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_第1页
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_第2页
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_第3页
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_第4页
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

一、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让国人引以为傲的发展成就,在制造业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贡献了重要力量。但是,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第三世界国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复制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欧美等国发动的一轮又一轮针对中国制造业商品的贸易制裁等。这些原因导致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商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正在减弱。是否存在其他原因维持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新贸易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很可能是原因之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仅仅意味着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意味着中国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部门可以形成一个较大的规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如果生产成本降低的部分大于贸易成本,中国就有可能凭借规模优势而成为制造业商品的净出口国。本地市场效应在内需与外需之间建立了联系,内需的外溢成为促进外需增长的因素。如果中国制造业部门中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不仅可以降低中国制造业对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而且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调整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文献综述Krugman(1980)首次提出了本地市场效应概念,指出由于规模经济和贸易成本的存在,拥有某种产品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将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从而在市场规模与贸易模式间建立起联系。其后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修订或放松了Krugman模型的假设条件,从贸易成本、市场策略、多国框架等方面对本地市场效应模型进行扩展。Krugman在假设CRS-PC①生产部门不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推导出本地市场效应,该假设过于极端。在保持Krugman其他假设前提下,Davis(1998)认为本地市场效应在下述两种情况下消失:一是IRS-MC②生产部门与CRS-PC生产部门有相同的成本,CRS-PC生产部门的产品不进行贸易和IRS-MC生产部门的产品贸易比例均衡的情况;二是IRS-MC生产部门的成本大于CRS-PC生产部门,当IRS-MC生产部门非传统的贸易成本相对于CRS-PC生产部门非常高的情况。Zeng和Kikuchi(2004)则进一步考察部门结构的影响,认为相对于贸易成本,CRS-PC生产部门自身的结构对于本地市场效应更为重要。在Davis、Zeng和Kikuchi的研究中,CRS-PC生产部门的产品起两个作用:第一,保证贸易国家之间要素价格相等;第二,抵消IRS-MC生产部门产品贸易的不平衡。这一假设是与事实相违背的,Head和Mayer(2004)指出,这种产品的贸易成本可能不为零,并且不具有吸收所有贸易不平衡的能力。Crozet和Trionfetti(2008)将上述产品称为外部产品,构造了外部产品不存在时本地市场效应的表现形式,认为本地市场效应对于那些需求份额与世界平均水平显著不同的国家比那些需求份额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更重要。从垄断竞争模型到寡头垄断模型的研究是本地市场效应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扩展。Headetal.(2002)分别采用Helpman-Krugman模型、Ottaviano-Tabuchi-Thisse模型、Brander模型和Markusen-Venable模型,运用两阶段博弈分析法,考察企业策略选择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前三个模型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Markrisen-Venable模型的分析结果却发现,当国家差异产品替代程度较低时,出现逆向本地市场效应③。自本地市场效应模型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检验。Davis和Weinstein(1996,1999,2003)构建了超需求指数,通过需求与产出的比较,来验证本地市场效应存在与否。张帆和潘佐红(2006)则利用我国1997年31个省(市、区)19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区域间生产和贸易类型的决定起显著作用。Feenstraetal.(1998)利用引力模型检验本地市场效应,发现在自由进入的情况下,差异化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更为明显。Schumacher(2006)则运用倍差引力模型对OECD国家的25个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6个制造业部门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钱学锋、陈六傅(2007)借鉴Schumacher的方法检验我国对美贸易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并得出应该重视培育国内市场的结论。当前学者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较少从行业角度进行分析。另外,由于出口数据与我国分行业的经济统计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很少看人从行业的角度研究出口结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995-2007年我国对2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考察我国制造业整体及26个制造行业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情况。三、模型设定、数据说明与估计方法1.模型构建由于一国生产的产品种类数并不容易度量,我们采用一国的国民收入来描述生产规模,通过引力方程检验本地市场效应。在引力方程中,令和分别表示出口产品相对于本国收入与外国收入的弹性。如果开始时两国的收入相同,j国收入向i国的一个微小的转移,将导致i国成为净出口国,此时,即i国的净出口对于本国收入的变化更敏感,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文采用Bergstrand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得到的引力方程检验我国制造业出口中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系数,和分别表示距离及其他贸易保护措施对于出口的影响,其中距离作为贸易成本的度量,对贸易产生负的影响。贸易保护措施对于两国之间的贸易也会产生影响,这里考虑了两国是否毗邻,以及两国是否属于同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如果两国毗邻,或者两国同属于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将有利于两国之间的贸易,所以其系数为正;反之,系数为负。2.数据来源在实证分析中,我们使用1995-2007年我国对2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数据,分别分析了我国工业品总体以及分行业的出口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在行业的选取上,我们将《中国统计年鉴》从1994年开始使用的39个中国工业行业分类(CICC)作为基准,选取了除烟草制造业④以外的27个制造业部门,为了可以和出口数据顺利对接,将食品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合并为“食品制造与加工业”,故最终进行模型拟合的行业为26个。出口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照SITC(3.0)标准进行分类的,为了能够与我国工业行业分类标准对接,笔者依据盛斌(2002)的方法,将贸易数据按照中国工业行业分类标准进行重新整理。作为解释变量的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源于UNCTAD数据库。资本劳动比用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来代替,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年鉴》。国家之间的距离采用各国首都到北京的最短直线距离。3.面板模型形式的选择根据的不同设定,我们将面板数据模型分成如下4种情况加以考察:第一种情况: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第二种情况:引进总体均值截距项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第三种情况:包含时期个体恒量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第四种情况: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对于上述4种模型形式的设定,我们需要进一步检验样本数据究竟符合哪种面板数据模型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前文中的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均属于固定效应模型,我们首先对变截距模型中所存在的个体或时期固定影响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即判断变截距模型是否应该包含相应的个体固定影响或时期固定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整体及相关行业的样本数据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即不能选择混合模型来估计样本数据。遗憾的是,在确定变截距模型是受到固定影响还是随机影响时,由于本文要估计的模型中含有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导致Hausman检验中矩阵无法求逆,Hausman检验无效。不过从回归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引进总体均值截距项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还是包含时期个体恒量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距离和虚拟变量的系数无法给出合理的估计。然而,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可以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程度较好,且主要变量的系数估计显著,故而,我们选取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对我国制造业整体和分行业样本数据进行检验。模型形式为:四、实证分析1.我国整体制造业的实证分析首先,笔者检验我国整体制造业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这里所使用的出口数据为上文中26个制造业部门出口值的和,资本劳动比为各行业固定资产净值求和与各行业就业人数求和之比。由上文的分析可知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能够对解释变量给出合理的估计,故选择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对数据进行估计,估计结果由表1给出。2.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实证分析对制造业整体的实证分析仅能从宏观层面考察影响出口的因素,但是我国制造业的行业内部结构正在发生调整,而且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轻工业的出口竞争力也在减弱,在各个行业内部,本地市场效应是否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一个原因呢?为此,本文沿用式(3)进行估计,结果由表2给出⑤。可以看出,在26个制造行业中,饮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以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拟合优度水平较低,前者仅为0.223,后两者的拟合优度也没有达到0.5。这主要是由于这三个行业在某些年份对某些国家的出口值为零,数据的缺失使面板模型的拟合效果不理想。另外出口值的缺失也导致这些行业的一些系数估计不显著。除这3个行业外,其他制造行业的拟合优度水平较高。由上文的分析可知,与的差值可以作为本地市场效应的度量。表2是按照本地市场效应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可以看出,在我国26个制造行业中有24个制造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包含化工、冶金、金属制品制造等行业的原材料工业和包含通信电子设备、交通设备和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的装备制造业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且本地市场效应水平普遍较高。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行业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大,只有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所以在这些行业中出现了本地市场效应。其中原材料工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本地市场效用居整个制造业的前列。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需求开始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转移,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结构的结果;另一方面,我国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千方百计地争上投资大、产值大、税收大的原材料工业。近几年无论是出口额还是产值都增长较快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本地市场效应在所有制造行业中仅排名第四。此外,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出口值相对于外国GDP的弹性较大,为0.821。从其近几年的出口额和产值也可以看出,2007年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的出口额为441亿美元,仅次于通信、电气、通用设备和纺织服装制造业,其产值为4.307亿元,出口额占产值的比重高达77.8%,但是该行业仍然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只是本地市场效应相对较低。而像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帽制造业等轻工业,也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只是本地市场效应水平比较低。虽然这些年来,轻工业产品的出口额在增加,但是其占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说明轻工业产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的比重有所提高。另外,轻工业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走低的情况也可以说明比较优势的作用正在削弱。饮料制造业与的差值小于零,但是其不显著。一方面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出口值缺失的影响;另一方面,饮料制造业的出口额很小,并且多年来的变动幅度不大,基本不受国外需求变动的影响,也是导致其相对于我国GDP的系数统计不显著的原因。食品加工业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这是因为食品加工业属于低端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并且对该产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国内市场。资本劳动比的弹性从生产方面度量了资本劳动比对出口的影响。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装备制造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的提高对于出口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本身需要较多的资本投入,而且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增加资本品的投入有助于该行业的出口增长。像纺织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及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的提高也会促进出口的增长。虽然这些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由于缺少垄断能力,长期依靠低工资成本运行,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适当增加资本品的投入可以缓解这些产业面临的压力。此外,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金属制品业的资本劳动比提高也能促进出口的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资本劳动比提高抑制该行业的出口增长,原因在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应该限制对该行业的资本品投入。进口国人均GDP对于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大体上,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对于进口国人均GDP的依赖程度较低,这是由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的。从2002年至今,装备制造业的产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是装备制造品的科技含量、深加工程度以及附加值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饮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进口国人均GDP的系数估计不显著,原因同上。五、结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