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的“力量”教材分析本课出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八章《压强》的第三节《空气的“力量”》。学生将在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知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压强、压力、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知识,探究气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内容涉及对大气压强的认识、测量及应用三方面。内容逻辑性强,比较抽象,教材安排多个栏目设置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及大气压强的应用。2、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及测量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它的存在。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弄清标准大气压的大小。3、探究人类生活和生产如何利用大气压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大气压强的神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策略组织好吸管穿土豆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与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感受物理就在身边。利用常见物品自制教具,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由原来的看实验,记实验转向探究实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将演示、实验探究及视频播放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知识面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条件,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注重观察思考,注重组内的合作,参与探究的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大气压是存在的,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对压强有初步的了解。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学生对比较抽象的大气压强的问题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特别是托里拆利实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点。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实验的理解,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教学过程【导入】三个趣味实验导入新课1、准备好一塑料杯饮料,让一个学生插吸管吸干饮料直至杯子变形。设疑:饮料为什么会向上去流到他的嘴里?是吸力的作用吗?杯子变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注意观察现象,思考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意图:生活实例引入,激趣并设疑,引出本节课题。2、组织游戏:吸管穿土豆。设疑:你怎样只用塑料吸管就能穿过土豆呢?你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穿过坚硬的土豆,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大胆设想,尝试方法设计意图:搞好小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3、在自制的教具瓶内灌满水,在瓶口放带瓶盖的剪下的瓶子顶部,手托瓶口后倒置放手。设疑:水会不会流下来?是否受到重力的作用?盖子也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它会不会掉下来?学生动手做该实验。设疑:瓶盖为什么没有掉下来?是失去重力了吗?水对瓶盖有向下的压强,瓶盖却向上升,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把瓶盖逆着水流向上顶的?学生活动:动脑思索,回答问题。考虑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设计意图:观察思考,对该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兴趣,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器材易于制作,现象明显,联系前面的知识。【讲授】了解大气压,学以致用指出地球被大气包围,组织学生共同计算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类比液体压强,引出大气压概念。提出问题:1、什么是大气压强?产生原因是什么?2、应用大气压的知识,你能解释前面的三个导入问题吗?3、你能将吸盘吸附在墙壁上吗?你的做法是什么?试着解释这其中的原理。学生活动:发表对大气压的认识,尝试解释原理。用吸盘在黑板上动手做一做,体会原因。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大气压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学会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活动】体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指出:生活中很多场合我们都用到了大气压强。如抽水机抽水,钢笔吸墨水,我们呼吸空气等等。大气压无处不在,但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投影大屏幕,辅以讲述:千百年来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并不承认它的存在,直到1654年法国的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验证大气压存在的经典实验。他将两个金属半球紧密结合在一起,抽光球内的空气,几近真空。两侧曾各用七匹马拉也不见分晓。最后每侧各加到八匹马,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球裂为两半。八匹马各带半块小球一下冲出几百米远。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过渡:现在来亲自感受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组织活动:拉两个压在一起的吸盘体验大气压强。设疑:上下方向拉,左右方向拉并改变拉力方向。指出: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学生活动:听讲并感受过程,参与活动,体会气压的存在。设计意图: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思想的活力。简介发现史,为测量大气压做好铺垫。实验容易做,效果好。【活动】自己粗测大气压,讲述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请学生说感受,提问大气压大不大?有多大呢?引出大气压强的测量问题。设疑:你有没有办法粗略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大小呢?你设计的方案是什么?提问:1、你的方案是什么?2、需要哪些器材?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组织组内讨论实验方案,学生利用器材粗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交流展示学生利用器材粗测大气压强的大小。指出:我们只是粗略地测量了大气压的大小,历史上比较准确地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是托里拆利实验。教师利用自制教具展示大气压托起水柱的实验。学生体会设计的思想。通过实验导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大气压能托起多高的液柱,液柱产生的压强大小就等于大气压的大小。教师活动:1、播放“托里拆利实验”的实验过程视频。提问:1)、玻璃管倾斜,水银柱怎样变化?你怎样理解高度?2)、玻璃管提起些又会怎样?3)、向槽内再倒入水银结果如何?学生观察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原因。分析:水银柱高度不变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外界大气压强没变,等于液柱产生的压强,而液体压强只与密度、高度有关,密度不变高度自然不变与其他因素无关学生尽情猜想可以从不同方面自由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他们的多向思维提供空间。组织学生计算:760mm汞柱产生多大的压强。指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5Pa继续播放实验中对比选用水的部分。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回答加深对该实验的理解。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液体压强公式与本节内容相联系,弄清实验过程,突破难点。投影气压计图片,组织学生阅读自学课本内容。要求学生课后上网了解气压计的相关知识并学会使用气压计。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活动】实例分析过渡:大气压强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很多设计的原理。如我们吊水的装置,请同学们了解其结构,回答为什么管口的插针要留一个分出来的管子?学生观察思考,在思考中与教师、同学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将知识拓展创新。设计意图:师生交流,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业】作业HYPERLINK"https://1/portal/redesign/index/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女性健康与发展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级建造师试题及答案
- 木材生产加工合同协议书
- 中国创意家居饰品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解析)
- 瘢痕妊娠介入治疗
- 2025年软件定义存储项目发展计划
- 矿难救援卫星电话通信保障服务合同
- 大数据分析驱动的电商仓储物流托管合同
- 纺织服装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工程大学
- 公司反舞弊及举报制度模版
- 货物验收单表格模板
- 丹东地方方言
- 罗斯公司理财Chap003全英文题库及答案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达拉宫课件
-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经济开发区(滨江镇)印桥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国防及军队建设的成就
-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19世纪文学(上)
- chap02 机器视觉中的图像采集技术
- GB/T 18742.1-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