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基本知识_第1页
电镀基本知识_第2页
电镀基本知识_第3页
电镀基本知识_第4页
电镀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镀基本知识第1页/共29页主要内容:电镀产品外观电镀基本原理电镀主要流程电镀产品的结构设计表面处理功能测试客户与CRN表面处理的叫法表面处理报价基本知识第2页/共29页一、外观

表面划分:A面(A区):对于使用者而言,最显著且在安装位置第一眼就职能看见的表面B面(B区):对于使用者而言,不太显著,但在安装位置容易看见的表面。

C面(C区):对于使用者而言,不太重要,在安装位置要转动产品或改变视角才能看见的表面。

D面(D区):对于观察者而言,最不重要,且安装后不可见的表面。第3页/共29页插座本体:D:螺纹ABBC第4页/共29页升降杆组:A:滑动杆的上面BCA:两边的旁边位置B:两边对应的旁边位置D:里面AA:距离边缘1/8”ABC:滑动杆的背部(包括槽未)D:距离滑动杆边缘1/2”第5页/共29页外壳:CCBB:边缘B:弯曲的表面B:弯曲的表面C:平的地方DC:边缘AB第6页/共29页常见电镀外观缺陷及原因分析:镀不亮:光剂不足或不平衡,电流太小银丝:毛坯件由于注塑原料或工艺异常造成品表面出现起泡或喷射状的银色条纹毛刺:1)由于镀层下有杂质在镀层表面形成凸点,有刮手感,Cu槽毛刺手抠不掉,Cr槽毛刺手可抠去2)粗化不均3)敏化槽被污染4)空气中有落物5)化学镍槽被污染起泡:1)粗化温度不够,粗化液浓度不够,时间不够2)镀液被油污染3)二次导电产生双极性现象铬黄:1)光铬电流太小,温度太高2)挂具不合理3)挂针导电不良烧焦:1)由于控制电流控制不当,引起镀层表面粗糙和泛白,多出现在制品边角边缘2)光铬槽电流过高

3)光剂配比不合理4)温度偏低第7页/共29页麻点:1)细小凹点,因电镀工件表面析出气体未及时发散或注塑工艺造成2)化学Ni槽有杂质时间不够,反应速度太快酸活化浓度不够3)敏化水洗有杂质4)亲水浓度异常5)过滤不足6)毛胚不良7)粗化过度变形:1)上挂挂针调整不规范,挂针弹性过大2)粗化温度过高3)毛胚存在应力4)毛胚结构不合理水渍:水洗工序的水质差脱皮:酸活化浓度不够,时间不够露塑:1)因基材应力大导致基材上未沉积上金属镀层2)粗化不均3)敏化槽被污染4)解胶不充分5)化学镍槽被污染6)空气中有落物白雾:1)镀镍后水洗不干净,镀铬前活化不够2)光铬电流太小,有机杂质污染,活化时间不够,组分配比不当第8页/共29页喷漆涂层的常见故障和处理不良现象原因反修方法

流挂也称为流泪或垂流。涂层局部变厚,因重力原因出现垂流状态,只出现在将喷涂过的表面垂直放置时或垂直喷涂的表面①不正确地使用了稀释剂。干燥速度慢,过量的稀释剂。②喷枪使用不当。压缩空气压力过低;距离过近;移动的速度过慢等③车间温度过低,喷涂的漆层不易干燥,或喷涂的漆层太厚,导致漆层干燥速度过慢。

流挂现象轻微时,待漆面干燥后先用细砂纸湿打磨有缺陷的区域,然后打蜡抛光。流挂现象严重时,打磨有缺陷的区域后重新进行喷漆。

水迹印漆层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的腐蚀状斑点,多出现在工件的顶部或挂具的上部等与阳光垂直的表面上。①油漆层在没有充分干燥的情况下接触了水滴,特别是高矿物含量的水。②油漆表面留下轻微的水迹,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滴的透射聚焦功能很易观测到,水滴干燥后就会在漆面留下白色或黄色的腐蚀轮廓这取决于水迹印的深度:①浅性水迹,可以进行清洁和抛光程序,彻底消除水迹印

②抛光无效,使用细砂纸湿打磨水迹印的区域后重新喷涂

起泡也称为浮皱。在喷漆过程中或漆膜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漆面膨胀而在部分区域形成的隆起,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状。①使用挥发性油漆稀释剂会促进内部油漆层的隆起,最终导致面漆层的隆起。②底层没有进行彻底地清洁,例如底层表面的油脂没有彻底清除,由于夹层效应的影响,导致喷涂的油漆无法附着。打磨有缺陷的区域至平滑但不能磨穿,重新进行喷漆。

第9页/共29页ABS电镀问题主要表现为ABS材料与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问题。是指电镀好的产品在做Cass,冷热循环等测试时出现镀层分离现象。如果两者结合不好,就会出现两个界面分离,造成电镀后镀层起泡现象。要解决ABS材料与金属镀层间的结合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分析;ABS材料与电镀层的结合力和ABS材料与电镀层间的拉脱力。冷热循环测试条件一般如下:A在温度为-40℃±2℃下,放置60分钟.B在温度为20℃±5℃下,放置60分钟.C在温度为75℃±2℃下,放置60分钟.D在温度为20℃±5℃下,放置60分钟.A→B→C→D为一个循环,连续三个循环.镀层不得有起泡,起皱,开裂,剥落等现象.二、ABS电镀原理

第10页/共29页相对于平面,凹坑增加了ABS材料的表面积。同时凹坑一般都是口部较小,内部较大,起到倒扣的作用,增加了ABS材料与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力。这些凹坑是通过对ABS材料做粗化处理产生的。电镀粗化的原理是通过用强酸性的铬酸氧化腐蚀ABS材料中的丁二烯橡胶相以达到形成凹坑的目的。在ABS材料系统中B(丁二烯)成分是非连续相分散在连续相AS中。这种非连续相分散在连续相的现象也叫岛海现象

粗化后形成的凹坑要提高两者间的结合力,就必须增加两者间的接触面积或增加着力机构。第11页/共29页ABS树脂的生产方法有;机械共混法,乳液接枝法,乳液接枝共混法。(1)机械共混法生产ABS树脂主要包括丁晴胶乳(BA)的制备,苯乙烯-丙烯晴共聚树脂(AS树脂)乳液的制备,以上两组分通过混炼机共混三个步骤。机械共混法生产ABS产量大,成本底。但是在共混前橡胶相是连续相,通过机械搅拌混炼使其分散在树脂相中。这种工艺生产的ABS材料橡胶相分散不均匀,颗粒大,结合力小。(2)乳液接枝法的步骤是先将丁二烯(和苯乙烯)加入反应釜中制得丁苯胶乳或聚丁二烯胶乳。之后,再加入苯乙烯,丙烯腈和催化剂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在这种工艺中,丁苯胶乳是以微小颗粒状悬浮在溶液中的,当加入苯乙烯,丙烯腈后,橡胶相被包裹住,再经过凝聚,离心,干燥,造粒等工序制得产品。这种工艺生产的ABS橡胶相颗粒小,分散均匀,与树脂相结合力大。电镀性能优越。

第12页/共29页丁苯乳胶颗粒丁苯乳胶被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裹后的胶囊

ABS乳液聚合示意图

第13页/共29页在我们使用的ABS中,奇美ABS主要是机械共混法生产的,三菱ABS是乳液接枝法生产的。通过对图的比较,可以看出三菱ABS材料形成的凹坑分布均匀而半径较小,奇美ABS的则效果不佳。如图:ABS3001粗化电镜图

ABS727粗化电镜图

两种ABS材料电镀粗化后的SEM图理想的电镀粗化效果,ABS表面的凹坑尽可能多,分布均匀和半径小。第14页/共29页同时,ABS中B成份的比例对电镀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B成份过少,则粗化后形成的微孔数量少,如果B成份过高,则橡胶相容易形成连续相,粗化效果不理想。在ABS系统中苯乙烯含量一般在(40%~50%)。丁二烯含量在(0%~30%),当丁二烯含量在18%~23%之间时ABS的电镀性能最好。所以,电镀级的ABS材料如奇美727和三菱3001等ABS的丁二烯含量都在18%~23%之间.只是由于合成工艺的不同造成电镀性能的差异.

在注塑的过程中,橡胶粒子被挤压变形,冷却后粒子无法及时的恢复原来的形态.这种状态的材料电镀粗化后,形成的凹坑口径较大,深度过小,没有形成倒扣机构。从而影响电镀层的结合力。变形的橡胶粒子在自身应力的作用下可以缓慢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过程称之为松弛。温度越高,松弛速度越快。因此,模具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橡胶粒子的形态恢复,电镀性能越好。同时,对于没有及时恢复的产品,可以通过回火,泡热水等方法加速恢复.第15页/共29页w接冷却水的SEM图

接模温的SEM图同种材料同一产品不同模温的SEM图提高模具温度可以减少产品的表皮层和剪切层之间的温度差。从而起到降低剪切速率的效果。根据橡胶粒子径向迁移理论。较低的剪切速率不利于橡胶粒子向管心迁移。而降低模具温度则相反.通过对两图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提高模温有利于橡胶粒子在表面的分布,从而形成分布均匀的凹坑,有利于电镀.第16页/共29页总结:在注塑工艺中,射胶速度过高,会造成剪切速率过高,使得橡胶粒子径向迁移速率增大,不利于橡胶相的分布。材料温度和模具温度过底,造成模壁附近形成高剪切场,使得橡胶粒子取向,变形严重,分布不均匀。因此,射胶速度过高,材料温度和模具温度过底都有可能造成橡胶相分散不均匀,影响ABS材料与电镀层的结合力。从而在冷热循环测试时出现起泡,起皱,开裂,剥落等现象。冷热循环测试不过与表面应力有关系冷热冲击测试不过于结构应力有关系第17页/共29页塑料电镀剖面分析图三、电镀主要流程使塑料表面金属化闪镀层:增加金属厚度;提升导电性;减少置换反应;增加镀层结合力。光亮铜:缓冲层,延展性好,且膨胀系数介于两者之间。多层镍:表面氧化膜致密,承担主要抗蚀功能,分为单层镍、双层镍、三层镍。装饰铬: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有强的抗蚀性,有蓝白色光泽,有微孔铬、微裂纹铬。第18页/共29页去除塑胶表面的油污,促使粗化均匀,提高镀层的结合力通过化学腐蚀,在塑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以确保化学镀时所需要的“锁扣效应”;以此提高塑胶与镀层的结合力通过吸附作用在塑胶表面吸附一层含有催化活性的胶体钯颗粒将塑胶表面胶体钯周围的二价锡离子水解胶层除去,暴露出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钯微粒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塑胶表面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钯微粒层上沉积一层金属,使原来不导电的塑胶表面沉积一层薄的导电层,便于随后电镀各种金属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化学镍上镀一层铜或镍,提高镀层的导电性提高塑胶的光亮度和平整度,提高镀层的韧性

为了达到较好的抗蚀性,在全光镍上镀一层均匀的含有无数个不导电微粒的镍层,分散腐蚀电流,降低腐蚀电流密度,提高镀层抗蚀性

SC1无半光镍,微孔镍第19页/共29页四、电镀产品的结构设计1)电镀用的ABS塑料,其成份比例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将影响镀层和塑料的结合(1)丁二烯含量控制在18-23%;(2)含水量不高于0.1%;(3)SC0、SC1等级,注塑次料(指水口料、不良毛坯)<40%;SC2等级,100%原料2)产品拐角处要尽量倒R角,外R角应≥1mm,内R≥0.53)深孔处深度不超过其直径的1/2~1/3,对于深孔可增加电镀塞子,公司现有类型见电镀塞子汇总4)辅助挂点:①产品壁厚要达到2.5mm,太薄产品会变形,可带浇口电镀②产品异形无挂点位置,需增加辅助筋条;第20页/共29页更多实例可参考挂点统计表第21页/共29页五、电镀测试标准1、ABS/CP:1)膜厚2)腐蚀测试:一般CASS4H(Delta8H)3)附着力测试:冷热循环测试(新标准)delta还保持旧标准2、铜/CP:1)膜厚2)腐蚀测试:CASS4H3)附着力测试:热淬火测试3、有机涂层-所有基材:1)附着力测试(CrossCutTapeTest5B)2)腐蚀测试(CASS)3)水浸测试(100F24H)4)肥皂和清洁剂测试5)磨损测试(落砂测试12L)6)铅笔硬度测试(1H)4、PVD-所有基材:1)附着力测试:塑料-冷热循环(新标准)金属—热淬火测试2)腐蚀测试(CASS)3)磨损测试(纤维轮摩擦2000次)4)化学测试5)水浸测试(140F24H)北美第22页/共29页1)腐蚀测试:做中性盐雾测试200H,在做了100±1小時的時候,停止48±1小時,在停止的时间內保持测试槽溫度;2)冷热冲击测试:条件如下表温度加热至(空气)70±2°C30分钟回复室温(空气)15+5-0°C15分钟冷却温度(空气)-30+5-0°C30分钟回复室温(空气)15+5-0°C15分钟循环次数5次欧洲EN248第23页/共29页客户标准统计:序号客户标准编号内容概述1ALSONSEN00023所有基材/CP/有机涂层/PVD2DELTADS100所有基材/CPDS130所有基材/PVDDS150所有基材/有机涂层3KOHLERF100.090所有基材/CP/有机涂层/PVD4MOENES102所有基材/CPES119所有基材/PVDES135所有基材/有机涂层5INTERBATHIBWI-609-1所有基材/CP/有机涂层/PVD6TENRITEN248所有基材/CP7美标EPIR-001所有基材/CP第24页/共29页CRN电镀膜厚标准镀层等级SC1SC2SC3

SC4

SC5Copper光亮铜>15um>15um>15um>15umSemi-brightnickel半光镍>7.5um>11.8um

>13.1um>15.0umBrightnickel

光亮镍>3.0um

>9.0um>11.2um

>12.7umTotalnickel镍总厚度>7u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