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8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8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8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8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8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备考策略】本讲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以下考查角度和内容:(1)“三农”问题是长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一定要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联系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问题进行复习。(2)客观全面地分析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及后期的弊端,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3)抓住“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格局”等概念。【重要考向】一、经济体制改革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经济体制改革一.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里,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2)1978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5)法制建设: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意义:一次伟大的转折,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改革开放的探索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1.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③(2)城市改革——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①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活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②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③过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初期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意义: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②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过程:①提出概念: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②明确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确定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④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⑤初步建立: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要点突破】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现代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要调整调整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保护富农,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当时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后)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乡镇企业逐渐兴起2.认识现代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式经营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现工业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共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国外经验中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核心内容实行中央领导,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把企业推向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曾起积极作用;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城乡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图示巧记】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典例】1.(2021·天津红桥区·高三二模)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答案】C【解析】“三大改造”进行于1953年至1956年,A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于1953—1957年,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这大大促进了市场的活力,C正确。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D错误。【要点解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5年开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其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6年为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前提下的放权让利改革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和物质刺激,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1992年至今,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二模)下图所示为1978~2007年间我国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注:在城乡收入比中,农村居民收入=1)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A.1978~1984年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B.1985~1994年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收入比不断扩大C.1995~1997年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收入比在下降D.1998~2007年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1985~1994年我国城乡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选项符合题意。1978~1984我国城乡收入比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A选项排除。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选项排除。1998~2007年我国城乡收入比呈现扩大的趋势,D选项排除。【点睛】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点:(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2)所有制: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3)分配制度: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4)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3.(2021·江苏高三二模)1985年底,在郑州市第二交通运输公司向下属的机动车辆厂提出新承包方案后,厂长宋北方要求“公司对厂里的责任目标规定后,不得随便搞行政干预”。第二天,宋北方就被公司免职。最终在中共郑州市委的调解下,公司恢复了宋北方的职务。这一事件说明A.政企不分的弊端得到解决 B.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展开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曲折前行【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底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期,宋北方为争取扩大企业自主权与交通运输公司发生的纠纷,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曲折前行,D项正确;只有宋北方一个案例不能说明政企不分的弊端得到了解决,A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全面展开,B项错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2.对外开放的深入(1)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2)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语点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WTO,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要点突破】1.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2.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1)全方位: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2)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图示巧记】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典例】1.(2021·广东珠海市·高三一模)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上海规定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投资项目(大连1500万美元以下、其他地方500万美元以下)自行审批。这个政策A.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扩大城市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C.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D.勾画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扩大自行审批的权力,有利于扩大城市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全面展开,排除A;C项是上海浦东的开放,排除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D排除。2.(2021·浙江绍兴市·高三二模)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下列有关经济特区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②具有高度自治权,包括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③经济活动以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④给予外商投资以优惠与方便,有力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的说法符合实际,故①正确;经济特区没有高度的自治权,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是特别行政区,故②错误;经济活动以国家宏观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故③错误;经济特区经外商投资以方便,通过吸收外资,引进技术,能够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故④正确。答案选A,排除BCD。3.(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三中高三二模)2020年,浦东新区迎来了开发与开放30周年,30年披荆斩棘,30载雨雪风霜,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可谓是沧桑巨变。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选B;20世纪90年代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我国逐渐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而不是浦东新区的设立,故排除A;浦东新区的设立并未导致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故排除C;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与浦东新区设立时间不符,故排除D。1.(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1992年,一篇记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时所做重要谈话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此后改革开发取得的新发展是A.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B.在粤、闽沿海建立经济特区C.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021·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校高三二模)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的信息。该表反映出区域收入消费水平农村17.6%(家庭收入)8.9%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人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3.(2021·福建莆田市·高三三模)20世纪90年代,我国沿边省区的会展经济开始出现。到2008年,我国已经形成了遍布东北、西北和西南三大区域的五个国家级会展。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B.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C.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 D.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4.(2021·广东茂名市·高三二模)下面表格内容表明,我国我国农村非农业产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时间非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978年640.531.41996年65191.773.62003年106246.280.1A.改革开放使农村的面貌发生巨变B.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C.农业中的粮食产量出现衰退危机D.城市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5.(2021·广西高三二模)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邓小平在北方地区考察时说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邓小平的讲话A.成为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B.阐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C.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D.意在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6.(2021·江苏淮安市·高三二模)如图是1983—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T)和外商直接投资额(FDI)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额保持同步增长B.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较为快速发展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外商对中国投资的步伐D.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原因7.(2021·湖南长沙市·高三二模)1988年后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现象,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这些“闯海人”A.推动了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 B.以实际行动积极呼应时代潮流C.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D.为中国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8.(2021·湖北武汉市·汉阳一中高三三模)下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得以成功脱贫致富B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新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C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推动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制企业D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A.A B.B C.C D.D9.(2021·安徽马鞍山市·高三一模)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深圳特区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B.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模式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开始形成证券交易市场10.(2021·天津高三一模)面对新高考改革,某中学设置校本课程“话说天津”,要求学生按下表材料确定一研究主题。你认为最切合的主题是(1)1870年,李鸿章接办天津机器局,易名“天津机器制造局”(2)1878年,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私人面粉厂建立(3)1919年,周恩来、邓颖超等成立天津爱国进步团体“觉悟社”(4)1984年,天津成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5)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成立A.天津,见证红色峥嵘岁月 B.天津工业化历程C.天津,国家现代化的缩影 D.改革开放在天津1.(2021·全国高考真题)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2.(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所示为某次重要会议的出席证。这次会议提出

A.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启动国有企业改革3.(2020·天津高考真题)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4.(2020·天津高考真题)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5.(2020·全国高考真题)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6.(2020·浙江高考真题)邓小平同志曾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下列项中,与此相吻合的是①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②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③大包干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④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同时发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2020·浙江高考真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4年,在对外开放推进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特区,在回到北京后谈到:“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并欣然挥笔:“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肯定的特区经验是()。A.深圳发展经验 B.北海发展经验C.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经验 D.上海浦东发展经验8.(2021·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9.(2020·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10.(2020·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11.(2020·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材料二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摘编自《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12.(2020·江苏高考真题)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材料二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1.(2021·全国高三二模)据统计,1990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国民生产总产值已达17686亿元,增长1.74倍(1980至1990年间,年均增长9%);工业总产值增长2.89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 D.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2021·浙江绍兴市·高三二模)陈云1979年3月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手稿中“市场经济”的用语在收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82年出版)时改为“市场调节”。但在1995年《陈云文选》再版时又根据作者的意见,重新改回“市场经济”。这一用词的变化,说明A.对于“计划”“市场”两种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 B.中共十四大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C.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的理论指导深化了认识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成果体现3.(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三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农业机械、化肥等农用工业品销售价格,在1979年和1980年降低10%到15%.这一决定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进程D.表明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4.(2021·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二模)下表是中国海关统计的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据此可知时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份额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出口商品总额181.2100620.91002492.110015777.5100初级产品91.115.03158.912.56254.610.2817.25.2工业制成品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A.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B.经济体制改革提振外商投资信心C.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5.(2021·天津高三一模)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决定旨在A.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B.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经验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6.(2021·辽宁抚顺市·高三一模)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商品生产服务体……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该文件可以用来研究A.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B.放活农村工商业的问题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D.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问题7.(2021·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1988年,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实现住房商品化”、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的方案。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这些改革方案的出台A.表明发展市场经济成为社会的共识 B.从法律上确认了城市住房产权私有C.城市居民住宅分配实现了市场化 D.推动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8.(2021·山东潍坊市·高三三模)如表是1980—2012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表,其变化反映了1980年1990年2000年2012年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金额(亿美元)比重(%)出口商品总额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20489100.0初级产品91.150.3158.925.6254.610.21005.84.9工业制成品90.149.7461.874.42237.589.819483.295.1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C.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 D.对外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9.(2021·陕西榆林市·高三三模)1984年10月,中央政府要求国企"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企业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自行决定用工方法和工资奖励方式。这些规定A.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 B.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发展模式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凸显了企业职工的主体地位10.(2021·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下表是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导致这三类企业产值增长的国内因素是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2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20021295114.304517949.873245935.83①改革开放逐步深入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2021·重庆高三其他模拟)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引进外资、成套设备发展进口替代和出口加工业,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亚为5.8%,航空航天制造业为1.4%。这一情况A.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发展 B.说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异常激烈C.暴露出自主创新不足的短板 D.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12.(2021·广东高三二模)下表为上海浦东地区有关大事记。据此可知,浦东地区时间事件1990年浦东开发,全国第一个保税区设立1992年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设立1995年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落地2013年国内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浦东成立,推出我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列明190条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2014年据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运行。首期两个试点项目是: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的申报与结果反馈、船舶出口岸联网核放A.是中国最早的开放地区 B.增强开放政策灵活性C.提高了外商投资的门槛 D.对外开放不断地深化13.(2021·湖南常德市·高三一模)1992—200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上涨362%,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涨321%,贸易顺差增长近5倍,占全球贸易比重也由2.3%上升至4.4%。其主要原因是我国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14.(2021·江苏高三一模)1988年后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现象,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这些“闯海人”A.直接促成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设立 B.体现了国家政策强大的导向性C.成为了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受益者 D.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15.(2021·辽宁朝阳市·高三一模)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D.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16.(2021·陕西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措施A.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17.(2021·湖北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三其他模拟)(计划与市场)材料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探索。(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特点。(2)材料中哪次探索具有突破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18.(2021·广东高三其他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81年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是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全面经济核算。在分配上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指标分解;计件工资,包括超额计件工资和小集体超额计件;超产奖;定包奖;浮动工资。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计划管理结合得不够好,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时,企业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的利益,一些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还不够落实,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摘编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工业经济责任制的特点及影响。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早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就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A项错误;粤、闽沿海建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B项错误;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C项错误。

2.A【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增幅都大于城市,说明的的是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故选A;由于基数相差大,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市优于农村,B错误;2006年废除农业税,C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是城市增长率相对低的原因,但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D错误。3.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21世纪初,展示我国经济发展成果的会展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A项正确;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是我国会展经济得到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只是外在条件,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并非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松动时期,D项错误。4.B【解析】表中内容是1978—20O3年间"我国农村非农业产值变化情况",数据表明非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百分比不断上升,这是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明确指出这是非农业产值变化情况,不是指村容村貌的变化,排除A项,C项无法从数据中得出,非农业产值提高,不等于粮食产量出现衰退危机,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B【解析】题干所示为邓小平的“北方谈话”的相关内容,邓小平在谈话中强调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表明应该一如既往的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故B项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C项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项排除。6.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说明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较为快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同步增长”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1992年中共十四大只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不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原因,D项中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排除。7.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现象是顺应了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故B项正确;先有海南经济特区设立,才有闯海人,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要从1992年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1984年开始的,且闯海人大多从事的是民营经济而非国企,D项错误。8.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并没有全部成功脱贫致富;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新中国由此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但是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制企业却是1872年的轮船招商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却是在21世纪初。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错误。9.B【解析】根据材料“股金证”“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1983年”可知,当时的深圳特区在尝试实行股份制,这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B正确;1984年国企改革全面开展,排除A;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D错在“开始”,排除。10.C【解析】材料中的机器制造局、航线开通、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这都是天津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故C正确;李鸿章接办天津机器局、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私人面粉厂)建立与红色峥嵘岁月无关,排除A;开放港口城市与工业化无关,故B错误;1870年、1878年、1919年不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1.B【解析】由材料“1982年……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责任制的逐步实行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故选B;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未完全理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90年代的南方谈话就是例证,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80年代不可能已经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B正确;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A排除;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排除;启动国有企业改革是在1984年后,D排除。故选B。3.A【解析】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随后又进行了十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78年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故选择A项;对外开放在1978年开始,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1992年才明确提出,排除C项;城乡差别缩小是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成就的表现,排除D项。4.C【解析】从小岗村的率先包干到户,到中央支持包干到户,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在改革进程中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和探索,故C项正确;当时农村并不是发展多元经济所有制,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1992年提出的,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5.A【解析】1983年,四家百货商场与主管部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承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A项正确;此时国企改革尚未“全面展开”,B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C项错误;我国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项错误。6.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指的是凤阳县率先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中国农民摸索出来的,是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故②③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兼顾了集体和个人,使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同时发挥出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故①④正确。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错误。7.A【解析】我国在1979年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作为首批出口特区,对外开放,此后在1988年将海南作为经济特区,题干时间是1984年,因此邓小平肯定的特区经验是指深圳的发展经验,A正确;北海不是经济特区,排除B;海南1988年才成为经济特区,排除C;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是在1990年,排除D。8.(1)原因: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的弊端;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改革开放的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农业的丰产;内容: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相结合;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开展多渠道经营;家产品实行合同定购。

(2)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适应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解析】(1)原因:根据“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得出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的弊端;根据时间信息可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改革开放的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等方面概括;根据“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得出农业的丰产;内容:根据“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得出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相结合;根据“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得出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开展多渠道经营;根据“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得出家产品实行合同定购。(2)结合材料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适应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等角度概括。9.(1)措施:①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②双轨制。(2)特点:仿效国企改革(或政府主导,立法保障,内容详尽、广泛,注意民生,逐渐完善)。背景: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②简政放权,按经济活动规律办事等举措出台;③公立医院存在需要改革得问题。【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可归纳出放权让利;根据材料“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可归纳出是双轨制。特点:从改革的内容来看,这主要是效仿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医院的自主权。(2)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背景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及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0.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选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本题要求就一名80年代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展开论述,研究其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名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记载了1981年12月到1984年4月的部分工作内容,这部分工作记载属于当事人对当时现实情况的记载,可以用来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属于最具有史料价值的一手史料。在他的工作笔记中记载了农业责任制、抓致富、“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等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根据“公社党委”、“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可知能够反映20世纪80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概况。根据“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等内容可知能够反映当时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所以这个工作笔记本身属于一手史料,其记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可作为研究我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改革的文献资料。11.(1)历史背景:①科学技术的创新;②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意义:①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②维护全球自由贸易或推动贸易自由化;③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④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⑤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解析】(1)历史背景:根据“1964~1965年”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要从科学技术的创新、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方面概括。(2)意义:根据“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可从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全球自由贸易或推动贸易自由化;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概括。12.(1)举措: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引进项目;聘请外国专家(派遣留学生)。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两极格局的形成)。(2)问题:修建通讯站遇到困难(通讯设施落后);港商投资购物中心受阻;对外开放无先例可循。主要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中央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意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推动中国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解析】(1)举措:根据“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得出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根据“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可得出引进项目、聘请外国专家)。背景: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可从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两极格局的形成等角度概括。

(2)问题:根据“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可得出修建通讯站遇到困难(通讯设施落后);根据“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得出港商投资购物中心受阻、对外开放无先例可循。主要原因:根据“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并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影响,可从思想解放、中央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等角度概括。意义:根据所学可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角度概括。1.C【解析】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故选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是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项以偏概全;材料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改革,排除D项。2.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用词的改变实际上是当时对“市场”概念的认知,与“市场调节”相比,“市场经济”更突出市场的主体作用,所以这一用词的变化是对“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故选A;材料只反映了“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这一用词的变化,没有体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勾画,排除B;中共十五大是1997年召开的,排除C;新时代是在2000年以后,排除D。3.B【解析】根据”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可得出政府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下调农机具的价格,这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成果,增加收入,B正确;此时已经实施,排除A;这有利于工业化,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实现机械化,排除D。4.D【解析】从中国海关统计的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的产值及所占据的比重不断提升,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是外向型经济,排除A;材料强调中国的商品出口,而不是外商投资,排除B;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C。5.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1978年我国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排除D。【点睛】6.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处于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从而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即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利于深化了农村改革进程,所以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放活农村工商业”,所以B错误;CD与材料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无关,所以CD错误。7.D【解析】依据题干,国家逐渐实行住房商品化,推动住房的买卖和交易,有利于培植和活跃房地产市场,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城市住房产权的私有化及市场化均是在“南方谈话”后,排除A、B、C三项。8.B【解析】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后初级产品出口减少,工业制成品增加,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经济发展,故B正确;通过表格无法判断所有制情况,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农村,与城乡一体化无关,故C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出口产品,并非对外资依赖程度加深,故D排除。9.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即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政府强调扩大国企在经营、管理和分配等活动中的自主权,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化,C项正确;1984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未明确,A项错误;直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才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政策,B项错误;材料中凸显的是国企经营自主权而非职工的主体地位,D项错误。

10.C【解析】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与比重增加,这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以及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结果。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是国际因素。故①②④C正确,排除ABD。11.C【解析】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等原因导致利润率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C正确;国企改革在1984年就已经全面展开,排除A;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利润较低,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无关,排除B;高新技术利润低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排除D。12.D【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浦东地区着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