和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他认为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体育就是要对身体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从理性。弗吉里奥的教育观A.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B.受到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C.摆脱了神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D,成为全面教育思想的源头【答案】A【解析】【详解】弗吉里奥认为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17、18世纪兴起启蒙运动,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源头”,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联系所学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分析解答。.英国贵族和议员们在经历了内战与共和的混乱后都认可了君主制,在不打算对其进行结构性更改的情况下,并不想让政治制度发生显而易见的变革,寻求的是法理上的延续性而非革新。这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完善C.政治中的传统势力强大 D.君主制未发生实质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贵族和议员们认可了君主制,寻求法理上的延续性,说明英国政治中的传统势力强大,故选C;此时,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确立君主立宪制,是较为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排除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确立君主立宪制,与以前的封建君主专制有本质不同,排除D。23.1692年,一位牧师给牛顿写信,请教关于万有引力和宇宙性质的一些问题。牛顿在回信中说:“当我写作关于宇宙系统的著作时,就曾经特别注意到足以使深思熟虑的人们相信上帝的那些原理。当我发现我的著作对这个目的有用时,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材料表明A.科学理论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 B.经典力学未能冲击神学思想C.宗教思想启发了近代科学研究 D.科学研究与宗教可以相兼容【答案】D【解析】10【详解】根据“特别注意到足以使深思熟虑的人们相信上帝的那些原理。当我发现我的著作对这个目的有用时,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可知,材料说明科学研究与宗教可以兼容,故选D;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表述错误,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24.1844年,正义者同盟吸收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观点,宣称人类的爱是消灭贫富之间矛盾的手段,要通过号召相互谅解,用和平方法建立同志式的劳动组织。由此可知,这A.标志着共产主义同盟形成 B.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增强C.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 D.表明社会主义得到初步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人类的爱是消灭贫富之间矛盾的手段,要通过号召相互谅解,用和平方法建立同志式的劳动组织”可知,正义者同盟存在消灭贫富之间矛盾的幻想,属于无法实现的空想社会主义,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共产主义同盟形成的标志,排除A;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社会主义得到初步实践,D时间不符合史实,排除。25.1848年,英国漫画家威廉•纽曼在《庞奇》杂志上发表了一首题为"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的配图诗。其中“泰晤士老爹”被拟人化的描绘成一副流浪汉的模样。该图客观上说明A.工业化带来环境问题的必然性 B.政府有必要增强自身社会职能C.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D.社会底层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力【答案】B【解析】【详解】1848年“泰晤士老爹”的形象实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客观上说明政府有必要增强自身社会职能,加强对社会管理,故选B;A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漫画无法体现贫富分化,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26.1921年,俄共在第十一次代表会议上通过的《党在恢复经济方面的当前任务》的决议中指出:“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11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这说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俄共认可 B.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市场作用C.新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D.俄国需要利用市场因素发展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规律恢复发展经济,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利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规律恢复发展经济,A项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述错误,排除;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建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苏俄利用市场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排除D。27.1947年,法美两国针对马歇尔计划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美国试图用马歇尔计划调解法德矛盾,法国将其视为继续压制德国的手段。但在美英等国的压力下,法国被迫放弃对德强硬政策。这反映了A.法德已经实现了初步和解 B.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C.意识形态影响马歇尔计划 D.两极格局蕴含着一定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法美两国针对马歇尔计划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但在美英等国的压力下,法国被迫放弃对德强硬政策,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内的矛盾,两极格局下蕴含着一定危机,故选D;根据“压制德国的手段。但在美英等国的压力下,法国被迫放弃对德强硬政策”可知,法德并未实现和解,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意识形态影响,排除C。28.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英国决定不加入。1957年创建欧共体的《罗马条约》签署时,英国也缺席。1963年1月,英国在欧共体大会上提出加入申请,但遭到法国的否决。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5年6月,英国进行第一次脱欧公投,结果67%的民众赞成留在欧共体。英国在欧洲联合上的态度反映了A.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消解国民间的隔阂 B.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C.世界格局左右英国在一体化上的选择 D.欧洲联合并不会影响到英国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和脱欧公投,都是由英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反映了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的矛盾,故选B;A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二战后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是两极格局,世界格局不是左右英国在一体化上选择的因素,排除C;材料反映了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的矛盾,D表述错误,排12除。.下图反映的是1965—1972年纽约市场每盎司黄金价格走势。图中变化说明A.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B.美国民众的购买力提升C.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增强 D.原有货币体系不断完善的【答案】A的【解析】【详解】从1965—1972年纽约市场每盎司黄金价格走势图看出,黄金的价格上升,实际上也反映了美元的贬值,说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美元的购买力下降,故选A,排除B;美元贬值,说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下降,排除C;D图表无法体现,排除。.该文学流派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运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对该文学流派叙述正确的是A.以浪漫主义风格寻求理想世界 B.以现实主义真实反映社会丑恶C.以印象主义技巧再现宁静自然 D.以现代主义手法表达复杂情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运用夸张手法,情节跌宕起伏,追求理想世界,故选A;现实主义主张真实描绘社会现实,现代主义反传统,反理性,故事情节不明,因果关系不清,BD不符合题意,排除;印象主义是绘画流派,重视光色变化,不符合“文学流派”,排除C。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5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2分。共40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13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李宗仁等以“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口号,开始了经营广西策略。提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自政策,即“自治、自卫、自给”,以村为自治单位,实行村治。在推行村治过程中独创“三位一体”制:一个是崭新的创造的基层政治制度,一个是实现民权主义最具体的办法——村街民大会,一个是具有战斗性的组织和训练的民团。基层自治组织依托民团,实际上既作为政治动员的手段的同时也带有军事动员的意味。……这结束了广西乡村社会散杂而无严密组织的状态,过去历代王朝统治未曾到达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区也都建立了乡村“政权机关”。——摘编自侯晓光《村民自治研究:基于清末民国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制度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广西基层自治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答案(1)原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各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或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民主自由思想的不断传播。(制度保障,政策法规的引领等)(2)特点:政治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或政治动员与军事动员相结合;政府管控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设置专门的机构。影响:结束了广西乡村散杂而无严密组织的状态;客观上加强了政府的行政权力;加强了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有助于发动民众抗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乡村基层政治近代化。【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美国建国后”得出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根据“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得出各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根据“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得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或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根据“英国在1835年”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根据所学还可从民主自由思想的不断传播等方面分析总结。(2)特点:根据“既作为政治动员的手段的同时也带有军事动员的意味”得出政治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或政治动员与军事动员相结合;根据“提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自政策”“以村为自治单位,实行村治”得出政府管控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根据“基层自治组织依托民团”得出设置14专门的机构。影响:根据“结束了广西乡村社会散杂而无严密组织的状态”得出结束了广西乡村散杂而无严密组织的状态;根据“过去历代王朝统治未曾到达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区也都建立了乡村‘政权机关’”得出客观上加强了政府的行政权力,加强了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根据“是具有战斗性的组织和训练的民团”得出有助于发动民众抗战;根据所学,还可从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乡村基层政治近代化等角度分析回答。.中美经济关系在近代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845—1920年美国对华贸易量占其贸易比重示意图美园对华贸易量占其外贸的比直工。憾200%1.50W口.50*美园对华贸易量占其外贸的比直工。憾200%1.50W口.50*0.401 4b年 1865年18T6年1901年1906年 192口年材料二1933年5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赴美商讨双边经济关系,并准备向美国商借用于购买棉花和小麦两笔500万美元的信贷,以应国内经济和国防之急需。美国对此有自己的考虑,主动把贷款总额提高到5000万美元。5月29日,宋子文与美国金融复兴公司签订《中美棉麦借款合同》,合同规定:“由美国金融复兴公司贷给中国政府5000万美元,其中4000万用于购买美国棉花,1000万用于购买美国小麦。“但美国国务院对此合同持否定态度,反对借款给中国,理由是中国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而且这样一笔贷款会激怒日本。最后罗斯福否定了美国国务院的意见。——以上摘编自王建郎、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对华贸易量占其外贸比重变化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棉麦借款合同》签订的背景及影响。【答案】(1)原因:1845—1865: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或《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等条约的签订或关税特权的获取,沿海通商口岸的不断开辟;1865—1876: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工商企业的建立对洋货的抵制;1876—1906: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清末新政的开展;1916—1920: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15(2)背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或中国国内民族危机加剧;经济大危机波及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国民政府进行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加剧其财政危机;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或农产品过剩危机。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促进了中美两国的经济合作;对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一定压力;有利于缓解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加深了美日之间的矛盾。【解析】【详解】(1)原因: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对华贸易量占其贸易比重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即可。1845—1865:可从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等条约获得关税特权、开放通商口岸分析;1865—1876:可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工商企业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分析;1876—1906:可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清末新政的开展分析;1916—1920: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