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品经理系列3-电子政务篇_第1页
2023年产品经理系列3-电子政务篇_第2页
2023年产品经理系列3-电子政务篇_第3页
2023年产品经理系列3-电子政务篇_第4页
2023年产品经理系列3-电子政务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经理系列3——电子政务篇前言

电子政务是什么?产品上有哪些分类?

电子政务行业的产品经理是否和其他行业一样?是否也会产分类呢?

将来的进展趋势又是什么?我们可以转变世界吗?

接下来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探究这些问题!

在讲产品经理分类之前,我想先带大家看下电子政务行业的进展,由于只有对行业的进展有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才能推断其是否会产生分类。

一、行业概述

电子政务: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供应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广义电子政务的范畴,应包括全部国家机构在内;而狭义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直接担当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

中国电子政务大约起源于20世纪80年月,2022年左右进入高速进展时期,国家政策层出不穷,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2022年3月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公平的机会和更大的制造空间。

2022年9月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看法》:2022年底前,建成掩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才智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慧,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快捷、更有效率。

2022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围绕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以服务驱动和技术支撑为主线,重点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支撑体系、基础平台体系、关键保障技术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四个方面内容。

202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

202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看法》: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并制定了至2022年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

202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看法》:2022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建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管理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开展“好差评”。

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看法》: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2022年底前实现第一批事项“跨省通办”,2022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同步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逐步纳入其他办事事项,有效满意各类市场主体和广阔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2022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一体化政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创新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力量,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度。

2022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数字深化改革政府建设的指导委员会看法》: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力量现代化供应有力支撑。

网上始终有G端(电子政务)源于B端的说法,是由于:早期的政府可能也会找软件公司做产品,对于软件公司来讲,政府和企业是“一样的”,都是他的客户,所以将G端归结于B端的分支。其实电子政务在20世纪80年月已经开头起步,只不过局限于:国家平安、军工、科研等领域,并没有延长到市场上,导致了人们G端的误会。

电子政务在2022左右年进入高速进展时期,大致由以下四个因素导致:

互联网行业的普及,拉近了人们与政府的距离;公民基于需求侧对电子政务需求的持续增加;移动互联网的进展加速了互联网对公民的普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1.产品分类

电子政务产品按用户划分可以分为:G2G、G2B、G2C,在G2C下面细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做的时候一般包含6个客户端:PC、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小程序、快应用。

多渠道建设初衷是为了便利用户使用,但在肯定程度上也给用户造成了一些使用上的困扰:一个需求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实现,用户可能会不知道在哪个平台使用好(尤其是天秤座的,具有选择恐惊症)。将来会逐步进行整合,不过还有一段时间。

以现在进展看:G2C进展最快,由于需求简洁一些,也简单满意;G2G和G2B需求简单一点,涉及到问题更广一些,所以进展的相对慢一点。

2.G端、B端、C端的区分和联系

G端:government

政府用户

B端:business

企业用户

C端:consumer

个人用户

人们依据用户群体习惯性的把产品分为:B端、C端,把一个产品说成是:B端产品、C端产品,这也造成了许多人的的误会:以为产品是纯B端、纯C端,其实一个产品在许多时候既包含B也包含C,比方:

淘宝,淘宝是一个B2C(Business-to-Consumer)平台,企业在上面卖商品,个人用户在上面买商品,既面对B也面对C。公司在做研发的时候既要考虑B端需求也要考虑C端需求。由于假如没有B端在上面卖商品又何来的个人用户买商品呢?卖家又为什么要在上面卖商品?是否有利可图?如过没有利润又何必弄一个网店铺张人力呢?其实包括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美团外卖、饿了吗外卖也是一样,假如没有卖家的话,谁来供应饮食呢?

B2C本身是一个平台,先整合了B端的资源,然后为C端用户供应了一个购物场所,同时解决了B端和C端用户的需求。

G端产品也是一样,我们在做的G端产品时候既要考虑G端(供应侧)的供应力量,又要考虑面对的:G、B、C(需求侧)实际需求,二者的关联性特别强。同时在做项目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产品既有:G2B属性,又有G2C属性,既有个人服务又有企业服务,几乎全部的省级、市级政务服务平台都是如此,都有:个人空间和企业空间。

3.12306算什么类型的产品?G2C还是B2C?

早期是铁道部的时候应当算:G2C,政府面对个人;后期改组成铁路公司应当算:B2C,企业面对个人。以后应当还会有这种由于研发主体转变而转变产品属性的产品了,虽然研发主体发生了转变,但是产品性质并没有转变,G2C、B2C都是一样的。

二、政务端产品需求层级分析

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全部工作都会围绕需求绽开,需求的层级打算了产品经理在工作上的一些表现。在这里,我将政务端需求简洁分为四个层级:

1.政府高层

政府高层人员不会和项目组人员直接对接,而是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表达出规划需求。

政策文件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肯定的历史时期内,应当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实行的一般步骤和详细措施的文件。

政策文件一般由中国政府最高行政单位国务院进行印发,国务院站在全国角度,针对全国社会环境制定的政策,到了省市级单位再依据自身地方状况进行推广和传播。

这一点和商业型产品有特别大的差距,商业型产品需求的最高层是:企业盈利状况,而政策文件是站在全国角度进行设定,涉及的领域包含:社会进展、行业进展、政府组织机构调整,满意企业、公民需求等。二者之间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这也是导致商业型产品经理和公共型产品经理不同的关键因素。

在详细落地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都会围绕政策文件绽开,政府工作人员也会以此为标准向软件公司人员提出相关要求。

2.政府中层

政府中层属于政务端产品的建设层:他们在政府高层和项目组人员之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政府人员一般会依据政策文件和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政务端产品的建设(在这里,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一些工作指标,存在着某种主观倾向的表现)。

对于大多数政府人员来讲可能是:懂政务不懂互联网,但也不排解少数经信局、网信办等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的人员,对互联网有着肯定的熟悉。

3.项目人员

项目人员属于政务端产品需求的主导层:公司为满意政务端产品的建设,一般会派出一个项目组到政府现场进行需求调研,在项目组中一般由项目经理主导,产品经理帮助的方式进行调研,或者由产品经理主导,项目经理帮助的方式进行调研。

4.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属于政务端产品的用户层,规律上来讲:全部工作都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去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行能每个服务都会向B端和C端用户做出实际调研,一般都是依托政策文件,政府人员、项目人员主观推断进行分析,这就有可能导致做出来的服务和用户需求不符。这个事情有着一些特别深刻的缘由在里面,短时间之内唯恐难以解决,所以我将B端和C端用户需求排在最终。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可能消失这种状况,实际用户需求排在末尾,这不仅仅是政务产品,其他产品或多或少在初级阶段也都存在着这个问题。

但伴随着行业的进展,用户共性化需求的增长,将来整体建设会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用户需求排在第一位,然而——这个事情需要一个过程。

小结

客观一点讲,每个产品(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需求层级都会有所差异,产品经理要依据产品的需求层级去开展工作。比方:

适当关注下政策文件,依据政策文件主动向政府人员提出某种建议;政府人员懂政务不懂互联网的状况又该如何协调?项目组人员之间需求如何把控?如何既遵照了政策文件,又能和政府人员、项目人员协作的亲热无间,用户在使用服务的时候也不会叫苦连迭……并且在这些条件满意之余还能实现公司的盈利?产品经理既是需求的收集者也是管理者,在收集完需求之后要进行梳理,比方:真伪需求的判定、优先级的确定,这一切都将围绕最开头的需求层级去判定。一般来讲:需求层级高的要排在前面,由于没有了主导者和实施人员,一切都将变得渺茫起来。

目前这个阶段打算产品好坏的往往不是产品经理的规划力量,而是政策的开放程度和政府人员的支持力度。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目前进展最快,他们起步要快一些,同时他们的政府人员支持力度也比较大。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北京由于其特别环境,在最开头做的时候表现慢了一点,但是当行业业进展呈现出一个明朗态势的时候又开头奋起直追,其实不仅是北京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这可以算做是电子政务的第一阶段:政策的开放程度及政府人员的支持力度打算了产品的好坏。但随着行业的进展,电子政务会进入其次阶段:产品经理的规划力量将打算产品的好坏,政策的开放程度及政府人员的支持力度会显得次要一点。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力量(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2)——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讨论中心

三、产品经理分类问题

现在回归到前言提到的问题:电子政务行业下的产品经理是否会产生分类?

先来说下商业型产品产生分类的前提条件:商业型产品一般是一家公司一个产品部,部门多个人做一个产品,多数状况下都集中在一个城市一个办公地点办公,之后分化出了:运营型产品经理、技术型产品经理、设计型产品经理……各种类型的产品经理在一起协调协作。

公共型产品一般是一家公司一个产品部,多个人,做多个项目,多个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这也就导致产品经理也要分布在不同的城市。

同时公共型产品市场划分项目时往往是每家公司拿到一个大项目其中的1~3个子项目,不会全拿到,多数状况下都是腾讯做微信小程序、阿里做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做百度小程序,市场上的大汉软件(阿里战略投资公司)比较特别,往往可以拿到:PC、APP、支付宝小程序三个项目,少数状况下也会拿到:微信、百度小程序。

就以目前公共型产品市场看将产品经理进行分类难度要大一些,但细想一下也未必完全没有可能,由于从宏观角度看还是要有分类,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把产品做到最好!依据梳理,大致有以下三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在一个项目上分

在公共型产品领域,1个人做1~3个项目(2个快结束,1个刚开头)是很正常的,一个人负责整个项目的产品工作。但随着行业的进展,项目简单程度的增加,运营工作的增加,将来应当消失3个人同时做1个项目的状况,到时候可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三个类型分别是:

运营型产品经理;设计型产品经理;技术型产品经理。运营型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运营工作,设计型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设计工作,技术型产品经理负责和技术的协调对接。

不过以目前市场实际状况看,多个产品经理在一个产品上是少数,大多数产品经理都在做独自做着1~3个项目,从一个项目上对产品经理进行分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次种:在一个城市分

一样分为:运营型产品经理、技术型产品经理、设计型产品经理,面对当地的项目,一个特地做运营,一个特地做技术对接,一个特地做设计,但这样一来又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一个人以一种技能对接多个项目,虽然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会提高。但也可能简单遇到一些:权责不明、简单引起争议的问题。

第三种:以规划业务分

比方:一件事梳理、电子证照、企业空间、个人空间、运营方案……

这种分类方式将会成为将来最常见的一种,由于这些领域涉及面比较广,相对简单,假如让一个人去做整体的业务规划,必定会分散大量精力。同时这种划分方式迎合了国家政策,地方工作人员在做详细业务规划时必定要参照政策文件,而政策文件已经提出明确的需求,等于已经梳理好了明确的业务线,就等工作人员去做详细的实施工作。

同时随着行业的进展,用户共性化需求的增加,运营的需求越来越重,会对产品经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切也会促使产品经理的分类。

小结

在这里讲产品经理分类是盼望可以为大家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在我看来:产品经理不仅仅是行业的追随者,也是引领者,可以引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