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陈吉学副厅长在全省救灾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3月2日同志们:这次全省救灾减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和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救灾减灾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2010年全省救灾减灾工作。厅党组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谢厅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厅党组对救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狠抓落实。会议安排了6个县市区做典型发言,我认为这些经验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2009年全省救灾减灾工作回顾去年全省虽然没有发生全局性的特大自然灾害,但是灾害发生的频次还是较高,局部灾情还是较重。面对这样的灾害形势,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丝毫没有懈怠,而是把做好救灾减灾工作始终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来抓,时刻保持临战状态,时刻把握救灾减灾工作的主动权,特别是在汛期和特殊时期坚持24小时救灾值班制度,一旦灾害发生就迅速行动,启动预案,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灾核灾,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困难。据统计,全省各级共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28次,派出1246批次工作组深入灾区查灾核灾;共投入救灾资金4.1亿元,调拨救灾帐篷1444顶次,发放衣被46.3万件床;共转移安置灾民26.4万人次,帮助受灾群众恢复重建灾民住房2.12万户5.81万间。在大家的共同努下,去年全省救灾减灾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更为可喜的是,我们按照2009年全国救灾减灾会和全省民政工作会的要求,抓住党和政府加大民生投入和我省灾情不十分严重的有利时机,围绕大局,调整思路,克难奋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推进综合减灾,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去年3月下旬,省政府专门召开省减灾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张岱梨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讨论印发了省减灾委工作要点和工作规则。按照省减灾委的统一要求,全省所有市州、县(市、区)迅速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成立了减灾委,并召开会议对减灾委工作进行部署,健全了各级减灾委员会工作网络。省减灾委办公室多次召开相关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对重大减灾活动和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省公安厅、水利厅、国土厅、气象局等10多个单位按照省减灾委的统一要求,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现场咨询演练活动,形成了防灾减灾工作的合力。各地民政部门也以减灾委办公室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联络、协调作用,有力推动了各项救灾减灾活动的开展。(二)救灾应急基础明显加强。省、市、县三级重新对规定时间完成了编纂任务,而且为今后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志们,上述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得益于各级民政部门和相关处科室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广大民政救灾干部在救灾减灾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敢于吃苦、扎实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此,我代表省厅向辛勤工作在民政救灾减灾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由衷的问候,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热情关心、全力支持救灾减灾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当前救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做好救灾减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要科学分析、全面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明确当前的各项工作任务和重点,力求把今年的救灾减灾工作做得更好,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是救灾减灾工作在“三保”中地位更加突出,我们承担的政治责任更加重大。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级党委、政府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了战略选择和政治承诺,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要求把救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又把“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可见救灾减灾工作在“三保”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减灾工作,每当气象预报有重大灾害天气,省政府都专门下发通知对防灾救灾工作进行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对救灾工作做出指示,省厅的灾情简报几乎每期都会有省领导批示,各级领导都亲临一线指挥抗灾救灾,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灾害损失。历史证明,只有做好救灾减灾工作,灾区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才会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感谢党和政府的恩情,我们才能更好地体现民政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的职责。否则灾害的变故就可能酿成挑战社会稳定的极端事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救灾减灾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我们所担负的政治责任也更加重大。二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救灾应急处置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我省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难以预见性已日显突出,区域性极端暴雨、局地性强对流和山体滑坡、大范围低温雨雪灾害的危害呈加重趋势。去年11月9日,黄石市和鄂州市局地分别遭受冰雹和大风袭击,省气象部门并没有提前预测到此次灾害过程,而事实造成大治市保安镇50多个农户的房屋被冰雹严重损坏,梁子湖区3名渔民因渔船被大风吹翻而落水死亡,150多户农房出现倒塌或严重损坏。今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七),武汉市出现了近年来最早、最密集的一次冰雹灾害,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春节期间,前期全省气温一度降至0度以下,后期又迅速出现20至26度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了28度。今年的灾害形势究竟如何,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测,但是面对灾害发生的新趋势,如何未雨绸缪?如何高效及时应对?把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把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到位,对于我们民政部门是一个严峻考验。三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救灾减灾工作肩负任务的更加繁重。长期以来,救灾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救灾处一度被称为“农救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财富、建筑向城市高度聚集,一方面农村救灾减灾的任务没有减轻,另一方面城市救灾减灾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化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外流人员大幅增加,特别是每逢节假日期间人口出现超负荷流动,大量向铁路、机场、旅游地等集聚,一旦出现灾害,滞留在铁路、公路、机场的旅客将成为新的需要救助的对象,我们实施灾害救助覆盖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救灾减灾工作保障的质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用更加细致的工作来满足人们的这种要求,所以说救灾减灾工作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四是在政务公开加快推进和现代媒体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的背景下,我们科学运作、规范管理的压力更大。政务公开不仅要求把政策法规告知社会,还要自觉接收社会对救灾工作的各个环节、救灾款物分配发放情况等方面的监督,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现代媒体对救灾减灾工作的监督也会随之跟进。最近,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又明确规定禁止在救灾救济款物分配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救灾款物分配将再次成为政务公开和社会监督的热点。在这种背景下,救灾减灾工作被推到前台,以前可从容不迫做的事,现在必须迅速公开运作,以往可独立决策的事,现在需要经受社会的评判,特别是救灾行动是否及时、救灾决策是否科学、款物发放是否公正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媒体议论的热点,救灾应急的困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不仅要求我们的工作要及时,还要科学规范。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在救灾减灾工作中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始终牢牢把握救灾减灾工作的主动权,更加注重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救灾减灾工作的合力,更加牢固树立救灾减灾并重的理念,统筹推进城市农村的救灾减灾工作,更加自觉增强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强化规范管理和公开透明。同时,要自觉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灾情报送不及时,救灾行动不迅速,救助措施不到位,救助对象不准确,救助审批程序不规范,款物发放不公开,救灾资金不坚持专款专用等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问题,把我们的认识统一到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推进和谐湖北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谢厅长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本次会议精神上来。三、今年要重点做好的五项工作今年全省救灾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为核心,以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主线,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城市农村统筹、政府社会协同、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重点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妥善安排受灾群众春荒期间生活。去年局部的旱灾、洪涝和风雹灾害比较严重,造成了部分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出现生活困难。省厅去年底及时下拨2115万元省级冬春救助资金和1.32亿元中央资金。目前,第二批冬春救助资金中央已经下拨,省厅正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分配方案。各地对前期的救助工作要进行自查,采取组织专班明查暗访或抽样调查等方式,检查乡镇、村救助工作程序是否到位、救助资金发放是否到户、需救助对象是否有遗漏,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新增需救助对象要及时纳入救助范围。要重点关注房屋倒塌、农作物绝收或家庭财产损失严重的重灾户的生活,并根据困难情况给予重点救助。除要全部下拨中央和省救助资金外,各地要加大本级救助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救助灾民、保障民生的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开展社会捐赠、对口帮扶和亲朋邻里互帮互助活动,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受灾群众春荒期间的生活困难。(二)认真做好新灾应对工作。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各项应对准备,一旦灾害发生要闻灾而动,迅速反应,果断采取措施,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一是切实落实救灾预算资金。要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争取领导和财政部门的支持,把救灾资金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灾情信息是实施救灾指挥和决策的基础。汛期和较大自然灾害发生期间,要实行24小时救灾值班制度,主要负责和分管同志、救灾工作人员要保持通讯畅通,灾害发生后要第一时间上报灾情。要加强与水利、农业、地质等部门沟通,提高灾情信息的准确性。尤其是洪涝、干旱灾害的有关灾情数据,要做好与同级防办相关数据的衔接。三是快速采取应对措施。收到预报预警信息后,相关人员要迅速进岗到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组织开展核灾救灾工作,确保在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落实基本生活救助措施,在应急期间内要按标准对转移安置灾民给予生活补助,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要按政策及时给予抚慰。四是抓紧开展恢复重建。恢复重建工作要早计划,早安排,早启动,早完成。出现因灾倒房后要迅速核实并拍照,县、乡两级要建立倒房花名册,并逐级上报。恢复重建对象必须有审批表,审批表要写明补助资金,并附倒房照片和恢复重建后照片,县、乡两级要建立完整的恢复重建档案。(三)深入推进综合减灾工作。增强综合减灾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综合减灾工作必须提前进行谋划,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升水平。今年重点要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救灾减灾规划。要研究谋划“十二五”期间救灾减灾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项目和保障措施,争取把救灾减灾的重要指标、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总体规划。二是组织好“5.12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活动。要借鉴去年成功组织两项活动的经验,提前谋划,突出针对性,充分发挥减灾委综合协调作用和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积极探索集中宣传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三是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今年全省社区减灾工作要由典型引路转向逐步推开,继续争取有100个社区达到全国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大社区减灾工作投入,购置必要的防灾逃生工具,合理设置满足需要的避难场所。对已创建达标的社区要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综合防灾减灾相结合相统一的新举措、新经验,巩固成果,提升档次,打造一批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精品。四是继续做好危房改造工作。按照新的“三定方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职能属省建设厅。为了整合政策资源,省厅将按照省政府部署继续开展部分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实施过程要坚持标准、核准对象,科学规划、保证质量,落实配套资金、组织开展帮扶,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五是继续做好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要对政策性农房保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要协调解决政策性农房保险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切实保障参保对象的合法权益,提升参保对象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四)着力加强能力建设。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上半年,省厅将完成省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鉴定站设立,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培训鉴定工作。各地对灾害信息员要进行登记,建立个人档案,将花名册逐级上报省厅备案,并配合开展灾害信息员的培训鉴定等工作,加强灾害信息的收集、传递、整理、分析与评估。二是继续修订完善预案。要从完善组织指挥体系、设置响应级别、细化响应措施、预案间的相互衔接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预案演练,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