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客专轨排法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大西客专轨排法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大西客专轨排法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大西客专轨排法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大西客专轨排法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西客专无昨轨道

大西客专

二。一—年六月

目录

一、适用范围----------------------------------------4

1.1工程概况------------------------------------------4

1.2设计概况------------------------------------------4

1.3编制依据------------------------------------------4

二、概况----------------------------------------------4

2.1工程概况------------------------------------------4

2.2设计概况------------------------------------------5

三、施工作业准备--------------------------------------8

3.1内业---------------------------------------------11

3.2外业---------------------------------------------12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2

3.1施工程序-----------------------------------------12

3.2工艺流程-----------------------------------------12

五、施工要求-----------------------------------------14

5.1施工准备-----------------------------------------14

5.2路基支承层施工-----------------------------------12

5.3桥梁底座混凝土施工-------------------------------15

5.4测量定位-----------------------------------------21

5.5轨枕装卸、运输与储存-----------------------------21

5.6道床板钢筋加工与绑扎-----------------------------22

5.7轨排组装-----------------------------------------24

5.8锚固销钉-----------------------------------------26

5.9安装螺杆调节器-----------------------------------27

5.10轨排粗调----------------------------------------28

5.11绑扎上层钢筋、模板安装--------------------------29

5.12轨排精调----------------------------------------33

5.13道床板混凝土浇注--------------------------------34

5.14支撑系统拆除及道床板修整------------------------36

5.15混凝土养护--------------------------------------37

六、劳动组织-----------------------------------------38

6.1施工队伍、工期安排-------------------------------38

6.2无硅轨道人员配置情况-----------------------------40

七、材料---------------------------------------------44

7.1钢筋---------------------------------------------40

7.2水泥---------------------------------------------41

7.3粉煤灰-------------------------------------------41

7.4矿粉---------------------------------------------41

7.5掺合料-------------------------------------------42

7.6细骨料-------------------------------------------42

7.3粗骨料-------------------------------------------43

7.4减水剂-------------------------------------------43

八、设备机具配置------------------------------------44

九、保证措施----------------------------------------45

9.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45

9.2施工技术保证措施---------------------------------49

9.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0

9.4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5

9.5高温季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5

十、安全及环保措施-----------------------------------56

10.1安全保证措施------------------------------------56

10.2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3

10.3环境保护措施------------------------------------64

一、综述

1.1编制目的

明确CRTSI型双块式无碓轨道相关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

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CRTSI型双块式无硅轨道相关工程施

工。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无祚轨道相关工程施工。

1.3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客运专线铁路无碓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

[20061158号)

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8、《客运专线铁路无昨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74号)

9、《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74号)

10、《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祚轨道》(通线[2011]2351)

11、铁一、三院所出施工设计图

二、概况

2.1工程概况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北起山西大同,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

临汾、运城等地区后,向西跨过黄河进入陕西省,途经渭南地区后止

于西安市,全长841.8km。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大同至原平间利用北

同蒲在建四线工程,原平至西安间为新修建线路,长678.4km,有

655.252km铺设无硅轨道,占新修建线路总长的96.6%,其中路基地

段90.420km,桥上498.217km,隧道内66.615km。新建段分别在忻

州、晋中、临汾、运城、渭南设置5个CRTS-[型双块式轨枕厂,共

生产轨枕约202.4万根,其中忻州轨枕厂担负站前1〜2标的供应,

长度93.329km,轨枕28.9万根;晋中轨枕厂担负站前3~6标的供

应,长度149.895km,轨枕46.5万根;临汾轨枕厂担负站前7〜8标

的供应,长度154.096km,轨枕47.5万根;运城轨枕厂担负站前9~

11标的供应,长度114.869km,轨枕32.5万根;渭南轨枕厂担负站

前12~15标的供应,长度143.576km,轨枕47万根。

2.2设计概况

2.2.1概述

正线全部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昨轨道,共1294.39铺轨公里。

岔区采用轨枕埋入式无昨轨道,共16.66铺轨公里。CRTSI型双块

式无昨轨道自上而下依次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和支撑层构

成。

到发线一般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作轨道,共32.169铺轨公里。

到发线岔区采用轨枕埋入式无昨轨道,共6.218铺轨公里。

2.2.2路基上CRTSI型双块式无硅轨道

1、结构组成

主要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部分组成。

图1〜2为相关设计简图。

图1直线路基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硅轨道设计横断面

图2曲线路基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硅轨道设计横断面图

2、技术要求

(1)轨道结构高度(内轨轨顶面至支承层底面)为815mm,曲线

超高在基床表层上设置。

(2)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混凝土结构,在支承层上构筑。道床板

宽度为2800mm,厚度为260mm。道床板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

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和绝缘卡。

⑶支承层顶面宽度为3200mm,底面宽度为3400mm,厚度为

300nim,沿线路纵向,每隔5.2m左右设一横向预裂绛,缝深不小于

105nim,道床板宽度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其它相关技

术条件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碓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74号)执行。

(4)线间排水:

直线地段道床板上表面向轨道外侧设0.7%的排水坡,两线之间

设C25混凝土封层,其上设2.5%的人字坡,将水排到线路两侧的排

水设施内。C25混凝土封层与道床板间采用热熔改性沥青进行封层处

理。

曲线地段在两线之间每隔一定距离(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

件计算确定)设置一集水井,线间水汇集到集水井后,沿排水管排到

线路两侧的排水设施内。

2.2.3桥梁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硅轨道

1、结构组成

主要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及凹槽

周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详见图3-4。

图3直线桥梁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昨轨道设计横断面图

图4曲线桥梁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昨轨道设计横断面图

2、技术要求

(1)轨道结构高度为725mm(内轨轨顶面至混凝土底座底面),曲

线超高在无昨轨道底座上设置。

(2)道床板、底座沿线路纵向在梁面上分块构筑,分块长度为

5.0~7.0m范围,相邻道床板及底座的间隔缝为100mm。道床板宽度

为2800mm,厚度为260mm。底座宽度为2800mm,直线地段靠近线路

中心线侧轨下厚度为210mm。

(3)道床板及底座采用C40混凝土现场浇筑,道床板顶面设置

0.7%的横向排水坡。道床板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

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和绝缘卡。桥上每块道床板沿线路方

向设置两个凸型限位挡台,限位挡台在高度方向呈四棱台型,倾角为

1:10,上下面的尺寸分别为1022mmx700mm、1000mx678mm,高为

110mm。

(4)底座顶面设置隔离层,隔离层采用4mm厚的聚丙烯士工布。

对应每块道床板,底座设置限位凹槽,凹槽形式尺寸与道床板的限位

挡台相匹配,凹槽侧面设弹性垫层和挤塑板。

(5)底座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与桥梁连接,轨道中心线2.6m范

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处理。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

桥面排水系统由桥梁专业统一设计。

桥面排水设计。

2.2.4隧道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昨轨道

1、结构组成

主要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部分组成。图5~6

为相关设计简图。

图5隧道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作轨道(双线直线地段)

图6隧道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硅轨道(双线直线地段)

2、技术要求

(D隧道内轨道结构高度为515mm(内轨轨顶面至道床板底面),

曲线超高在无昨轨道道床板上设置。排水由隧道专业统一考虑。

(2)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混凝土结构,直接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有

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构筑。道床板宽度为2800mm,

厚度为260mm,在其宽度范围内,仰拱回填层或底板表面应进行拉毛

处理。道床板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

要求设置焊接接头和绝缘卡。

2、技术要求

板表面设置0.5%的横向排水坡。道床板结构根据设计荷载计算确定。

道床板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

设置焊接接头和绝缘卡。

(4)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底座厚

度为210mm,宽度根据道岔结构尺寸确定。对应转辙器及辙叉区段,

底座应设置与道床板的连接钢筋。

(5)底座顶面设置隔离层,隔离层采用4mm厚的聚丙烯士工布。

对应每块道床板,底座设置限位凹槽,凹槽形式尺寸根据设计荷载计

算确定,凹槽侧面设弹性垫层。

(6)底座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与桥梁连接。底座范围内,梁面

应进行拉毛处理,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桥面排水系统由桥梁专

业统一设计。

(7)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信号室外道岔及轨道电路等设备的安装

2.2.7绝缘处理措施

根据无绝缘轨道电路的相关要求,无硅轨道需要进行绝缘处理。

1、扣件系统的绝缘性能需要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2、道床板内采用绝缘夹绝缘处理。

3、底座板工程的绝缘性能应满足无绝缘轨道电路的相关要求及

规定。正线底座钢筋按不进行绝缘处理措施设计,岔区底座钢筋按绝

缘设计。

2.2.8综合接地设计

1、道床板内设置纵向接地钢筋,并焊接接地端子,构成板内接

地系统。

2、无昨轨道纵向原则上按照每100米连接成一个接地段,各接

地段中部通过板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3、两个接地段之间电气互不连通。

三、施工作业准备

3.1内业

3.1.1准备并熟悉无昨轨道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技术条件、

指南等。

3.1.2整理施工技术文件,包括:线下构筑物竣工测量资料,桩

撅和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

结构物沉降变形评估报告,CPIII测设成果等。

3.1.3完成设计技术交底。

3.1.4编制完成无昨轨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

书。

3.1.5完成施工技术交底。

3.1.6根据施工调查,结合无昨轨道施工特点,编制物流组织方

案,明确轨枕运输、储存方式和位置,I、II线施工运输、吊装组织

方案等。

3.2外业

3.2.1调查施工道路的分布情况,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

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便桥(涵)的承载能力、通道出入口

的具体位置、新增便道条件等,满足无碓轨道施工需要。

3.2.2根据混凝土拌合站的具体位置及供应能力,合理规划施工

段落。

3.2.3结合线下工程结构物分布情况,与站后单位沟通与协调,

明确综合接地、过轨管线、接触网等相关接口工程施工安排,无碓轨

道施工前相关单位进行签认。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第一步:对工后沉降和梁体收缩徐变情况进行评估,满足设计要

求时,可进行无祚轨道施工。

第二步:复测CPI、CPH控制点并布设测量加密桩控制点,布

设测量CPIII控制网,并进行控制网分段测量、评估。

第三步:路基支撑层及桥梁底座施工。

第四步:散布轨枕;组装工具轨轨排;调整轨排;

第五步:道床板混凝土施工。

4.2工艺流程

CRTSI型双块式无硅轨道排架法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施工人员培训

1、所有无硅轨道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

持证上岗。

2、培训采用分级进行:首先由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各标段指挥

部分管领导、主管工程师、各项目部分管领导、各监理单位分管领导,

针对无碓轨道施工准备、人员、设备配置,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要点等进行集中培训;其次由各标段指挥部组织管段内无碓轨道施工

人员,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作业培训。

5.1.2工艺性试验段施工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初步定于2011年7-8月份,开始试验段施

工。各标段选择两段进行无昨轨道工艺试验。其中第一段长不小于

50m,施工完成后,首先由各施工单位集团公司组织完成自验,并形

成工艺总结,经监理单位批准,然后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

后,方允许开展第二段试验段施工;第二段试验段长度不小于100m,

第二段施工过程中对第一段的施工工艺和人员、设备配置进行优化、

完善,第二段试验段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

格后,报公司组织验收,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允许开展大面积施工。

5.1.3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

1、无碓轨道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时提供质量证明文件,按有

关要求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所有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后分类、标识存放,存放场地及

措施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和现场施工要求。

5.1.4线下工程验收

线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无

碓轨道施工。

5.1.5机械设备和模具的检查验收

无祚轨道施工前,所有进场机械设备须经相关部门检验合格,施

工所用模具须进场验收合格,进场数量满足施工需要。

5.2路基支承层施工

1、配合比设计

在(称量器具)经过校准的混凝土搅拌站内进行搅拌;搅拌均匀,

通过试拌证实配合比设计可行;在配料或铺筑过程中,达到最佳含水

量,且不可超过最大值;使用机械摊铺机铺筑时,允许最小密度必须

大于最大密度的98%。

2、搅拌工艺

混凝土充分搅拌,使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混合均匀。投料顺序:混

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搅拌均

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至

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120秒。

3、混凝土运输

支承层混凝土由自卸汽车从搅拌站内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运输过

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覆盖防水油布。

4、支承层施工

一般情况下采用滑模摊铺机铺设支承层,在不便于机械化施工的

地段采用模筑法施工,支承层施工前对路基进行验收,表层平整度为

2Omni/4m,高程允许偏差为土20mm。

(1)滑模摊铺机施工

①滑模摊铺机摊铺前应对基床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②施工前先通过CPIH控制网测设混凝土支承层中线,进而设置

两侧的引导线,引导线到线路中线的距离为3.5m,引导线高度距设

计路基面60cm,引导线桩纵向间距10m,平、竖曲线路段视曲线半径

大小加密布置,最小值为2.5m;引导线桩定位限差,高程为±5mm,

中线±2mm。引导线的最大长度不宜大于500m,以利质量控制及方便

卸料。引导线接头不得大于1cm。每100m引导线不得多于2个接头。

③摊铺机就位,并采用导线法校准摊铺机四角点高程和侧模行进

方向,检查机械操作性能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在开始摊铺的5m内,

必须对所摊铺出的支承层标高、边缘厚度、中线、横坡度等技术参数

进行复核测量,确定最佳振捣频率、最佳摊铺走行速度和捣固棒最佳

插入深度。滑模摊铺机匀速连续摊铺,不得随意停机或改变摊铺速度。

④混合料采用挖掘机布料,布料时要在摊铺范围内保证其均匀。

支承层摊铺完成后,要保证表面粗糙,从而达到支承层和道床板更好

的粘接。

⑤支承层300mm厚的混凝土要一次摊铺完成,上下行线交替作

业。

(2)模筑法施工

①施工前通过CPIH控制网测设出两侧模板边线,根据放样出的

边线,支立两侧模板,再次测量复核模板位置和高程。待安装模板完

成后在模板内侧做好支承层标高控制标记,以保证支承层的顶面标高

符合设计要求。

②支承层采用的混凝土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工地,到达现场后应先

做塌落度试验,其数据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

③施工过程中要划分作业范围确保捣固到位,路基支承层成型后

在初凝前对其两侧边缘各350mm的区域应进行收面处理,其余表面均

要进行拉毛处理。

支承层两侧各350mm区域收面处理

④支承层须连续施工,确因外界因素影响而中断,须设施工缝,

施工缝处要设端模板,留直茬,对接缝表面进行凿毛,并保持湿润,

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能更好的粘结。

⑤支承层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要及时复测支承层的各项几何

尺寸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⑥模筑法施工采用专业钢模板,人工安装加固牢靠,采用振捣器

捣固,振捣梁提浆找平,人工拉毛。

(3)切缝

支承层施工完成后12h内,在每隔5.2m左右(误差不超过30mm)

设一深度不小于105mm的横向切缝。切缝位置应通过测量在两轨枕的

正中间位置,误差不超过50mm,避免伸缩假缝位置处于轨枕块的下

方。切缝断面应垂直于轨道中心线,施工缝应设置在切缝处,或与其

相距2.5m。

支承层横向切缝

⑷养护

在抹面和裂缝控制切割完成后,使用清洁水对混凝土支承层及时

进行洒水养护,使用聚乙烯薄膜对混凝土支承层进行覆盖保湿,养护

时间不少于7d,湿度较小或气温较低时延长养护时间。

(5)支承层外形尺寸必须每隔20m各检查一处,其允许偏差及检

验方法如下表所示: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厚度±20尺测

2中线位置10全站仪

3宽度+15,0尺测

4顶面高程+5,-15水准仪

5平整度154m直尺

5.3桥梁底座聆施工

5.3.1梁面处理

桥上底座施工前对桥面进行验收,桥面满足铺设无祚轨道的要

求,其顶面平整,高程允许偏差为±10mm,梁面应进行适当凿毛,

以保证混凝土连接质量;同时将梁面预埋套筒清理干净,并对桥梁表

面进行清洁。整个梁面处理完后再次用高压水冲洗。

5.3.2测量放线

梁面清洁后,按设计底座位置在梁面上放出底座边线和底座凹槽

位置,并弹墨线进行标识。按设计要求在梁面上放线定位处纵横向钢

筋的位置。

5.3.3连接钢筋安装

桥面验收合格后,在梁面预埋套筒内植入连接钢筋或将梁面预埋

“门”型钢筋还原。连接钢筋旋入套筒长度要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其

连接效果。

5.3.4底座钢筋加工与安装

1、钢筋加工

钢筋采用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输,人工搬运到铺设地点。钢筋加

工精度需满足规范要求。运送过程中钢筋要保持平直,不允许扭曲或

扭弯。钢筋运输时没有严重的锈蚀和油污及其他杂质的污染。

2、钢筋安装

将加工好的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按规格、型号分类堆码在指定

位置。根据放样位置将钢筋铺安放在画线处进行现场绑扎,钢筋绑扎

完成后在钢筋网下安装混凝土垫块。在具备整体运输、吊装条件的段

落,可采取集中绑扎钢筋网架,整体吊装安放就位的方式,减少现场

施工干扰。整体吊装过程中,须采用专用吊具,防止钢筋网架变形。

钢筋网架底部设C40标号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厚度3.5cm,

每平米不少于4~5块;

钢筋网架采用绑扎、焊接需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桥梁底座钢筋绑扎

底座钢筋允许偏差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

1钢筋间距±20mm观察、尺量

2保护层厚度+10mm,-5mm观察、尺量

5.3.5底座於模板安装

底座聆应采用钢模板,其刚度、平整度需满足保证结构尺寸的要

求,底座凹槽钢模板需按设计尺寸定制,且要方便安装和拆卸。

钢筋经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按照放线位置安装纵、横向模板和

凹槽模板,安装后要进行加固,防止於施工过程中模板变形和移位,

凹槽模板安装需重点控制,严格按设计位置安装,并采取措施防止其

上浮。模板安装加固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及时完成记录签字。

5.3.6底座混凝土

底座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采用泵送法或混凝土罐车直接抵

达浇筑点分段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

动梁进行收面,按照设计标高控制於抹面高度。振捣过程中,应防止

对钢筋和模板的撞击。

混凝土连续均匀浇筑,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抹面。施工后的混

凝土保护层表面达到平整度为10mm3m的要求,待保护层达到设计

强度的75%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

自然养护时,桥面采用麻袋或土工布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

洒水次数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

护不少于28天;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少于14天。

5.3.7铺设隔离层及凹槽内弹性垫板安装

铺设隔离层前需对底座於进行检查验收,包括底座於结构尺寸、

凹槽位置、结构尺寸等,验收合格后,进行隔离层铺设。对不符合验

收标准要求的部位进行处理,直至合格。底座腔顶面和凹槽面的高程

允许偏差值为土10mmo

1、隔离层土工布铺设

隔离层采用4mm的聚丙烯士工布。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土工布设

计2800mm宽。根据底座尺寸进行切割,,每边预留50mm富裕量,保

证土工布铺上后满足要求;根据限位凹槽位置,在土工布上做出标记,

按标记进行切割完成后,将土工布铺设于设计位置,并在边缘进行粘

贴固定。根据限位凹槽底面尺寸切割土工布铺设于凹槽底部。土工布

接缝应与轨道方向垂直,采用对接方式并用胶带粘贴。土工布铺设完

成后应表面平整,无折皱、重叠等现象。

2、凹槽弹性垫板安装

根据验收合格后的凹槽尺寸,按设计要求,截取合格的弹性缓冲

垫层和泡沫板,安装于凹槽内,并用胶带纸封闭所有间隙,凹槽周围

的弹性垫板和泡沫板可适当粘接,保证密贴,防止鼓起。弹性缓冲垫

层和泡沫板应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要求。

5.3.8底座於及凹槽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

1底座於

1顶面高程±10mm水准仪

2宽度±10mm尺量

3中线位置3mm全站仪

4平整度10mm/3m尺量

2凹槽

1中线位置3mm全站仪

2两凹槽中心间距±3mni尺量

3横向宽度±5mm尺量

4纵向宽度±5mm尺量

5凹槽底面高程±10mm水准仪

5.4测量定位

根据设计线路资料,用全站仪每隔5m放出线路中线,并做好明

显标记,同时利用几何关系用墨线弹出中线、两侧轨枕边线、模板边

线,进入下道工序。

5.5轨枕装卸、运输与储存

轨枕在厂内装车前组织质检人员进行验收,验收的项目包括轨枕

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尺寸检查采用抽检的方式,使用专用检具检验

(检验项目见附表),检验合格后装车。轨枕按4层一跺,每层5根

的方式用平板汽车运送到施工现场。轨枕装卸时采用汽车吊,吊装过

程中使用简易吊架,一次吊装一层,每层5根,防止轨枕在吊装过程

中发生变形。在轨枕和地面、轨枕和轨枕之间放置10x10cm垫木,

放置位置在轨枕承轨槽中部,存放轨枕位置必须平整。运输过程

中,采用柔性绳索对轨枕进行捆绑,捆绑位置在两侧承轨槽内,严禁

在轨枕中部的桁架上进行捆绑。其存放位置可选择在路基支承层外侧

路肩上(桥梁电缆槽上),轨枕放置高度以不影响CPIII点测量为

原则,且不宜超过三层。

在轨枕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吊卸过程中严禁碰撞轨枕;吊卸前必

须检查吊具,防止货物坠落;维持物流道路的通畅;运输通道必须满

足重型货物的运输要求。

轨枕外观质量要求

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1预埋套管内不允许堵塞

不允许有长度iomm、深度2mm的气孔、

2承轨台表面

粘皮、麻面等缺陷

3挡肩宽度范围内的表面不允许有长度iomm、深度2mm缺陷

不允许有长度50mm、深度5mm的气孔、粘

4其他部位表面

皮、麻面等缺陷

5表面裂纹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6周边棱角破损长度<50mm

5.6、道床板钢筋加工与绑扎

1、钢筋加工

同底座钢筋加工。桥梁限位凸台钢筋因采用绝缘涂层钢筋,加工

工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防止涂层破坏,并设专人进行涂层

检查,对破坏的涂层进行处理。

2、铺设纵向底层钢筋

路基段落在支承层上按设计图纸、钢筋规格型号、规定间距铺设

道床板底层钢筋。

桥梁地段土工布及限位凹槽四周弹性垫板铺设完成,经质量检查

验收合格后,根据道床板钢筋布置图在士工布上画出道床板底层钢筋

网边线及钢筋位置控制点。根据钢筋网边线及控制点绑扎道床板底层

钢筋和限位凸台钢筋。

布置钢筋时应注意钢筋在纵向搭接时搭接长度的要求,每根钢筋

搭接长度应不小于700mm,两根相对钢筋搭接距离应不小于

1000mm,钢筋搭接要用绝缘卡进行逐点连接绝缘。

5.7、轨排组装及粗调

1、散布轨枕

利用机械散枕装置、人工配合沿着线路中线散枕。散枕装置从轨

枕垛一次抓取一组5根轨枕、旋转、调整,比照限位标记将轨枕均匀

散布到设计位置。利用简易定位装置控制相邻两组轨排的间距,以减

少轨枕调整工作量。

挖掘机配散枕装置散枕

0■Ft吓I

弹布枕线

轨枕铺设间距允许偏差为5mm,轨枕线型平顺,与轨道中线基

本垂直;桥梁地段轨枕布设,土工布无褶皱及其它损坏。

轨枕布设质量

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

1同组轨枕间距<±5mm检查尺

2两组轨枕间距<±10mm检查尺

3两组轨枕左右偏差<±10mm检查尺

4轨枕线型平顺,与轨道中线基本垂直目检

桥梁地段轨枕中间层无褶皱及其它损坏,宽度》3000mm尺量

5

布设垫木支撑在扣件系统下方目检

2、组装轨排

⑴工具轨的检验

工具轨采用平板拖车运至现场,分层码放整齐,施工倒运采用起

重运输车或龙门吊。吊装采用专用吊具作业。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工

具轨存码不能超过4层,层与层之间采用10x10cm方木垫平,方木

间距3m,支撑点上下对齐。工具轨进场必须按T60高速钢轨技术条

件要求逐根检查。检查项目见下表。

工具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仪器设备表

项目技术要求及不合格类别检验要求量检验方法

轨端0~2m部位:

垂直方向:对自动检测

向上(0.4mm/2m钢轨全长。数据进行核

向下(0.2mm/2m在钢轨两端和中部个位置测查。

水平方向:40.6mm/2m量。垂直方向的平直度在踏逐端头采

平直度根

不合格类别:B面中心线上测量;水平方向用直尺,轨中

轨身:的平直度在距离轨顶面下约采用直尺及

垂直方向:0.25mm/l.5m左右的侧面进行。塞尺进行手

工复查。

水平方向:0.45mm/l.5m

不合格类别:A

钢轨端部和距之1m的横断面

每采用技术条

之间的相对扭曲不超过

扭曲在钢轨轨两个轨端测量。根件要求的扭

0.45mln。

曲尺测量.

不合格类别:B

表面裂纹:

钢轨表面无裂纹,轨底下表面

无划痕。

不合格类别:A

(1)轨头、轨底部位涡流自⑴自动检

表面缺陷修磨(最大表面修磨逐

表面动探伤结果;

深度):根

质量钢轨踏窗0.35mm;钢轨其它部(2)人工肉眼检查钢轨全表(2)肉眼检

面。

位0.5mm。铺L10m长范围内表

面缺陷不多于3处每10m可修

磨一处

不A格类别:B

⑵组装工具轨轨排

①每铺设50余米轨枕后,用跨线龙门吊或人工安装12.5m工具

轨,工具轨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钢轨。

②方正轨枕,使轨枕与工具轨垂直,检查轨枕间距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检查轨枕是否变形,变形轨枕必须更换。

③采用双向同步电动扭力扳手紧固扣件组装轨排,按设计安装弹

条扣件,检查弹条中部下颗是否与塑料轨距挡板密贴。

跨线龙门吊安装工具轨

双向同步电动扭力扳手紧固扣件

④轨排组装时垫板应居中,扣件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排组装

后要及时检查轨枕间距、方正及轨距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轨排组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轨排组装后质量要求

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

1轨缝10~20mm尺测

2螺栓拧紧扭矩150-180Nm扭矩扳手

3轨距±1mm轨检尺

5.8锚固销钉

路隧、路桥过渡段及两次浇筑混凝土超过24小时的施工缝两侧

要按规定设置一定数量的销钉。钢销钉位置按当天计划施工长度提前

确定,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和植筋胶锚固,确保钢销钉的位置、

锚固力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当铺设调整好轨枕后,钻孔并安装钢销钉,埋设销钉时应保证销

钉孔钻在轨枕与钢筋网格之间,且中心要垂直于支承层表面,并用植

筋胶进行封锚。

锚固好的销钉

施工中注意钻孔后需要使用空气压缩机清理孔洞,用钻孔机钻

孔,确保孔的深度和直径符合要求。

5.9安装螺杆调节器

轨排组装完成后,在每隔3根(曲线地段2根、工具轨接头处)

轨枕之间的钢轨上各放置一对螺杆调节器,螺杆调节器安装位置要正

确,螺杆必须始终竖直位于轨道外侧,通过竖向螺杆调整轨排高低,

通过水平调整螺栓对轨排方向进行调整。

安装螺杆调节器

螺杆调节器底板应干净,涂油并活动自如,设在两轨枕中间位置,

两个螺杆调节器托盘在轨排两侧对称(平行)安装。

5.10轨排粗调

轨排组装完成后,安装轨道调整蜗轮蜗杆起道机(粗调机)千斤

顶,第一对千斤顶安装在距轨道端部1根轨枕距离的位置;其余每隔

9根轨枕,安装1对千斤顶。用测量仪器从最初的1号位开始,将轨

排进行轨排粗调,使轨道标高、中线基本处于设计位置。将螺杆调节

器调整螺拴拧入孔眼内,下面垫设有压痕的小钢板。沿线路方向顺序

将轨排顶升到设计位置。当开始调整3号位置时,1号位置千斤顶可

以拆下移动到下一施工段。

在轨排位置基本到位后(方向偏差±2mm)安装桥上侧向支撑拉

杆。侧向支撑拉杆一侧与调整螺栓连接,另一侧支撑在防撞墙上。

路基上采用横向调整装置代替了桥上侧向支撑来进行轨排的横

向调整和对轨排进行锁定,每4根轨枕设置一处。

轨排粗调

轨排粗调质量控制标准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轨排轨顶标高一5~一2检查记录

2轨道至设计中线位置±5检查记录

5.11绑扎上层钢筋、模板安装

5.11.1绑扎上层钢筋

1、轨排粗调完成后按设计要求绑扎上层钢筋,对纵向钢筋与横

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

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

钢筋绑扎质量控制标准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

1钢筋间距±20mm观察、尺量

2保护层厚度+1Omni,-5mm观察、尺量

3绝缘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欧姆表测试

2、根据设计图纸,在路基每100m左右的道床设置为一个接地

单元(对于单线而言),布置形式为三纵一横,即三根纵向钢筋(上

层两边最外侧一根和一根中间钢筋)分别搭接焊接,并与一根横向钢

筋焊接在一起。每接地单元内取一根416mm的横向结构钢筋做为接

地钢筋与板内纵向接地钢筋连接,接地钢筋通过不锈钢(截面不小于

200mm2)与贯通地线连接。

3、综合接地端子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布置应结合线下施工

的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的靠近接触网杆基础,端子接头应紧贴于模

板内侧面。

绑扎钢筋

综合接地端子

4、桥梁上每一块道床板都要布设两个接地端子,接地方式与路

基段相同,只是在每块道床板两端均设置接地端子,无昨轨道施工结

束后,板和板之间用不锈钢钢缆连接,在不大于100m时设置一处综

合接地,与桥梁综合接地连接在一起。

5、绝缘性能检测

道床板钢筋绑扎、接地端子设置完成后,经监理、站后四电进行

最终确认,并测试电阻,道床板绝缘电阻实测值应大于2MQ。通过

电阻测定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绝缘电阻测试

5.11.2模板安装

1、钢筋网绝缘性能检测合格后,清除钢筋网内的杂物,人工安

装侧向模板和伸缩缝分隔板,安装工具为冲击钻、手锤、扳手、短钢

筋(200mm左右)、木楔、3m小钢尺。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彻

底清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

2、根据两侧的边线立好侧向模板,单侧模板不得出现错牙现象,

每2m左右安装1根横向拉杆以保证左右纵向模板间的尺寸,横向拉

杆要垂直于侧向模板。在模板外侧用三角支撑对模板进行固定。三角

支撑与支承层之间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最后对立好的模板做最终的检

查和调整,确保模板顺直,并用干硬性砂浆对大的缝隙进行封堵,防

止漏浆。单元缝位置必须准确放样,划线标注,横向模板要垂直于纵

向模板和支承层,且与纵向模板栓接牢固。

模板固定

3、模板的安装尺寸要满足验标要求,同时确保侧向模板与轨道

间无任何连接,钢模板应固定牢固。

模板质量控制标准

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

1纵向模板垂直度2mm尺量

2纵向模板位置2mm尺量

3表面平整度1mm/2m\2mm/5m\3mm/12m用直尺、塞规

4横向模板拼缝错台量±0.5mm游标卡尺

5横向模板拼缝间隙1nim拉线和尺量

6模板长度±10mm卷尺

7模板高度士3mm直尺

固定后的纵横向模版

4、“轨距调整定位装置”安装

沿线路纵向每2.5m左右安装一个“轨距调整定位装置”,通过调

整使两股钢轨间距固定,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轨距不发生任何变

化。

轨距调整定位装置

5.12轨排精调

轨排精调采用精调小车,通过全站仪与小车顶端的棱镜,将轨排

高程、中线偏位等数据显示在小车顶部的电脑上,再用调整螺杆调节

器的方法,反复测调,最终使轨排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1、全站仪设站

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8个cpm点上的棱

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改变测站位置,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

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

2、测量轨道数据。精调小车停于螺杆调节器对应位置后,全站

仪测量轨道精调小车顶端棱镜,采集轨道数据。

3、数据处理。接收观测数据后,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

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精调小车的电

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4、调整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

5、调整轨道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

轨道水平、超高。

通过调节螺杆调整轨排高程

6、轨道精调完成后,尽早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

道放置时间超过6小时,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C,或受到外部条

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7、轨道精度控制标准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一般情况±2

1轨面高程

紧靠站台+2,0

专用测量仪器

2轨道中线2

3线间距+5,0

4轨距±1,变化率不得大于1%。轨检尺

5水平1轨检尺

6轨向2mm/10m弦轨检尺

7高低2mm/10m弦轨检尺

5.13道床板混凝土浇注

1、浇注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将道床板内杂物清洗干净,扣件和钢轨用塑料布包

裹,防止在浇注过程中被污染。调整螺栓涂刷油脂,以便于混凝土浇

筑后拆卸。校浇注前对道床板位置和轨枕进行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

水。

2、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集中拌和,罐车运输至现场,采用汽车泵或地泵泵送入模,

人工手持振捣器进行捣固。沿钢轨两侧同步向前捣固,特别要加强轨

枕底部混凝土捣固,确保混凝土密实。捣固过程中,严禁碰撞螺杆调

节器、工具轨、轨枕、模板、钢筋等。混凝土浇注至设计标高。於浇

注时间安排在一天中气温变化最小的时段,温度变化不宜超过15度。

当一个轨排於浇注完成后,轨温温升达到10度时采用养护棚遮盖已

浇注段,隔断阳光直射,同时采用浸水织物覆盖钢轨,以降低轨温。

浇注过程中,按要求进行校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的抽检,确保其满

足规范要求,於入模温度控制在5-30C范围,按规范要求留置於试

件,并做好相关记录。

3、清洗及抹面

混凝土振捣完成一定长度后,及时移除轨枕、扣件和钢轨上的覆

盖物,将水泥浆清洗干净。道床板於顶面按设计坡度进行人工抹面,

抹面分三次进行。第一道抹面是将道床板混凝土初步抹平;第二道是

将混凝土表面精细找平;第三道是在混凝土初凝前将表面压光。

人工抹面

残留的混凝土清理

道床板外观质量检查20nl检查一处,允许偏差见表

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

1顶面宽度±10mm

2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5nim

3伸缩缝宽度士5mm

4中线位置2mni

5平整度2nun/1m

5.14支撑系统拆除及道床板整修

1、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当指压轨下混凝土表面无明显痕迹时,

及时松动螺杆调节器和钢轨扣件,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

变引起的钢轨应力。将螺杆调节器降低1mm,钢轨扣件必须彻底松

完(用手可以转动螺栓),使钢轨处于不受约束状态,并松开鱼尾板

的螺栓(为保证工具轨接头处的平顺度,在工具轨接头处进行钻孔,

采用鱼尾板进行栓接)。浇筑2~4h后,提松横向模板和施工

缝模板,操作时不得扰动轨排。

2、当道床混凝土抗压强度》5MPa(约在浇筑混凝土24小时)

后,开始拆除纵、横向模板、螺杆调节器。将调节器钢轨托盘与工具

轨分离,逐一清洗、涂油保养后,集中储存。拆除模板过程中,要注

意对道床板於成品的保护,防止於破损。

3、测量验证

工具轨拆除之前,重新紧固全部扣件,对轨道几何参数进行复测,

轨检车采用连续测量模型。根据测量结果确认道床板混凝土在浇

筑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形。如果出现,分析原因,改进施工工艺。

4、拆除工具轨

解开全部扣件,并进行清洗、涂油,利用吊车或人工吊装收集工

具轨;工具轨拆除后,应及时检查钢轨的平直度,清除轨底及轨面上

附着混凝土或其他污染物。发现工具轨存在缺陷时应予以更换。

5、填塞螺杆孔、修整混凝土

将螺栓孔内积水、杂物清理干净后,用高标号无收缩砂浆将螺杆

调节器螺栓的遗留孔封堵密实,砂浆顶面与道床板表面平齐,确保美

观。

松螺旋杆调节器和扣件

5.15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初凝后要及时进行喷雾、保湿、覆盖,以防止混凝土在

炎热或大风天气情况下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表面裂纹。同时应配备

150m左右的养护帐篷加强养护(采用养护帐篷时,帐筌两端要进行

封闭,防止通风),一般道床板洒水覆盖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天。

混凝土养护

六、劳动组织

6.1施工队伍、工期安排

全线共安排无昨轨道施工设备94套,施工队伍94个,工作面

148个,计划工期14个月,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施工,至2012

年8月31日完成。

1、每个施工队伍需要安排人员见下表。

序人

工序名称作业内容岗位工种技术等级备注

号数

钢筋材料运输汽车司机有驾照1运输班

8吊装和卸载吊车司机有驾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