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合集八篇_第1页
狼教案合集八篇_第2页
狼教案合集八篇_第3页
狼教案合集八篇_第4页
狼教案合集八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fyoudon'thavethecouragetofightwolves,don'tshepherdsheep.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狼教案合集八篇

狼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听辨小兔和狼不同音乐形象,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发现躲藏的规则,形成自我控制意识。

3.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

合作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狼头饰一个;树、石头等背景。

2.熟悉歌曲,能跟随音乐做简单动作。

活动过程:

1.熟悉“森林”场景。

2.复习歌曲《兔子和狼》。

一起唱歌。

3.了解游戏规则。

(1)狼来了,可怎么办?(启发幼儿坐回椅子椅子就是小

朋友的家)

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躲哪里?”(启发幼儿想出躲到大石

头、大树、后面。)”

“那什么时候躲?歌里是怎么唱的?”(唱到“哎呀,狼来

了”时)

“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起唱“哎呀,狼来了”,做

躲的动作。)

4.完整游戏,了解规则。

(1)边唱歌边到树林里玩。

第一遍游戏时,请老师当大灰狼。

重点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分辨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作出相

应的动作和表情。以及是否有孩子在藏的时候是否有声音或动

的。

围到教师身边讨论:刚才______为什么被大灰狼抓住了呀?

(说话了、动了)

“那狼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大灰狼的耳朵很灵,眼睛也很尖。那我们怎样才不会被大

灰狼发现呢?”

(2)幼儿休息,说说游戏规则。

幼儿回椅子随舒缓的音乐休息。

“你是怎么做到不被大灰狼发现的呀?”(不发出声音,不

动)

兔宝宝们,你们都想好躲的地方了吗?我们又要去森林里玩

喽!

游戏一次。“你刚才躲在哪里啦?”

不要躲到危险的地方注意安全。

5.游戏结束。

随音乐边跳边退场。

活动反思: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

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

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

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

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狼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完成“有趣的汉字”。

2、认识在公共场所经常使用的标志。

3、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4、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书写只有横画和竖画的字

和字形扁斜的字。

5、语文生活:让学生搜集一些绕口令,小组进行绕口令比

赛。

重点难点:

1、了解“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保护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的原因,懂得生物之间存在这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

2、以绕口令比赛为内容,写出绕口令比赛时的情景。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海拾贝

(一)有趣的汉字。

1、明确要求:中间填上一个字,与四周的字组成一个新字。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

(二)看标志,读词语。

1、出示各种公共场所常用的标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学生小组合作猜一猜,认一认,读一读。

(三)加标点。

1、学生自由读,读准确,通顺。

2、学生试着加标点。

3、交流反馈。

二、阅读欣赏

1、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

(2)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上述事物相互间的简单关系。

(3)教师板书:除了这些简单的关系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复杂

关系?今天我们就来阅读《狼和鹿》这个故事。

2、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森林以及鹿前后的变化。

(1)教师导读:同学们,在人们捕杀鹿前,狼和鹿的生活怎

样?森林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关

键的词语和句子。

(2)集体反馈。

(3)指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出各种事物在森林里的特点来。

(4)教师过渡。

(5)教师导读。

3、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探究原因。

(1)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类捕杀狼却使得森林遭到破

坏,鹿群急剧减少呢?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引导学生发现“功臣”“罪魁祸首”和其他词语和句子

的不同。

(5)指名说一说。

(6)教师小结。

(7)拓展思维:了解到这里。你们想对狼以及人类说什么呢?

(8)教师总结。

三、作业

1、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标志。

2、搜集资料了解其他熟悉的动物与植物间的关系,然后和

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一)说说如何正确使用钢笔。

(二)展示写得好的作品,教师分析。

(三)请写得好的同学说说体会。

(四)学习新课。

1、出示课件“窄”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他的字。

2、出示“厢”

(1)指名回忆前面学过的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的要点。

(2)学生按要点自行练写,教视巡视辅导。

(3)集体评议。

3、出示“建”“遭”

(1)这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但他们的书写顺序和“厢”不

同,他们该怎么写。

(2)学生书写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

(3)教师小结:先里面、后外面。

(4)学生练习写字,教视巡视辅导。

(五)学生练习。

1、学生描红。临写。

2、请学生上黑板写。

(六)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二、写毛笔字

(一)复习“多个横画排列的字”和“多个竖画排列的字”

的要点。

(二)学写“只有横画和只有竖画的字”

出示课件“正”

1、教师说明:只有横画和有竖画的字,笔画间隔均匀,字

形方正。

2、教师结合课件边说明边范写。

3、学生联系临帖。

(三)学习写“字形扁斜的字”。

出示课件“方”和“乡”

1、教师说明,字形扁斜的字,整个字的中心线两边基本要

对称。

2、角势结合课件边说明边范写。

3、学生练习临帖。

三、展示写得好的作品,上台交流体会。

四、作业

1、练习写“只有横画和竖画“、“字形扁斜”的字。

2、写完后在写得好的字的下面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

第三课时

一、听相声,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先听听著名的相声演员刘宝瑞

的几段绕口令。

2、说说什么是绕口令?

3、教师小结:绕口令绕得好可以帮我们读好容易混同的字,

也可以是我们口齿伶俐。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绕口令比赛,

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小组接龙,进行比赛

1、明确要求。

(1)以小组接龙的形式进行比赛。如果本组有一个同学说错

了,就由另一个组的同学接着说,如此循环,看哪个组最先说完,

然后进行小组评比,评出“最佳合作奖”

(2)看谁说得又快又准,评选“绕口令能手”。

(3)听的同学要认真。

2、小组接龙比赛。

3、评选“最佳合作奖”和“绕口令能手”。

三、课堂小结

1、教师为“最佳合作奖”和“绕口令能手”颁奖。

2、小结: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如果你们都能天天练习,那么你们呢的

口齿一定很伶俐,说不定,在你们的中间也会出现一个相声大师

呢!

狼教案篇3

一、课型设计: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预习要求

1.理解注释,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课文内容。

2.就课文内容,每人用“……写出了……”“……表现了……”

这样的句式准备说一句话。

三、教学内容

1.落实字词2.朗读课文3.品读__

四、教学重点:品读课文

五、教学环节

(一)教学铺垫。

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

(二)一读:读准字词,读懂词义,翻译__。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缀窘苫蔽弛眈瞑隧

3.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4.学生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

词的意思弄不懂。

5.教师强调以下字词。

①指出用法:止()犬()洞()隧()

②理解字意:去()股()盖()耳()

③理解词意:少时()顷刻()变诈()几何()

④辨析字意:目似瞑,意暇甚。恐前后受其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三)二读:读顺句子,理清思路,把握情节。

1.请同学们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

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

3.学生进行读法实践,理解故事的情节与朗读停顿的关系。

演读全篇课文。

(四)三读:读美文句,品读课文。

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

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

小说的情景。

2.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①读

出轻重。②读出快慢。③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3.请同学们以“……写出了……”或“……表现了……”

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狼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

理的。

教学准备

1、生字和词语卡片。

2、挂图。狼和小羊的图片。

3、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贴狼图)认识它吗?认识生字“狼”,读一读。它是一种

什么样的动物?(贴羊图)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

物呢?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

呢?(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

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

内容。说说你在看录像和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基础上,懂得了什

么?

2、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目视双行,读谁字音。碰到不

理解的词句画上记号。

3、出示生字词。

弄脏吃惊温和倒流经常争辩扑去亲爱

可怜坏蛋找碴儿背地里气冲冲骂

你觉得哪些词语难读,或容易读错,提醒大家。

指名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4、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读?

5、指名分段读。注意不读破句。

6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学生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会认了没

有,读准了没有。

二、精读课文。

1、师范读,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读课文,

读出角色的不同性格)

学生交流。(狼想吃掉小羊)(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

(指名读)

师:我发现你把“狼很想吃小羊”的“很”读得重,为什么

这么读啊?狼这么想吃小羊,心里会想些什么?狼心里是这样想

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

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样吃掉小羊?他对小羊说了什么?自己读

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读。

师:狼对小羊说了些什么,小羊是怎样反驳他的?谁来读读。

(课件出示句子)

师:狼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指导看课件)你能再读

一读吗?

谁还想来读?

师:小羊能把狼喝的水弄脏吗?为什么?(出示句子)指名

读。

师:(出示反问句)师读。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呢?

这是反问句,它的意思就是说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出示

陈述句)齐读。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

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

呢?

指名读。

画简笔画,理解“上游、下游、倒流”。

师: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羊绝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

狼偏说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3、学习四、五自然段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被羊驳倒了,他甘心吗?他的态度变得

怎么样了?他又找了什么理由,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样

反驳的?

同桌互读,一人扮演狼,一人扮演羊读。

(出示句子)分组读。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文

中说“就算这样吧”说明狼承认小羊说得有道理,这样是怎样啊?

狼第二次说去年小羊经常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而去年小羊还没

出生,狼这样指责小羊,这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4、学习第六自然段

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狼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用事实驳了回去,这一次狼又找

了什么理由?

师:诬赖小羊不面,狼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

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师: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对,找碴儿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

甚至是毫无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

质疑。“争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想再争辩了?

指导看图。狼的凶相。指导朗读。

5、分角色朗读。先指名读,再男女生读。

6、体会寓意。(出示课件)

三、拓展延伸。

狼扑向小羊,小羊有什么反应?小羊被狼吃了吗?小组讨

论。

狼教案篇5

以段带篇法就是根据有些课文中几个段落结构相仿的特点,

教师精讲一段,让学生按精讲的方法,自己学习其余结构相似段

落来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示、使用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仿效、运

用,使学生主动地探求学习规律、掌握知识,这是提高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精讲一段,教给方法

1.初读感知,了解写了什么。

扣题读段(第三次对话)提问思考:

①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会摇尾巴吗?

②不会摇尾巴的狼为什么摇起了尾巴?老山羊是如何做

的?

2.划析想读,了解怎样写的。

划划出有关神态、动作的词,如半闭着,拖,盯;析分析重

点词语,如半闭着眼睛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狼为什么要半闭着

眼睛?用拖和不用拖字有什么区别?盯是怎样地看?想想象当

时的情境和各自的想法。如:狼为什么要连忙说?它当时是怎样

想的?羊盯着狼的尾巴看,说明了什么?读表情朗读对话,读出

各自的心情和语气。

3.再读课文,深化理解,了解为什么这样写。

读课文思考:狼玩弄的是什么花招?说明了什么?老山羊这

样对待狼,说明什么?

二、从扶到放,运用方法

1.提问:

狼摇尾巴前还耍了什么手段?扶着学一、二段。按初读了解

写什么,精读了解怎样写,再读了解为什么这样写的要求进行。

在精读部分,用划、析、想、读四种方法来理解内容。

2.提问:

狼摇尾巴被羊识破后,又是怎样做的?放手让学生学四、五

段,方法与顺序同前。(略)

三、对照分析,弄懂寓意

思考讨论:

1.这则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狼的本性是怎样的?(也可分

解成两个问题:①老山羊在每次对话中如何对待狼的,这说明什

么?②从中可看出老山羊什么性格特点?)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根据这个道理联系电影故事或其它例子说说你的认识。

[以段带篇教学法运用了正迁移的心理学原理,使学生将先

学的知识技能作用于后来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遵循

学习尝试运用的学习过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跳一跳摘到桃

子,有利于形成语文自学能力。]

狼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狩、宠、厄、悖”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

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__的结论。

三、媒体运用

1.课前查阅有关生物链的资料。

2.大屏幕演示总结语,引起学生注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在美丽

的大森林里,由生活导入

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

《鹿和狼的故事》(板书课题),看看课文又给我们讲了一

个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理解“苟延残喘”、“罪魁祸首”。

3.主要内容。

〈三〉理解

1.导言

昔日的森林松杉葱郁,而今却面目全非;原来的鹿群活泼自

由,现在却苟延残喘。这严重的生态灾难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痛心

疾首。然而,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

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如果有人能够劝阻他不再继续这个错误的

决定,必将会挽救森林,挽救鹿群,挽救整个生态系统,可惜,

罗斯福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向总

统先生进见直言吧!我们来以形式的创给他写一封信,好吗?

要想使这封信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需要以课本为依据,可以

用事实说学文欲望话,可以讲明道理,可以引用身边的例子,要

有理有据的阐明你的观点。

2.自由研读课文,思考如何写信。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信的内容适时小结出: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不要以惯有的眼光片面的认识事物)

〈四〉总结

同学们一封封发自肺腑的信,不仅使罗斯福醒悟,也会使更

多的人警醒。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惨痛的教训不要再重演。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再回味全文,此时,你最想

说什么?

老师这也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尊重动物,尊重自然,也就

是尊重自己。领悟文旨

狼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乐曲的ABC结

构。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据不同音色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一段、PPT课件、老狼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进场:师生共同回忆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玩

法入场。

二、初步感知音乐:

1、以简单的故事引入师:"刚才我们在外面玩了一个什么

游戏?"你们想玩得更开心些吗?

"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请你从音乐

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藏在音乐里的这个游戏,小羊在

天黑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第一遍)

2、出示图谱,感知音乐师:"你们找到狼和小羊在什么地

方了吗?我看见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现出来了,张老师也找出来

了,而且我还把它画了出来。"

三、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根据音乐帮助幼儿分析乐曲结构师:"请你告诉我,

我画出来的这个游戏什么颜色是老狼,什么颜色是小羊?"

2、师:"你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着上面的游戏图

来听听音乐好吗?"请大家跟着老师手中的小红点点来一起听

哦。(第二遍)(边放音乐教师边做动作)

3、师:"这下听出来老狼和小羊了吗啊?"小结:原来白

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游戏图谱分析角色:

1、师:"小羊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么样?"(欢快)

老狼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样?(凶猛、吓人)

2、听音乐看着游戏图谱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玩一玩。(第

三遍)(师幼一起做动作)

3、分角色感知音乐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进行游戏。

师:"这次我们用口型和动作来表现音乐,不发出声音哦。"

听清楚什么地方师小羊,什么地方师老狼?(第四遍)(师幼无

声表演,感受两种不同音乐)

五、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1、老师当狼,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造型进行游戏。(前四句)

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们做游戏,不被老狼发现(提示小羊不

乱动,不让老狼发现)老狼转身的时候小羊要变成木头人哦,不

被老狼发现。

2、幼儿从椅子过度到游走做造型动作。(前四句)--肯定

造型独特的幼儿--鼓励幼儿变成不同的造型

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第一次:教师当老狼,孩子们当小羊(面朝听课老师们表演)

(第五遍)第二次:请部分孩子当老狼,部分孩子当小羊,小羊

进行游走,当听到老狼的音乐时,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没有

及时停下造型的将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儿两两结合进行分角色游戏:

当老狼说晕了晕了的时候,两两相抱的小羊不会被老狼抓

走。(第七遍)两名幼儿结合商量好角色,进行游戏,最后老狼

被打晕在地上,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音乐,

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狼教案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

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35

教学难点: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

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

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

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

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

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

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

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

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

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

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

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

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指

狼)

八、作业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

下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

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