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_第1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_第2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_第3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_第4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第1课时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学习目标】1.感受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知道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并能进行区分;3.初步形成环保、关心空气质量的意识,自觉提升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学习重点】1.混合物中组分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探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习难点】通过知识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体积分数0.03%0.94%0.03%2.氧气(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色。(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的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均能放出。(3)氧气的用途:①;②;③;④等。3.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固体CO2俗称。(2)化学性质①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呼吸,无毒。②能与水反应,CO2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解释变色原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O3不稳定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③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思考与交流1.高邮市南海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右图的装置做了四组实验,实验报告如下:①第一组:药品:红磷原理: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现象: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3、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②第二组药品:硫粉原理: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③第三组药品:镁带原理;镁+氧气点燃氧化镁镁+氮气点燃氮化镁1、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生成,燃烧后白色固体落入集气瓶内水中。2、水面上升到静止时,体积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④第四组药品:蜡烛原理: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1、燃烧时呈黄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2、水面上升明显不到1/5刻度;(1)在上述四组实验中,你认为第组能准确的达到本次实验的目的,结论是。(2)实验结果偏小的是(用实验编号回答),原因为;实验结果偏大的是(用实验编号回答),原因为;(3)有同学认为将实验②、④稍作改进,可以很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你认为怎么改进?(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你认为选择药品时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1\*GB3①=2\*GB3②2.灯泡内残留的氧气如何除去?3.下图是有关氧气性质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若反应①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生成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2)若反应②的反应为,Y+2O2点燃CO2+2H2O,Y的化学式为_。(3)在反应③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4)在做反应④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___________。(5)反应①至④的相同点是(只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COH2CO3CaCO3CCOX(1)物质X的化学式为。(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3属于。(填字母)A.氧化物B.酸C.碱D.盐(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三、总结与反思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为什么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铁丝等物质?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发现水没上升到集气瓶体积的1/5,原因可能有哪些?3.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四、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氧气的集气瓶燃烧2.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人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集气瓶编号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l0203040503l3335373934带火星木条的状况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很亮很亮复燃复燃复燃很亮⑴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⑵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填“是”或“否”)可靠。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⑷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五、教学后记。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第2课时氧气、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探究【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2.学会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理解操作原理。【学习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学习难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备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时,可选用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时,可选用装置;2.收集方法:因为氧气,可用法收集;因为氧气,可用法收集;3.验满方法:(1)若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表明氧气已收集满;(2)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制取装置:乙装置中,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3.收集:用法收集,将燃烧的木条放在,若木条,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收集满后盖上玻璃片,放在桌上。二、思考与交流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填字母);如果采用E装置,则气体应该从(填字母)端进入,也能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D.更为经济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2.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它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而发酵粉是制作糕点不可缺少的原料。小红对发酵粉产生了兴趣,他查阅自理哦啊发现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含碳酸钠、碳酸氢钠,它们可与面粉、水混合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面包松软可口。【猜想】小红认为可用发酵粉与稀盐酸反应制CO2。【实验探究】小红进行如下探究:(1)若选择下列仪器组装CO2的发生装置,他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或________。(填仪器编号)(2)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碳酸钠又名________(填俗称)。实验时小红忘了稀释浓盐酸,他直接将足量浓盐酸与适量发酵粉反应,观察到反应发生器里有大量气泡冒出。写出发酵粉中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小红准备用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来验证生成的CO2,他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思与评价】在实验(3)中,小红的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总结与反思1.怎样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2.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什么变化?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是什么?该制法属于什么变化?4.催化剂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吗?MnO2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吗?H2O2分解出只能用MnO2作催化剂吗?5.利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如何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如何控制反应的速率?6.如何利用右图装置收集氧气并验满?7.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利用双氧水制氧气两种方案,哪种方案更好?该方案有哪些优点?四、达标检测1.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两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A.氧气B.氧分子C.氧元素D.氧化物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使水分解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D.氧化汞加热分解3.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①给试管加热,排出试管内的空气;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④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④②③①⑤⑦⑥B.②④③①⑤⑦⑥C.②④③①⑤⑥⑦D.③②④①⑤⑦⑥4.实验室中,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写出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用图中方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3)如果锥型瓶中的反应剧烈,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填编号)①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②换用体积较小的锥型瓶③加热锥型瓶5.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从空气中制取氮气”时,提出以下实验方案:空气→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氧气→氮气(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甲装置的A中所装溶液是。(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1)中得到的气体,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小红选用红磷,小明选用木炭。他们俩中有一位同学选用的药品不合理,理由是。(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种)。五、教学后记。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第3课时水的组成净化保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4.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理解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了解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学习重点】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学习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⑴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产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②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点燃能,产生火焰。⑵实验结论:①水是由组成的;②水分子是由构成的。2.含有较多(用离子符号表示“)的水叫做硬水。3.几种水净化方法的比较:(用“能”或“否”填空)水的净化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静置沉淀否否过滤吸附能能蒸发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为:天然水加入混凝剂沉降过滤消毒自来水。二、思考与交流1.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极。(2)气体B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3)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4)最终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其质量比是,(已知在通常情况下,ρ(氢气)=0.0899g/L;ρ(氧气)=1.4299g/L),则水的化学式为。2.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来净水。(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3)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MgCl2,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CaO时有关化学方程式:①;②。3.位于某著名旅游区的一条母亲河,昔日被严重污染。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河面上已见成群的鸟儿上下翻飞。为确保母亲河的治理成果,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________;①加热②过滤③蒸发④冷却(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__性;(3)由上述数据分析,该河水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是(填序号)_____;①带有酸臭味的城市生活污水②化工厂排放的污水(4)水是生命之源,作为青少年,要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摈弃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①用盆接水洗菜②用养鱼水浇花草③使用节水龙头④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三、总结与反思1.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吗?2.怎样设计实验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3.在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中,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往往小于1:2,这是为什么?4.过滤和蒸发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加快过滤的速率?四、达标检测1.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A.明矾 B.漂白粉 C.臭氧 D.硫酸铜3.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4.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D.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5.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⑴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A.水的沸腾B.水的电解C.水的净化⑵将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过程中需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实验室的废液需经处理才能排放,为减弱含有硫酸的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废铁钉 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碳酸钠6.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化学式);(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以甲图为例分析,年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五、教学后记。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习题1、(p27)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_,为什么不选用木炭或硫作为药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该药品必须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物质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进入装置中的水不到1/5,可能的原因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27)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__________分数大约是:氮气________,氧气_________,稀有气体_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_________。3、(p27)混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净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冰箱里拿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5、(p28~29)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有些豆科植物含有一种叫做____________的微生物,能够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氮。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曾被称作_____________。列举稀有气体的一些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p30)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造成了空气的污染,污染大气的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p33)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色、________味的气体,密度_________于空气。氧气________溶于水,液氧是___________色液体,固态氧是___________色__________状固体。8、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木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丝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石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p34)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什么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要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杆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p35)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反应比较剧烈,而在另一些条件下,物质只与氧气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p36)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将空气液化然后蒸发,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___________。此过程为_____________变化。12、(p36~37)实验室可以用加热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备氧气,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应先检查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用___________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13、(p40~4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高会导致地球的_____________。14、(p41)固态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__,它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___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15、(p4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紫色的石蕊试液会变___________,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能够使石蕊试液变红。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将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又会恢复原来的紫色,这是因为碳酸___________,加热时分解了,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p43)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方程式,下同)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p4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用碳酸钠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用浓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p45)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要做_____________实验,已检验菜窖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菜窖的人的生命构成危害。19、(p47~48)水覆盖了地球表面大约_______的表面,但是水资源是_________。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电解水时,接通的是_____电,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0、(p49)蒸馏水可视为____________(“纯净”或“混合”)物。含有杂质的水,蒸干后,会有___________析出。水中含有氯化钙等物质,加入肥皂,产生的泡沫______,还会形成白色的_______________。溶有较多含_____________物质的水是________水。写出可以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硬水转变成软水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21、(p50~p51)净水时使用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22、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大约是世界人均水平的_____________。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解读第1课时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空气的组成)原理:选择一种在空气中反应只消耗氧气而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生成物不占空间的物质(固体)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引起液面变化情况得出结论。装置:如下图,也可设计成其他形式所选用的药品:燃烧物为红磷,液体物质为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出黄白色火焰。反应停止冷却后,水面上升约占反应容积的1/5。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如果装置漏气,红磷燃烧消耗掉容器内的氧气,但又有空气进入,这样容器内压强不变,液面不会有变化;②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内或钟罩内,并塞紧塞子,以防漏气;③红磷要足量,若红磷量不足,燃烧时容器内的氧气没有全部消耗掉,则进入容器内的水会小于容器容积的1/5。从实验中可以得出:①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占78%,从而可推知氮气无色无味。②氮气不溶于水,若氮气溶于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78%的氮气溶于水中则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1/5。③此实验说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否则瓶内消耗气体的体积大于1/5。2。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性质不活泼。用途有:①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②作为保护气。如:灯泡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灯泡中充入氮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灯丝而使钨丝寿命缩短);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防腐(原因: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微生物因缺少氧气而不能生存,食品防腐)。③医疗上用液氮作为麻醉剂。(2)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用途有:①作为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作为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能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②制作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3。空气的污染和防治(保护空气)(1)空气的污染是指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超过了大自然的净化能力,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2)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3)污染物:粉尘和有害气体(SO2、CO、NO2等)。(4)空气的污染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都与空气的污染有关。防治空气污染要从消除污染物上下功夫,就是从污染源上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5)为保护我们的蓝天,改进燃料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改善环境。4。氧气的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氧气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常用的氧化剂。(2)木炭、硫、铝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在空气中呈红热状态,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氧气中点燃发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在氧气中点燃产生蓝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铝片: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热。(3)氧气可助燃烧,具有助燃性,与可燃性有本质区别。5。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变化就是有改变,是一个过程,化学中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就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状态的变化、位置的改变、形状的变化等。②化学变化就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其基本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现象。(2)性质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化学上的性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①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②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6。氧气与生产生活、经济科技(1)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如果供氧不及时就会因缺氧而窒息。例如,战场上使用的燃气弹,就是炸弹爆炸后放出的大量可燃性气体,气体燃烧消耗大量的氧气,使躲在防御工事内的士兵因缺氧而死亡。所以,为了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必须给生物体不断地补充氧气。(2)氧气不仅在潜水、医疗急救、炼钢、登山等方面应用广泛,人们还利用液氧炸药进行工程爆破,它比一般炸药既经济又安全。由于液氧易挥发且支持燃烧,因此液氧炸药不易用于坑气或煤矿中。7。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都属于化学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区别。(2)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氧化放应是物质跟氧之间的反应(此处的氧包括氧气)。(3)有些反应是氧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有些反应是化合反应却不是氧化反应,有些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8.典型例题分析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请说出它们共同的测定原理。(2)各个装置在实验的过程中,你猜想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3)从环保、实验的准确性等比较上述各种方法优缺点。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的图2-l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1)她将看到哪些现象?(2)试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铁丝氧气氧气铁丝氧气氧气硫甲乙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甲中,乙中。我认为将乙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溶液,效果会更好。我能写出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完成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和药品。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操作,为了使______________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解读第2课时氧气、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探究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①排水法收集: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②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③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4)操作步骤: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可概括为:一检、二装、三固定、四加热、五收集、六移导管、七撤灯。(5)验满的方法(6)实验时的注意事项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表述为“一变两不变”。(2)催化剂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它有利的一方面是加快了化工生产的发展,例如化肥厂合成氨时必须有催化剂的作用。人们不断探索一种催化剂来解决常温下分解水,得到清洁能源的问题;它不利的一面是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危害,例如氟利昂不断破坏臭氧层。(3)“氟利昂”是一种氟氯烃,扩散到空气中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一旦破坏就不能抵抗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因此,提倡使用无氟冰箱和空调。减少“氟利昂”对环境的破坏,保护臭氧层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3.工业上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空气空气→液态空气加压降温-196℃蒸发氮气液态氧气氧气蒸发-183℃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是稀盐酸、石灰石或大理石。①不能选用浓盐酸,因浓盐酸挥发性太强,能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②不能选用硫酸,因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沉淀,其包在碳酸钙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③不能用碳酸钠、碳酸钾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它们易溶于水,反应速率大,难以收集。(2)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CO2↑+H2O。(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制二氧化碳时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可以是:大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也可以用下列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还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方法①检验: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方法是将被检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不是。②验满: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否则,未满。(5)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采取以下操作步骤: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②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倒入稀盐酸;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多变一)。(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一变多)。(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此处的氧包括氧气,范围比氧气要大。(4)三者没有必要的联系与区别。判断反应类型要严格按定义进行判断。5.气体收集和溶解吸收等的方法(1)气体的收集a.最好的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更为纯净;b.特殊的收集方法:均符合ρ(上)<ρ(下)c.其它收集方法:可用于气体体积的量取或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2)气体的溶解与吸收a.对于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应把导气管插入水的深处,接近容器的底部,以便被水充分吸收(如下图A)b.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氨气),为防止溶解时发生水的倒吸,导气管只能接近水面,绝不能插入水中(如下图B)。最好在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倒置的小漏斗,使漏斗边缘稍接触水面,这样既可防止水的倒吸,又可增加吸收效率(如下图C)。c.上图A装置中,在导管下端连接具有多孔的球泡(如上图D),这样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被充分吸收。d.防倒吸装置汇总这些装置在整套装置中处于什么位置?效果如何?1中间,吸收效果不好2最后,不好3最后,好4最后,好5中间6最后7中间(若气压大气体将液体压到U形管右边的球形部分,液层变薄,压强减小,气体穿过液体;若气压小液体被压入U形管左边的球形部分,而不会倒吸)e.防污染的装置这些装置分别针对怎样的气体?1可燃性气体2溶解度不特别大的可吸收尾气34不能吸收尾气暂时贮存(3)气体的除杂与干燥①水蒸气酸性气体SO2、HCl、CO2不用碱性干燥剂,应用浓H2SO4、CaCl2干燥碱性气体NH3不用酸性干燥剂,应用碱石灰干燥⑵杂质气体a.酸性杂质用碱液吸收H2(CO2),H2(HCl)b.酸性气体中含较强的酸性杂质用主要气体的酸式盐饱和溶液举例:CO2(HCl),Cl2(HCl)c.碱性杂质气体NH3可用酸吸收d.杂质气体为O2时,可用加热的铜网吸收e.杂质气体为CO、H2时,可用加热的CuO粉除去装置:思考:总结常用干燥剂以及它们的使用装置、使用范围碱石灰、CaO、NaOH干燥NH3、中性气体浓H2SO4、干燥Cl2、SO2等酸性及中性气体CaCl2、CuSO4干燥中性及酸性气体(4)控制反应的进程a.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控制反应的速率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标准检查法(微热法)解析:(1)连接好装置,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2)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的外壁;(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4)松开手,导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若体温达不到产生气泡,改用酒精灯微热)指点迷津:气密性检查方法要点是:一是形成密闭系统;二是微热有气泡冒出;三是冷却有水柱形成(2)、液封法解析: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3)、复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①解析:在C装置中加入水至导管口液封,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手焐热装置A(或用酒精灯微热平行管),如C中导管口生成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或:在C装置中加入水至导管口液封,由分液漏斗向A中缓缓注水,如C中导管口生成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复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②解析: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往右拉动(或往左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松开以后,观察,注射器的活塞能否再缓缓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能够缓缓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指点迷津:该方法的原理: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质量一定,则其体积一定。复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③解析:将弹簧夹夹紧,往左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左管液面高于右管液面,静止片刻,观察,若水面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相关习题1.(肇庆竞赛)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BCD2.(泰州)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Ⅰ)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1)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答案:1.D2.(1)(I)方法一: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方法二: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后,用针筒接在乳胶管上,当针筒外拉或内推时,若看到试管内有气泡或长颈漏斗下端出现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针筒进行如上操作。(Ⅱ)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2)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反应前后两边液面相平。点拨此类习题的解题要点:①.明确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②.要抓住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因为解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第3课时水的组成净化保护水资源1.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压强为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水净化的一般办法(1)水的净化方法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①吸附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淀出来。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除去异味。②沉淀对于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吸附。③过滤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一种方法。Ⅰ.过滤所需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Ⅱ.过滤操作要点一贴:将滤纸折叠成圆锥形,用水湿润使其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靠在滤纸的一边;盛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的中上端,倾倒过滤液时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漏斗的最下端要紧贴在烧杯内壁上,以免滤液飞溅。④蒸馏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成蒸汽,再使蒸汽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通过蒸馏,可以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也可以把混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除去。3.硬水和软水(1)硬水和软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河水多是硬水,雪水、雨水是软水。(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是软水。(3)软化硬水的方法①生活中煮沸,可使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沉淀析出,以降低水的硬度。②实验室根据水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用蒸馏法获取蒸馏水。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4.水的电解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1)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速度。(2)试管甲中生成的是氢气,则B极为正极(填“正”或“负”),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质量比为1∶8。(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组成的。这个实验还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4)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的体积比应是1:2,在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