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群体心理_第1页
学生群体心理_第2页
学生群体心理_第3页
学生群体心理_第4页
学生群体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群体心理第1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学生群体心理第2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一节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一)群体、学生群体和群体心理群体是指人们基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群体并非个人简单的集合体。那些萍水相逢、偶然聚合的电影观众、街头围观者等,都不能称之为群体。学生群体:在学校群体中,除教育者和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外的学生个体的集合,被称为学生群体。群体心理:指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如模仿、从众、服从、暗示、士气、氛围、凝聚力、合作、竞争等。

第3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2、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3、有助于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第4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学生群体的类型(一)大型学生群体和小型学生群体(二)松散学生群体、联合式学生群体和学生集体(三)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四)假设学生群体和实际学生群体(五)面对面学生群体和虚拟学生群体第5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一)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的概念1、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社会促进作用(socialfaciliticiona)指有他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活动时,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量或增质。第6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阅读材料

有关社会促进作用最早的实验是由法国学者特里普莱特(N.Triplett)在1898年进行的。他发现一个人在同他人比赛骑自行车时,其成绩比他单独骑车的最好成绩还要好,平均提高30%;两人成组缠线也比个人单独缠线效率更高(提高5%)。

奥尔波特(H.H.Allport)在20年代(1920,1924)做了一项实验,要求被试完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五种:活动从句子里抹掉元音字母、辨别图形、自由联想、计算乘法题、反驳古代哲学家的语录。结果,前四种活动都是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效率高,只有最后一项活动是个人单独工作时质量高。

社会促进作用的现象在动物身上也可以见到。陈(S.C.Chen,1937)对蚂蚁在单独、成对和三个一群时挖掘沙土的数量做过比较,结果在后两种情况下,蚂蚁所挖的沙土是单独工作时的三倍。第7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社会懈怠作用(socialloafing

)指有他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完成某任务,不如一个人单独从事某项活动的效果好,即出现减量或减质。达施尔(J.F.Dashiell,1935)要求被试蒙上双眼,在“拔河机器“上拔河,结果发现,当被试觉察只有自己一个拔时,平均用力63公斤,而当三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用力53.5公斤,八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只用力31公斤。

第8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产生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的条件产生社会促进作用的条件:一是与活动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二是与能否表现个体优势行为有关。在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当活动处在竞争状态下,能起社会促进作用,当活动是被他人评价尤其是被教师或同龄异性评价时,能起社会促进作用。若上述两个条件相反,则易产生社会懈怠作用。阅读:p236性别助长实验第9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从众1、从众的概念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阅读p237:阿希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第10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阅读材料:谢里夫(M.Sherif)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关于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最早是由谢里夫在1935年做的。

谢里夫利用“游动错觉”进行研究。“游动错觉”是指在黑暗中的一个小光点,即使是完全静止的,但看起来也似乎是在运动,因为缺乏参照物。

该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一个被试被带进一间暗室,给他看一个实际上是静止的小光点,告诉被试这个光点正在运动(被试不了解游动错觉)。他们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结果,不同被试的估计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认为光点仅移动了几英寸,其他被试则认为光点移动了二十或三十英寸。经过几次实验以后,被试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估计移动的范围。比如一个被试第一次估计光点移动了15英寸时,然后又说12英寸,第三次是14英寸,那么他所确定的范围就是12~15英寸。

实验的第二部分,谢里夫把三或四个人一起放在同一个暗室里,他们都参加过前一部分实验,并已经建立起各自的范围,但他们的范围是各不相同的。研究者发现,当由2~3人组成的小组面对同一光点时,要求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估计,他们就开始相互影响了。如,有两人原来各自的估计的移动范围分别是5~8寸,18~25寸。一经共同估计,两人估计的范围就一次比一次接近。实验进行到第9次时,两人的估计范围竟然达到完全一致,都是11~15英寸。

该实验表明:在情况模糊不明确的条件下,一个人对外界的认识或见解会受到别人的认识和见解的影响的,即产生从众。第11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从众产生的原因(1)群体的内聚力程度。(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3)个体需求和个体特征。(4)群体的规模。(5)刺激物的性质。

当然,从众行为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如社会风气,对个人利益的考虑,班集体的心理氛围,等等。

第12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3、从众行为与教育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保证学生群体规范正确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个体从众,因为正确的群体规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2)在发现学生群体压力不妥的情况下,要支持学生个人的正确意见而防止从众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千方百计解除这种不妥的群体压力。(3)在个人意见不同又不从众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保留个人意见,要精心照料呵护、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营造敢于发表意见的气氛,避免因从众而失去个人价值意见的机会。第13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服从1、服从的概念服从是按组织要求、群体规范或其他人意志行事的社会心理现象。2、服从产生的原因一是合法权利。二是责任转移。第14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除上述两大基本原因外,实验研究结果还表明产生服从行为的条件有以下几点:(1)权威人物的权威性(2)权威人物与服从者的空间关系(3)他人支持与服从(4)服从者的个性特点阅读:p241米尔格莱姆权威——服从实验第15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服从与教育(1)提高学生对服从社会和学校规范的道德认识水平(2)要提倡自觉的服从,反对盲从(3)适度运用奖励、惩罚和威胁(4)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第16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去个性化现象1、“去个性化”现象“去个性化”指的是个体在群体影响下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产生一些与群体一致的行为。2、“去个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1)匿名因素(2)责任分散因素(3)自我意识因素第17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阅读材料:“去个性化”的实验研究1952年,费斯廷格(L.Festinger)、佩皮通(A.Pepitone)和纽康姆(T.Newcomb)进行了去个性化的实验。他们要求各组男大学生在两种条件下议论自己父母的缺点。一种条件是,被试身戴名签,互称名字,在明亮的教室里进行,这是可辨组;另一种条件下,被试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相互都不知姓名,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这是去个性组。结果表明,去个性组肆无忌惮地数落、辱骂自己的父母,充分表现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在各组议论完了之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试对再次参加议论的喜欢程度,结果,去个性化小组比其它小组对群体成员更加富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们更喜欢在去个性化的小组里再次议论自己父母的不是。第18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阅读材料:“去个性化”的实验研究197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金巴多对去个性化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他将女大学生四人组成一组,告诉她们,为了研究移情作用,要求她们对隔壁房间的两个女生实行电击。与费斯廷格等人的设计类似,一组是去个性化组(穿上特大号白色实验服,戴上头盔,不称姓名),一组是可辨认组(直呼姓名,戴姓名标签)。在实施电击之前,让被试听将被电击的两个女生的谈话录音。其中的一具听起来是举止文雅,心地善良,讨人喜欢的(她说自己的工作是教育智力迟钝的儿童,现时还在支持自己的未婚夫攻读医科学校);另一个听起来是自我中心、令人讨厌的(她说她特别讨厌犹太学生)。结果,去个性化小组实施电击的时间平均为900毫秒,可辨认组成员平均使用电击时间是470毫秒,前者是后者的二倍。实验进行20次,当进行到第10次电击时,两个女生挣脱了绑在手上的皮带,但又都被被试重新绑好,继续完成后10次电击。在后十次电击中,去个性化组对两人的电击时间都延长了,而可辨认组则区别对待,延长了对讨厌者的电击,却缩短了对善良者的电击。第19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五)个体社会化1、个体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学习社会经验即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2、学生群体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功能(1)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2)促进个性的发展(3)获得未来社会生活素养第20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西方心理学认为,学生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影响儿童未来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儿童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行为的可能性;给儿童提供了学会控制攻击活动的环境;影响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发展;影响儿童理解他人能力的形成;影响儿童的教育抱负和学业成绩。第21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二节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一、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一)班级群体目标的内容班级群体目标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班具体条件所制定的目标系统,主要包括班级教育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二是为满足本班学生需要而制订的有特定的目标。第22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群体目标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交往、共同活动和一致的目标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教育实践证明,群体目标具有以下积极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和其他事物一样,群体目标虽然对个体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然而运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如果不恰当地强调群体目标和统一要求,而忽视个体的需要,忽视成员个性的发展,群体目标就会对个性的发展起到消极的抑制作用。严重时,会引起个体产生对抗情绪,甚至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第23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调适为了发挥群体目标的积极作用,尽可能避免群体目标的消极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正确处理好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注意目标的方向性与合理性,要千方百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二是科学组织班级群体目标制订的过程。第24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群体规范是指由群体所确定的、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或行为准则。群体规范有属于正式群体明确明文规定的准则条文。(一)班级群体规范的内容1、正式规定的集体规范正式规定的集体规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颁布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制度,如《宪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二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布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如学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生活作息制度等;三是结合班级实际而拟定的具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如课堂纪律、班级值日制度等。2、非正式规定的群体规范非正式规定的群体规范是自发形成的,它无明文规定,通过舆论、时尚、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发挥约束作用,它是群体成员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第25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群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维系和巩固群体的纽带作用和支柱作用;统一认识的标准化作用;约束引导成员行为的指向作用;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人格成熟的教育作用;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的保护作用。2、消极作用压抑作用惰性作用离心作用第26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维护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的统一在维护群体规范的前提下克服群体规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做到维护群体规范与个体充分自由的统一,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合理需求是维护群体规范与个体充分自由的统一的基础2、盯住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创造3、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4、努力消除正式群体规范与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差距第27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生群体(一)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1、以共同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凝聚力2、规模小,人数少3、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4、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第28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作用1、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作用不同非正式学生群体所产生的作用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根据它们的不同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有的非正式学生群体可以发挥正式群体难以发挥的作用;有的非正式学生群体处于“中间状态”,对正式群体有时能发挥积极作用,有时起消极作用;还有一类非正式学生群体属于“逆反型”、“后进型”,对正式学生群体起消极作用。第29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从对成员的心理影响和行为影响上看,非正式学生群体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就积极作用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成员在正式学生群体中难以满足的一些心理需要;在非正式学生群体中成员能得到更多的更及时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能对成员产生规范作用。虽然方向不一定正确,但毕竟起到了规范作用,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观是有作用的。

就消极方面而言,由于非正式学生群体成员之间具有重感情轻理智的特点,因而容易导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偏激、冲动和极端,进而对班集体、学校的正常活动造成损害;由于非正式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若一个班级内有若干个高凝聚力的非正式学生群体,其目标与利益和正式学生群体发生冲突时就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局面;由于少数“后进型”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成员一般学习上困难多,成绩差,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思想上失去前进动力与目标,有可能会相互感染、强化,对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发展成为对学校对社会具有破坏性的犯罪团伙。

第30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正式学生群体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协调非正式学生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何因势利导做好正式学生群体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协调工作,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1、巩固和发展正式学生群体,建设坚强的积极向上的学生集体2、正确对待非正式学生群体

3、积极引导,循循善诱

第31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学生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一)竞争1、竞争的概念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为一个目标展开竞争,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是多种多样的,按竞争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积极的竞争,即通过改革创新、扬长避短等手段来增强自身的实力,从而使自己处于竞争的优势。另一种是消极的竞争,即通过破坏对方或打击、贬低对方等手段使自己处于相对优势。第32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竞争的特点鲜明的时间性。高度的动态性。剧烈的淘汰性。强大的激励性。第33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竞争的作用

竞争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就积极作用而言,学生群体中的适当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集体生活更富有生气。竞争也有消极作用,一是可能导致冲突。二是竞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抑制学习和竞争的积极性,从不擅长的活动中退缩下来,降低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三是影响人际关系。

第34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合作1、合作的概念

学生群体中的合作是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一种互助方式。

合作可以分为直接合作和间接合作。

合作也可以分为无分工合作和有分工合作。

第35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合作的作用积极作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应;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头脑风暴法”所带来的启迪作用;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个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关于合作的良好素质。负面影响:学习上的合作容易导致学业成绩优秀者在一定程度上放慢学习进度,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能力强的学生或活泼好动的学生有可能支配能力差或沉默寡言的学生,进而使后者更加退缩,产生思维惰性;容易忽视个别差异,影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第36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竞争与合作的引导

在学校群体管理中,教育者在组织竞争与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竞争不能太频繁2、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竞争手段3、在竞争中强调合作第37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五、班级学生群体凝聚力(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第38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高凝聚力班级学生群体的特征第一,有祥和欢快的群体心理氛围。第二,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和统一坚定的集体意志。第三,具有团结向上的集体舆论和集体情感。第39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基本因素1、群体目标的正确性2、来自班级外部的压力3、群体成员心理满足程度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5、群体内冲突的解决状况第40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三节班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一、班级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一)纯洁性(二)教育性(三)可塑性第41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班级群体中的师生关系(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心理因素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以及师生双方的人格因素。

第42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1、认知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2.情感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3.人格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第43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师生关系对立的常见原因1、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没有反映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或脱离实际,学生经过努力也无法做到。(2)要求过于频繁,且不严格检查执行,“言而无信”。(3)偏爱学生。(4)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采取压制学生个性的教育工作方式。(5)不尊重学生家长。(6)陈旧的教师权威心理。第44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学生方面(1)幼稚、无知。(2)学习基础差,意志薄弱,不能自律,因而产生失望心理。(3)社会的、家庭的不良影响给学生造成的庸俗心理。(4)猜疑心理。阅读:p266新型师生关系第45页,共5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阅读材料:师生关系的类型1,紧张型

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对待学生简单粗暴,主要依靠强制力量来影响学生,喜欢训斥,批评学生,对差生讽刺,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与人格.学生对教师心中不满,行为多抗拒或不合作.师生情感对立,人际关系紧张,教学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厌学.

2,冷漠型

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无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冷不热,不闻不问,教学管理松弛,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双方互不了解,互不信任,互不亲近,彼此漠不关心.课堂气氛平淡无奇,缺乏生气,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师生之间互不吸引.

3,庸俗型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间交往和关系的实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