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乡的产业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
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
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
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人的品德,促使
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4.通过活动使学生增强作为连云港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
热爱家乡,时刻准备为自己的家乡再添光彩。
活动时间:二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阶段
1.小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全班汇报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意愿确定总的活动
主题。
3.确定主题后,师生共同确定活动内容,学生将从家乡的历史、家
乡的风光、家乡的物产及家乡的发展等方面了解家乡的秀美风光及改革
开发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1
4.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的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全班为4
个组,每小组由10—15人组成,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组内
分工。
5.组员集思广益,根据所选内容共同商讨活动策略,制定活动计划。
6.教师分工,班主任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实施,4位任课教师兼任
每个小组的指导教师,负责把握活动进程及活动指导。
(二)活动实施阶段
每小组根据所选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走访、社会调查等活动,
从而深入了解家乡某一方面的特色。
1.搜集所选内容的相关资料;
2.在本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走访、社会调查、亲身体验等活动,
深入了解家乡某一方面的特色;
3.小组内成员及时汇报交流,同时和指导教师共同商讨下一步的活
动方向,下一步还要去哪里,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应怎样活动等。
2
第二课时
(一)整理汇报阶段
1.各小组将获取的信息筛选后进行分类整理。
2.小组内交流,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活动中的做法和收获,
进一步完善展示内容。
3.每小组成员共同商讨怎样将整理好的资料以独特的方式展示出
来。
4.全班展示交流。各小组将自己在活动中对家乡的了解以自己最喜
爱的的方式表达出来:会画的画一画、善写的写一些、能唱的唱一唱、
爱读的读一读。师生共同体会参与合作学习后的收获和乐趣。
5.学生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言行,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3
2.关爱老年人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到敬老院关爱,帮助老人,了解老年人的生
活,老年人的愿望与困难,探讨出关爱、帮助老人的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到老年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子孙
后代付出了很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懂得尊重老人、关爱老人是弘扬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准备:
老师将学生课前分组,并指明小组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1.收集敬老院老人的基本情况
2.收集敬老院老人的饮食起居,以及居住情况
3.为敬老院的老人准备一些文艺节目
4.到敬老院联系,找出其中对社会贡献教大的老人,要求到时候对
其实际进行讲解。
活动时间:二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老师按将全体学生集合。
二、老师发放活动调查表
4
三、老师对今天的活动做简单介绍:
1.统一行动,听从老师的统一安排。
2.边活动,边观察,一边思考。
3.要保持安静,注意对老人说话的语气。
4.收集有关敬老院值得改进的地方
四、讲解活动的纪律:注意安全,文明礼貌,听从指挥,准时返校。
五、到敬老院后按一下程序进行活动
1.解老人的一些基本情况,帮助老人梳头,整理房间等,将老人的
困难用笔记录下来。
2.给老年人汇报表演。
3.让老年人做汇报讲演
4.学生与老人互动,交流感情
六、老师小结,带队会校。
5
第二课时
活动交流与汇报
一、老师按照各小组将全体学生重新集合,清点人数。
二、各小组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汇报:
1.收集敬老院老人的基本情况
2.收集敬老院老人的饮食起居,帮助老年人整理房间的小组。
3.为敬老院的老人准备文艺节目小组
三、老师收集各小组活动调查表
四、各小组就此次活动的过程以及整个社会对老人的关爱,帮助情
况进行交流。
师小结:敬老院的这些老人曾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很大的贡
献,现在因为很多原因没人照顾,只能住在敬老院里面,所以,作为我
们青少年一代,更要关爱和帮助老人。
6
3.不良学习行为及纠正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
惯。
3.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
习惯努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培根就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
生。”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
不起眼的良好习惯。“专门谈优点是救不了自己的,只有认清缺点,才
可以自救。”请同学们借着以下几个事例先反思下中国人的行为和你们
自己的各项行为,是否你们也有这样的不良行为?
二、借事例反思行为
请看以下事例:
1.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
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
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
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
7
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
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2.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
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
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
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3.在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
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
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他
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
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
三、现在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呢?
1.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
呢?再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这里有学生指出卫生
状况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卫生良好意识。
3.教师小结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
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
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
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四、请同学们讲讲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呢?
8
总结:观念改变习惯,习惯积淀素养。生活处处是细节,细节点点
积素养,素养默默铸文明。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
远。”为结尾,说明人本来性情很相近,但由于行为习惯的偏差,成年
后个性等都变化的相差大了。
4.家乡的建筑
知识目标:
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赵州桥的设计巧妙,并延伸到世界各
地的建筑、家乡的建筑。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的能力;通过小制作,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通过欣赏建筑物,亲手制作建筑物,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
陶,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人民大会堂》课件,黄鹤楼图片,世界各地建筑图片,两个蛋壳,
一支钢笔,两个塑料盒,一张白纸,一元硬币,纸板凳,长江大桥剪贴
9
画,各色卡纸。
教学过程:
把两个塑料盒看成桥墩,先把白纸平放在桥墩上当桥面,将一元硬
币放在桥上,桥被压塌了;再把这张纸弯成拱形,两边靠在桥墩上,将
一元硬币放上去,桥没有塌。
活动过程:
一、实验一、纸板凳承重
老师站在纸板凳上,却不会塌。因为纸板凳内部是用纸做成许多小
圆柱。
结论:拱形的结构承重力强,所以悉尼歌剧院造成薄壳形屋顶,赵
州桥造成拱形的。
二、七彩视野
欣赏家乡美景图: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武汉的特色建筑吧.
四、想象空间
出示长江大桥剪贴画,介绍几种制作方法,用剪贴、布贴、撕贴的
形式表现建筑。
五、课后延伸。
了解家乡建筑。
10
5.小学生服饰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服饰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饰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3)了解我国民族多彩的服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服饰的讲究,增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对服饰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
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古现代服饰和各民族的传统服装。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对服装进行大胆的颜
色搭配。
一、新课程导入:
11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服饰的讲究。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
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
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
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二、小组汇报成果: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
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
那么,我国的服装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呢
1.中国的服装历史组:通过搜集有关中国古今服装演变的文字资料,
了解中国的服装历史变化,使同学们认识了中国服装的历史发展变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
色,这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认识
一个民族,进而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
衍变,都不能缺少对这个民族服饰的关注和了解。
2.民族服装组:通过我们网上查阅,搜集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和文字
资料,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服装。
引导学生思考:青少年学生该不该追时尚、赶时髦呢?为什么?
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服饰的颜色搭配:
3.服装颜色搭配组:通过去服装店咨询和去图书室查阅资料及网上
搜集有关服装颜色搭配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思考与交流:如何着装自己?(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着装的
12
感想)。
(1)服装尺寸与款式:
根据本人的体材比例、体形的胖瘦、高矮;不宜过大或过小
(2)服装款式要大方
选用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仪态、环境、性格
(3)着要适时、装饰要适度:
要适合时尚、适合流行趋势、适合季节变化、适合不同场合。
(学生讨论:小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说出自己的看法。)
(4)色彩的搭配:
A、色调B、色彩情感
三、总结
评价学生作品
13
6.我的贺卡
目标要求:
1.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写贺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准备工作: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
颂老师”的语句。
活动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老师们把一切都献给了
我们。教师节快到了,你们想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呢?老
师看谁的提议好!
3.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14
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
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张贺卡,来作为
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大家说好吗?
(学生:好!板书:自制贺卡)
二、学做贺卡。
1.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投影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
①讨论:仔细观察,这几张贺卡包括哪些内容?
(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
部分)
②指导:同学们,老师的这几张贺卡,精美吗?要想做张式样好的
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
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试制贺卡(可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
3.设计贺卡封面。
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
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
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①学生绘制贺卡封面。
15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投影出示学生做的贺卡,评价激励。
第二课时
一、学写贺词。
1.比较贺词,力求情真意切。
老师这儿有两种贺词,你们比一比,哪一种写得好?
(投影出示两种贺词。第一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几句祝贺语;第二种
是一些蕴含着对教师感激和爱戴的优美语句。)
(学生观察讨论)
2.学生试说。
教师节快到了,你最想对自己敬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
①指名学生说说。
②学习小组互说,老师巡回指导。
3.写贺词。
①导入:大家说的不但投入,而且都包含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现在
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送给敬爱的老师!
(学生拟订贺词,教师巡回指导)
②交流讨论。
读一读。贺词写好了,谁愿意在班里面把它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贺词,教师相机指导)
改一改。请大家按照刚才修改的方法,把自己所写的在学习小组里
相互改一改。力求写的通顺,优美!
16
(学生交换贺词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写一写。贺词都拟订好了,也改好了,同学们把自己的贺词誊写到
贺卡上,记住!这是送给老师的贺卡,字可要写的漂亮哦!
投影出示两张式样新颖、贺词优美的好贺卡,表扬激励。
二、学写信封。
1.导入:贺卡做好了,我们如何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寄到老师之手
呢?
2.指导信封的填写方式。
第一步:邮政编码的书写。
第二步:地址及收信人的填写。
第三步:贴邮票。
(学生练习书写信封,老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你们所敬爱的老师。我
想当老师们收到你们的贺卡时,一定非常的高兴,为人们自豪,回家后
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你们的贺卡快快寄到老师们的手中,好不好?
17
7.谚语与生活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谚语,谚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参考书籍、
上网等手段观察记录、访谈记录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
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围绕“谚语和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
究欲望、兴趣以及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
于思考,勇于创新。
活动时间:两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准备教具
和学具。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查询的方法。把
学习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前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教师查找
有关谚语的资料的网站告诉学生,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谚语
的知识。
3.教师了解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谚语。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8
二、准备活动
⒈提出活动主题
⒉制定活动方案
⒊必要的活动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谚语。
调查访问、了解人们对谚语的使用情况。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谚语,并分类整理。
通过查阅工具书等多种途径,了解谚语的内涵。
编制调查问卷。
三、活动建议
⒈收集资料
一些关于地方谚语的收集和谚语的分类编写图书相继出版,对谚语
的流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也给谚语生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谚语对生
活有怎样的启示?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利用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
相关的资料。
⒉调查与统计
生活中,谁在使用谚语?谚语对生活有指导意义吗?人们在什么场
合使用谚语?人们常用的谚语有哪些?调查你身边的人,看看谚语在人
们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影响。
(1)你使用谚语吗?
(2)你在什么场合使用谚语?
(3)你利用哪些途径学习谚语?
19
(4)对你最有影响的谚语是什么?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5)你想了解更多谚语的知识吗?你对哪方面的谚语比较感兴趣?
三、汇总整理
四、扩展性活动:编写与宣传
提示:谚语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它既是人们经验的总结,也
是人们处世的秘诀。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乎涉及到了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大全。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这些
经验,将它们发扬光大。
1、在小组交流、在班级讨论,编写谚语手册。
2、设计宣传方案,制作宣传手册、宣传板报。
3、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
4、在班级开展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20
第二课时
一、活动成果展示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
研究报告。并带来了采访录音、图片、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为了
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二、活动总结
⒈在小组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调查情况,展示调查报
告,交流调查体会,展示谚语手册、谚语板报以及学习谚语的成果。
(1)班级汇报、交流。交流小组在调查和资料汇总后得出的结论。
(2)展示小组成员整理的资料:谚语手册、谚语对自己的启示、宣
传板报,汇报体验和感受。
(3)将自己的谚语手册展示出来。
(4)在班级开展一次学谚语、用谚语的比赛。
⒉收获与体会
提示:参与了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了解谚语、收集谚语、理解谚
语、编制谚语手册并推广谚语,把你的体验写下来吧!
21
9.关注下岗职工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使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正确对待人生,尽自
己的能力帮助下岗工人。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目前的学习任务,珍惜学习的机会。
活动时间:三课时
活动过程:
一、展开调查:
1.想一想:自己所居住的居委中有没有人下岗,如果有人下岗了,
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
2.调查内容:
①目前居委有多少下岗职工?有多少已经再就业?
②下岗的原因是什么?刚下岗时的心理状况如何?对生活有什么设
想?
③现在是否已经再就业?再就业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现在的心理状况如何?
3.分组进行调查:
①听一听下岗工人的心理话,了解他们再就业的艰辛。
②走近再就业工人的工作,看看他们目前的工作状况。
4.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制作一份调查报告。
22
附个案调查报告(供学生参考)
姓名
性别
年龄
原工作岗位
下岗时间
刚下岗时的想法
有何特长
是否再就业
二、整理调查内容:
各小组整理好各自的调查内容,制作调查报告。
附:关于下岗工人情况的调查表(供学生参考)
调查范围调查时间
下岗工人人数
男性下岗原因年龄段
女性下岗原因年龄段
再就业人数再就业原因
三、展示调查结果:
1.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调查结果。
附:表格式调查报告(仅供学生参考)
下岗工人姓名下岗多长时间下岗时心里的想法是否再就业有何特长
23
2.用演讲、与下岗职工和已经再就业的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再现调
查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讨论:作为学生,我们可以尽自己的能力为下岗工人提供哪些帮
助?
1.了解一下政府为下岗工人提供了哪些再就业优惠政策和你所在的
区为再就业工人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服务?根据你所收集到的资料汇
编
册提供给下岗工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
作。
2.可以为一些特困下岗工人进行募捐活动,暂时缓解一下其生活。
24
3.给下岗工人写一封慰问信,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
困难,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4.在学习上,与下岗工人的子女结成“一对一”互帮互助对子。
5.给下岗职工寻找一些“再就业”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
6.及时了解下岗工人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7.各小组可以组织到下岗工人家中,为下岗工人排忧解难。
25
10.家乡地名的学问
活动目标:
1.搜集并熟悉家乡的地名,了解这些地名的由来、趣闻、历史
变迁等。
2.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询资料等形式掌握确切材料,了解
地名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
识。
3.在活动的各个阶段注重展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大胆与人交往的
能力。
4.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主动关注周围事务,关注城
市变化。
5.通过了解地名而了解家乡的历史,激发学生无比的自豪感,
促进学生更加爱学习,用更好的知识和本领建设家乡。
活动准备:
1.组织策划: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主题,制订活
动方案。
2.分组活动:通过图书阅览、上网搜寻(浏览专题学习网站)、
人物专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所需资料。
3.资料整理:引导学生根据各自主题整理资料,根据资料的内
容确定合适的交流表达形式,如表演、讲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7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 Unit 2 No Orders,No Rule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腰轮流量计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窑外分解窑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地平经纬仪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自动焊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电动扫地机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磷青铜弹簧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冰淇淋摇桶及分配器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兽医用器械制造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在网上交流信息教学设计 清华版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11.1 杠杆 课件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抢救工作制度课件
- LOGO更换普通夹板作业课件
- 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路径优化中的实践案例
- 汉服实体店创业计划书
- 2025-2030中国滑雪板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2(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