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树脂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_第1页
电子树脂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_第2页
电子树脂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_第3页
电子树脂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_第4页
电子树脂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树脂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大力发展关键工业控制软件,加快高附加值的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产业化部署。面向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船舶等重大技术装备以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需求,发展行业专用工业软件,加强集成验证,形成体系化服务能力。软件定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征和新标志,已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定义扩展了产品的功能,变革了产品的价值创造模式,催生了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软件定义赋予了企业新型能力,航空航天、汽车、重大装备、钢铁、石化等行业企业纷纷加快软件化转型,软件能力已成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软件定义赋予基础设施新的能力和灵活性,成为生产方式升级、生产关系变革、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回顾(一)规模效益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4.2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8%,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8%增长到2020年的40%;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576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676亿元,年均增长率13.1%,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51%增长到2020年的64%。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51.2%增长到2020年的61.1%。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快速发展,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产品收入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体系基本建立,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促进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治理加速变革。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实现突破,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平台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精度导航、智能电网、智慧物流、小程序等应用软件全球领先。国内首家开源基金会成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开源项目加速孵化。2020年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突破172万件,较2015年增长超5倍。(三)骨干企业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从业人数达704.7万人。百强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超过25%,较2015年提升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全行业比重达27.9%,收入超千亿的企业达10家,比2015年增加7家,2家企业跻身全球企业市值前十强,中小型企业国内上市步伐加快。5G、云计算、文创软件、平台软件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四)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服务体系更加完善2020年,全国268家软件园区贡献了75%以上的软件业务收入,13家中国软件名城业务收入占比达77.5%,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业务收入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达85.9%,产业集聚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共制定269项软件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较十二五期间增长30%,税收等惠企政策更加健全,投融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五)融合应用日益深化,赋能作用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3.0%、52.1%,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快速发展,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000万,工业APP数量突破35万个,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涌现出一批面向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企业软件化进程持续加快,上云企业数量超百万家,软件信息服务消费在信息消费中占比超过50%。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码、远程办公、协同研发等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与此同时,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脆弱,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亟需加强。三是软件与各领域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需进一步深化,企业软件化能力较弱,制约数字化发展进程。四是产业生态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企业小散弱,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五是发展环境仍需完善,重硬轻软现象依然严重,软件价值失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软件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知识产权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围绕软件产业链,加速补短板、锻长板、优服务,夯实开发环境、工具等产业链上游基础软件实力,提升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业链中游的软件水平,增加产业链下游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给,提升软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聚力攻坚基础软件完善桌面、服务器、移动终端、车载等操作系统产品及配套工具集,推动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安全软件及各类应用的集成、适配、优化。加速分布式数据库、混合事务分析处理数据库、共享内存数据库集群等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开展高性能、高可靠的中间件关键产品及构件研发。丰富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工业控制系统防护等安全软件产品和服务。推进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相关产品和关键测试工具的研发与应用推广。(二)重点突破工业软件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大力发展关键工业控制软件,加快高附加值的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产业化部署。面向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船舶等重大技术装备以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需求,发展行业专用工业软件,加强集成验证,形成体系化服务能力。电子树脂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电子树脂行业面临的机遇1、政策鼓励与支持为电子树脂行业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电子树脂主要应用于覆铜板以及印制电路板的生产,是电子信息产业技术革新中不可或缺的基材之一,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水平。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电子树脂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材料之一,也将得到国家政策的政策扶持。2、下游产电子树脂行业业的持续快速增长随着5G通信、消费电子以及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终端市场技术和应用的持续升级与需求推动,全球PCB产业产值呈稳步上升趋势。电子树脂作为PCB原材料覆铜板的核心基材之一,将有良好的需求基础。根据Prismark2022年发布的研报,2021年全球PCB基板市场产值为809.2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提升至1,015.60亿美元,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终端市场为电子树脂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3、PCB产业转移有助于我国电子树脂行业良性发展受益于全球PCB产业向我国转移,我国的覆铜板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国。电子树脂作为覆铜板重要基材之一,其需求直接受PCB产业发展的影响。目前,高端PCB市场主要由外资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主导,但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PCB产业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在PCB上游配套产业也将随之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电子树脂行业的良性发展。(二)电子树脂行业面临的挑战1、电子树脂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子树脂行业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主要为基础液态环氧树脂、功能性助剂及溶剂等化学品,其价格变化受到经济发展状况、国际地缘环境、气候状况、美元汇率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以及电子产品终端升级导致的供需大幅变化,行业电子树脂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也随之变化,对于行业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电子树脂行业国际化市场竞争压力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PCB生产国,但我国用于无铅无卤及高频高速覆铜板的电子树脂仍高度依赖进口,主要市场长期以来由外资和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占有,在产品技术及先发优势上较为显著。由于我国大陆生产企业起步较晚,产能主要以基础液态环氧树脂为主。面对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电子树脂行业竞争格局我国作为电子树脂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生产领域仍以基础液态环氧树脂为主;制造普通FR-4覆铜板的低溴环氧树脂目前由中国台湾企业主导。在近些年PCB行业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下,各方开始聚焦能够满足无铅制程要求和无卤素管控的覆铜板用高性能电子树脂,美、日、韩资和中国台湾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客户厂商供应体系认证、产品性能参数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优势占据了较多的市场份额,随着电子信息行业产业链向我国大陆转移以及内资企业的技术追赶,内资企业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本土化优势以及精细化服务,已经在各个细分系列成为重要参与者。在当前增长最为迅速的高速高频以及IC载板领域,高性能电子树脂基本由美国、日本企业主导,随着部分内资企业在技术水平方面取得突破,亦开始逐步进入这一领域。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加强软件国民基础教育,深化新工科建设,加快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与软件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对接产业链、技术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国家软件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完善协同共享产业生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繁荣开源生态,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形成多元、开放、共赢、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一)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大型工业企业、重点行业企业通过剥离软件业务、整合行业软件力量,培育骨干软件企业。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专业化、体系化整合。鼓励大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建设双创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开发环境和科研基础设施,推动大中小企业深度协同。支持中小型软件企业深耕特定行业、领域,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用产品,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二)繁荣国内开源生态大力发展国内开源基金会等开源组织,完善开源软件治理规则,普及开源软件文化。加快建设开源代码托管平台等基础设施。面向重点领域布局开源项目,建设开源社区,汇聚优秀开源人才,构建开源软件生态。加强与国际开源组织交流合作,提升国内企业在全球开源体系中的影响力。(三)推动产业高效集聚发展提升中国软件名城建设质量,推进综合型、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分类创建和动态调整。高质量建设中国软件名园,引导各方加大资源投入,推动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围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崛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和集成创新。电子树脂配方体系的发展从普通FR-4向高频高速覆铜板演进,电子树脂配方体系亦随之发展:早期普通FR-4覆铜板使用的主要是低溴环氧树脂和传统固化剂双氰胺的搭配,满足基材绝缘、阻燃、支撑的基础功能,具有配方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PCB行业的无铅制程要求覆铜板基材实现较高的耐热性。为提升耐热性,业内普遍以线性酚醛树脂替换双氰胺作为固化剂,但该体系存在脆性较差、铜箔粘结力不足等问题;于是,业内开始使用具有各项特性的多种电子树脂配合的体系解决方案),由于在提升某一性能同时可能抑制其他性能(如过高的阻燃性将降低耐热性),覆铜板企业需要在各项性能和成本之间实现有效平衡。后来,电子产品的环保性对PCB行业使用无卤素环保材料提出了硬性要求,意味着电子树脂配方需启用新的阻燃剂以替代含卤阻燃剂。不再出现低溴或高溴环氧树脂,而是以DOPO这类含磷单体改性而成的环氧树脂或固化剂,搭配其他电子树脂作为无卤覆铜板的解决方案,同时亦能满足PCB无铅制程的要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PCB行业对覆铜板的介电性能有着持续提升的要求。由于环氧树脂自身的分子构型和固化后含较多极性基团,对覆铜板的介电性能和信号损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基于环氧树脂的覆铜板材料逐渐难以满足高频高速应用需求。经特殊设计,具有规整分子构型和固化后较少极性基团产生的苯并噁嗪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官能化聚苯醚树脂等新型电子树脂应运而生,形成具备优异介电性能和PCB加工可靠性的材料体系。激发数字化发展新需求鼓励重点领域率先开展关键产品应用试点,推动软件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推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发展。(一)全面推进重大应用深入推进基础软件在办公领域应用,提升系统开发、集成服务和运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软件应用,推动用户单位与软件企业联合开展应用适配攻关,健全测试评估和综合保障体系。协同推进关键软件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能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解决方案。(二)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拓展软件在制造业各环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打造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加快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展工业机理模型、微服务、工业软件、工业APP等研发部署,促进平台间的数据互通、能力协同。系统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快业务上云、设备上云。支持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平台建设、数据挖掘等解决方案。(三)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发展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发展相关软件产品。培育物流运输、分拣、仓储、配送等各环节软件解决方案,提升物流数字化水平。推进交通软件应用,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支持城市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和建筑防火模拟等软件创新应用,实施智能建造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突破。支持农业基础资源数据库、智能监测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