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slongasyoudothingswithintegrity,don'taskaboutsuccessorfailur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9篇
科学活动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
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石头是周围世界中
常见的事物,在生活里运用广泛,如石桥、石桌等,我班幼儿对
我园草地上的石头路就很感兴趣,会蹲着、围着仔细地看石头。
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特性,结合小班幼儿以直观思维为
主的特点,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
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设计
了这个科学活动。目的是通过提供丰富、可操作的石头、图片,
让每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势
头的特性,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无限乐趣。
二.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能通过找、看、摸、闻等方式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
三.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形状不一、品种不一)的
石头若干、石头图片、照片
四.活动过程:
一、猜石头。
通过猜猜的游戏,激发兴趣
二、找石头。
通过找石头的游戏,了解石头在哪里,石头有很多品种和造
型,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石头。
1、游戏一:从很多图画中找出有石头的图片。
讨论:石头是什么样的?在哪里?
3、游戏二:请幼儿从图片中找出石头变成的东西。(如:
石头桥、石凳子等等)
三、玩石头。
通过玩石头游戏,充分的体验石头的特性
1.引导幼儿看看、闻闻、摸摸、敲敲石头,感知石头的特
性(硬、冷、光滑、粗糙、有花纹等)。
2.给石头取名字,鼓励幼儿围绕石头的特性取名。
3.用石头铺路。引导幼儿用石头铺一条小路,并在石头路
上走一走,进一步感知石头的特性。
科学活动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鸡蛋的沉浮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2.技能目标:能随着加入盐的量观察鸡蛋的悬浮程度,会记
录和表达试验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体验在鸡蛋沉浮实验中两人合作探究和分享实
验经验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里才能浮起
来,并且悬浮的程度与盐水的浓度有直接关系。
2.活动难点:做盐水浓度与鸡蛋悬浮程度关系实验时能详细
记录实验过程,能清楚表达试验过程和结果。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玻璃杯、勺子、筷子、鸡蛋若干;清水、盐,
记录纸和笔若干。
2.经验准备:大班幼儿已经在生活中获得一些沉浮的感性知
识,如人会游泳才能浮在水面,不会游泳的人需要借助游泳圈才
能浮在水面,石子投入水中会立马沉入水底等。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设疑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一个人躺在死海上舒适地看书。
2.教师:在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可以浮在水面没
有沉下去?你觉得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吗?
(二)基本部分
1.介绍试验教具,设疑引发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并介绍:两个透明的玻
璃杯装着一样多的水(先不说出一杯是清水一杯是达到一定浓度
的盐水),一枚鸡蛋;突出两个玻璃杯是一样的,里面的水也一
样多。
(2)教师提出问题:把蛋宝宝放到第一个水杯里(清水),
再把它放第二个水杯里(盐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初步感知蛋的沉浮现象
(1)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鸡蛋在两个杯
子中沉浮的情况。
(2)教师提问: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怎
么到了第二个杯子里会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3)幼儿自主探索: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
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原因:鸡蛋在装有淡水的杯子里是沉
下去的,在盐水里是浮上来的。
3.引导幼儿操作材料,深入理解沉浮与盐量的关系
(1)教师进一步引导:蛋宝宝放在盐水里都会浮起来吗?
要放多少盐才会浮起来呢?我们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并记录在记
录纸上。
(2)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两一组,合作探究。
(3)教师提供操作材料:每组一个玻璃杯,一份食盐,一
根小勺,一根搅拌棍,记录纸和笔。
(4)教师提出实验要求:明确加盐、搅拌和记录方式等。
(5)幼儿合作操作实验并进行记录,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指导。
4.说一说沉浮规律,分享和总结经验
(1)请小组幼儿展示记录纸,并谈谈实验过程和结果。
(2)教师继续提问引导:为什么蛋宝宝在刚开始加盐的时
候没有浮起来,后来再接着加盐才浮起来呢?
(3)幼儿集体讨论,教师小结:鸡蛋浮起来有一个过程,
盐放得少,盐水浓度低,蛋不能浮起来;只有在加入一定量的盐
后,盐水浓度变大,蛋才能在水中浮动直至全部浮起来。
(三)结束部分——解除疑惑
1.展示有关死海的三张图片:躺在死海上看书;躺在死海上
睡觉;在死海上打乒乓球。
2.教师解除疑惑:人们要在水里浮起来需要游动或者借助游
泳圈等工具。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的海水不需要这样做人们就能
自然地浮在水面,悠闲地看书,睡觉甚至打乒乓球。秘密就在于
这个地方海水盐分的浓度非常高。
五、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探究的是生鸡蛋宝宝在盐水里的变化,那熟鸡蛋和
生鸡蛋在盐水里的变化会是一样吗?老师在科学探索区提供了
这些材料,小朋友们可以继续进行探究。
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2、用语言完整地描述水的变化。
3、萌发探究水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可加热的容器、酒精炉、玻璃杯。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看前一天放冰箱的、装在小容器中的水发生
了什么变化?
2、启发幼儿取出自己制作的冰花,摸一摸、看一看、想一
想水为什么会冻成冰。
3、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制作的冰花,观察冰花在常温下的变
化。
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冰块变成水?
5、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实验,如太阳晒、用火
烤、开水烧、凉水泡等。
6、启发幼儿比一比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帮助幼
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7、做做想想。
(1)当冰化成水后,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冰还能变成什
么?怎样才能让水发生变化?
(2)鼓励幼儿继续实验,用各种办法将水加热,观察水变
成蒸汽的过程。
(3)教师继续向幼儿提出新问题:水蒸气还会变成什么?
活动延伸:
1、建议家长与幼儿在家里一起制作冰花,加深水变成冰的
认识。
2、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湿衣服、湿被子、江河、
土地里的水被太阳晒热以后,都变成了了什么?到哪里去了?
科学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观察与动手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
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
2、简单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
的简单科学道理。
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
是不倒下。
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
怎么推它也不倒下?
(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
不倒的原因。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3、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
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
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
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
4、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
理。
(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
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锥体为什么锥部
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
(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
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5、教师小结。
(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
物体越稳定。
(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
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
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
6、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
7、附儿歌: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
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
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
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
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
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
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一)艺术活动:制作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
学知识。
(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一)活动准备:
1、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
2、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
3、范例几个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
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观察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
有东西,使其有重量。
(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
能否不倒?
(3)、不倒翁制作应该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为什么?
(4)、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3、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
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
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4、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
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
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
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5、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
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
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
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地方、粉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会结成冰的。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将有冰的地方告诉大家。
2、请幼儿运冰块。每人拿一块冰块在阳光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
三、欣赏冰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块化成了什么?
2、有粉笔将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活动反思:
大自然的水、雪、冰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具”,在这
个玩的过程中,又有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隐藏其中,利用孩子们
身边感兴趣的“冰”来引导他们探索、发现、学习和玩耍。活动
中幼儿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还知道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索,对科
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是受益不浅啊。
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源。
活动准备
塑料杯若干、两种颜料、两块石子、盐、糖、盆一个、录音
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不洗不脏,越洗越脏,花草树木要用它,人人要健康,就是
不能没有它。(打一自然物水)
二、简单介绍水的三态
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是水的固态,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态,
开水冒的气是水的气态,那么水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变成冰块,一
会变成雨水,一会又变成气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们想多
了解水吗?好那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分别给三个杯子盛半杯清水,给其中的两杯加入不同
的颜料,水马上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明白水
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只是加入什么颜料就变成了什么颜色。
2、水是没有味道的。
实验:让幼儿闻闻、尝尝清水说说有没有味道,然后给清水
里加上糖和盐再让幼儿尝尝是什么味道,在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础
上,我进行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3、水是透明的。
实验:把一块石子放入带有颜色的水杯中,另一块放入清水
中,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一杯能看清石子哪一杯看不见石子,最后
得出结论:水是透明的。
4、水是流动的。
实验: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盆,
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
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
四、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
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
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
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
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
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
样节约用水呢?”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
结。
五、做律动《水龙头不哭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本设计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作为媒
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
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
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
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
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
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
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
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
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
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
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
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
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
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
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
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
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
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
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
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
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
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
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表)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
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
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
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
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
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看
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桥、高架桥、立交桥、
铁路公路两用桥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积极尝试和操作,发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
连接方法。
2、经验迁移,发现生活中的连接现象,萌发探究的兴趣。
3、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多种材料,发现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粘、夹、
打结等),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难点:
发挥想象和创造,创造性地进行物体的连接。
活动准备:
1、吸管、手工纸、回形针、橡皮泥、布条、绳子、双面胶、
轻泡、牙签。
2、森林背景图一张。
3、字卡:粘、夹、打结、串、钉、插。
4、PPT课件:生活中的连接现象(水管、电线、桌椅、积
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个朋友,你们肯定认识喜羊羊和懒
羊羊。
他们两个决定进行一次伟大的探险。
师讲述故事:两个小家伙背上神奇背包,离开了羊村,来到
小河边,却发现——桥断了,怎么过去呢?(指导:把断桥连接
起来)
桥接好了,两人继续探险,来到一片黑森林里,这里充满了
危险,到处都有灰太狼挖的陷阱……他们两个非常小心地往前
走,一步一步,忽然,懒羊羊觉得脚下一空,扑通掉进了深深的
陷阱里面,这个洞这么深,懒羊羊爬不出,急得直哭,喜羊羊努
力地想办法……
猜猜,喜羊羊会想到什么方法呢?
(幼儿自由发表个人见解)
二、操作材料,尝试连接。
1、师:我们来听听喜羊羊怎么做,他想了想,打开神奇背
包,发现了这些东西(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有:吸管、手工
纸、回形针、橡皮泥、布条、塑料袋、绳子、双面胶,透明胶、
剪刀
2、师:可是这些东西都是短短的,能把懒羊羊救起来吗?
(不能)喜羊羊不知道怎么办了,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会怎么做?
(重点引导:把短的东西连接起来)
3、师:下面就请你把这些短短的东西变长,把懒羊羊救上
来。
4、幼儿操作材料,尝试多种连接方法,教师注意观察并重
点指导幼儿:选择多种材料,尝试多种方法的连接,比如:布条
打结、手工纸用双面胶粘成长条、或用夹子夹成等等。
5、提醒幼儿:如果你完成了,去图上比划一下,看长度够
不够把懒羊羊救上来。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个别幼儿的探索结果,鼓励第一个完成
营救任务的幼儿,以及活动中的合作。
三、交流讨论,总结方法。
1、师:喜羊羊可着急啦,赶紧把你想到的办法告诉他吧!
谁愿意第一个告诉他?(请第一个成功的幼儿)
(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如粘、夹等),
他用这个方法连接,成功了吗?我看到他是第一个成功的。
2、师:有谁和他用一样的方法?
3、师:除了……还有什么方法?
(教师针对创造性的方法给予重点展示)
4、师:你们想到了粘、夹、打结、串、钉、插这么多连接
方法,为你们开动小脑筋,老师要鼓个掌。懒羊羊就顺着这条长
长的线往上爬啊爬啊,终于逃出了陷阱,“小朋友,谢谢你们的
帮忙”两个人又开始了他们的探险之旅。
四、经验迁移,发现连接。
1、师:刚才我们通过把东西连接起来,帮两个小家伙解决
了难题,其实生活中有些东西只要连一连就可以帮忙解决很多问
题。(出示课件)
师:比如说它水管,把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送水等)
这个呢?(电线)把他们连接起来就可以?(通电)
还有这个木头,连接起来就是?(桌子椅子等等)
下面这个小朋友最喜欢(管子积木),连接起来就是……
2、延伸部分
师:在我们教室里,哪些地方有连接的?和你的好朋友一起
去找一找,找到后记录在纸上,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找到的最
多。
科学活动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在玩乐中让幼儿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
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首钢股份电商协议书
- 船舶主机买卖协议书
- 俱乐部会长转让协议书
- 风水布局转让协议书
- 车辆质押免责协议书
- 企业公众号转让协议书
- 金融贸易合伙协议书
- 项目收益分红协议书
- 高中作业安全协议书
- 餐厅股权激励协议书
- 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设计
- 竣 工 验 收 证 书(施管表2)
- 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基于PLC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 北科大工业生态学课件08现代工业的生态化转向
-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吡啶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部编八下语文游记阅读训练题语文八年级下册能力训练(部编版)
- 涉外商标培训-中科为
- 五金采购合同(含清单明细)2022
- 专利技术交底书-案例模板-软件类-样板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