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1.gif)
![高考语文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2.gif)
![高考语文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3.gif)
![高考语文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4.gif)
![高考语文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07bedc10abd5c3948cd77855ec01c93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
田野
傅天琳
一片光明温柔之心向世界敞开
当天空和燕子的呢喃
贴着水渠流动
小草举起笔
伸展不懈的努力
于是,由电杆和杏树搭起的拱门
再也关不住无边无际的
田野抒情诗
我沿着潮湿的田境
把脚印小心翼翼地
种在田野的手臂上;让它长出豆子
正午时分,它将带着
我欣悦、惊恐、不可言状的心
一同爆响
这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
炊烟,踮着脚
高过竹林
高过远山的剪影
调皮的蜂蝶扑打着
瓜梨下粗壮的鼾声
无数勤劳的枝丫
总是伸向秋天;好像
要抓住成熟的太阳
打谷场上,空虚随风飘走
只留下充实的思想交给田野
每一座院落是一座岛屿
屹立在夜之海
灯火,蛙叫和干草的气息
展开一个朦胧又清晰的传说
安乐和梦
使岛屿沉迷
不必问此时我在哪里
我和田野正举行盛大的晚会
芬芳和纱裙转动微风
邀约起果林、稻田和草丛
池塘举起酒杯助兴
杯沿溢出泡沫
我终于醉倒
在不朽的田野的怀抱悄然睡去
萤火虫守护着我
棉桃为我
燃起遍地白色火焰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天空和燕子的呢喃/贴着水渠流动”,写出燕子高飞俯冲、呢喃低语
的景象,突出了春日田野的特点。
B.“正午时分,它将带着/我欣悦、惊恐、不可言状的心/一同爆响”,写
“我”想象豆子成熟的景象和复杂心态。
C.”我终于醉倒”“悄然睡去”,是因为喝多了庆功的美酒,更是因为收获而
陶醉,表现了丰收的喜悦。
D.“田野抒情诗”“不朽的田野”等词语,不仅照应了诗歌的题目,也表达了
诗人对田野的崇敬和喜爱。
答案C
解析“喝多了庆功的美酒”的说法错,原诗中并没有真正喝酒,只是看到
丰收后内心喜悦的一种表达。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片光明温柔之心向世界敞开”一句领起下文,暗示春天到来生机勃发,
美丽的田野明亮温柔。
B.“这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炊烟,踮着脚”,语序倒置,这是现代
诗歌的语言特点之一。
C.这首诗描写细腻,富有情趣,比如“调皮的蜂蝶扑打着/瓜梨下粗壮的鼾
声,,“芬芳和纱裙转动微风,,。
D.“萤火虫守护着我/棉桃为我/燃起遍地白色火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直抒胸臆,增强了艺术效果。
答案D
解析“直抒胸臆”的说法有误,这两句应该是间接抒情。
3.“打谷场上,空虚随风飘走/只留下充实的思想交给田野”两句意蕴丰厚,
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Q)打谷场上,辛勤的农人去粗取精,去除谷物的皮壳,收获丰硕的
果实(或答“去掉浮华的外壳,留下岁月的精华”)。
(2)收获季节,烦恼疲倦随风消散,成熟的果实回报了辛勤的劳作,也给农
人留下美好的希望和梦想。(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4.画线的诗段有何作用?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Q)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写白天的景象过渡到写夜晚
的景象(时间方面),由田野过渡到村庄(空间方面)。
(2)揭示“我”“醉倒”的原因,正是农人的安乐幸福才使“我”陶醉。
(3)升华了诗歌的主旨,歌颂了辛勤的农人,农人安乐幸福就是“我”的安乐
幸福。(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
写给当炮兵的儿子
T芒
信里先不寄家乡一撮土,
也不寄亲友故旧的叮咛,
不寄屋前杏花三两瓣,
不寄水井旁的笑语殷殷。
既然跨出了家乡的门槛,
既然帽子缀上了红星,
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
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
我只寄你一缕硝烟,
和电一样的刀光,霞一样的血影,
寄给你,我的战友的雄姿,
寄给你,战壕里泥土的温馨。
也寄给你春天的溪流,
饮饱冰雪的柳芽已经发青,
寄给你雷霆似的脚步,
寄给你汗气熏蒸的白云。
让你去把握革命未来的节奏,
让你去呼吸时代飞迸的火星,
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
让千山万水都来向你叮咛。
你再去寻觅家乡的云树,
像从百花园中采一朵芳馨,
你才会有深沉壮阔的爱,
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
(选自《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5期,有删改)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节中的四个“不寄”,意味着儿子参军后曾写信表达对家的思念,诗
人让他放下这种思绪。
B.“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诗人委婉地告
诫儿子要踏下心来保卫祖国边疆。
C.第三节和第四节都写到要“寄”什么,但内涵有所不同,第三节侧重激励
儿子要有军人的血性。
D.“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中的“炮弹”体现了儿子的军种,暗示儿子
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
答案D
解析“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理解有误,本句在于鼓励儿子
作为一名炮兵,要有对国家的热爱,对和平的追求。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始说“不寄”,接下来又说“寄”,在“寄”与“不寄”的鲜明对比中,
表达了深沉的情怀。
B.与“寄”和“不寄”搭配的多为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这就增强了让读者求
索回味诗意的情味。
C.诗人开始说不给儿子寄家乡的什么,最后却让儿子“寻觅家乡的云树”,
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
D.诗歌每四句构成一节,不少地方又反复某个词以连带一组句子,强化了
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答案C
解析“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分析有误,最后是情感的升华,不存在“矛盾
纠结
7.如何理解“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这句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让儿子心中时刻装着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②鼓励儿子作为战
士尽职尽责,保卫祖国辽阔的边疆。
8.诗歌采用家书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形式方面:使诗歌的构思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②人称方面:便
于运用第二人称,与儿子“见字如面”地贴心交流。③情感方面:便于以长
者身份表达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2题。(16分)
长城谣
席慕蓉①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②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时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一九七九年
【注】①席慕蓉,著名作家、画家,祖籍内蒙古,随家定居台湾,其作
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影响深远。②焉支,即焉支山,在甘肃永昌县
西,山势险要,为古代驻兵防守重地。
9.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M)
A.“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这些诗句高度概括
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见证者的内涵。
B.长城“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
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C.“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表现了诗人对长城炽热的情感,
将长城融进了自己的生命。
D.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说明民族“争战”带来的创痛依然让诗人难以
安眠,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答案D
解析“说明民族'争战’带来的创痛依然让诗人难以安眠”分析错误,诗人借
助恬静清旷的画面表现对长城、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使诗人无法
安眠。
10.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意象鲜明独特,语言活泼俏丽,感情纯朴真
挚,流露着诗人深深的愁思。
B.“无情”“蹲踞”“冷眼”,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长城人格化,突出了长
城作为旁观者的角色。
C.“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采用排比的手法,将长城与故乡的一草
一木都融在一起,加强了情感表达。
D.“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勾勒了一
幅恬静清旷的画面,意境悠远。
答案A
解析“语言活泼俏丽''分析错误,本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质朴,
感情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深深的愁思。
11.诗人说长城“是个无情的建筑”,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长城是客观的建筑物,说其“无情”,是诗人赋予长城人的情态。
②长城经历无数“争战"与''悲欢",它作为见证者,蹲踞山巅,冷眼旁观。
③长城的“无情”映衬出人世的沧桑变化,衬托了诗人对它的热爱之情。(每
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2.本诗大量使用了第二人称,结尾又使用了第一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大量使用第二人称,便于诗人把长城直接当作倾诉的对象增加亲
切感,更易于抒发感情。②结尾用第一人称,使对长城、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回归抒情主体,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③诗歌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
称,使得行文更加灵活,诗人情感的抒发更加自由。
2021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2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1.对诗歌主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形象、生动、准确、传神地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北方国土的风景图画。
B.诗中饱含忧郁地诉说我们民族的苦难。这种忧郁的情感不是直接表白。
C.作者真切感受到了北国人民的手推车装载着的生活的沉重,感受到中国
历史的停滞。
D.作者传达出诗人在抗战初期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于农民的一贯
同情。
答案C
解析诗歌第一节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
相呼应。所以A、B两项正确。第二节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
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所以D项
正确。C项未涉及。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充分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从这些方面具体描写北方的“手
推车
B.“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一句,表现了北方沦陷时百姓的痛苦与
悲哀。
C.阴沉的天色与灰黄的土层,再配以独轮车的“尖音”,形成了悲戚的氛围。
D.这首诗在音节安排和意境营造上基本重复,一唱三叹,加深了诗作的感
情。
答案A
解析没有“触觉”,第一节是从听觉方面进行描写,第二节是从视觉方面
进行描写。
3.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②有对苦难制造者的
抗议。③有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的憧憬。
4.艾青在诗歌创作上刻意追求独特性,提倡“写人家不能写的”。请从意象
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独特性”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意象独特。“手推车”象征了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北国
人民。诗中通过对北方农民常用的独轮手推车单调、刺耳“使阴暗的天穹痉
挛的尖音”的描写,象征北方农民无限的悲哀,那贫瘠的黄土地,寒冷与静
寂的山脚,那曲曲弯弯的山间小道,再伴随着独轮车发出的尖叫声,勾画
出一幅凝重、昏暗、贫穷、荒凉的北国农村风景图,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北
国人民的悲哀”这一主旨。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
故园别①(节选)
流沙河
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
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
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
就象熟悉自己的掌纹
我熟悉庭阶上的每一个凹坑
就象熟悉自己的面影
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
在这里悄悄地结了婚
在这里歌在这里哭
在这里第一回当了父亲
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
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
现在我要回城去了
眼泪滴着恋栈之情
别了我的小母鸡
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
别了我的老公鹅
感谢你夜夜为我守门
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
柴灶不须烧了让它去冷
菜园不须种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
请蟋蛀来弹琴
请蟋蟀来吹笙
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
【注】①故园指金堂县青白江区城厢镇槐树街5号的余家老宅。诗人流
沙河3岁到16岁(1935—1947),36到48岁(1966—1979)曾生活在那
里。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既照应了诗歌的题目,点出告别的对象,
又交代了故园的特点。
B.“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由“消磨”一词可以看出“我”认为这园庭生
活是一段漫长的时光。
C.“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园庭生活有喜悦也有悲伤,园庭是“我”这十二
年人生经历的见证者。
D.“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三句,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
无暇顾及窗纸、柴灶、菜园。
答案D
解析D项,“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错,诗歌并没有说时间
仓促,也表达有对故园的留恋,并非“决绝”。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三到六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园庭的每个地方都
十分的熟悉。
B.“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活动
来写园庭生活。
C.“请蟋蛀来弹琴/请蟋蟀来吹笙”,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蟋蛀、蟋蟀在“我”
离开后的喜悦。
D.“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思乡曲入梦,写出了故园牵绊着“我”,
感情真挚动人。
答案C
解析c项,“写出了蟋帖、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错。“请蟋站来弹琴/
请蟋蟀来吹笙”中“请”字是“我”的主动行为,与“奏一支思乡曲”连在一起,
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眷恋。
7.“眼泪滴着恋栈之情”中的“恋栈之情”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恋栈”指马舍不得离开马棚,“恋栈之情"指诗人恋念故园。②诗
人在故园生活了十二年,故园有着诗人青春的回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
写满了诗人的不舍与眷恋。
8.诗歌选择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告别的对象,有何用意?请结合诗歌简要
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小母鸡、老公鹅是故园中的家禽,小母鸡“天天为我下蛋”、老公
鹅“夜夜为我守门‘'与“我"朝夕相伴。②聚焦“我”与小母鸡、老公鹅的关系,
体现了人与故园动物的和谐相处。③感谢小母鸡、老公鹅,抒情对象具体
化,有利于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出诗人对故园的感恩与不舍。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2题。
金黄的稻束
关B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9.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
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富有讴歌
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
“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
的内容。
答案D
解析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通过句子中的“而”可以读出前
后是“对比”,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中并
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10.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
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一一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
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
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内在的生命感受转向外在
画面。
C.本诗借助象征和联想,将知性与感性糅合为一体,在连绵不断的新颖别
致的局部意象转换中,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思考。
D.诗人采用由我到物——由物到我的安排、组织、观察方式,把主体“我”
融入到客体中,把冷静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结合起来,使诗作内蕴丰富,
引人深思。
答案B
解析“把关注点从内在的生命感受转向外在画面”错,应为“关注点从外在
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11.“金黄的稻束”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黄的稻束”是收获的象征,作者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
的形象联系起来,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赞美劳动
的母亲。
12.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
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后几句,把流逝的历史比成流淌的小河,把站在田里的稻束比拟
成人,进而提升至对人及其精神的赞美与思考。“不过”“而”的语气表明:
稻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这种坚韧美丽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永恒的思
想结晶,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
2021备考诗文阅读题型专练:现代诗歌系列3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
树
郑敏
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
像我听见树的声音,
当它悲伤,当它忧郁
当它鼓舞,当它多情
时的一切声音
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
你走过它也应当像
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
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
当春天来到时
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
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
我从来没有真正感觉过宁静
像我从树的姿态里
所感受到的那样深
无论自哪一个思想里醒来
我的眼睛遇见它
屹立在那同一的姿态里。
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
在它的注视下溪水慢慢流去,
在它的胸怀里小鸟来去
而它永远那样祈祷,沉思
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
1."树”这个意象有何含义?
答案:在这首诗中,树像一个失去了自由的民族,树的千万片叶子像千千万万
的人民,虽然当时的气氛是肃杀的,但还有流在血管里的声音,还有“强壮的”
如“啼扰的婴儿”般的生命和希望。诗中从树联想到历史、社会、宇宙,是哲
学思考。所以,《树》的主题意识是从一个民族的忧患得失升华到人类的历
史轮回,从而超越了生存意识中的忧患感,是智悟。
2.如何理解“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这句诗?
答案:“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这句诗超越了时代这个层面,而进入到历史,
树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3.在“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
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拟人。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树木的勃勃生机。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4~7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存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蟋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942年7月3日
4“灰烬”“血和泥”等意象的内涵是什么?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本诗的写作时间及题目《我用残损的手掌》,诗
人在想象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本侵略者对祖国大地的侵略。
答案:暗示祖国正笼罩在深重的苦难中。
5”那辽远的一角”指什么地方?
解析:注意联系写作时间、背景及诗人的感情作答。
答案:指没有被侵略者蹂蹒的解放区。
6从内容上看,诗歌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结构和感情的能力。根据诗人的情感,可以在“手掌
沾了阴暗”后将全诗前后分为两部分。
答案:第一部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
损,却仍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灰烬”“血和泥”,从而感觉到
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
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被侵略者蹂蹒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
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的赞美。
7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幢,/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诗人为何用括号将这两
行诗标示出来?
解析: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充注释,心中的家园与被侵略蹂蹒后的阴暗形成对
比,诗人心中的哀痛触手可及。
答案:在描写沦陷区的阴暗时,加入这种直观式的描绘,更能透露出诗人对祖
国的眷恋、热爱及面对祖国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产生的哀痛。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8本诗最后两行能否换成“它似乎即将展翅飞翔/却又像是跌进深谷里”?为什
么?
答案:不能。“跌进深谷”和“展翅飞翔”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这样的安排
蕴含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倾向。诗歌最后让树展翅飞翔,展示树蓬勃向上的形
象,寄托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住宅租赁市场规范化管理合同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测试卷部编版及答案
- 衡阳2025年湖南衡阳市民政医院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2025年江苏苏州高新区招聘新兴领域专职党务工作者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秦皇岛2024年河北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第二轮选聘工作人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甘肃2025年甘肃煤田地质局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浙江温州平阳县农业农村局编外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2025年浙江温州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兴化市部分高中学校校园招聘教师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文山云南文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镇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游泳池经营合作方案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复习资料
- 擘画未来技术蓝图
- 基于情报基本理论的公安情报
-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示范课课件(第1课时)
- 孔氏家庙的社会调查报告
- 员工节能环保培训课件
- 华为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
- 肿瘤医院病历书写培训课件
- 《蓄电池培训》课件
- 32软件测试报告GJB438C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