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死缓制度_第1页
论我国死缓制度_第2页
论我国死缓制度_第3页
论我国死缓制度_第4页
论我国死缓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⑵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其中条件⑴是前提条件,⑵是实质条件。所谓“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指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根据刑法的规定和犯罪主客观方面符合判处死刑条件的犯罪分子。⑤这是死缓适用的前提条件。如果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尚未达到罪该处死的程度,则不存在判处死缓的问题。所谓“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是指犯罪分子虽然极其严重,但同时具有某些特殊的情况,可以不立即执行。这是死缓适用的实质条件,也是适用死缓与死刑立即执行的区分之所在。但笔者认为这两个条件本身就存在着冲突:首先,条件⑴表明犯罪分子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是罪“该”处死而不是罪“可”处死,其表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不是介于可判死刑和不判死刑之间,而是完全具备判处死刑的主客观条件。只是因为某些特定情况的出现导致,按照现行法律精神,不立即执行死刑。判处死刑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行为,法院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及其社会危害性等一切可考的情节来裁量,当犯罪分子确已达到判处死刑的严重程度,那么毫无疑问的就应当判处死刑,并予以执行,遵循罪刑责相适应的原则,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正常秩序,保护法益。但是它的另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在通常情况下,就是对应当执行死刑的人,实质上并不执行死刑,是对条件⑴的否定,是冲突的;其次,无论是按照我国目前的司法解释、法理学说还是实际运用过程中,法律上规定“应当”就是“必须”的意思,但若按照死缓适用来看,这里的应当便不再是必须的意思了,说明其与现行实际有矛盾;再次,“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按说应当表明其罪行还不至于非常严重至于应当判处死刑,而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又是其前提条件,是矛盾的。2.死缓适用法律后果的缺陷。对于适用死缓的法律后果,刑法修正案(八)做了调整,并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从中可以看出适用死缓的法律后果有三:(1)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2)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3)故意犯罪,执行死刑。其实仔细分析会发现,三种法律后果均有不合理之处。首先,“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其问题有:第一,它表明了只要没有故意犯罪就可以在二年期满后减刑为无期徒刑,这也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状态。这样犯罪分子在二年考验期的表现好坏及其悔罪状况根本不会影响其减刑,只要不故意犯罪,哪怕犯人有抗拒情节,甚至有过失犯罪的情况,照常减为无期徒刑;同样,如果犯罪分子能够悔罪并积极接受改造,若无重大立功,同样减为无期徒刑,其不公正之处显而易见。相比而言,甚至死缓减刑的条件比自由刑减刑的条件还有宽松的多。例如,在自由刑中如果有抗拒改造情节,后果会是非常严重的,很长时间内不可能会减刑;过失犯罪的,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数罪并罚而受到加刑的处罚。由此可见,司法实践中,对于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处置过于宽松,不利于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第二,试想死缓犯必然是重刑犯,一定会被严加看管,这本身就使其很难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条件机会很少,以故意犯罪作为转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意义并不大;第三,在考验期间内,为了活命,即使有人想故意犯罪,但是考虑故意犯罪的成本太高,也会控制自己不去犯罪,易使部分犯罪分子产生投机心理,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死不悔改的犯罪分子最终被转为执行死刑。其次,“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从立法体系上来看,除了绝对死刑外,刑法上尚未出现绝对确定的有期徒刑,按照这一规定,不同的立功表现在处理结果上却是完全一致,其后果就是在形式公正的表象下,却偏离了实质意义上的公正;不同的立功表现对不同犯罪人刑责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即使是同一种立功表现,针对不同犯罪份子人身危险性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一律作出二十五年的处理规定,偏离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阻碍了刑罚的个性化;同时,该项规定又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对于死缓期间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等问题的处理缺乏灵活性,难以妥善处理。最后,“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执行死刑的条件就是故意犯罪,只要故意犯罪,就要执行死刑,这显然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且是显失公平的。犯罪分子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表明其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还是非常大的,理应严惩,但并非是执行死刑。试想在犯罪分子判处死缓时,表明其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而没有执行,而在考验期内,哪怕一个轻微的故意犯罪,反而又要执行死刑。显然,以故意犯罪作为死缓转为执行死刑的条件是不合理的。(三)死缓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缺陷1.破坏我国的刑罚结构。刑罚结构是指根据犯罪分子的罪行轻重科以不同的刑罚处罚。合理的刑罚结构是一个国家构建完善的刑罚体系的基础,合理的刑罚结构应当根据犯罪人所实施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处以与之相适应的刑罚,使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犯罪与危害性较小的犯罪所判处的刑罚能够相互衔接,形成一个严密的刑罚体系。目前,我国死缓制度实际上已经成为合理刑罚体系的不利因素。第一,死缓与死刑、无期徒刑之间实际刑度的不衔接。死刑是剥夺罪犯生命的刑罚办法,在我国刑法中,包括立即执行和缓期两年执行两种情况。立即执行死刑意味着对罪犯生命的剥夺,而缓期执行基本意味着生命得以保全(除非有人在缓刑期间继续进行故意犯罪,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这一生一死差别很大。死缓的温和性和死刑立即执行的严厉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者之间的实际刑度很不衔接。无期徒刑是自由刑的一种形式,死缓是死刑的一种形式,因此,它理应比无期徒刑严厉的多,但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死缓最终的处理结果基本就是两种情形,一是两年后直接减为无期徒刑,一是直接从死缓减为有期徒刑。这两种情况都没有体现死缓和无期徒刑之间实际刑度的衔接。第二,死缓考验期中的重大立功所产生的的效果与有期徒刑中重大立功的效果不同,混淆了刑罚的适用与执行。第三,由于死缓规定的过于笼统,并没有对社会危害性不同的犯罪规定不同的条件,所以只要判处死缓,在考验期或者服刑期,按照相同的条件进行奖惩。死缓却是在极力的想越过生命刑和自由刑之间的界限,模糊二者之间的关系。死缓是死刑的一种适用制度,不是独立的刑种,而在司法实践中,判处或裁定死缓的案件是越来越多。实际所起的作用和处的地位与刑罚的独立刑种没什么区别,这样就出现了死缓的身份和地位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状况,影响我国刑罚体系的严谨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2.干扰了死刑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从我国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现我国素来具有重型的理念,所形成的法律体系也是“以刑为主、诸法合体”,对于死刑的威慑与惩戒作用非常重视。在一些情况下,历史和现实密不可分,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属于我国文化的一部分的报应观念,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社会民众对于刑事犯罪的理解具有非常强的报应的认识。而在一定时期内,死刑所具有的安抚和平息作用也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就现实情况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犯罪情况都非常严重,危害着国家与公共安全,也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同时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且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并且现阶段的犯罪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和国际化以及暴力化的态势,采用死刑制度有助于对这些罪犯进行惩戒,进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而且执行死刑对于实现我国刑罚的目的也有很大的帮助,其威慑和惩罚以及安抚与预防的作用非常关键,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刑罚的目标,这也主要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所执行的死刑政策,都具有“少杀”和“慎杀”的特点,死缓制度被认为是贯彻死刑制度原则最充分的体现。笔者认为,实际上并非如此,死缓并没有这一作用,主要原因是:其一,少杀并不是要通过死缓制度来实现,少杀的主要内容是可杀与可不杀之间选择不杀,既然罪行可以不杀,因此就需要判处其自有刑;其二,死缓所设定的两年考察期,其意义比较小,无法有效体现出“慎杀”的理念;其三,死缓的存在导致死刑的威慑力丧失,所以不再具有少杀和慎杀的作用。要利用一种刑罚来达到少杀和慎杀的目的,就要求该刑罚必须要具有充分的威慑力,该威慑力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刑罚给犯人带来的灾难相当于执行死刑;第二,刑罚有可能转化为死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现行的死缓制度显然不具备这一功能,虽然从法律性质上看,死缓属于生命刑,但是并不具有相应的威慑力。作为死刑的一种,死缓和死刑立即执行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但就理论来看,死缓犯有可能不被执行死刑。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死缓制度,很少有犯人在死缓期间再次故意犯罪。虽然死缓也是死刑,但由于可能不被执行,所以不再具备死刑的内涵,导致其实难符。3.易导致司法不公。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死缓两个基本因素的考察中,由于法的缺失,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一些案件的死缓判决存在明显的问题,从绝大多数公众的价值判断上认为显失公平,却在法律规定上找不到相应的依据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在很多判决书中对于死缓的判决结果,缺少起码的说理,涉及人命关天、最应当阐述清楚并说明理由的部分却往往一笔带过,如“鉴于本案特殊情节”、“鉴于被告人有自首情节”、“鉴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并积极进行赔偿”等等,这不但使司法裁量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也给司法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又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往往使各地死缓适用难以统一,难以实现公平。由于死缓适用条件的模糊性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无论是判处立即执行也好,还是缓期执行也好,怎么判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既不用担心上级考核,也不用担心社会及舆论责难,何乐而不为?有的司法人员法官就动用这个法律的空子,徇私枉法,故意李代桃僵,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以死缓代之,成为枉法者的有利借口。对死缓的滥用还导致“无罪推定”的刑法原则无法真正的得到贯彻落实。实践中,一些审判人员对于判处死缓的理由根本不予说明,或者只是笼统的说明,甚至对于一些原本证据上存在疑问的案件适用死缓。对于某些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死刑案件,往往将死缓作为一种妥协的方案,避免无罪释放而又保留修正判决的可能,即所谓的“留有余地的判决”。对事实存疑的案件判处死缓不仅不是死缓制度的设计的目的,而且是死缓异化成为司法人员规避证据规则的借口,甚至导致刑事诉讼程序中证明标准的降低,极大的冲击了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无罪推定原则。正是死缓制度使得这一国家刑法中最严厉且最严肃的刑罚变得“非常不严肃”。⑥三、对我国死缓制度的思考(一)对死缓缺陷的思考通过上面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死缓的确存在重大缺陷,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应该予以废除。但是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目前不宜采取“休克疗法”或者“突然死亡法”,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废除死缓的条件,具体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制约。第一,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由于经济落后,使得很多物质产品较为匮乏。人们对于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质财富非常重视,尤其对于经济因素最为关注,这也使得经济今天秩序与生命财产等权益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由此使得对人身犯罪与经济犯罪的评价比较接近。在刑法上具体表现为,对于两种犯罪形式,均对其处于死刑。而现阶段,对于经济犯罪,采用死缓的形式相对来说更加理想。第二,社会价值观念的因素。我国社会大众比较认可死刑,对该制度保持非常肯定的态度,死刑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此背景下,针对一些危害性质较为严重的犯罪活动,如果废除死刑,则必然与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是非观和善恶观相违背,没有考虑到民意和社会大众的需求,显然不具有可实行性。在当前时期,如果没有废除死刑,对于有明显悔改的情结,并且有挽救价值的罪犯,可以适用死缓制度,并充分结合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进而达到预期的刑罚目的。第三,对死缓的存废之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废除死缓的理论基础尚不完善。死缓的存废巨大分歧也就是表明死缓还不能直接废除的现实基础。第四,我国法治尚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死缓对于纠正冤假错案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部分法官素质与法治社会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从我国实际来看,冤假错案时有发生,这也是死缓目前存在的一大可圈点之处,可以进行弥补;可以在实际上做到少杀慎杀,减少死刑的实际执行。同时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项刑事政策,直接废除,不利于政策的连贯性。第五,死缓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最严重的犯罪分子,分化犯罪分子;同时死缓制度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有利于犯罪分子的改造。总而言之,在当前状况下虽然死缓有严重的缺陷,但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死缓制度不宜简单的直接废除,而要考虑多种因素。笔者主张通过对现行死缓制度进行限制,等时机成熟,再彻底废除死缓制度。(二)对死缓的限制1.明确死缓适用标准。刑法学界通常将适用死缓的情形总结为:犯罪后自首、立功或者其他法定任意从轻情节的;在共同犯罪中罪行不是最严重的,或者其他在同一或者同类案件中罪行不是罪严重的;被害人的过错导致被告人激愤犯罪或者其他表面容易改造的情节的;有令人怜悯的情节的;虽然极其严重的罪行的证据充分、确凿但具有其他应当保留余地的;等等。⑦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法治建设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各地一般都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案情包括犯罪行为主客体、主客观方面、造成后果等会造成同样的案件,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的法院可能受到不同的判决。法官个人往往会直接影响案件结果。即使对于同一案件,同一法律事实在确定是否将其作为“罪行极其严重”,是否将其作为“不是必须立即执行”,一审法院,二审法院,最高院的判决很可能就不一致。⑧为统一死刑适用标准,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收回了死刑复核权。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都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死刑的判决标准和判决、取证要求等等,但是由于受具体案件的差异、办案人员的素质等影响,差异时有发生,这就需要立法部门、司法部门通过立法、司法解释等形式,进一步统一标准。2.对死缓条件的限制。第一,对罪行极其严重规定的限制。该规定相对而言比较抽象,离开具体的犯罪纯理论,对此进行阐述也非常困难,甚至不太可能。所以,罪行极其严重不仅包含质的方面,也包含对量的要求。而就具体犯罪来看,其本质即为质,所犯下罪行的表现是量。如果质不同,则无法对量进行比较,即使是同质,也要根据相对标准来对比量。显而易见,就同样可以适用死缓的已然之罪而言,故意杀人犯罪之间可以比较出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轻重,而在暴力型犯罪与贪利型犯罪之间却不能以一个具体标准去衡量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孰轻孰重。然而,何谓罪行极其严重又是司法实践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纵然无法界定其抽象性评价标准,也应当正确揭示其题中应有之意。笔者认为,如果只理解刑法总则的要义,极其严重的罪行所依据的是法律事实,也就是犯罪分子由于其犯罪活动所带来的主客观的危害性,在此极其严重只是量的概念或者说是程度的表现,以综合评价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的恶劣程度。对其是否满足死刑的条件,应当综合评价其主客观危害性之后,才能对其进行衡量。也就是说,虽然在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活动时具有的主观恶性非常大,但是如果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或者说其危害的程度非常严重,但犯罪时并没有严重的主观恶性,此时不能认为其属于极其严重的犯罪。所以,在具体的死刑案件中采用刑法总则的该要义时,要遇到死刑案件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同时练习刑法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综合考察。既要对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动机、目的、态度、对犯罪行为的认识等意志因素作心理评价,又要对其实施犯罪的性质、手段、对象、过程、危害结果等客观行为作物质评价,以决定是否属于罪行极其严重和是否对其适用死刑。而在具体犯罪中,在刑法总则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分则的规定认定犯罪分子已然之罪行是否达到极其严重程度就相对较为容易。第二,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限制。针对该方面的限制,司法和刑法也都没有给出确切的规定,在具体实践中,通常认定的情形都是是否具有自首或者从轻从减等清洁,这关系到公民的生死,却只能由司法人员进行考量,对于审判员来说也是非常大的考验。该考验也不仅仅是在理解上面存在的不同,更是有可能带来的社会误解的压力。由此很有可能使得死缓的适用比较混乱,无法确定何种死刑应当属于不立即执行的情况。多年来司法实践中形成的适用死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投案自首或有立功表现;(2)能如实交待罪行,积极检举、揭发、有立功表现的;(3)平时表现良好,犯罪动机不十分恶劣,因偶然原因发生特别严重的罪行;(4)被害人有一定过错的,责任不全在被告人的;(5)被害人有明显过错,引起激情犯罪的;(6)在共同犯罪中虽是主犯之一,但不具有最严重罪行的;(7)犯罪分子智力不健全的;(8)罪该处死,但是缺少证据,或者证据冲突,应该留有余地的;(9)对犯罪分子判处死刑有国际、民族、宗教影响的。⑨就上述司法实践对于死缓的适用情况所规定的范围来看,其中存在很多案件,使得无期徒刑与死缓之间看起来比较模糊,而死缓本质上来看,实际上是介于二者之间。一方面,死缓制度的存在使得一些死刑犯罪分子具有了适用于死缓的可能,进而达到了少杀和慎杀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本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为防止错杀带来严重后果,死缓已经成为在做选择时,非常重要的折中或者退路的一种方式。上述所论述的情形均属于量刑情节。死缓本身并不是独立存在,从刑法的角度上来看,在决定是否判处死刑时,需要对此进行考虑,并非是要将其当做“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的情况进行考虑。如果在量刑时对相关情节进行考虑以后,仍然认为应当将其处死,则再判断是否应当立即执行时,再考虑这些因素则与刑法本意相违背。比图在对有立功表现或者投案自首的犯罪分子,在进行判刑时将其判处死缓,实际上并没有对刑法的规定进行严格的执行。如果被害人的过错比较明显,犯罪人的行为本身就达不到“罪行极其严重”的认定标准,虽然罪行比较大,但是并没有严重的恶果。在共同犯罪中,虽然属于主犯之一,但罪行并不严重,也不适用于死刑的判定标准,因此也就无法对其判处“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如果犯罪分子的智力比较有限,涉及到相关的刑事责任问题,对于此类犯罪人,则并不适用于对其判断死刑。而对于应当处以死刑,但是没有直接证据的罪犯,需要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也不适用于死缓的情形。“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第一,法定的量刑情节不应该包括在内,因为该情节主要是在判断是否适用死刑才会对其进行考虑,而不应考虑的是是否应当立即执行死刑。对于犯罪人所具有的表现及其在犯罪以后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应当首先在该判死刑的基础上,综合其他因素考虑是否要判处死刑。如果在将诸多因素考虑进去以后,判定其不存在较大的人身危险,则应当在死刑意外也能满足其他刑罚的需要,而并不是依旧局限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层面上保有讨论的空间。如果在对其综合考虑后,仍然判定其具有非常严重的罪行和人身危害性,则应当在“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层面上对其进行考虑。主要原因在于法定的量刑因素并不是酌定的因素。在进行量刑时,法官的考虑应当将其作为是否适用死缓的条件。笔者认为,对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进行判断时,最重要的是对行为人能否采用教育的方式对其进行挽回,引导其重新做人。因此,对这类情况的判断,至少应当满足下列情况:第一,与当事人自身原因以外的明显制度瑕疵或者与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的犯罪的死刑犯,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范围;第二,释放后不致于实施与原判罪名相同的犯罪的死刑犯,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范围;第三,侵害人身或者生命以外的其他犯罪的死刑犯,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范围。刑法典可以罗列的方式对以上范围内的适用对象作出明确规定;第四,与犯罪分子本身无关但影响量刑的情况。如民愤的大小、社会形势的需要等等。在司法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同时也要认识到以上各个因素在同一案件中在量刑上的影响力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法定化。完善死缓制度的立法,首当其冲地是要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做出明确界定。因为“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是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刑执行的分水岭,这生与死的巨大差异使得对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把握至关重要。尽管如何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立法化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3.对死缓法律后果的限制。要限制法律后果,应当加强刑期,将执行条件变成严重故意犯罪。虽然刑法修正案对加强刑期与限制减刑进行了规定,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该问题。所以,笔者认为:第一,对死缓的考验期进行调整。由于死缓制度的适用性,在针对犯罪分析进行判刑时,部队死缓和立即执行进行具体的划分,在操作方面非常简单,然而对于不同形式的犯罪,需要对其特殊性进行考虑。所以,可以制定有差别的死缓考验期,进而反映我国刑罚所具有的改造与教育的特性。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对当前的二年考验期进行调整,对于性质不同的犯罪,要制定不同的考验期,主要原因在认识犯罪的本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之所以存在刑事责任,主要是由于犯罪人所具有的反社会性,客观表现出来的危害行为本质上只是反社会性的一种表现,在对犯罪人进行处罚时,要以反社会性作为基本依据,所处罚的对象实际上也是犯罪人所具有的危险性格,所判处的刑罚要适应其主观危险性。⑩对于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其造成的后果与犯罪的行为在横向上高度相似。但是在人身危害性与主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进行具体的量刑时,应当对各种罪犯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不同的罪犯,要制定不同的死缓考验期,这也是满足现阶段刑法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做法。另外,如果没有故意犯罪,考验期满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容易导致消极服刑。判处死缓的无一例外都是重刑犯。看守也是非常的谨慎。要想立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减刑的条件是重大立功这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只要在缓刑期间,不故意犯罪,二年后就减为无期了。因而可以说只要不故意犯罪就行了。所以死缓的主要目的还是给这些犯罪分子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而同时,为什么死缓的考验期是二年,而不是三年、四年,笔者认为这点问题上,应当根据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以二年为基础,如果不思悔改,或者是消极服刑的可以不限次数的再加一年考验期,直至积极服刑,可以说解决死缓过轻的一个思路。第二,减少减刑力度。减刑减的过快是一个方面。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表明,死缓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15年。对于犯罪分子来说,要是考验期立过一次大功,那么以后,减刑幅度太小,因为再减减不了几年。死缓本来有当是与死刑立即执行同一层次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是几乎等同无期徒刑。应该严格控制死缓减刑的力度,加强死缓的惩罚强度,使其实际执行的效果远强于自由刑。另外,显而易见的,减刑过快严重的破坏了刑罚的之间的平衡。主要就是模糊了死刑与自由刑之间的界限。第三,严格变更执行条件。对于变更死缓的条件应当做出改变,从原来的故意犯罪,变成严重的故意犯罪。严重的故意犯罪主要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期徒刑,其刑期在三年以上。只有从立法的角度上对故意犯罪进行明确,才能排除一些情节比较轻微而且社会危害性比较小的犯罪活动,进而给一些虽然具有故意犯罪情节,但是造成的人身危害性比较小的犯罪分子以更好的悔过机会。4.对死缓调整的设想。死缓绝大多数还是以自由刑来结束,因此只要死缓存在,该缺陷存在,在实际中减少死缓的适用。死缓制度实质上是和无期徒刑一个层次的,从世界范围内限制死刑,废除死刑的大趋势来看,死缓的存在也是不合理的,在实践中我们应当逐渐控制减少死缓的适用,由于死缓实质上是与无期徒刑一个层次的,在刑罚轻刑化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将更多的死缓可以判决为无期徒刑,对于极少数的极其严重的,再犯可能性极大的犯罪分子处于死刑立即执行。在死刑威慑方面,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